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导向:别等准备好了才行动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打开心智
图4-5

过度准备,是一种逃避

许多人往往会有一种心态:我不是不愿意行动,但我觉得还没有准备好,我想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再开始行动。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要么是错失良机。比如,有一个难得的项目机会在你面前,你心想“我还没准备好,等下次吧”,可是哪有那么多的“下次”?很多时候,错过就是错过,不会再有机会了。要么就是一直都在“准备”的路上,永远没有开始的时候。比如:我想转行,那得先考个证;要考证,那得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要有充分的时间,得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完……然后,就一直在忙手头的事情。过了一年、两年,仍然还在“准备”的路上,遥遥无期。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计划,就是这样被兴冲冲地定下来,又被抛诸脑后。

1994年,心理学家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梅德韦克(Victoria Medvec)提出了一个“后悔的时间模型”。他们发现从短期来看,人们更容易为“做错”的事情感到后悔,并会想办法去补救、纠正;但一旦把时间拉长,不论程度上还是数量上,“没做”的后悔程度,都会远远超过“做错”。“做错”的后悔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但“没做”的后悔,可能持续许多年,乃至于成为记忆里一个永久的遗憾。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一件事情做完了,它所带来的影响就终止了,哪怕结果不够好,你也可以不断去调整它、优化它。但一件事情没有做,并且也没机会再去做,我们就会对它存在“不确定的损失厌恶”。也就是说,我们知道自己损失了,但又不确定损失了什么,于是我们会不断地给这种损失加码,不断地把各种可能的后果往这个“篮子”里装。

想一想,你曾经有多少想法、计划,就因为根深蒂固的“等我准备好了再行动”的思维模式,最终付诸东流?又或者一直拖延到无可再拖,才赶着把它做完,导致结果不如人意,远远达不到最初的预期?

那么,形成这种心态的机制是什么呢?

1981年,德国心理学家库尔(Julius Kuhl)发现:每个人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大体上会有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第一种:这个问题不好办,我要赶紧行动起来,改变它,让自己摆脱困境;

第二种:这个问题不好办,我要调整自己的状态,等到状态更好时,再一口气把它解决掉。

库尔把第一种策略,称为“行动导向”,把第二种策略称为“状态导向”。“准备好了再行动”,就是状态导向最典型的表现。

这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信念不同。前者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行动。因此,要快速行动,通过行动来减少不确定性,减少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降低负面情绪感受,攻克这个挑战。后者则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良好的表现”。但良好的表现又需要良好的状态,如果现在状态不好,那么就不适合行动。应该等到状态更好时,再去做出“良好的表现”。

前者注重的是过程:我离目标还有100步,哪怕只迈出1步也是一种胜利。后者注重的是结果:如果我要用最少的步数抵达目标,那么我每一步就必须足够长;如果做不到,宁可不做。

状态导向并非全然不好,在有些情境下,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过于冒失和冲动。但是,如果我们过度依赖状态导向,就很容易陷入下面这个循环里。

1. 碰到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状态不佳,无法立刻解决它,于是决定等到准备好了再行动。

2. 这个未解决的问题一直停留在你大脑的后台里面,成为思维的负担,不断为你增加压力。

3. 在这个前提下,你的一切准备行为——包括搜集资料、分析问题……都会受到影响。从而会一直觉得“没有准备好”。

4. 随着时间推移,你对这个问题的恐惧就会加深。因为你会觉得:这么久了我还没有准备好,是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

如果只有一两个问题那还好,但当同一段时间内有较多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而你又无法立刻采取行动时,就很容易进入这个循环。

这个负循环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它会大大地削弱你的行动力,让你更加难以真正去解决问题;同时,还会成为慢性压力的来源,让你生活在压力和焦虑之中。

这就是许多人常见的问题:我们总是想逃避难题,想逃避“付出精力去动脑”的过程,于是不断地把难题往后拖,告诉自己“我不去看它,它就不存在”。但问题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吗?大多数时候并不会。这些难题会堆积起来,一个旧的难题还没被解决,又来了一个新的难题……最后让我们感到身心俱疲。

这就是状态导向最大的问题。它让我们永远处于准备之中,迟迟未能行动,不断地把问题转化为压力。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就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阶段模型

状态导向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机制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面对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当我们面临一个抉择,或者产生一个想法时,会先对它进行全方位的权衡,考虑它的回报,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克服问题的可能性……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两种力量的角力。一种是我们的意图,即我想通过行动去达到什么、实现什么;另一种是对外界的评估,即外界环境是否会阻碍我们达成意图。前者压过后者,我们就会倾向于去行动;反之,就会倾向于继续观望和规划。

行动导向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特征: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什么意思呢?他们往往有一个明确想要的结果,也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达到这个结果。因此,他们能够主动地掌控信息,知道应该聚焦什么、忽略什么,从而能够具备强有力的行动意图,用这种意图去压过怀疑、犹豫等负面情绪,不被它们所影响。

反之,状态导向的人,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他们更多地倾向于“被动地”处理外界的信息,而非从自身需要出发主动掌控信息。因此,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信息都是平等的,无论是自己的行动意图,还是从外界接收到的信号,都必须纳入考虑,去进行更全面、更严谨的评估和计算。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他们几乎时时刻刻都活在下意识的权衡和判断之中,因而更容易陷入纠结和担忧,降低行动力。

我们不妨把“没有挑战,面对挑战,解决挑战”这三个阶段,按照大脑对它们的预判和感受,分别标示为,①舒服;②不舒服;③舒服。

对于行动导向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关注②到③的阶段。他们会这样想:我只要解决了②,后面就是康庄大道了。并且,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行动意图来支撑自己跨过②阶段。

反之,状态导向的人,则更容易关注 ①到②的阶段。他们想的是:我要尽量减少自己的能量损耗,因此要尽量避免进入②阶段。

因此,当一个状态导向者面临挑战和问题时,他的心路历程往往是这样的。

1. 烦恼。我现在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来打破我的生活状态?

2. 恐惧。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棘手,它会不会很难办?会不会占用很多时间精力?如果处理不好,是不是会很麻烦?

3. 回避。我能不能先做点别的,先拖着它?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再去面对。也许拖着拖着,它就不见了呢。

对他们而言,维持现状是最好的。他们不喜欢变化,也不喜欢风险。除了采取必要措施来防止产生不好的后果,一般不喜欢行动。不去做就不会错,但做错了就可能很麻烦。

当一个行动导向者面临挑战时,他的心路历程则是这样的。

1. 兴奋。有新的东西出现了,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我可以观察一下,它有哪些点比较吸引我?

2. 试探。它看起来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先采取什么简单的行动来尝试一下,增进对它的了解?

3. 改变。看来这个方向似乎不太行,那么我能不能改变一下,换一种思路和做法来试试?

对行动导向的人而言,去做可能会出错,但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深浅。因此,他们会把行动作为默认选项,通过行动去改变现在所处的状态,而不是等状态更好了,再去行动。

如何改变状态导向?

1. 强化内隐自我

第二章中讲过,内隐自我是一个人在过往的经历中的种种经验、信念、反馈和知识加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庞大的自我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意识到它,但当我们面临相似的情境时,这个内隐自我系统就会被激活。

库尔发现,当一个人的内隐自我系统被正向激活时,会带来积极情绪,从而冲淡负面情绪,帮助行动的意图在博弈中胜出。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行动导向的人,内隐自我往往伴随着外界的困境和威胁同时被激活,从而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行动力来攻克眼前的难关。而状态导向者的内隐自我往往会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延迟之后才被激活。这就导致了,他们很容易被眼前的困境吓退,无法前进。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主动地、有意识地强化内隐自我,让它在被需要的时候,能够更有效地被激活,为我们提供充足的动力和能量。

有什么方式可以强化内隐自我呢?除了第二章讲过的方法,还可以尝试一个能够立即用到的小技巧。想一想:一群朋友聚餐时,你是那个说“随便”“都行”的人,还是那个自告奋勇点餐的人?部门开会,领导问“大家有什么想法”,你是那个果断提建议的人,还是那个先看看大家怎么说的人?

行动导向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自主地”做出决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外界的威胁跟自主性建立起联系,建立起一种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即我是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来应对这个威胁的。这种自我效能感,会驱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更习惯于考虑“我要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认为该怎么做”。

但状态导向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则更容易倾向于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会怎么做?”从而不断让自己停留在犹豫、徘徊之中,难以迈出步子。

因此,当你下一次遇到需要做决策的情境时,不妨试一试不要再说“随便”“都行”,也不要告诉别人“你来决定吧”,果断一点,自己做出决策。

大脑会忠实地记录下你每一次行动,并根据它来进行自我调整。因此,你每一次做出决策,并从结果中获得反馈,都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和肯定。它可以不断刺激和丰富内隐自我,并提高我们激发它的可能性和频率。

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每一次遇到抉择时,去做对应的事情。

2. 做困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困难的事情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倾向于去做一些轻松的准备工作。一边做,一边告诉自己:我并没有什么都不干,我还是在做正经事的……但事实上,真正重要的任务,一直没有得到推进。这就会导致,挑战所带给你的恐惧和压力,其实一直都没有得到缓解。它会潜伏在你的大脑中,不断占据脑中的认知资源,造成负荷,消耗你的能量和精力。

要改变这种现象,你就需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纠正自己的习惯。先做最困难的事情,不需要完全攻克它,但至少要让自己“有进展”。

这可以带来两个结果。

(1)通过去接触困难的事情,大脑可以大幅降低对它的不确定性,从而把它从大脑后台中清除出去,避免契可尼效应(Zeigarnik Effect)。

(2)通过采取行动,并从中获得反馈,可以让大脑更多地感受到“①舒服;②不舒服;③舒服。”中的阶段③。从而,引导大脑的关注点,从①到②,转移到②到③。

所以我很喜欢一个经典的时间管理技巧,叫作“吃青蛙法则”。操作方法是每一天都优先把那件最重要、最困难、最艰巨的事情给做了。它不一定是耗时最长的,但一定是你最排斥、最不想去触碰的。做完了,哪怕只是开始了一步,你也会感到神清气爽。再去做别的事情会更加充满动力。

3. 改变思考视角

状态导向者常用的思考视角,是从事物本身出发,去考虑“它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它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这就特别容易夸大事物本身的威胁,从而产生莫须有的恐惧。对此,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是把分析视角从事物本身转移到“我跟它的关系”上面。亦即从考虑“它会有多糟”,转变成我可以如何影响它?有什么对完成事情有帮助的做法,是我可以去做的?

举个例子。你要向客户、领导、合作伙伴讲一个坏消息,你可能会很担忧,在心里不断想象他们勃然大怒或者失望的样子。但这种想象只会进一步加剧你的担忧,让你困在内耗之中,对解决问题是毫无帮助的。更好的做法是:想象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提出什么问题,会说出什么样的话。再针对他们可能的反应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尽可能缓和场面,减少负面的后果。

通过思考“我能做什么”,并在心里预演,当你去行动的时候,就可以无须再动脑思考,直接调用预设好的框架来回应,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和认知负荷。

这个方法还可以帮助你实现“积极拖延”。

什么叫积极拖延呢?请看下面两个场景。

场景1:周五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提交,你一直拖着不去想、不去做,到了周五,不得已“赶鸭子上架”去做,匆匆忙忙就上交了,留下一堆漏洞和问题。这是消极拖延。

场景2:周五有一个重要的活要交,你先把几个最困难的环节想通了、摸透了,然后放在那边,等到周五,再一鼓作气地去执行,减少无谓的思考和焦虑,一口气把它搞定。这是积极拖延。

它们的区别在于,消极拖延是一种回避的策略,是你一直默认自己“没准备好”,把拖延和回避当成“准备”,从而被动地在最后一刻去赶工。而积极拖延则是很清楚“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但先不现在做,只是到临近截止期限时再做。这样,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缩短在这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可以给大脑适当的压力,让大脑在压力下“动力全开”,并且慢慢适应这种快节奏。

可以看到,最关键的点是要把你的思考角度从沉浸、忧虑、想象中及时抽离出来,转移到行动上,专注地去思考:有哪些是我能控制的?我可以做些什么?我应当采取哪些步骤去行动?

唯有行动,才是改变一切的良方。


本章复盘

拖延和懒惰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按照“内因-外因”“动力-阻力”这两个维度把它分成四类,分别是:稳定需求,威胁敏感,反馈缺失,状态导向。

稳定需求是指大脑出于稳定性的需求,会倾向于维持现状,做操作路径最短、最省力的事情。改变它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先设计一个最小化的系统,再逐步演化。

威胁敏感是指大脑常常会放大外部世界的威胁,向DMN输送负面想法,使得我们被恐惧吓倒。改变它的方法是掌控DMN,避免陷入精神内耗之中。

反馈缺失是指大脑会被短期的诱惑吸引,从而无暇去做长期的事情。改变它的方法是把长期耕耘的事情变得好玩,从思考和成长中获得乐趣。

状态导向是指出于较弱的内隐自我和负面信念,我们常常会对问题采取回避策略。改变它的方法是主动强化内隐自我,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上,而非问题本身。

希望这一章,能够强化你的行动力,帮助你告别懒惰、拖延和畏难,在需要时变身高效的“行动机器”。

上一章:反馈缺失 下一章:学习的原则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