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万里长城与骁骑民族
名扬天下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作者:陈舜臣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籓篱,卻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弯弓而报怨。

——《史记·三十世家·陈涉世家》


一提起秦始皇,人们便会下意识地想到万里长城,以至于容易误把整座长城当成秦始皇的杰作。其实,战国时代的各个国家都分别修建了城墙。此举一是为了明确本国的领土范围,二是为了抵御外敌。

例如燕国、赵国、魏国和齐国就沿着本国的边境线,修建了燕长城、赵长城、魏长城以及十分出名的齐长城[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建成于战国时期,历时约170年筑成。是目前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也被誉为“长城之父”。]。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将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加固,或继续向北延伸。整修过的长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临洮,位于今甘肃省内。],《史记》称其“延袤万余里”。

从地图上来看,长城的总长度大概有2700千米。但长城有高低起伏,个别位置还有两三层,把这些都算进去大概就有5000千米了。在古代中国的1里约等于500米,那么5000千米就约等于1万里,由此看出长城的长度并没有被夸大。

中国人很注重实际,光是“长城”还觉得不足以显示有多长,一定要称之为“万里长城”才满意,并且长城也确实有一万里那么长。

梵语里有一个词,多用于形容“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事物”。在佛教典籍的汉译本里,这个词被译作“云水”。要说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事物,不就是那天上流动的云,和地上流淌的水吗?在中国人看来,云和水与这个词形容的事物一样,都不会在同一处停留,拿来做译名正合适。此外,中国人还经常用“千里眼”来形容看得极远的人。

关于长城著名的景点还有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不过八达岭长城是明代的长城,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在更偏北的地方。明长城的内外墙均由青砖砌成,气势恢宏,高度在8米以上。规格是底宽6.5米,顶宽5.7米,大约每隔120米就有一个供士兵驻扎的墩台,每隔10千米就有一个烽火台。

秦长城与明长城的结构大致相同,但并不是用砖头建成的。当时一般使用“版筑”法或用自然晒干的土坯来修建长城。所谓“版筑”法,就是在两块木板之间填入掺过水的土,像制作水泥一样充分搅拌并夯实,等到风干后再取下木板。为了加固长城,有时还会用到成捆的柳枝或芦苇。

秦长城以辽东为起点,将秦朝的整片国土都护在了背后。后来汉朝与匈奴交战时,又增补了位于陇西临洮的长城。长城最西端的著名关口嘉峪关,就是汉朝在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修建的。

秦始皇连接、加固各地的长城,并将匈奴赶出河南地[河南地,指黄河几字弯以南的河套地区。],与此同时,在那里设置了三十三个县。他在统一天下之后,先将重心放在了稳定边疆这件大事上。

现存的秦长城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无从得知确切的信息。可以肯定的是,长城解决了当时的国防问题。战马无法越过长城,敌方的骑兵大军就要止步于城外。这时我方只需点燃烽火,通知将士出城迎敌即可。

长城解决了国防问题,却让百姓恨意难平。为了写《史记》,司马迁曾亲自到长城取材。他仰望巍峨的长城,感慨道:“这长城让百姓流了多少血汗,积压了多少怨恨!”

修长城的悲情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其中最经典地表达了百姓对长城的怨恨之情就是“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丈夫被官府抓去充当修长城的苦力。她为丈夫缝制了冬衣,想亲自送到丈夫手上,她一路翻越千山万水,好不容易走到长城,却得知丈夫早就死了。孟姜女在长城边放声大哭,哭倒了城墙,丈夫的尸骨也随之暴露在她眼前。


【陈说】

有关修筑长城的许多悲惨故事,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孟姜女的传说最具代表性。

“孟”是长子的意思。孟姜女就是姜姓家的长女。姜是太公望的姓,传说中的孟姜女也是出身于太公望的后裔受封的齐国。虽然齐国后来被田氏篡权,但齐是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将万里长城的悲剧主角设计为齐国女子,似乎别有含义。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万里长城》

上一章:频繁遇刺 下一章:骁骑民...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