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消亡

当冬天还是冬天的时候  作者:贝恩德·布伦纳

一月是个有两面性的月份。一月虽然天气的确很冷,但白天已经开始逐渐变长。到了二月,人们开始对冬天习以为常,许多人甚至对它感到厌烦,因为有时候冬天看起来似乎永远不会结束。但不久后,人们就会切身体会到日照的增强。

二月是独一无二的收获冰葡萄的时节。冰葡萄通常是白葡萄在枝头冻结形成的。人们通常在清晨收割处于冻结状态的葡萄,进行加工处理。只有较高的压力才能榨出它的汁水。冰葡萄中的糖分富含尚未结晶的水分和果酸,因此可被制成甜度极高的浓缩果汁。1830年,莱茵河畔宾根市的农民本计划将因为品质不佳而被留在枝头的葡萄摘下用于投喂牲口,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冰葡萄的价值。另一些国家则另辟蹊径,将正常收割的葡萄进行低温速冻处理,再用于制作冰葡萄酒。

冬天即将结束时,一些迹象仿佛已在宣告春天的来临,但旧的季节其实往往并未完全过去,新的季节也往往尚未真正开始。春天是否真的已经来临?还是一切只是春天来临的假象?法国作家西尔万·泰松曾在贝加尔湖畔隐居半年,并在那儿体会到了这一真假难辨的时节的魅力。这一切,被他记录在了日记《在西伯利亚森林》(In den Wäldern Sibiriens)中。在他看来,冰块的融化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春天即将给它致命一击。流水逐渐渗入冰层,在其间凿出许多垂直的小沟壑。冰块已经千疮百孔,只等着裂开的那一天。原本像黑曜岩一般坚硬的冰面,此时已经伤痕累累。冰块的内部已经开始解体。”春天绵里藏针的力量,很快便随处可见:“山坡上流水潺潺,汇聚成湖。”森林里的积雪很快便化为流水淌下;冰块碎裂;覆在小溪上的雪层突然迸裂,小溪重新恢复了流动;白鹡鸰开始回归;浮冰逐渐消融,河流开始收复失地;空气中已经可以重新闻到“北方针叶林的气息”;冰块像“加入香槟中的糖块”,在嗞嗞声中渐渐消失;风将剩余的浮冰吹向遥远的湖面;从冬眠中苏醒的熊将脑袋伸到杜鹃花丛中,或是在晚上把看门狗吓一大跳。在外出漫游时,依然还会遇到“难以翻越的山坡”和“松动的雪沟”,因为积雪仍在一步步融化,但山顶和谷底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最后,一场雷雨无疑宣告了“冬天的消亡”。

西尔万·泰松先说春天的到来是一场“轻微的地震”,后来又形容它是一种“解放”:“春天用它的利齿撕咬开了冰面。十分钟后,冬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在冰层的融化中化为灰烬。”“湖泊的脉搏”(指涨潮和落潮)恢复了跳动,“昆虫成群结队地飞进树林”,蝴蝶突然现身,“一层苔藓覆盖了解除霜冻的大地”。但这样的解放也会使之付出代价。沿着山谷落下的碎石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湖泊甚至可能干涸。总之,冬天已经过去了。

春天击退冬天,以每天约40千米的速度(相当于每分钟28米)在欧洲大陆上由南向北蔓延。葡萄牙南部二月底就迎来了春天,但直到三个月后,春天才经历了3600千米的长途跋涉到达芬兰。在山区,春天逐渐向上攀升,南麓的春天一般比北麓来得早一些。有时候,人们会制作快进的影片或动画来呈现一年四季的变化。

冰面的融化常伴随着咔嚓声、呜呜声和水滴声。从屋顶和树干上流下的水,可汇聚成水沟和水洼。溪面上奇形怪状的雪堆,一夜之间就会消融于无形。罕见的大风送来丝丝暖意,也将雪花吹得漫天飞舞。冬雨之中,已经有了春天的味道。这听上去十分美妙,但突如其来的春天和突然上升的气温也可能酿成灾祸。例如,屋顶上滑落的雪块和水槽里落下的冰柱都可能形成威胁。

在爱沙尼亚,人们把冰雪融化、原本处于冰冻状态的沼泽地开始被水淹没的时节称为“第五季”。驼鹿和野狼这样的大型动物,会十分明智地提前离开这些区域。

1979年1月,靠近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日本海海域的积雪突然开始融化。这一反常的天气现象,将约三千名前来冰钓的渔人置于危险之中——他们随着断裂的冰块飘向了公海。破冰船“伊利亚·穆罗梅茨号”、几十艘救援船、一架飞机和一架直升机参与了这场为期两天的救援行动。

康涅狄格州1994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当谢图科特河的温度在一天之内从零下15摄氏度上升到零上11.7摄氏度时,河流里的冰块发生破裂并造成了阻塞,使得鲍尔蒂克村遭遇了罕见的洪水。参天大树像牙签一样被巨大的冰块连根拔起;在谢图科特河附近的游乐场里滑冰的孩子幸亏躲避及时才在涌来的巨大冰块和洪流面前逃过一劫。

如果淤积的冰块无法迅速融化,人们有时会用炸药将其炸碎,或是用起重机吊起的钢梁将它砸碎。另一种相对温和的办法,则是用小飞机喷洒能加速冰面融化的煤渣。

1784年2月23日,一场寒冬接近尾声时,中欧大部分地区却突然急剧变暖,且伴有强降雨。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冰块融动”中,夹杂着硕大冰块的洪水摧毁了科隆的大量船只和建筑,就连三一教堂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在班贝格,融冰如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冲毁了美因河上的石桥。淤积的冰块四天后才开始融化。这一切来势汹汹,和初冬时节河水结冰的缓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冰时如果情况严重也会形成洪水,但通常规模有限。

冬天往往会缓慢地与人告别。即便山区的气温已经高于0摄氏度,冰雪依然需要几天乃至几周的时间才会融化,直至汇聚成溪。这是因为积雪内储存的大量寒气需要得到缓慢的释放。连接冬天和春天的纽带虽然会存在一段时间,却也日渐松动。鸟儿又开始放声歌唱,最初是椋鸟和白鹡鸰,很快夜莺和雨燕也会加入其中。

在中国和日本,一月底到三月初可见梅花盛开;发源于中欧的菟葵会在二月下旬开出黄花。发源于亚洲的山茶花会在晚冬时节盛开,它的花朵和玫瑰大小差不多,没有任何气味;雪花莲的绽放,预示着初春的到来,它的内部含有能起抗冻作用的盐分,可帮助它对抗低温;此外,金缕梅和藏红花也是开花较早的植物。

一些植物需要经历漫长的寒冬后才会开花,这被自然科学家称为春化作用。这种现象常见于一些冬季作物,它们于秋季播种,其幼苗在经过一整个冬天之后,才会在春天开花。对这些植物来说,较长时间的严寒能起到关键的刺激作用。

有时,冬天十分强硬,根本不愿退缩,它不仅不在乎日历上标明的属于春天的日子,有时还会一直霸占春天的时间。1179年的冬天就是这样。在布伦瑞克,四月依然在下雪,复活节也在寒冷中度过。在强劲东风的压制下,树木很晚才发出新芽:

由于冬天过于漫长,不少绵羊和其他家畜都被冻死了。可怕的降雪一直持续到复活节,就连鸟儿也开始和我们一起控诉。霜冻未消除,我们的节日也过得意兴阑珊。

库尔齐奥·马拉帕尔特认为,只有和随之而来的春天进行对比,冬天才让人回味无穷。因为春天是“北方最为阴险的疾病,它融化了冬天用冰雪保护的生命,还带来了毁灭性的礼物:爱,生活乐趣,对光明和欢快的追求,懒惰,争吵,睡觉的快乐,感官的狂热以及与自然虚假的亲密无间”。看到这里,读者或许忍不住要说:可惜冬天已经过去了。

上一章:雪不能... 下一章:未来的雪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