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冬天——何以为冬?

当冬天还是冬天的时候  作者:贝恩德·布伦纳

来到此地已有十天——唯一的事情就是取暖。这儿的房子质量堪忧,铁炉也毫无用处。

---伊凡·屠格涅夫致居斯塔夫·福楼拜

---1870年2月20日,魏玛俄国酒店


虽然第一场雪十月才来,但人们从八月就开始准备了。在挪威和瑞典沿海,船只会被拖到岸边,停放在即便遭遇寒风也能毫发无损的安全的地方。人们给木舱板上油,从地里挖出仅剩的土豆并转存到干燥的地方,给花圃盖上海藻。窗户被糊上了纸,以防迷路的野鸟闯入。人们离开夏屋时会故意不上锁,好让那些寻求庇护的人能进来歇息一会儿,靠简单的备存食物充饥。这样的救助措施多么暖心!

有些人在盛夏憧憬冬天寒冷清爽的空气,到了冬天却陷入了忧郁之中。有些人想静心休息,有些人却忙起了家务,开始为过冬收拾花园。暖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窗户的密封条是否干净?屋顶和墙面是否需要修整?花园里的水管是否已经排空了?水龙头是否已经关上了?雨槽里的落叶和苔藓是否已清理干净?地上铺的草纤维是否足够?有没有必要换上冬季轮胎?一只金龟子破蛹而出,它不甘心如此平凡地在地里度过整个冬天,而是飞进屋里,希望能在那儿过冬。

准备工作完成后,空气变得越来越冷,光照变得越来越弱,白天也明显开始变短。但至少我们在主观上还不能确定冬天是否已经来临。我们只知道天空灰蒙蒙的,候鸟陆续启程远去,有时,雨一下就是一天。但是,这些变化是以让人不易察觉的方式发生的。

冬天来临前,细雨冰冷地落下。一个被遗忘在花园里的盛满水的玻璃杯一夜之间化为碎片。树叶蒙上一层薄霜,其表面的冰晶显出细针和鳞片的形状,在日光下闪烁着。几天后,初雪在夜晚悄然而至,地上的雪将灯笼的光反射进房间,将其变得分外明亮。雪花的晶体千姿百态,难以胜数。周围格外安静,只偶尔会有凝结成一块块的霜从树上裂开的声音。有人说,雪天会让人睡得格外香甜。这时候,只有那些最固执的人才会去室外。到了今天,我们在冬天外出所穿的冬衣,往往有着极佳的保暖性能,这也意味着陪伴了先辈数千年的刺骨的寒冷和冬日情怀濒临消失。

冬天是不是一年中最糟糕的季节?典型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冬天是万物定时消失的季节,温暖和阳光难以寻觅,枝繁叶茂亦不可期,众多鸟儿和其他生物躲进了藏身之所,只有几只乌鸦和啄木鸟依然在严寒中不为所动。但即便换了一种方式,生命的迹象也依然在冬天延续着。冬天有着千变万化的脸庞,令人捉摸不透。

生活在不同经纬度上的人们对冬天有着不同的理解。任何一个非热带国家都会迎来冬天。冬天会在每个气候区显露出不同的面貌:在遥远的北方——如斯堪的纳维亚、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加拿大——虽然各地也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模式,但冬天都一样冷峻。大雪一积就是四五个月,甚至连树上也堆满了雪。从远处望去,还以为是形状不一、正往下滴蜡的巨烛。更北边,乔木和灌木变得更矮,景色也就变得更为单调。在这里,冬季就是主宰一切的力量,所有的动植物只能被迫适应。北极是一个十分干燥的地区,年降水量只有中欧的一半。那儿空气湿度极低,宁静又晴朗,简直让人难以想象。由于冷空气携带的水蒸气很少,那儿虽然很冷,却很少下雪。一旦有暴风雪来临,严寒会让积雪终日不化。南极的情况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它那厚厚的雪层中蕴藏着地球上三分之二的淡水,但因为严寒,那儿的降水很少。由于很少有生物活动,时间仿佛也被冻住,一切陷入了静止。霜冻掌管了很大一片土地,仅在夏天它们才会融化一些。人们在南极钻孔,从3000多米深的地底取出冰块:它有着90万年的历史,承载了八个冰河纪的数据。在终年寒冷的地方,“冬天”两字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人烟稀少的加拿大北部,人们习惯了雪的存在,出门常常以雪地汽车代步;而在遥远的南方,尤其是在城市里,人们通常会用大型扫雪设备将雪清理到路边。北方某些地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寒冷。位于北角和斯匹次卑尔根岛之间的熊岛,冬天的平均气温还不到零下10摄氏度。1930年到1931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编注(本书注释若无特殊说明,均为编注。)]曾在格陵兰冰原过冬,那里海拔高达3000米,二月的气温就已接近零下50摄氏度。在挪威的某些山谷里,村庄被群山环绕,一年有六个月处于阴影之中。几年前,尤坎镇架设巨镜,将阳光反射进山谷,孩子们终于沐浴在了阳光下,这一度被传为美谈。

虽然冬天和雪几乎形影不离,但实际上只有在北欧和欧洲山区,雪才与冬天相伴相生。到了南边,冬天的季节特征将发生剧烈变化。某些中欧地区的冬天就完全没有雪花的身影。在地中海和美国南部,夏季相较从前变得更为漫长、炎热,而冬天则变得更为短暂、温和。如果罗马人在阳台上摆放塑料雪人,橙都佛罗里达的商场大声播放《白色圣诞节》,那无疑是一种讽刺。但是,寒潮有时也会把地中海地区的人们打个措手不及,甚至波及法国的滨海阿尔卑斯省和海拔更低的普罗旺斯地区。巨浪曾冲毁亚历山大的滨海大道,迫使许多学生去新亚历山大图书馆避难,这也是冬天的杰作。我们依稀记得,古埃及人一年只有三个季节:泛滥季、耕种季和收获季。

我们所习惯的四季,其实是中高纬度地区特有的划分方法。那里的国家和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占据主流,从而使四季变成了一个通行的概念。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昼夜时长和日照的变化相对较少,一年中往往只有两到三个季节。极地地区一年也只有两个季节——漫长的冬季和短暂的夏季。与欧洲或北美的冬天遥相呼应的,则是巴西的冬天。在那里,人们会从七月开始做入冬准备。对里约热内卢的居民来说,24摄氏度的平均气温已经算得上“寒冷”。当微凉的风从大西洋吹来,毛衣、围巾、绒帽和滑雪衫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物件。海滩上变得空无一人,雨天也很少了,原本司空见惯的高湿度天气也渐渐消失。

再往南几千千米,严寒再次接管一切。英裔美国籍船长、海豹猎手约翰·戴维斯和他的水手于1821年2月7日驾船驶入南极水域并登上南极大陆。对于他们是否如传言所说是第一批涉足此地的人类,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这种说法也遭到过许多人的质疑。但戴维斯发现的这片冰原,的确是人们此前未知的世界。那里的气温即便在夏季也只有零下30摄氏度至零下35摄氏度,去年的积雪还没融化就会被新雪覆盖,越堆越厚的积雪一直延伸到冰盖内部。有些地方的冰盖接近5000米厚,被禁锢在其中的气泡甚至可以反映出远古时代的气候状况。但即便是这样的冰川也无法“永恒”存在,最终它会不堪重压,被从陆地挤到海边,直至沉入海中。

在地表上,每年仅有几厘米的冰盖受到气候冷热循环的影响,而在海洋中,阳光的辐射却能影响到海底深处。只有极地附近的海洋才会在极低的温度下结冰。除此之外,较高的含盐量、凶猛的洋流、巨大的储水量和较高的地幔温度都令海水不易结冰,从而确保海洋生物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生活。

如果说春秋是过渡的季节,那夏冬可算得上真正的特征分明。《圣经》的创世故事中,也只提到了日夜、冷热和夏冬之别。将一年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季节的做法始于古罗马时期,这也是为了满足农耕的需要。将一年分成几个阶段,是为了更好地做计划,以完成周期性的生产任务。至于这种划分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只剩下一些猜测:四季可与暖、冷、湿、干四个属性联系在一起,或是被视作人生的四个阶段:童年、青年、成年、老年。基于这种认识,将四季拟人,如将冬天比作老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这一点我们将在别处细谈。

但是,人们也可以用别的方式划分时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原住民萨米人就把一年分为八个季节。对于他们来说,这样划分更符合生活节奏。在冬季之前,他们还划分出了秋冬季,那是迁徙的季节,因为这一划分不仅与太阳向远处位移有关,还与驯鹿群逐渐向冬季牧场迁徙有关。真正的冬季则是休养的季节,一切都被掩盖在厚厚的积雪之下,归于平静。驯鹿用蹄子从地里掘出青苔,并以此为食。太阳的日渐回归则宣告春冬季的到来。这是苏醒的季节,积雪依旧随处可见,但冰柱已纷纷开始滴水。母鹿开始动身迁往可以在五六月产幼崽的地方。

在德国,冬天始于冬至日,那是太阳移至最远端、直射南回归线的日子,也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日子。在那天,即便晴空万里,日照时间也特别短。对气象学家来说,十二月一日才是第一个冬日。为了方便统计,他们习惯以整月计数。但从人们的感受来看,冬天来得还要更早一些,它的到来往往伴随着某些特定的自然现象的出现。从前,通过特定自然现象指示冬天来临的方式不胜枚举:对一些人来说,是蜂群的消失;对另一些人来说,是某一种鸟儿的鸣叫。根据德国气象部门的解释,“夏栎、晚熟苹果树和落叶松的叶子开始落下是冬天到来的典型象征”,“欧榛垂下柔荑花序和雪花莲盛开”则预示着冬天的结束和初春的到来。

冬天的气候特殊性不仅和日照强度减弱有关,还与高空中的空气流动有关。随着气候的变化,四季的变幻也有所延迟,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冬天变得越来越短。过去几十年间,德国的植被生长季已经延长了大约两周。根据预测,寒冷季节将变得更加湿热。有些候鸟提前归来,却缺乏食物哺育幼崽,植物开始提前生长,却缺少授粉的昆虫,这都是因为部分生物仍在按照“传统”的节奏过冬。这会造成一些问题。一方面,农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秋天播种的庄稼顺利过冬,夏麦、燕麦和甜菜可以提前收割;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零下的气温再次在冬天出现,从而对庄稼造成严重伤害。

要想知道冬天从前的样子,就必须观察它留下的痕迹。它存在于树木的年轮中,在自然景观中更是随处可见;它存在于人们的御寒装备中,更记录在那些严寒亲历者的笔记之中。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语义集合,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冬天”。与冬天紧密相连的事实、气氛、想法、人物和传说,究竟有多少呢?

上一章:没有了 下一章:靴底的...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