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六章 “少女乐园”的远去——张爱玲的回忆和叙述 |
||||
|
继第四章之后,本章将继续讨论与张爱玲有关的内容。毫无疑问,至今张爱玲仍是华语圈内读者数量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是她晚年的作品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价。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在1952年到达美国后,她的创作精力都集中在改写旧作和翻译上,小说的创作寥寥无几。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张爱玲未发表的原稿陆续被发现和出版,这说明了她在晚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创作。在这里,我们以她去世后出版的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为中心,来探讨其中描绘的女学生生活及相关的叙事。 美国学者夏志清(1921—2013年)是张爱玲的同龄人,也是重新评价张爱玲作品的先驱。他对《同学少年都不贱》的评价如下: 可现在这本(《同学少年都不贱》)实在也太简略了。 有两个问题:一个小说是写中学生活,张爱玲以前没写过,要写好不容易;还有一点是到美国以后,张爱玲对Sex的看法不一样了,小说写到中学女生的同性恋倾向,值得注意。当年张爱玲是住读,不是走读,这方面可能会有所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讨论一下夏志清所说的“两个问题”。首先,来关注一下到达美国后的张爱玲在《同学少年都不贱》前后创作的作品,并思考离开中国的作家写回忆录的意义。然后,来分析张爱玲笔下关于女子学校的故事特点。通过阅读文本中“性(身体)”和“与同性的关系”的描述,来追寻对于张爱玲来说的女学生叙事,以及其中与她自己记忆相重叠的部分意味着什么。 |
||||
| 上一章:在日本... | 下一章:生前未... | |||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