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真无邪的笑容少女中国 作者:滨田麻矢 |
||||
|
那么,张爱玲笔下的学生生活是怎样的呢?《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故事开始于30年代前后,赵珏和朋友们一起进入了女子学校,她们的寄宿生活充满了天真烂漫的笑声,这在张爱玲的作品之中是十分罕见的。下面举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 那年她们十二岁,赵珏爱上了劳莱哈台片中一个配角,……男高音的歌声盈耳,第一次尝到这震荡人心魄的滋味。 “你那个但尼斯金从来没张开嘴笑过,一定是绿牙齿。”恩娟说。 从此同房间的都叫他绿牙齿。 四个人一间房,熄灯前上床后最热闹。恩娟喜欢在蚊帐里枕上举起双臂,两只胳膊扭绞个不停,柔若无骨,模仿中东艳舞,自称为“玉臂作怪”。赵珏笑得满床打滚。…… 各人有各人最喜欢的明星,一提起这名字马上一声锐叫,躺在床上砰砰砰蹦跳半天。 但尼斯·金是英国的一位歌剧演员,这里提到的电影是由法国歌剧改编的《魔鬼兄弟》(Fra Diavolo,1933)。所有的室友都在取笑这个为明星而着迷的少女。当别人说到她最喜欢的明星时,她尖叫着滚来滚去的样子,与现代少女热烈谈论着她们所崇拜的偶像的样子并无二致。除此之外,十几岁的少女们正是处于见什么都觉得有趣的年纪,因此小说中对于看了恩娟的“表演”而捧腹大笑的少女们的描写,生动地捕捉到了少女们嬉戏打闹的情景。 “笑得满床打滚”这一表现与张爱玲在上海时期的散文《私语》中的一个场景相重合。“我母亲和一个胖伯母并坐在钢琴凳上模仿一出电影里的恋爱表演,我坐在地上看着,大笑起来,在狼皮褥子上滚滚去。”(《小团圆》中也描述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场景。)在通篇都被阴暗色调笼罩的《私语》中,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明亮场景,而这个场景在《同学少年都不贱》中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作为视点人物的主人公,从心底里享受着少女们之间推心置腹的谈话和毫无顾忌的表演,并且一改往常冷静的样子而“笑着打滚”。毕业多年后,赵珏仍然会十分怀念地想起“玉璧作怪”的场景。 除了开玩笑之外,赵珏还高度评价了恩娟的歌声: 恩娟说话声音不高,歌喉却又大又好,唱女低音,唱的“啊!生命的甜蜜的神秘”与“印第安人爱的呼声”,赵珏听得一串串寒颤蠕蠕地在脊梁上爬,深信如果在外国一定能成名。 恩娟演唱的歌曲分别是电影《淘气的玛丽达》(Naughty Marietta,1935)和《萝丝玛丽》(Rose Marie,1936)的主题曲。夏志清指出,这两首歌曲在中国非常流行,“The Indian Love Call(《印第安人爱的呼声》)连中国的中学生都会唱”,并认为这部小说“(张爱玲)真要为自己的中学时代留下一个真实记录”。这些电影和音乐的插入,不仅直截了当地传达了30年代女学生们的娱乐方式,还使得赵珏等人的情谊显得更加真实。可能正如夏志清所说,这是张爱玲为了“留下一个真实记录”而从记忆中提取的一个细节。而女子学校生活“真实记录”的核心是少女对身体和性的觉醒。 |
||||
| 上一章:女子学... | 下一章:投向乳... | |||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