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奇特的女学生故事《古都》少女中国 作者:滨田麻矢 |
||||
|
曾就读于台湾大学历史系的朱天心发表的多部小说都包含着对台湾史的敏锐感受,但她笔下交织着国家历史和个人记忆的巅峰之作无疑是《古都》。主角是第二人称的“你”——一个有本省人丈夫和小学生女儿的台湾知识女性。这个设定与朱天心当时的个人经验相互吻合。学生时代的友人A联系“你”,说自己即将赴京都参加学会。为了和A见面,“你”独自来到了每年都与家人一起旅行的京都。但一个人漫步京都,“你”确信A不会出现,仅仅在京都待了一晚便返回台北。拿着在日本入手的日据时期的台北地图,“你”像日本游客一样在台北“观光”。但意识到自己记忆中的那座城市早已无处可寻时,“你”不禁失声痛哭。 以上是《古都》的故事情节。此外以川端康成的《古都》为代表,作品中引用了大量的文本。“你”看到的各种事物唤起了京都和台北的形象,现在和过去,以及“你”和A的记忆。故事甚至似乎埋没于这样的描写之中。与昔日同学重逢并对他们的变化感到失望的故事与凌叔华《小刘》和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描写几乎一致,可以说是女学生叙事中一个公式化的存在。然而在《古都》中,“你”虽然千里迢迢从台湾来到京都赴A之约,却最终放弃了和她重逢的机会,回到了台湾。所以《古都》并不是一个团圆的故事,而是一个有关失之交臂的故事。“你”如何看待A,又为何决定不与她见面?在笔者看来,《古都》讲述的是大的(民族)历史与小的(个人)记忆相互缠绕交织“之后的女学生故事”。 我将沿着历史与记忆这两个关键词,并以两个特征为线索阅读这部小说。一是把社会单位的“大历史”和属于个人的“小记忆”放在同列论述的这一耐人寻味之处。台湾岛有着复杂的历史,但直到1987年“戒严令”解除后,三十八年来台湾人才首次获得言论自由,可以在公共场合热烈地讨论这片土地的历史。作为外省人第二代的“你”如何看待这种热情?此外,另一个特征是开始感到衰老的女性通过同性友人回顾自身的独特姿态。 接下来让我们以胡兰成为辅助线考察《古都》的叙事。 |
||||
| 上一章:文学朱... | 下一章:“兴”的美学 | |||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