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高效学习:如何打造终身受用的学习系统
学习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学习是终生的事业。但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才是有效学习吗?

许多人离开校园之后,仍然保持着基于传统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学生思维”。然而,应试教育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考试,但生活不是考试,不会要求你去填写标准答案。它是多变的,灵活的,复杂的。它考验的是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因此,抱着应试教育的习惯去学习,其实是低效的。我们的整个学习模式和系统,都需要一次大的革新,才能更适应现实生活。

这一章,我将基于认知科学的原理,带你走出学习的误区,与你一同建立更高效、更科学的思维模式和终身学习系统。

同时,我还会分享一套由我自己提出的知识管理方法,手把手帮你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你能够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为己用。

请避免“做题式阅读”

你一年读了多少本书?

大家对这个问题肯定不会陌生。许多标榜阅读量的人,总会热衷于讨论“读了多少本书”。很多读者也经常问我,一年大概会读多少本书呀?每天大概读几个小时、多少页?诸如此类。

但我一直不太认可这种计算方式。如何才算是读一本书?什么样的书才计入其中?读一两页算吗,读一半算吗,还是一定得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小说算吗,杂文算吗,还是只能计算知识型书籍?

就算只统计“把一本知识型书籍完整读完”,那也很麻烦。读完一本严肃的心理学教材和一本科普读物,后者可能只需要半天,前者可能要用半年时间。如果你读的是专业教材和学术专著,那一年下来哪怕只读了5本,收获也是巨大的,因为相当于入门了5个专业领域;而如果你读的是随笔集和消遣读物,哪怕一年读50本,收获可能也没前者多。

说到底,我们阅读、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追求“读了多少书”这个结果本身吗?不是的。我们追求的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把多少知识内化进大脑里,变成自己的东西。只不过后者很难量化,我们才不得不用前者来衡量。

但你一定要理解:前者只是一个手段,是帮助我们求知的一种方式。不要把手段误当成目的,否则就会落入“计数器陷阱”,追逐那些流于表面、没有意义的数值。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抱着“我要读完一本书”的心态去阅读,会很容易把“持有”当作“拥有”,把阅读的行为,当成学习的效果。

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对话。

上个月买的《为什么》,才读了一半,感觉读不下去了,要放弃吗?

《心理学与生活》实在太难理解了,我看了半个月,才读了几十页,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呀。

我喜欢同时读好几本书,但总是每本书都读不完,这个习惯是不是要纠正?

可是,为什么我们要把“一本书”当成一个单位呢?一本书没有读完,你就什么都没有得到吗?一本书读完了,你就真的学懂了吗?并不是。一本书之所以成为一本书,其中呈现出的是作者的逻辑框架。哪些内容写进去,哪些内容不写,都是由作者决定的。如果在阅读时全盘接受作者的逻辑框架,就只是在复制别人的大脑而已。

总有人非常热衷于讨论“读了多少书”这件事,仿佛它是一种特别值得夸耀的成就。有时候,他们还会热衷于做“思维导图”,做“干货笔记”,进行内容浓缩,当被问到“这本书都讲了什么”时,他们会非常快地拿出笔记和导图给你看。但是,他自己的看法在哪里呢?

不看思维导图,不提“这本书都讲了什么”,也不引用书里的观点和原话。假设我问你一个话题,你能否脱离开这些材料,告诉我:关于这个话题,你的思考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

这就是很多人的症结:过于重视“读很多本书”,过于追求“掌握每一本书”,却很少有人真的思考:在阅读之后,我的看法是什么?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东西?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把“读完一本书”当作一个“题目”,把“做完一本书的笔记”看作这个题目的“答案”。这就是“做题式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把目的与手段混淆:关注的不再是“我对什么感兴趣”,而是“我得把它读完”;不再是“我能学到多少个知识点”,而是“我读了多少本书”;不再是“我学到了什么方法,思考了什么问题,产出了哪些想法”,而是“我做了多少页笔记,收集了多少篇文章,记住了多少个观点”。

这是没有意义的。你只是在照搬别人的观点,复制别人的大脑。

从作者本位,到以我为主

做题式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作者本位的思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想知道“作者的思路是什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仿佛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但作者的看法重要吗?不重要。你自己的看法才更重要。作者的看法只是“我的看法”的养料。更有效的阅读,应当从作者本位转换到读者本位。

比如,你今天接触到某个概念,对它很感兴趣,那么就不妨试着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读书、讲座、课程、与人交流和提问等),去弄清楚来龙去脉。

你很关心一个话题,读了一本专门讲这个话题的书,这样就够吗?不是的。你应当去多读一些和它相关的书,从中找出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和内容,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提炼出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这也就是“我的看法”。基于“我的看法”,再去广泛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了解其他人关于这个话题的看法。其中有些看法可能跟你的看法相悖、有些跟你的一致,没关系,一起把它们熔为一炉,博采众长,最终提炼出一个更新、更全面、更高层级的“我的看法2.0”版。

上述就是我对于学习的理解,我把它叫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它也是这一章的核心理念,在后面的小节中还会一直被阐发。

可能有读者会疑惑:作者肯定比我懂得多呀。我如何知道“我的看法”是不是对的呢?有这样的疑问是对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逻辑。

确实存在许多这样的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常常经不起推敲。那么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方法也很简单,不要轻易下任何一个断言,永远都要去思考,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以我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流程为例:我平时会先积累一个知识库,这个知识库由什么构成呢?由各种“我的看法”,以及构成这些看法的种种案例、论据、材料构成。当我需要讲清楚一个问题时,会找出对应的看法,然后把它作为一个假设,构造一条逻辑链。用这条逻辑链来说明自己如何从客观的事实和数据出发,最终得出“我的看法”。

下一步,就是基于这条逻辑链,去查阅对应的文献、书籍,来检验逻辑链上面的每一环。如果我会发现有某一环是经不起检验的,它的依据有问题,我就会调整这个假设,继续检验;如果我会发现整条逻辑链是通畅的,我就会结合实践经验,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分享出来。

如此,确保逻辑链条上的每一环背后都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作为逻辑支撑,而从每一环到下一环的推理又足够严谨,这个看法就是相对比较能站得住的。

可能又有读者会觉得,这简直就是在做学术研究,平时生活中难道也需要这么认真吗?

这个问题其实关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只是想通过阅读增加一点谈资,跟别人有话可聊,那确实无须如此麻烦。但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让自己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实世界,那认真一点又有何妨呢?

认真,你就赢了。

像这样反向倒推自己的每一个看法,寻找是否有坚实的逻辑支撑。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去读书、搜索信息,寻找支撑。如果发现找到的资料跟原有的看法矛盾,就去寻求“正反合”——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升级认知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称为“主动学习”,区别于以“读完一本书”“浓缩一本书”“做完一本书的导图”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

主动学习很困难吗?其实不是。你要做的,只是从被动接收信息多走一步,变成主动探索信息,不要做一个伸手党,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距,也许就在于你能不能比别人多走一步。

那么,如何去构建“我的看法”,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呢?这一点会在本章第四节里面详细解说。我会与你分享我搭建知识体系、将知识化为己用的方法。

我的学习和成长体系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目的是什么呢?一切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增进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指导我们的行动。换句话说:只有能够落实到实践中,能够用起来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无法用起来的知识,囤积在笔记里、记忆里,最终都会慢慢蒙尘,成为被遗忘在仓库里的陈旧累赘。

什么叫“用起来”?解释清楚一个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得出更准确的判断,做出更有效的选择……这些都是“用起来”。要么,是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障壁,理解种种现象背后的原理、机制和规律,也就是“know-why”(知道为什么);要么,是能够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行动,帮助我们克服障碍,规避问题,抵达想要的结果,也就是“know-how”(知道怎么做)。

这套体系可以用下面这个模型来描述。

打开心智
图5-1

这个模型是我参考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库伯学习圈”调整而来的。我把它分成三个支柱:运用,思维和知识。它们的关系如下。

• 从运用中获取经验,以及从知识中提炼出思想,把它们进行浓缩、融合,形成“我的看法”,成为自己的思维模型和方法论。这是思维。

• 用“我的看法”去试着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指导行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运用。

• 然后,再通过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引入新的知识,弥补自己思维的缺口,以及对我们的运用进行支撑和完善,进一步让它们更成体系……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

2013年,我提出了一个“INKP知识管理法”。这个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我读了某本书之后提炼出来的吗?不是的。它的来源,最早是2010年左右,我在反思自己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笔记时,发现很多信息其实只是简单地堆积到一起,成为被囤积的“库存”,并没有能够真正被我内化成为知识。于是,通过思考我发现:必须让知识流动起来,它才能创造价值。这就是一个从“运用”到“思维”的过程。

深入接触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之后,我发现大脑实际上是一张庞大的概念网络,因而知识的储存其实应该和大脑一样,是一张庞大的、可以随处调用和连接的网络。这是一个从“知识”到“思维”的输入。

随后,我学习了GTD(Getting Things Done),又发现,GTD的很多思想和理念,是可以应用到知识管理里面的,于是我试着把它迁移进来,参照它的理念去修改我系统中的步骤,并在实践中去检验,看看能否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是从“知识”到“运用”的补充。

再后面,接触了系统论、控制论,又把“框架”“系统”“动力-阻力”等理念引入进来,从“思维”到“运用”去完善……

像这样,在不断的实践、思考和提炼的过程中把优秀的实践和理念逐一引入,能用的,留下;不相容的,去掉。慢慢地,形成了一套简单但有效的流程。继续在这个过程中优化这套流程,使它和自己逐步契合,运用时更加得心应手。

这也是我想与你分享的:你必须非常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需求,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补充什么、摄入什么,再有意识地主动摄取和整合,以自己的实践为导向,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之道。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你的思维成长提供了原料。通过思考和总结,扩充自己的思维工具箱,得以应对更复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又为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你能够少走许多弯路,更有效地整合自己的经验。

简而言之:来自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唯有自己获取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

当我们阅读、学习时,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要时刻明确自己的目的:我想通过阅读弄懂一个什么问题?在这本书、这门课程里面,我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我希望从中收获到什么帮助?

如果一本书是你不感兴趣的,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读;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你只对一部分感兴趣,那么只读这一部分即可;同时读好几本书,或者把一本书读一半放回去、再读别的书,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读书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它。

那么,如果一本书你很感兴趣,但是读不懂,怎么办?这就意味着这本书的难度对你来说过高了,请适当降低一下难度,从更加基础的书开始读,先搭好框架,弄懂基本概念。学习应该从“最近发展区”开始,不要把步子迈得太大。

我们平时在网络上,可能会看到一些感兴趣的碎片化信息,但它们又不够系统,怎么办呢?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作为起点去进行探索。如果你觉得一个知识点很有趣,就以它为出发点,去探索它背后的原理、背景、应用,顺藤摸瓜地查资料,把它弄懂、学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结论,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也是真正能被你所内化和吸收的东西。

一定要理解:读书,不是让你把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而是要广泛地、大量地去阅读,把更多的书纳入同一个主题里面,让它们彼此碰撞、对抗、融合,去芜存菁。最终留下来自不同渠道的精华信息,形成“我的看法”,去指导我们的实践。

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一切外在的信息,最终都必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上一章:状态导向 下一章:别走捷径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