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捷径:记忆是思考的痕迹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越费力,效果越好

许多人读书学习时,总会追求“省力”。比如,比起读书,更青睐各种“一张图讲透一本书”“5分钟讲透一本书”“一篇文章讲透一本书”;比起论述,更喜欢看案例、故事,越通俗易懂越好,越简明扼要越好,绝不愿多花一点脑力。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一方面,读者大肆追捧各种辅助工具,比如思维导图、书籍导读、干货提炼、拆书笔记、听书音频……恨不得把读完一本书的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几个小时乃至几分钟。另一方面,各种“贴心的”知识产品大行其道:7天认识一个行业,一本书讲透一个领域,每天5分钟学会一个知识点,用碎片时间提升自我,用故事帮你理解一门学科……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能够帮你“省时间”“省脑力”。一本书太复杂看不懂?不要紧,有各种拆解、详解。读完一本书什么都记不住?不要紧,有各种导图、脉络图,帮你提示和概括。这乍一看是一件大好事:时间省下了,脑力腾出了,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用来吸收更多的信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但真的如此吗?

试考虑下面两种场景。

• 场景一

读完一篇文章后,末尾有一张脉络图,为你梳理这篇文章的知识点、结构、逻辑脉络。看到这张图你就知道了: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

• 场景二

读完一篇文章后,关掉页面,在大脑里回忆“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我刚才看了些什么”“我得到了什么”。

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喜欢前一种,对不对?虽然这样看起来高效、省力、方便,但它对你理解和内化知识是没有帮助的,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

这就是许多人对学习最大的误解:我们总希望阅读和学习能够更轻松、更省力一点。但事实上,我们学习的效果和省力的程度基本是成反比的。

读书的关键永远不在于“读”,而是在于“想”。也就是说:你花费多少脑力,能够获得和巩固的知识就有多少。费尽心思去省时间、省脑力,结果就是,节省了多少脑力,收获也就减少了多少。

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作测试效应。当我们复习学到的知识时,有些人会直接反复阅读学习材料及做下的笔记;有些人会去测试自己,比如读标题回忆正文,读上一句话回忆下一句话……那么,哪种效果更好呢?答案是后者。前者只能在短时间内给你一个“我会了”的错觉,后者才能帮助你把知识点记得更久、记得更牢。

进一步,我们可以把测试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再认和回忆。后者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基于线索的回忆和不带线索的自由回忆。

这三者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拿前面的例子来举例。读完文章之后,让你做选择题,问你这几个选项,哪一个在文章里面出现过?这就是再认。依据脉络图,把其余部分补充完整,就是一个线索回忆。而关掉页面,不依靠任何信息,回忆“我刚才看到了什么?”,就是一个自由回忆。

这三种策略,哪一种的长期记忆效果更好呢?相信你也能猜到,效果最佳的是自由回忆,然后是线索回忆,最后才是再认。

不难发现,在测试和反复阅读之中,前者比后者更麻烦、更费脑子;同样,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它们的麻烦程度也是依次递减的。也就是说:最省力的做法,效果最差;最麻烦的做法,效果最好。原因在于,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大脑认为“它是否重要”。如何才能让大脑觉得一个知识重要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想”,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想”,去围攻它,把它拆散了,再重新组装起来。

正是这个“拆散了再组装”的过程,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点,牢牢地“嵌入”大脑里。

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消耗大量脑力的,它一点也不轻松,甚至非常辛苦。可以说,正是你投入脑力的程度,决定了你透彻理解、掌握和内化一个知识点的程度。

所以,读再多的干货,看再多的笔记,不动脑,也是没有用的。各种知识产品,为了让你更好吸收,会降低其中的信息密度,简化里面的逻辑、结构,让你觉得“更好理解”了。但这种“更好理解”其实只是一种幻觉,真相是你真正能够从中得到的更少了。

记忆是思考的痕迹。我们不是因为强行让自己去记住一个知识点而把它记住,而是因为对它进行了思考,通过这种思考的过程,才能够真正把它牢牢记在脑海中。

几个常见的不良习惯

大脑永远是追求节能和稳定的。我们总是希望更简单、更省力。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尽可能地遵循更短的路径、更方便的做法,从而形成种种不良的习惯。

1. 原文摘抄和复制粘贴

这可能是许多人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的习惯。说到做笔记,第一印象就是把书里的原话抄下来、记下来。到了电脑时代,就是直接复制、粘贴,把原文摘录到笔记里。

但这种做法基本是没有用的。原因很简单:摘抄、复制是最省力、最不过脑子的做法,它可以令你感到很舒服,但知识本身不经过大脑加工,所以对于内化和巩固知识点,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读者可能会问:在摘抄和复制的过程中,我好歹也重复了一遍读到的内容,怎么能说没有用呢?

心理学把对信息的加工储存分为两种,分别是精细加工和机械加工。精细加工,指的是经过思考和咀嚼;机械加工,指的是把信息不假思索、不加处理地复制进去。后者的效率是远远低于前者的,甚至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为什么会有副作用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摘抄和重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熟悉的幻觉”,这会给大脑释放一个信号“我知道它”,那么对大脑而言,它就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出于节能的考虑,大脑可能就会减少对它的投入来节省认知资源。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前面讲过的“精细加工”。不要只是复制粘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在心里把它讲出来,假设你面前有一个受众,讲给他听。

不要小看这个做法,单单这样一个改变,就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

2. 追求记住更多内容

很多朋友可能会有一种认知:读书是不是就要记住里面的信息?如果记不住,是不是就表明没有效果?

实际上,完全不是。在信息检索和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记住”大量信息,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再者,大脑天生也不适合记忆,它的储存能力虽然非常强,但提取能力和工作记忆空间极其有限。

那么,我们要去“记忆”的是什么呢?是关于知识的框架和位置。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知识点,我们要记住的是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原理和机制大致是什么;它跟其他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就足够了。至于具体的细节、数据、详情,没有必要记住,我们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电脑、搜索引擎,以及我们的笔记。

重点在于:你的脑子里要有一张网络,每个知识点有明确的位置。看到它,你能迅速知道它在哪儿、跟哪些其他节点有联系,这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阅读、学习,最终都要归结到这张网络里面,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

如同我经常说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

3. 追求浓缩和拆解

许多人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读一本书,听一门课,看一篇文章,一定要提炼内容大意和中心思想,一定要彻底弄明白“作者都讲了什么”——仿佛只有这样做了,才算是完成了“学习”这个动作。

他们非常青睐各种对书籍和课程内容的浓缩、提炼、拆解……因为这可以有效地帮他们理解内容大意,弄清楚作者的观点。

但是,第一节已经讲过:做题式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作者本位”的思路。读书的收获往往不在于书本身,而在于你在阅读过程中,大脑高速运转所产生的一连串火花和联结。也就是说:读书很多时候压根无须去记得“这本书讲了什么”“这本书的结构是什么”——这并不重要。你通过阅读这本书,想到了什么,想通了什么,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也就是说,去追求浓缩、提炼、拆解……其实是买椟还珠。因为阅读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把一本书的内容囫囵吞下去,不在于记住了多少原文,而在于你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碰撞。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捷径来绕开的——当你避开了动脑的过程,实际上就放弃了真正的收获。

不妨把读书当作与作者的平等对话。最有价值的是在对话中理顺自己的想法,得到启发和灵感。

4. 追求速成和“干货”

我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文章写得很好,但实在太长了,分析的部分太多,能不能更简单一点,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这不是一种好的心态。正如我一直所强调的:真正有效的学习,绝不应止步于“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去探究背后的“为什么”。

任何方法、技巧、模型、洞见、灵感……都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对情境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换言之,一个方法是怎么来的?一定有一个它想解决的问题,基于某个原理,采用了某种思路,适配某个行为习惯和模式——这些才是它能够奏效背后的原因。

如果你不了解背后这些机制,只是机械地、不过脑子地试图照搬这套方法,那一定是会感到不协调的。

很多人都知道番茄工作法,但经常有人告诉我说它不好用。为什么?因为番茄工作法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它适合的是性格严谨、时间观念强的人,适合非创造性而偏管理、实践类的工作。因此,像我这样不喜欢受拘束、工作偏创造性的人来说,就不适合用番茄工作法。这就是它背后的原理和机制。你必须理解这一点,才能知道它是否适合自己,能否拿来应用。

反过来,我自己常用的时间管理法是什么呢?是“小步快走”的工作方式:不以时间为单位,而是把任务切分成一个个小问题,集中精力在一个问题上,攻克,然后休息一会儿,继续下一个问题。

进一步,这个方法非常适合我,但它一定适合你吗?未必。你需要理解它背后的原理,理解它适配什么样的性格和情境,再去有针对性地选择。

因此,比起追求速成、干货、方法论,你要先去理解方法背后的逻辑,再思考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然后结合以上两点,对方法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自己,成为新的、专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这样看似很麻烦,比起“即学即用”多绕了一大圈。但如果缺少了这个流程,你就永远只是在模仿和复制,并没有真正地学到东西。

生活不是考试,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有“更适合自己”的答案。

上一章:学习的原则 下一章:重塑知识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