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6 “不想被他人讨厌”的应对方法

人生烦恼咨询室  作者:桦泽紫苑

关键词 关键人物

在前文中,我为大家介绍了“消除自己的厌恶之情的方法”,但一定也有很多人不想被别人讨厌吧。

某项调查关于“是否不想被他人讨厌”的问题,有42%的人回答“是”。20多岁的女性这种倾向更为明显,高达54.6%。接下来我就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应对“不想被他人讨厌”的方法。

事实1 好感的1∶2∶7法则

当第一次读到下面这段话时,我的内心为之一振。

假设有10个人,其中必然有1个人事事都与你作对,他不喜欢你,你也不喜欢他,其中必然有2个人会无条件地接受你,成为你的亲密朋友,其余的7个人则保持中立。

——选自《被讨厌的勇气》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社交网站上负面的留言为1,那么正面的留言数量就是其两倍以上,其余的七成则是只浏览不留言的“沉默的大多数”。

“讨厌1、好感2、中立7”,这就是“好感的1∶2∶7法则”。虽然占七成的“沉默的大多数”并没有留下正面的意见,但他们仍然关注了你。因此,显然是对你有好感的。可以将“中立”看作是“隐性好感派”。

因此,如果有一个人讨厌你,并对你进行批判,就有9个人支持你,并对你提供帮助。

人生烦恼咨询室
图 好感的1∶2∶7法则

“好感的1∶2∶7法则”在你的身边也同样适用。

假设你的职场之中有20个人,那么讨厌你的人大约有2个,喜欢你的人就有4个。

每个人的性格和思考方式都各不相同。有和你相互吸引的人,也有和你相互排斥的人,这都是很正常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和你相互吸引,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和你相互排斥。

在这种情况下,“被所有人讨厌”和“被所有人喜欢”都是不可能的。

喜欢你的人是讨厌你的人数量的2倍,不讨厌你的人是讨厌你的人数量的7倍。

如果你只因为一个人的诽谤和中伤就再也不在社交网络上发言,那对于期待着看到你发表新消息的9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遗憾了。

你是想优先迎合“少数讨厌的人”,却牺牲了绝大多数的其他人,还是想珍惜喜欢你的20%?你觉得哪一种人生更幸福呢?

请牢记“1∶2∶7法则”,相信“自己的伙伴永远比敌人更多”,这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勇气。

事实2 他人的感情是他人的问题

“让他人不讨厌自己”的努力99%都是徒劳的。

因为我们很难改变他人。A君“喜欢”或者“讨厌”你,完全是A君自己的感情,是由A君自己决定的。这已经超出了你所能控制的范围。

他人与过去是无法改变的。

——艾瑞克·伯恩(美国心理学家)

有些时候,通过“改变自己”,也可以让对方的“喜欢”和“讨厌”稍微出现一些改变。在本章的后半部分我就将为大家介绍相应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因此,希望大家了解,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感情,担心对方“讨厌自己”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和“自我成长”。通过改变自己的言行,也可以改变他人对你的印象和感情。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他人,但我们能够改变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改变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就是“改变自己”。如果“不想被他人讨厌”,请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行动1 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关键人物身上

如果你的上司和你关系很不好,那你在工作中一定会感到很辛苦。同样,如果你的部下讨厌你,不认真执行你的指示,那你的工作也很难取得进展。因此,像上司和部下这样会对你造成巨大影响的人,就是人际关系之中的“关键人物”。

如果想让所有人都不讨厌你,那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付出多回报少,得不偿失。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上司和部下这样的关键人物身上,努力改善与关键人物的人际关系。

比如你的同事B君非常讨厌你,但你的直属上司和你的关系很好,对你的工作十分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就完全没有必要去在意B君对你的看法。

具体来说,如果职场中10个人,其中有3个关键人物,那你应该将70%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与这3个人交流和改善关系上。这就是“7∶3法则”。

人生烦恼咨询室
图 7∶3法则

与其他人的关系只要简单维持即可。在你身边每10个人之中可能有1个人讨厌你,但这实际上都是无须在意的问题。

在除去“讨厌的人”后剩下的三成人中的1/7,即4%的人身上花费精力即可。

即便在同一个职场、同一个部门之中,肯定也有没有直接工作往来的人、虽然位置接近但在工作上没什么交集的人、很少交流的人,等等。

你没必要去和所有人都搞好关系。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应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你来说重要的人物身上。

丢掉“不想被他人讨厌”的想法吧。只要搞好同关键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足够了。只要做到这一点,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非常轻松。

你的关键人物究竟是谁?请写出3个人的名字。请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与这些人搞好关系上。至于与其他人的关系,只需简单地维持即可。

行动2 将“不想被他人讨厌”变为“希望被他人喜欢”

要想不被他人讨厌并不容易。

“讨他人欢心。”

“不引起他人的反感。”

“不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是在“抹杀”自己。

但总是戴着伪装的面具,压抑自己的本性,会导致压力积累,人生也不会感到快乐。

“不想被他人讨厌”这句话本身就非常消极。因为这里面含有“不想”和“讨厌”两个负面词语。

比如以“克服不擅长的数学”为目标,很难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但如果以“将数学变成擅长的科目”为目标,则很容易产生努力学习的干劲。

因此,请将“不想被他人讨厌”变为“希望被他人喜欢”。

为了“不被他人讨厌”,需要“隐瞒自己的缺点”“不做惹人讨厌的事情”,也就是需要“伪装自己”。但这样只会使自己感到痛苦。

反之,为了“被他人喜欢”,可以“将自己的优点展现出来”“做让人高兴的事”,也就是充分地“展现自己”。这可以使自己感到非常快乐。

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优点,为他人提供帮助、做出贡献。如果这样做对方仍然不喜欢自己,那就没有和这个人继续交往下去的必要了。

希望进一步了解的人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著)

难易度★★★

如果向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咨询“不想被他人讨厌”的问题,他会给出怎样的建议呢?本书的结论是“不求回报地信赖他人,为他人做贡献”。

不求回报地信赖与贡献。如果能够从中获得满足,无论他人是否讨厌你,你都能够获得幸福。我们之所以会在人际关系之中战战兢兢、察言观色,就是因为渴望获得回报。但这样其实是在度过他人的人生,而非自己的人生。

他人讨厌自己,这是他人的课题,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课题,因此而感到担心和不安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有“不求回报地信赖他人,为他人做贡献”,仅此而已。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人掌握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部分,那就是通过改变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行动来“获得幸福”。

上一章:人际关系5 下一章:人际关系7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