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学朱家与胡兰成少女中国 作者:滨田麻矢 |
||||
|
朱天心的父亲朱西宁是外省人出身的国民党军旅作家,而母亲刘慕沙(1935—2017年)则是出生于客家系本省人知识分子家庭的日语翻译家。在当时的台湾,像朱西宁和刘慕沙一样,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外省人和本省人恋爱结婚的例子相当罕见。刘慕沙以译介川端康成等人的日本文学而闻名。在这个家庭中,由父亲带来的中华文化和母亲身上包含日本色彩的本省人文化混合在一起,滋养了朱天心和同为作家的姐姐朱天文(1956—)。而且,曾寄寓在朱家的胡兰成也对姐妹俩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谈及朱天心之前,让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胡兰成的人生经历。 胡兰成1906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1937年成为汪兆铭的政府机关报《中华日报》的主笔,发表许多评论文章后崭露头角。1939年就任《中华日报》的总主笔。1940年3月亲日傀儡政权汪兆铭政府成立后,胡兰成被任命为宣传部长。但由于他很快与汪兆铭政见相左,加之1943年底的“日本帝国主义必败”等政论,胡兰成被逮捕入狱。1944年2月,出狱不久的胡兰成与张爱玲相遇。尚在狱中时他就读过张爱玲的作品并为其才情所吸引,要求与她见面。以此为契机,两人开始交往。1944年6月两人完婚,张爱玲成了胡兰成的第四任妻子。如第四章所述,两人刚刚在上海度过非常短暂的蜜月期,在武汉开展事业的胡兰成就另结新欢。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胡兰成因参与日本傀儡政权而被通缉,此间他以不同的名字藏身于温州。其后于1950年经香港逃亡日本,定居于东京。 1972年胡兰成随华侨代表团访问台北,这也是他的首次台湾之行。1974年,他任职于位于台北郊区的文化学院(现在的“中国文化大学”)。正是这一时期,胡兰成结识了“张迷”朱西宁。1975年底,由于汉奸经历遭到谴责的胡兰成被迫离开文化学院返回日本。几个月后,1976年4月虽再度来到台湾,但由于文化界的反对,胡兰成不得不离开文化学院,寓居在朱家的隔壁。1976年11月返回日本。直至1981年去世,胡兰成都居住在东京福生。在台期间,天文和天心姐妹拜胡兰成为师,并组成了文学团体——“三三社”,向胡兰成学习中国典籍和小说创作。此后朱家姐妹的创作为台湾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而为她们的创作奠定基础的正是与胡兰成之间奇妙的师徒缘分。 |
||||
| 上一章:战后台... | 下一章:奇特的... | |||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