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民族的融合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作者:陈舜臣

天下统一之后,各国沿着边境修筑的长城就失去了作用。但北边的长城不仅不能拆,还必须加固。据《史记》记载,燕国人卢生曾对秦始皇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闻言,决定抢先把威胁除掉,便派蒙恬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

当时,中国塞外的民族主要有东部的东胡,中部的匈奴,以及西部的月氏。一开始是这三者为了抢夺游牧的土地而互相争斗,后来其中实力最强的匈奴人口增多,趁着秦国和赵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伺机占领了河南地。为了抵御匈奴入侵并将其赶回塞外,秦始皇这才派出将士,将已有的长城连接并加固,修建一座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

历史学家们对于匈奴的身份一直争论不休。有说蒙古人的,有说土耳其人的,至今也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三世纪至四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时期,匈人长驱直入进入欧洲,一位叫阿提拉的英雄甚至打到了罗马城下。当时的欧洲人评价阿提拉的军队:“虽说评论敌人当然要不留情面,可他们长的不叫脑袋,那叫肉瘤。肉瘤上的两个洞小如针孔,根本不配称作眼睛。瞧瞧那张脸吧,就连胡须都少得可怜。”对欧洲人来说浓密的胡子很重要,这番话是在嘲讽入侵者。

关于匈奴还有其他记载。在四世纪中叶,也就是中国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南下的游牧部落曾在中国北部建立政权。这些政权多如牛毛,但大多昙花一现且规模较小。较为出名的是以洛阳为中心建立的后赵,建立政权的石勒是匈奴当中的羯族。

不可思议的是,史书虽然记录了各民族的习俗,比如刺有文身、带着蒙古包到处迁移等,对于最关键的外貌却只字不提。直到《三国志》中的《魏志倭人传》,才首次出现了“人高三四尺”的外貌描写。

史书典籍不大描写塞外民族外貌,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当时塞外民族的人已经多到见怪不怪了。其二,匈奴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群体。英国学者拉克伯里认为,匈奴不是民族的名称,而是政治集团的名称。更有历史学家推测,以阿提拉为首的匈人很有可能就是匈奴。

根据欧洲人的描述,阿提拉军队里的士兵轮廓扁平、五官塌陷。在后赵政权的陪都洛阳,当地居民曾发动暴乱,杀光了守城的二十万羯族大军(公元前350年)。而暴乱中有不计其数的汉人,仅仅因为眼窝深、鼻梁高就被当成匈奴杀掉。这与之前欧洲人对匈人的描述有所出入,让人不禁怀疑匈人与匈奴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民族。但若匈奴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群体,这件事就解释得通了。形形色色的成员当中,肯定有鼻梁高的人也有鼻梁矮的人。

要想知道为什么匈奴的构成如此复杂,首先需要理解游牧部落的风俗习惯。

在草原上,谁也无法独自带着马和羊四处游牧,所以人们首先需要一位首领带着大家找到水草丰美之地。其次,为了在敌人的袭击和掠夺中自保,人们会选择将自己武装起来,在集体中生活。来自各个民族、各个人种的人自发地聚集在骁勇善战、精通地理的首领麾下,军队的势力和部落的规模便愈发壮大。如此一来,草原的诸多民族就逐渐形成了拉克伯里所说的“政治集团”。

随着各方势力的加入,匈奴的实力蒸蒸日上。秦始皇在位期间,匈奴先是击退了东部的东胡,而后又打败了西部的月氏。

这一时期,匈奴的首领是头曼单于[单于,是匈奴人对部落联盟首领的尊称,为头曼单于始创,后沿袭至匈奴灭亡。根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全称为“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语中“撑犁”意为“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公元前200年)。“头曼”来自古突厥语tümen,意为“一万个人头”。当时的太子名为冒顿(?~公元前174年)。“冒顿”可能来自古突厥语baghatur(意为勇士),也可能来自蒙古语bogd(意为神圣),准确来源有待考证。

在冒顿做太子期间,头曼单于另娶了一位年轻夫人阏氏,并欲改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并将冒顿送去了月氏做质子。冒顿的遭遇与秦始皇父亲的遭遇很像,当质子的人没人疼、没人爱,更不会有人在乎他是死是活。所以当他还在月氏为质时,他的父亲也照样去攻打月氏。冒顿见苗头不对,趁乱抢了月氏的宝马逃回部落,并在后来的政变中亲手杀死了父亲头曼单于。

北方游牧部落经历了一轮权力大洗牌。头曼单于在位时,蒙恬将匈奴逐出了河套地区。然而,在伟大首领冒顿单于的指挥下,匈奴愈发强盛。

上一章:名扬天... 下一章:斯基泰...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