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涅赫柳多夫从库兹明斯科耶动身,到他从姑姑们名下继承的庄园去,也就是他同卡秋莎相识的地方。他对这片田产上的土地也打算照他在库兹明斯科耶用过的那种办法处理。此外,他还想尽量打听一下关于卡秋莎的事,关于她和他的孩子的事:那个孩子真是死了吗?他是怎样死的?他一清早到达帕诺沃。他坐着马车走进庄园的院子,使他触目惊心的头一件事,就是所有的房屋,特别是正房,显出一幅破败敝旧的景象。铁皮房顶本来是绿色的,已经很久没有油漆过,现在锈得发红;有几块铁皮卷了边,大概是被暴风雨掀起来的。正房的四面原本用薄板包起来,钉好,如今有些地方的木板已经被人撬走,那种人专挑容易拔掉生锈的钉子拆下木板的地方下手。门廊有两个,一个是正门的门廊,一个是他记得特别清楚的后门的门廊,都已经倒塌朽坏,只剩下梁架。有些窗子缺了玻璃,钉上木板了。管家住着的厢房、厨房、马棚,都已经陈旧,灰色。惟有花园,不但没有衰败,反而葱茏茂盛,枝条相连,目前正百花齐放。在围墙外面就可以看见樱桃树、苹果树、李树开了花,好比一朵朵白云。做篱笆用的丁香花丛也开了花,就像十四年前一样,那一年涅赫柳多夫跟十八岁的卡秋莎一块儿玩捉人游戏,就在这样的丁香花丛后面跌过一跤,被荨麻刺破了手。当初索菲娅·伊万诺夫娜在正房旁边种过一棵落叶松,矮得像是木橛子,如今却长成一棵可以做梁木用的大树,枝子上满是绿里带黄而又像绒毛那么柔软的松针了。那条河的河水已经涨到两岸上来,从磨坊的水闸上哗哗响地冲下去。河对岸的草场上,农民们的各种颜色的牛马混杂在一起,正在吃草。管家是一个在宗教学校里没有毕业的学生。他在院子里含笑迎接涅赫柳多夫,又含笑请他到账房里去,然后仍旧含笑走到隔板后边去,仿佛他用这样的笑容表示就要发生一件什么特别的事似的。隔板后面响起悄悄讲话的声音,随后就沉默了。马车夫收到车钱后,赶着车出了院子,响起一片铃铛声,随后就完全沉寂了。这以后有一个赤脚的姑娘,穿着绣花衬衫,耳朵上挂着绒毛球算是耳环,在窗子外面跑过去。有一个成年的男子跟在那个姑娘后边跑过去,他那双大靴子的钉子在一条踏硬的小路上踩得玎玎地响。

涅赫柳多夫在窗旁坐下,瞧着花园,听着。春天的新鲜空气和新垦过的土地的气息从小小的、开着两扇窗的窗口飘进来,微微吹动他出汗的额头上的头发,吹动布满刀痕的窗台上放着的一叠纸张。河边响起“特拉拍塔,特拉拍塔”的声音,那是农妇们在用洗衣棒捶打衣服,这些声音互相打岔,在迎着太阳而闪闪发光的河塘上飘荡。磨坊那边,流水从高处落下来,发出均匀的响声。一只苍蝇惊恐而响亮地嗡嗡叫着,从他耳旁飞过。

忽然,涅赫柳多夫想起很久以前他还年轻纯洁的时候,他也是在这儿,在磨坊的均匀的流水声中,听着河边那些洗衣棒捶打湿衣服的响声,春风也是照这样吹动他湿润的额头上的头发,吹动那布满刀痕的窗台上放着的一叠纸张,恰好也有一只苍蝇像这样惊恐地从他耳旁飞过。他不光是想起了当初他是个十八岁的青年的那种样子,而且感到他现在仍旧像当时那么朝气蓬勃、心地纯洁,有无可限量的前途。可是同时,如同梦中常有的情形那样,他知道这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他心里顿时感到十分凄凉。

“请问,您什么时候吃饭?”管家含笑问道。

“随您的便好了,我不饿。我要到村子里去走一趟。”

“不过,您乐意到正房里去一趟吗?房子里收拾得整整齐齐。请您费神去看一趟吧,如果这所房子的外观……”

“不了,以后再看吧。现在,劳驾,请您告诉我,你们这儿有一个女人叫马特廖娜·哈林娜吗?”

这个人就是卡秋莎的姨母。

“怎么没有?她就住在村子里,我简直拿她没法办。她在卖私酒。我知道这件事,揭过她的底,骂过她,可是又不忍心把她报官究办。她已经是个老太婆,又有孙儿孙女要她养活。”管家说,仍旧满面笑容,既表示他想向东家讨好,又表示他深信涅赫柳多夫对一切事情的看法都跟他一样。

“她住在哪儿?我想去找她。”

“她住在村子尽头,从村边数起第三家就是。左边是一所砖房,过了砖房就是她的小屋。不过,还是由我陪着您去好了。”总管说,快活地微笑着。

“不必了,谢谢您,我会找到的。劳驾,您费心通知农民们,让他们来开会,我要跟他们谈一谈土地的事。”涅赫柳多夫说,打算在此地按照在库兹明斯科耶的那种方式跟农民们把事情了结一下,如果可能的话,今天傍晚就办妥。

上一章:二 下一章:四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