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

当冬天还是冬天的时候  作者:贝恩德·布伦纳

即便仅看近几个世纪的情况,我们也很难断言哪一个冬天最为寒冷,因为关于气温的记录过于模糊、残缺。哪个地区的冬天最为寒冷?是阿尔卑斯山、格陵兰岛还是西伯利亚?即使考虑得十分全面,在固定的地点坚持测量,仅凭温度读数也不足以反映人们在冬天的真实感受。除了空气湿度和风力等级,人们对寒冷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身体的感受。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人声称自己经历了最寒冷的冬天。他们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自己的体感温度太低,有的是源于冻伤的经历,有的是由于亲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而离世,还有的是没能在暴风雪中找到回家的路。

早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许多关于气候变化的记述就已存在——包括人们对炎热、霜冻和暴风雨的观察结果。现在,人们用这些数据做了一些有趣的比较研究,希望借此掌握特定现象的出现规律,做好应对未来坏天气的准备。一些勤奋的僧侣认为,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饥荒、洪水和传染病等灾害是上帝对人类罪行的直接惩罚,踏上忏悔之旅有助于避开未来的灾祸。

气候史上最近的一次“小冰期”出现在15世纪,在经历了两个特别寒冷的阶段后,于19世纪中叶结束。这期间,全球的地表温度都有所下降。三百年间,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冰岛的冰川都有所增多。虽然与中世纪盛期相比,全球的平均气温降幅还不到1摄氏度,个别地区的气温降幅也只有2至3摄氏度,但它所造成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在格陵兰岛上,最后的维京人后裔就此消失;一些因纽特人为了活命,被迫离开自己的居所,在1690至1728年间南迁到苏格兰的奥克尼岛上居住;挪威的农民放弃了山上的小院,开始搬进山谷居住——1665年,那里的粮食收成比1300年下降了约三分之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上涨1摄氏度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从严格意义上讲,“小冰期”其实根本算不上“冰期”,也无法和史上真正的冰期相比。但它却带来了诸多的战争,使许多国家四分五裂。要知道,当时的民众还远未从中世纪肆虐的黑死病中恢复过来。

造成气候变冷的主要原因,是1460至1550年间太阳活动的减少,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史波勒极小期”。在最为寒冷的阶段,太阳黑子数量极少。地球上火山活动的增加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大量的火山灰进入平流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光线的射入。15世纪与16世纪的绘画作品证实了太平洋和南美地区都有强烈的火山喷发。画家亨利克·阿维坎普的绘画作品《冬季景观》尽管创作年份不详,但画面中半显棕黄色的天空或许暗示了空气中存在火山灰的微粒。

这些观察和数据结合在一起,拼出了一幅大致的景象。15世纪30年代,科隆附近的莱茵河在冬天三度结冰,行人和马匹都能从上面经过;1400年至1600年间,德国的葡萄酒产量几近腰斩;肆虐的暴风雨诱发洪水,大片土地被淹没;植被生长季的缩短引发了农业危机和饥荒。缺少食物的不仅是人类:在严寒的影响下,一些野兽离开栖息地,开始骚扰牲畜和人群。被野狼或野狗袭击的报道在当时屡见不鲜。在寒冷的季节,就连大地也被冻住了,人们甚至担心死者无法入土为安。

如果在寒冬之后,一年中其他季节也是天公不作美,那后果无疑是致命的。1584年至1589年间,不仅冬天天寒地冻,就连春夏也潮湿寒冷。这对经济作物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冬天播下的种子无一幸存,一年的收成少得可怜。17世纪,泰晤士河至少结了十一次冰,人们开始在冰上开办“冰雪游园会”、跳舞、表演杂耍。相传因为默兹河在1650年前后结冰,捕不到鱼的佛兰德斯民众率先发明了炸薯条,以代替炸鱼食用。

1695年至1696年间的冬天,冰岛周围的海面大片结冰,进出这个岛国的船运被迫中断。即便是在水面以下,低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鳕鱼游到了更为温暖的区域,法罗群岛附近的捕捞业受到重创;相反,原本生活在挪威沿岸的鲱鱼群一路南下,反倒让英国的渔民获得了丰收。

1690年至1700年间,由于食物短缺,全欧洲有数百万人死于严寒之中。1708年末,寒冬侵袭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至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至法国的欧洲大陆,是历史上最为可怕的冬天之一。它在英国被称为“大霜冻”,在法国则被称为“大严寒”。1709年1月6日清晨,人们被严寒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样的气温持续了三周之久,随后略有回升,但很快又重新跌落,并一直延续到三月中旬。不仅湖泊和河流冻结成冰,就连海面上也出现了冰层。所有生物都饱受低温之苦,野兽的身体被冻僵,数以百万计的小鸟因此毙命。结冰的鸡冠直接从公鸡的脑袋上掉了下来,就连平时十分抗冻的橡树都出现了裂纹。果树、胡桃树和橄榄树纷纷被冻死,就连威尼斯的潟湖也结了冰。在巴黎,零下15摄氏度的气温持续了十一天之久。无数的小麦被冻死,所以冬天结束后,饥荒随之而来,甚至引发了多场暴动。许多地方的运输道路被阻断数周之久。冻硬了的面包甚至用斧头才能劈开。人们在露天广场上生火供穷人取暖,富人纷纷施粥赈灾。早在美洲殖民时期,欧洲人就知晓了土豆和玉米的存在,但直到几个世纪后,它们才逐渐在欧洲被大规模种植。如果当时气候没那么严酷,这一过程可能还要拖延更久。

有些人早上醒来,发现放在床头的睡帽都给冻硬了。不仅那些靠火取暖的穷人饱受严寒之苦,就连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在冬季也处于紧急状态。1709年1月10日,奥尔良公爵夫人伊丽莎白·夏洛特·冯·普法尔茨公主在给选帝侯夫人索菲的信中这样写道:

严冬之苦,难以用语言描述。门口有巨伞遮着,我坐在大火盆旁,脖子上围着紫貂皮围巾,脚上套着熊皮袋,却依然冻得瑟瑟发抖,甚至拿不住笔。有生之年,我还没有见过这般寒冷的冬天。就连酒瓶里的葡萄酒都给冻住了。

为何这个冬天如此寒冷?虽然当年的光照的确较少,但1707年的夏天还十分炎热,甚至有许多人死于热浪。1707年和1708年的火山爆发——如日本的富士山和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的爆发——可能导致了气温下降(在某些情况下,它也能起到反作用)。桑德兰大学的气候研究者丹尼斯·威勒尔通过研究英国海军日志发现: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寒冬,人们以为会迎来西伯利亚的冷风,但实际上笼罩欧洲大陆的却是更为温暖的南风和西风。就连一月份的暴风雨也相对温和。威勒尔认为,“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

当冬天还是冬天的时候
就连莎士比亚也挨了冻:托马斯·德克尔创作的《大霜冻:伦敦人的冰雪活动》(The Great Frost)一书封面

约翰·彼得·黑贝尔[约翰·彼得·黑贝尔(1760—1826),德国诗人。]的一位密友这样描述1740年的冬天:“屋里根本暖和不起来。虽然炉火熊熊燃烧,可水汽却在窗户上凝结成了冰。即便是再小的房间,也只能勉强算作世上的一片热土,其中甚至还不乏寒意。如果将一桶水沿着落地窗缓缓浇下,流到地上的不是水,而会是各式各样的冰块。在最冷的那几天,如果有人从温暖的房间迎风走出室外,走不了千余步脸上就会起肿块,手上的皮肤也会发生皴裂。大地几乎冻了有三厄尔[德国的旧长度单位,其长度标准在各地并不统一,大致在60~80厘米之间。]厚。掘墓人要想给他人挖掘墓穴,必须先在地面上烧干净一堆柴火才能铲得动土。野兽冻死在林间,鸟儿冻死在空中,可怜的家畜则冻死在牲口栏里。”

19世纪初,夏季突然消失了,类似的情况还从未在人们的记忆中出现过。1816年7月,一部分欧洲大陆已经被积雪覆盖。北美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春天倏然而过之后,盛夏时分也出现了冬天的景象。美国东海岸也出现了积雪。许多地方因降雨引发了洪灾,冰雹、霜冻和大雨破坏了收成,继而导致出现了饥荒和社会动荡。人们无法就此给出合理的解释,教会乘机将这场灾难解释为上天对人类罪行的惩罚。直到后来,人们才得知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上的坦博拉火山爆发的消息,并将它与气候变化联系了起来。(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一消息很快随着电报传遍了全世界。)

那是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火山爆发。在1815年4月10日正式爆发之前,这座近4300米高的火山已经连续轰鸣了好几天。此后的几个星期,周围都笼罩在黑暗之中。火山的爆发还引发了海啸,松巴哇岛上的一切毁于一旦。世界另一端的人们却在很久之后才感知到这一切。大量的火山灰和硫黄热气进入平流层,在那里形成了散布全球的气溶胶,它们吸收了日光,使得之后几年的气候明显寒冷了许多。各处的气候都变得不正常了:季风的规律被打乱,亚洲许多地方都爆发了饥荒和流行病。除了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之外,火山爆发还带来了一些不太明显的影响:这一年,许多欧洲人被迫在夏天生火取暖。直到1818年收成得以恢复之后,一切才回归常态。这一年史称“无夏之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在这一年匿名发表了小说《弗兰肯斯坦》,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名化学家。他前往北极,只为追寻那因“受不了饥寒”而逃跑的怪物,这与现实呼应的情节是否只是巧合?

在下雪天迷失方向乃至被冻僵的报道并不罕见。一个十分著名的例子就是法国西南部拉帕努斯村三姐妹的故事。她们在参加完一次舞会后愉快地踏上了回家之路,却在一座光秃秃的小山上遭遇暴风雪,并很快“被雪做成的尸布包裹了起来”。据说,人们发现她们的尸体时,她们还紧紧地抱在一起,同样被冻僵的小狗就趴在她们脚边。为了纪念她们,这个山口被命名为“三姐妹山口”。这个故事世代相传。据说,在落雪的圣诞之夜,人们在明亮的月光下还能依稀看见三姐妹在天边行走的白影。

到了19世纪中叶,“小冰期”终于结束。有人猜测这与高速发展的工业及工厂排放二氧化碳有关,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管怎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依然有极端天气出现。例如,1888年3月11日至12日,暴风雪侵袭了纽约及其周边地区,导致400人丧生。当时,风速高达135千米每秒,交通和电力系统都陷入了瘫痪。纽约市内的雪堆高达5米,纽黑文的雪堆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2米。1895年侵袭佛罗里达州的霜冻,则摧毁了成片的柠檬园。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关于寒冬的例子:1962年末的冬天,又冷得不同寻常。极低的温度持续了三个月,使博登湖[博登湖为冰蚀湖,由下湖、于伯林格湖、上湖三部分组成。]自1880年以来第一次完全结冰(这在德语方言中被称为“湖泊霜冻”),这是十分不同寻常的。位于莱茵河畔施泰恩和康斯坦茨之间的下湖,冰层厚达1米;于伯林格湖的冰层为30厘米;面积更大、更为宽广的上湖冰层也达到了20厘米。不仅行人和滑冰者可以在上面嬉笑玩耍,就连汽车也可以在上面行驶,甚至有小型飞机在结冰的湖面上降落。当然,也有不少人和车最后掉进了冰窟窿。2月1日,一支冰上游行队横穿了于伯林格湖。2月12日,这支游行队又带着木质圣约翰半身塑像,冒着暴风雪行进7千米,从德国的哈格瑙来到了瑞士一侧的明斯特林根。瑞士一方也举行了一次持续两个半小时的冰上游行。后来,一阵焚风[空气做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吹来,冰层在一夜之间消失。在结冰的湖面上漫步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16世纪,但具体的起源目前尚不得而知。

当冬天还是冬天的时候
湖泊霜冻:一架飞机在林道港降落

与那些“稀松平常”的冬日相比,严酷的寒冬总能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人们的感受总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天气预测者试图从气温的起落和灾害的反复之中找寻规律,利用现有的数据总结天气变化的法则。气象学家埃米利安·勒努认为,极度寒冷的冬天每四十年出现一次,这样的规律已经延续了五六次,例如1870年的冬天就和1830年的冬天一样寒冷。至于这种“规律”从何而来,勒努并没有给出解释。现在,解释模型越来越复杂,人们对几个世纪以来不无残缺的气温表和气象观察结果进行回测推演,以期发现某种规律或模型。德国气象学家爱德华·布吕克纳对过去几个世纪中的几个变量因子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寒冬、干旱季节以及伤寒流行时,葡萄会异常晚熟。他对过去九百年里的二十五次暖期和寒期的气象学交替进行了总结。

瑞士格劳宾登州尤夫村的近三十位居民可能更清楚从前是什么样子。尤夫村海拔2126米,是欧洲海拔最高的常驻村落,近三十位村民常年居住在树木线之上。在群山的环绕中,一排房子坐落在一个长长的山谷斜坡上,房子的布局很紧凑。这个村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从前,人们靠烧干羊粪取暖。这里一年有九个月都有积雪,冬天可以一直持续到五月。在极度寒冷的情况下,冬天的气温可以降到零下25摄氏度以下。这儿的居民随时都可能成为风雪的俘虏。如果急需某样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求医问药就更是奢望。去克雷斯塔上学的孩子们,每天要坐两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

上一章:解释和预言 下一章:雪花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