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病情突变时应该拨打急救电话吗?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作者:上野千鹤子

那么,如果你问我,发现老人病情突变,或者发现老人快断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我会回答你:“那还用说,肯定是不要盲目拨打急救电话啊!”

我曾经和滨边祐一医生做过一次对谈。滨边医生在东京的一家医院从事急救医疗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文笔很好。他写过一个很受欢迎的随笔系列,用很洒脱的笔触讲述了他在千钧一发的急救现场经历的一些插曲。他说当他争分夺秒地抢救那些因交通事故等原因濒临死亡的人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价值的。正是那样一种快感,使他能够一直坚持待在急救科。这个不难理解,急救现场充满了紧张感,人体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这种感觉使人上瘾,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但近年来,急救的情况发生了剧变,救护车送来的老人越来越多。在一番抢救之后,常常只能让老人多维持几天到几周的生命,于是滨边医生开始变得不自信,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否还有意义。有时,他们甚至可能会被家属怨恨,说医生治疗不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家属其实一开始就不应该打急救电话,有些家属确实也是因为惊慌失措才打了急救电话。可见,一直以来,人们就只知道拨打急救电话,不懂得还有其他选择。滨边医生说,如果按照目前的这种趋势,把越来越多的老人往急诊送,那等到老年人大规模去世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急救医疗服务将会陷入瘫痪。他甚至说,可能有必要出台相关规定,比如,规定超过多少岁的老人就不派救护车了,但那样的话,又会变成按年龄来区别患者。据说东京各区有一项联动合作的制度,如果某个区的急救病床满了,可以协调到其他区的急救病床去,但那样可能会导致病人在各个区之间转来转去,最终拖延到达医院的时间。所以,如果不想让急救医疗服务陷入瘫痪,作为使用者的我们,在使用急救服务的时候应该保持克制。

在拨打急救电话之前,家属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联系“上门护士服务站”。按规定,上门护士服务站必须24小时提供服务,所以打电话过去以后,那边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你该如何处理。如果有必要,他们还会联系你的家庭医生[本书所谓“家庭医生”,日语原文为“主治医”,日本护理保险规定,“主治医”主要为老人的健康提供建议和帮助,一般而言,“主治医”住的地方不会离老人的家很远,需要定期上门查看老人的健康状况。因为“主治医”一词容易与中文的“主治医师”“主治医生”混淆。为防止混乱,本书统一译作“家庭医生”。],甚至夜里也会上门来看诊。当然,我们也时不时听到一些案例,比如,夜里联系了家庭医生,但家庭医生让家属直接打急救电话。不可否认,有些情况确实需要打急救电话,但有时家庭医生只是不想自己上门看诊而已,而这也是家属更习惯直接拨打急救电话的原因之一。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上门护士给家庭医生打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最后只能求助当地一位据说24小时都接诊的医生,请他夜里出诊。然而,那名家庭医生事后竟然抱怨该护士多管闲事。这样看来,医生队伍里也是什么人都有。

上门护士服务站的电话一般不存在打不通的情况,万一真的打不通,那就打给家庭医生,还不行的话就打给护理援助专员,再不行就找上门护理事务所的紧急窗口,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打电话,基本就没问题了。如果老人自己还有力气,就能直接用手机拨打。如果手机是老人机的话,平时就可以把这些紧急联系号码按照顺序设成快速拨号。

我曾经和小笠原文雄医生合著过一本书《上野千鹤子问:小笠原医生,独自一人居家临终可行吗?》(朝日新闻出版社,2013年)。这位小笠原医生是日本居家临终关怀协会的会长,听说他会让患者把上述的四个号码按顺序写在纸上,贴在床头边,而且数字一定要写得大大的。

还有一件事,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就是一些还有力气自己打电话的老人,在紧急情况下竟然选择把电话打给住在外地的子女而不是护士或护理人员。明明子女赶过来要好几个小时,而护士或护理人员赶过来只要15分钟,在紧急情况下打给后者明显更有用。而且,对于医疗和护理,子女也是门外汉,仓促间根本做不出什么判断,也不一定知道父母签约的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所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子女同样不知所措。此外,在过去,子女即使半夜接到电话,也只能等到第二天公共汽车开了才能赶过来,但现在因为有了家用汽车,所以子女必须马上赶回去,无借口可找。我曾经听过一个孝子的故事,孝子的父母在紧急状况下给他打电话,他每次都会驱车四小时赶回来。说实话,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他的父母不找近在咫尺的专业人员帮忙?

我还听说,有个别地方会给老人分发紧急呼叫按钮,但不是每个老人都发,只有申请了的老人才发。可就算领了紧急呼叫按钮,有的老人仍然会不好意思用,在紧急状况下还是会联系自己的子女。而有些地方的紧急呼叫按钮竟然是直接连到急救中心的,真是搞笑!一个普通老百姓,按正常心理来讲,肯定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会拨打急救电话。与急救电话相比,当地分发的紧急呼叫按钮明显会让人觉得亲民一些、方便一些,可该按钮竟然是直接连到急救中心,真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我曾经到北欧某地考察过,当地的护理服务事务所也会给接受上门护理的老人分发紧急呼叫按钮。考虑到老人万一在厕所或者浴室里摔倒了可能会碰不到按钮,所以该按钮被设计成吊坠式,让老人戴在脖子上。当时我们去拜访了一位独居的老年男性,他根本没戴那个按钮,而是放在桌上,来看望他的女儿对我们感叹道:“我跟他说要戴在脖子上,可是他完全不听。”

其实也不用担心。老死是一种缓慢而温和的死亡。医生和专业的护理人员的预测基本上是准的,等他们说老人时日无多的时候,再做准备就可以了。那样也可以避免事到临头慌张无措。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死亡的临床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而在医院去世也绝不是一种好的死法。

上一章:从“在医... 下一章:让子女...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