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医院去世”转向“在家中去世”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作者:上野千鹤子

即便是现在,似乎还有很多日本人认为在医院去世很正常,但其实在以前,日本人在家中去世的情况更多。二者的比率发生逆转是在1976年,说起来也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见图12)。长期以来,将垂死的老人送医,可以说是日本家庭的“常识”。但医院不应该是一个让人死,而应该是一个让人生的地方。尤其是当你拨打119[我国的急救电话是120,日本的急救电话是119。]的时候,对于医生来说,他们的使命就是延长患者的生命。而当家中的老人病情突变时,有些家属的举动让人很费解很无奈,他们只会拨打119,有时老人都已经断气了,他们还是会这样做。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拜托医生给老人做心肺复苏,替老人延长生命。然而,接下来家属又会后悔,觉得不该那么做。所以,最近大家对拨打119送医这样的“常识”,开始投去怀疑的目光。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图12 “在医院去世”与“在家中去世”比率的逆转[厚生劳动省,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相当于我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当年轻人得了传染病或者遭遇事故的时候,赶去医院就诊大概率是有用的。但是,对于那些死期将近的老人,再做一些延长生命的无谓治疗,真的有意义吗?大家之所以会认同“在医院去世”,我觉得是因为过去的医疗资源十分稀缺,作为子女,只要父母还有一口气,就还是希望医生再抢救一下。但是,时代已经不一样了。这些年,在医院去世的比例开始降低,而在家中去世以及在养老机构做临终关怀的比例,则在逐渐增加。过去,即便是养老机构,也会将那些临终期的老人送到医院去,但现在终于也可以在养老机构里给老人做临终关怀了。

不过,现在这种居家临终的趋势,绝不是要回到过去。现在毕竟和过去不同,要么是临终者家里早就没什么人了,要么就是无法依靠家庭的力量居家临终了。而且,现在所说的“去医院化”,是先在医院里把能做的都做了以后,才回去居家临终。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现在日本各地的医疗、护理资源前所未有地充足。

从上一节谈到的日本人死因我们可以看出,将来老人大规模去世的时候,有一大半的人的死因肯定是与衰老有关的老年病。换句话说,这种死亡是可预测的,是缓慢到来的。幸运的是,由于有护理保险,许多老人有了自己的护理援助专员。在所有老年人当中,护理保险所认定的“需护理”的老人的比率,全国各地平均大概是20%左右。不过这一比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85~89岁的会达到50%,90岁以上的则会达到70%到80%(国立人口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2012年)。这就意味着,许多老人在死前都会经历需要人护理的“虚弱期”,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生前健健康康,死时十分突然”,那这愿望估计是要落空的。

被认定为需要护理的老人,会有专门的护理援助专员来对接,不仅如此,如果生病了还会有医生、护士上门服务。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在家慢慢度过晚年,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那完全没必要让医疗介入进来。医疗的目的是治愈,而不是死亡。居家临终的情况下,医生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尽量减少无谓的医疗干预,二是在老人去世以后开具死亡诊断证明。

上一章:死亡的... 下一章:老人病...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