冬天的感受

当冬天还是冬天的时候  作者:贝恩德·布伦纳

如今,已经没有人关注那些世代相传的关于在冬天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普遍规定了。在要为御寒经年操劳的岁月,相关知识可谓代代相传。数千年来,取暖一直都是人们最重要的需求。寒冷的冬夜和霜冻的袭击,一直是困扰无数代人的难题。为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各种技术改革可称得上是巨大的成就。

从前,人们会在深秋忙着储备柴火,宰杀牲畜,再将肉腌制或烟熏保存,但是猪会等到冬天再杀,因为猪肉会很快变质,而且会招来苍蝇聚集。在用柳条筐装运回晚熟的苹果后,人们挑出坏掉的,将好的那些放到一层薄薄的干地衣上,然后将其储存在地下室里。冬天无比漫长,它是休养生息的季节,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活动。孩子们无须再像夏天那样去地里干活,可以专心学习。农民们无须再把牲畜赶到草场,但也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修剪果树。人们必须剪去离房子较近的果树上可能造成危险的枝条;上了年纪的或枯死的树也必须被砍掉。人们从棚子里拖出肥料,施于田间;来年要用的工具也应及时修缮。树林里,工人们忙着四处伐木。打猎也是人们常做的事情,因为动物到了冬天会变得皮毛丰润。

冬天里仍有很多事要做,外出在所难免:上学,参观展会,去小酒馆里稍做歇息,参加葬礼,囤积食物,帮助邻里亲戚。下雪时,常常需要组织志愿者齐心协力清理雪堆、扫平道路。在积雪覆盖的地方行走,人们很可能会找不到平时习惯走的路,很多人会直接走捷径。所以,夏天和冬天都有自己的“专属”道路。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就会选择坐马或公牛拉的雪橇。冬日的生活无疑是辛苦的,但这种劳累也能增强人们的凝聚力。虽然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天气的影响,还有了很多负担,但能够相互帮助,还算一件幸事。共同克服困难的经历会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谈资。或许正是因为那些艰辛,冬天才变得更加美好。

从室外进屋时,可以先去室温较低的房间,而不是直接进到温暖的居室,这样可以缓解耳朵和双手的刺痛感。用冷水泡脚是对付足部冰冷的古方。冬季的小屋不仅是御寒之处,更是缝衣服、做手工的地方。那里有古老的大壁炉,往里头塞上适量的柴火就能让它工作,但如果加热过度,则会有爆裂的危险。人们可以坐在结满霜花的窗户后面,欣赏窗外凛冽肃杀的景色。房间里会有肉桂、丁香、蜡油和松木的味道,但也有烟味和其他不好闻的味道,由于通风不畅,味道很难散去。人们会小心地在窗龛周围塞上稻草和秸秆,防护窗也早早地挂了起来,一旦遇上大雪,它们可以很好地将风雪阻挡在外。当然,屋顶必须足够坚固,以承受积雪带来的巨大压力。为了充分利用室内的温度,在农户家中,人畜会共处一室。人们会尽可能多使用能晒到太阳的房间,避免待在底楼。厨房之上的房间深受欢迎,因为即便是在晚上,灶台里可能还留有些许火星,这会让上面的房间更暖和。

火炉和闪着微光的松木不仅能烘托夜的浪漫,也是满足生存需要的重要工具。更安全、更可控的取暖系统的普及,是促使现代人对冬天转变态度的关键,也是17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一部分。中世纪末,更为安全的壁炉取代了火炉成为取暖的标配,也一举解决了室内通风不畅的问题。但直到19世纪天然气和电取代火烛之后,人们才对夜晚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冬天有了新的感受。

由于从前的房子往往密闭性不佳,人们在冬天别无选择,只得早早上床,或是缩进壁龛之中,这是一种凹进墙内的床。有帘幕的床被称为“天国之床”,它具有一定的保暖性,但帽子、外衣和鞋子依然必不可少。作家们会把双手从床单上的两个洞里伸出,坐在床上写作。

人们逐渐开始明白实用、理想的取暖设备应是什么样子,并发明了多种设备,以期打造完美的解决方案。小型立式火炉虽然可以在房间里自由移动,却有煤气泄漏的危险,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致人死亡。1902年,法国作家爱弥尔·左拉在睡眠中死于一氧化碳中毒;1963年,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又死于同样的原因。相比金属壁炉,陶瓷壁炉的供热更为平稳均匀。这是因为黏土的热传导能力相对较弱,壁炉中的热量在陶瓷中会停留得更久,释放更为缓慢,使用者也会感到更加舒适。但使用壁炉并非毫无危险。“为了避免壁炉中的铁板爆裂,使用壁炉前最好用肉皮擦拭铁板。”里加家务学校校长玛丽·冯·雷德里安在《家室与炉灶》(Haus und Herd)一书中这样写道。但仅仅调试好设备还不够,选择上乘的燃烧材料也十分重要。今天,这门学问已经失传了。成堆的湿柴被扔进炉灶里后应该怎么办?不同木材的耐烧度如何?是否必须把干柴劈成碎片?总体来看,越是干燥的柴就越耐烧。买柴时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买柴时,最好挑选截面平整、材质坚硬但手感柔软的木头,而不要买那些脆软、潮湿的木头。好柴在轻叩时,应该发出清脆明快的声音,而不是低沉单调的响声。”雷德里安女士这样建议说。

以热空气、水蒸气和热水为媒介的现代化集中供暖始于18世纪,但直到19世纪末才逐渐普及开来,最初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用。

文明的保护层十分单薄,这一点在战争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记叙过他一战后去奥地利的经历:“当时我们做的准备就像是要去北极考察似的……我们必须穿上保暖的衣物和毛织品,因为出了边境就没有炭火,而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出发前得换一次鞋底,因为那边只有木质鞋底可换。在瑞士人允许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多带干粮和巧克力,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领到面包票和油票前挨饿。”严寒之下,女士们往往要遭更多罪,因为女人穿裤子的行为在当时还未得到普遍认可。

从前,航运业会在冬季陷入停滞。由于波罗的海结冰,芬兰一年有六个月无法进出口货物。进入19世纪后,在日益增长的经济压力面前,为了保证港口的持续使用、扩大通行水域,人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批破冰船。铁路的出现,又在冬季给人出了一道难题。为此专门设立的栅栏基本无法阻止雪在轨道上堆积。防崩通道更为有效,但造价不菲。一开始,在美国西部,火车经常在雪中停驶。1890年1月,一辆西行的火车在内华达州的雷诺市遭遇暴雪,由于这座城市能提供的旅馆和餐厅数量有限,700名乘客被迫在车厢中待了两周之久。直到19世纪末,火车头前部安装了滚轮扫雪机,这种情况才有了改观。在城市里,人们开始以另一种方式与雪做斗争,最初是用铁锹,后来才有了特殊的扫雪设备。有许多措施最后并未得到施行,例如一位纽约发明家就曾于1887年建议在道路下方铺设由蒸汽机供热的巨型暖气管网。当汽车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后,如何在冰雪天避免交通混乱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撒盐虽然有助于融化冰雪,却会对环境造成负担。所以,为了避免发生事故,人们开始尽可能使用沙粒或其他替代物增加光滑路面的摩擦力。

“越冬”这个词本就有着“逾越”某种困难的意思,包含对顺利过冬的希望。从前,冬天的各种不利情况对人体的脏器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巨大的室内外温差以及给呼吸器官带来负担的湿冷雾气极易诱发肺炎和哮喘;除此之外,人们还要面对室内供暖不足,富含维生素和卡路里的食物供给有限的窘境,甚至还有肺结核和其他传染病的威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英国国会议员、日记狂人塞缪尔·佩皮斯[塞缪尔·佩皮斯(1633—1703),英国作家、政治家,代表作有《佩皮斯日记》等。]那样用“一勺蜂蜜配上磨碎的肉豆蔻”就能轻松治愈感冒。今天人们口中的“越冬”,多指直接暴露在大自然和严寒之中的动物或植物的经历。只有在气候阴冷的地区,这个词才会与人的行为关联在一起。

人类主要靠衣物御寒。许多最初在温暖地带生活的人选择了离开,开始在冬天十分寒冷的地方生活。他们开始凭借智慧进行发明创造,这使他们得以在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生存下来。

只有孩童才会对冬天的到来表示惊讶。到了一定年纪,人们会习惯四季的更迭,适应寒冷季节的去而复返,把它看得跟日夜交替一样普通。情绪、精神、体重、胃口和睡眠习惯都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据史料记载,17世纪的英国贵族安·格伦维勒的抑郁症会在冬天反复发作,而在夏天,他又会患上躁狂症。英国作家约翰·弥尔顿也患有冬季抑郁症。他在秋冬季节很难持续创作,并会对自己夏天写的东西感到不满。法国精神病学家让-艾蒂安·多米尼克·埃斯基罗尔是第一个对抑郁症和季节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人。1845年,另一位精神病学家威廉·格里辛格这样写道:“我们和另一些观察者发现,有些患者在特定的季节(如冬天)会感到无比抑郁,在春天表现出躁狂,在秋天又变得忧郁。”但冬天不应简单地与抑郁画上等号。躁狂症也可能在冬天产生,并与抑郁症交替出现。

心理学家引入了“季节性情感障碍”(SAD)这一概念,以期更为准确地描述上述这种由季节引起的典型症状。有别于普通抑郁症,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除表现出困倦、乏力、心悸之外,还往往会嗜睡、贪食高卡路里食物。这也可被称作“代谢失调”。不管怎样,这的确和一般的“冬季忧郁”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抑郁障碍常见于高纬度地区,例如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远比在意大利常见。但出人意料的是,冰岛人却比挪威人和芬兰人更少“中招”。“冰岛人要么是具有某种可以更好适应极端条件的基因特质,要么是有一套应对光照不足的方法。”巴塞尔大学精神病医院的生物史学家克里斯蒂安·卡约亨这样评论道。

虽然在现代人看来,这一症状显然与日照有关,但这一推论起初并不是常识,直到“贝尔吉卡号”出发前往南极探险时,驻船医生、极地研究者弗雷德里克·库克才发现针对性的人工光照可以部分减轻船员的疲惫感。罗阿尔德·阿蒙森[罗阿尔德·阿蒙森(1872—1928),挪威极地探险家。]也参加了这次探险。医学上最晚于1910年正式引入了“日光疗法”,用于治疗忧郁症和一系列身体疾病。当时的人们还认为是日光疗法对皮肤产生了作用。直到二战期间,人们才真正了解了抑郁症和人工光照之间的联系。当时,一位驻扎在挪威的德国士兵被紫外线照过后,病情明显有了好转。

现在人们明白,在进入光照不足、相对安静的季节后,身体也会发生变化。维生素D的合成量逐渐减少,褪黑素在与血清素的较量中占了上风,而褪黑素的主要功能是调控人体睡眠和苏醒的节奏。如果光照不足,褪黑素分解太慢,就会造成生物钟紊乱。许多人会从秋季就开始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做好应对不良天气的准备。

德国近几十年来最为阴暗的冬天当属2012年至2013年的冬天。整个冬天,各地的平均日照只有一百小时,还不到往常的三分之二。有人发明了日光浴,人们可以在几千勒克斯[照度单位。]的蓝色冷光下,“沐浴”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

在气候宜人的地区生活的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季节引起的气温变化。中欧人常说的“地中海化”就是指温度位于21至26摄氏度之间的理想状态。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对低温的适应力相对较弱。我们更像热带生物,需要靠衣物和房屋御寒。即便是在严寒之中,皮肤也会在不出汗的情况下让许多水分蒸发,这也解释了人们为何在冬天也会感到口渴。运动是在寒冷气候下御寒的最好方法,运动时所消耗能量的四分之三都会转化为热量,皮肤下方的血管会收缩,从而降低皮肤温度,限制热量的流失。如果这还不足以保持体温恒定,那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发抖。大脑会自动让体温保持在36至37摄氏度之间,但直肠处的温度可能会和四肢处的温度存在较大差距。即便这一差距增大到30摄氏度,也不会对人体造成永久伤害。与干燥的降雪时节相比,淋雨更容易引发体温过低的危险,比如在雪化时,但即便暴露在严寒之下,人体依然有机会恢复。人们偶尔会听到一些这样的报道:有人或许是因为醉酒睡在了雪地里,身体似乎都冻僵了,但最后还是活了下来。1970年,一个三岁男孩在瑞典的卡尔斯库加误入一片森林,失踪了20个小时。被找到的时候,他的体温只有17摄氏度,但他最后还是从冻伤中彻底恢复了过来。

严寒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延缓人们的生活节奏?应如何看待《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于1900年刊登的关于人类冬眠的惊人报道?据说,俄罗斯普斯科夫地区的农民由于缺乏食物,一年中会有一半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当然,他们每天都会短暂地醒来,就着水嚼上一块干面包。由于家中每个人醒来的时间点不一样,所以总有人可以保证炉火正常燃烧。“在平静地度过六个月后,一家人才醒来抖抖身子,出去看看青草是否已经开始生长,并慢慢开始准备夏天的活计。”但在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报道过这一罕见的习惯。如果说这则轶事确实带来了什么,那大概就是满足了一些人对人类冬眠的丰富想象。

某些地域的特殊人群对于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寒冷刺激有着极强的耐受力,也因此相对不容易产生典型的受寒反应。科学家们的观察结果也显示,在遭遇寒冷刺激时,他们身体核心部位的温度只会发生十分微小的变化,因纽特人甚至会出现与一般人的观察结果完全相反的身体反应:他们身上的血管不但不收缩,反而会继续扩张。与此同时,他们的平均心率开始减缓,血压也低于中欧地区人群。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邮递员在过完一个冬季后,血压会显著降低,心跳频率减缓。经常接触冰水和冻肉的渔夫和屠夫的手指在冻僵后仍可正常使用。虽然体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御寒的作用,但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通常都是瘦高体型,无论是因纽特人还是阿拉卡卢夫印第安人都是如此,后者生活的火地群岛气候湿冷,夜晚气温几乎都在0摄氏度以下,而他们穿的衣物还特别少。韩国的采珠人几乎终年不休,只穿着棉布衣服,即便是在冬天水温只有10摄氏度的时候,依然会继续工作。在冷水里泡澡或游泳是一种耐寒训练方式,但在正式开始前必须进行热身运动。冬泳者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身体快速生成热量。

有时,我们仅仅是想到寒冷的情形就会发抖,但有些人却能在严寒中仅凭坚强的意志阻止身体发抖,这十分令人惊讶。这个例子表明,精神至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身体。心理因素是如何让人们变得更加耐寒的?事实表明,事先做好应对低温的准备,的确是克服严寒的前提条件。美国生物学家劳伦斯·欧文曾跟踪观察过一批来自阿拉斯加的学生。他们会遵循一种宗教仪式,在冬天精简衣物、赤脚行走。他们十分熟悉这一严苛的规则,也对此十分认同,所以能够为此忍受严寒。同样,如果让快冻僵了的人专心做数学题,借此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能让他们坚持得更久。一些住在喜马拉雅山上没有暖气的石屋里的藏传佛教徒只需坐地冥想就能让四肢的温度在一小时内提高8摄氏度。在印度,人们用两组士兵做了对比实验。一组士兵接受了半年的强化训练,另一组士兵则一直在做放松和控制呼吸的练习。他们被要求光着身子在仅有10摄氏度的房间里待上两个小时。那些接受过放松练习的士兵明显体温更高,也更晚开始发抖。

寒冷难当时,是否应该喝点烈酒?酒精下肚后,一开始的确会让人感到很温暖,因为它能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向皮肤表层流动,但这无法提升体温。实际上,酒精还会加速身体热量的散发,导致体温下降,人们很快就会感觉到手脚比之前更加冰冷。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人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喝酒。

有好几代文学大家都研究过圣彼得堡的小公务员阿卡基·阿卡基维奇。他是尼古莱·果戈理创作的充满悲情色彩的中篇小说《外套》的主人公。从最为基本的意义上说,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件手工裁制、做工完好的冬大衣对度过俄国的冬天是多么重要。阿卡基维奇急需一件棉絮填充的厚实大衣,而小说则详细地讲述了他为此所做的思考和准备。他的旧大衣早已不堪使用,裁缝建议将它做成鞋垫,因为他的长袜明显不够暖和。这件未来的新衣,几乎成了阿卡基维奇的人生伴侣和人生目标。为了支付制衣所需的八十卢布,他不得不省吃俭用:晚上不再喝茶,为了节约电费,就连抄写工作都改在女房东的房间里进行。这件外套需要精心裁制,足足耗费了两个星期。它有着猫皮做成的衣领,从远处看甚至有点貂皮的意思。外套做好的那天,无疑是“阿卡基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天”。“而且这一天来得恰到好处,因为人们已经能够感到寒意,而且天气还在越变越冷。”

但好景不长,故事很快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在街上遭人袭击,对方在众目睽睽下抢走了他的外套,并一脚把他踹倒在雪地里,他一度昏死过去。就这样,他不得不重新穿上自己的旧晨服。“他张着嘴在暴风雪中前行,没有注意脚下的路。寒风按照圣彼得堡的惯例,从四面八方向他吹来。他很快得了咽喉炎,勉强走回家躺下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了。”没过多久,阿卡基维奇就撒手人寰,但故事还没有完结:“谣言忽然传遍了圣彼得堡,说是在卡林金桥附近,每到晚上就有一个身着官服的鬼魂出现。他在寻找一件被劫的外套,并以外套失窃为借口,不分青红皂白地从所有人的肩上剥下各式外套:不管是棉絮的、猫皮的、海狸皮的、狐皮的、熊皮的还是貉皮的,总之就是人们用来遮盖皮肉的各式毛革和鞣皮。”警察局得到命令,“无论死活,都要把它捉拿归案,严加惩罚,以儆效尤”。有一次,这个鬼魂差点就被捉住了,但最后还是让它跑了。

因纽特人身上还有一些与极端天气条件有关的其他特征。他们一直靠食用海豹和海象的肉和脂肪摄取能量,此外还食用驼鹿、驯鹿及各种鸟类,以满足比中欧人高三分之一的能量需求。就连鲸都是他们的食物!他们将鱼煮熟、风干、烟熏、冷冻,再切成小片食用。他们的身体具有特殊的适应本领,可以将肉直接转化为葡萄糖,这就是所谓的“因纽特悖论”。他们还有办法对付雪盲症(强短波紫外线对角膜造成的伤害):将鱼骨巧妙地绑在脑袋上,仅在眼睛处留下一条缝隙,这可以保护他们免受视力损伤。

1911年,极地研究者亨利·R. 鲍尔跟随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远征南极时,选择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磨炼自己的意志。据说这个身高只有一米六的男子每天早上当着众人的面成桶地往自己头上倒冰水和湿雪。以“天哪,这是一片多么可怕的土地!”这句名言闻名于世的斯科特船长赞扬了他的毅力,并在文章中写道,自己从没见过像他那样视严寒如无物的人。但这种方法没能帮鲍尔远离死亡:在从南极返程的路上,他被冻死了。

“冰颤”现象会在极度寒冷时出现。呼出的水汽会瞬间结成冰,使得人们说话时都带着回音——有人说,这就像是冰晶在一起颤动。鼻子是在严寒条件下最容易被冻伤的身体部位。教士赫德森·斯塔克是强身派基督教[流行于维多利亚时代,其信徒认为锻炼身体对品德修养的形成非常重要。]的信徒。20世纪初,他曾在狗拉雪橇的帮助下于阿拉斯加内陆来回驰骋了一万英里。他的窍门是将一块浸湿的兔皮覆在鼻子上,但他也承认这难免有碍观瞻。他曾提到,在一次长达五小时的漫游之后,同伴呼出的水汽已经结成了两条冰柱,它们沿着兔皮垂下,像海象一样。

在严寒环境下是否该留络腮胡?对此,人们说法不一:一方面,络腮胡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另一方面,呼出的水汽可能会在胡子上结成一团冰,如果想要抚摸、捂热脸部就会很困难。除此之外,睫毛也有被冻住而影响视线的危险。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原住民佩克特印第安人会在身上涂抹熊油御寒。涂抹凡士林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且不论它可能会黏附在衣物上,影响面料的保暖性能,一旦将它涂在脸上,再想伸手去捂热脸颊就会很困难了。

风速是影响体感温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亚历山大·特奥多尔·冯·米登多夫有着切身体会,那是1842至1845年间的一次西伯利亚之旅:“一天清晨,我穿着单薄的皮衣外出,沐浴在清新的冬日阳光之中,我一度以为自己回到了故乡。可同伴却跟上来说,酒精温度计的读数又创下了纪录,到了零下47.5摄氏度。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实际上,就连容易挥发的水银都已冻成坚硬的金属块。因为没有风,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气温已经如此之低。”除此之外,这位西伯利亚的旅人还有一些新的观察:在没有风的时候,他呼出的空气会化作“一团浓雾”,“就像一道自然的屏障,有助于保持体温”,这不禁让他想起“女士的面纱也有同样的保暖效果”。这种说法虽然听上去很有说服力,但呼出的雾气具有保温效果这一点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

如果风速较快——海拔较高的地区风就会很大——又赶上降雪,就会出现暴风雪天气。如果落下的雪十分干燥,狂风就能吹起一大片,甚至能将雪花的晶体碾碎,使其变成细小的雪尘在空中飘浮。已经落到地面的雪,也会被使劲卷起,和正在落下的雪混到一起。有时候,积雪可能堆得有几米之高,甚至形成沙丘的模样。相传在法国阿尔代什地区,雪曾堆得有教堂的钟楼那么高。孩子们爬上雪堆顶部就能敲响钟声。

对特定地区非常熟悉的人会清楚地知道何处是危险之地,甚至能说出积雪年复一年出现的位置,并精确到米。相比四面八方都飘来雪花的平地,那些免受北风侵袭的村庄相对会幸运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在暴风雪中一定要用鼻子呼吸,缓慢前进,以免体力迅速消耗殆尽。如果迷失了方向,不妨试着接受电线杆的指引。

地球上的一些地方终年寒风肆虐,给当地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加拿大小城费蒙特的情况就是如此。这片位于魁北克、与纽芬兰毗邻的地区原本是不毛之地,在发现铁矿石储备后才得以建市。1975年,人们为了抵御西北风的侵袭,兴建了1.3千米长、6层楼高的建筑群,并在其中设立了学校、商店、旅馆、住宅和游泳池。同时,这个建筑群也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

上一章:靴底的... 下一章:解释和预言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