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八章 在那之后的乌托邦——王安忆《弟兄们》 |
||||
|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被视为绝对浪漫的恋爱,可以被意识形态超越,不选择爱情(婚姻)的少女形象开始出现。由于反右运动和持续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有关爱情的描写在文学当中几乎绝迹。 在“文革”风暴平息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性别”再次恢复,浪漫的爱情也作为一种崇高的感情重获新生。在此之后,文学作品如何描绘异性间的恋爱和女性同性的羁绊?本章将视线转向中国大陆的代表作家之一王安忆(1954—),对她的中篇小说《弟兄们》展开考察,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这篇小说描述了80年代以后的中国女学生是如何顺应/不顺应社会性别规范的。在对《弟兄们》的情节进行概说的基础上,笔者期望将该小说描述的女学生生活置于共和国成立后的校园故事谱系中。此外,本章也将援引美国诗人兼评论家艾德里安娜·里奇(1929——2012年)提出的“女同性恋连续体”概念,考察《弟兄们》中女性间牢固连接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
||||
| 上一章:“你”——... | 下一章:女“弟兄们” | |||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