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我驱动:如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做不到自律?这不是你的问题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许多讲自律的文章,都会苦口婆心地告诉你:

你之所以不够成功,是因为不自律;

成功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是别人能够坚持而已;

自律才能自由,所有的症结都是因为你懒……

他们会告诉你:你要自律,要坚持每天健身、早起、读书、写作、学英语……坚持下去,你就能走在别人的前列。各种随处可见的“晨读会”“共读会”“早起打卡社群”“习惯训练营”也都在提醒着你:不够自律,就会被时代抛弃。

但真的是如此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真的必须靠“自律”去实现吗?

这一章,我会向你剖析“自律”的迷思,与你分享,如何能不依靠逼迫自己而改变坏习惯,如何把自律转化为“自驱”,实现真正的改变。


我想,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看到一个“早起打卡”活动,兴冲冲地加入了。之后每天睡眼惺忪起来关闹钟、打卡、做运动,强迫自己进入清醒状态。一个月过去,活动结束,一切又回到原样,晚上熬夜,早上起不来床。

看到一个“每天一篇千字文”活动,觉得很有意义。于是报了名,每天下班后吭哧吭哧地写,哪怕没有灵感也要东拉西扯地写。一个月过去了,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写了,解脱了。

看到一个“100天打败拖延症”活动……

这些活动都很好,承诺的结果都很有价值,但它们真的有效吗?

其实,如果一件事情必须让你逼着自己才能去做,那为什么要做呢?

一件事情,大脑从中感受到乐趣,就会倾向于去做;从中感受到痛苦,就会倾向于逃避——这是我们的本能。从这个角度上讲,自律其实是一个伪概念。因为与自己的大脑相对抗,凡事都逆着它的本能来,其实是没有用的,这只会使你不断停留在内耗中,不断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过度追捧自律,很容易导致一个结果:认为自己现在做得不好,本质原因是“不够自律”,从而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久而久之,你很容易变得心灰意冷,愈发感到沮丧,愈发讨厌这个“不够自律”的自己。但其实某件事你坚持不下去,并不仅是因为不够自律;别人能够成功,也并不仅因为他比你更自律。停留在“我不够好”这样的观念里,只会为自己带来阻力,更加难以付诸行动去改变。

如果你也一直被这样的观念所困扰,请允许我给你一个拥抱。我想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强迫大脑去做它不习惯、不适应、感到痛苦的事,本来就是一种低效的行为。如果做不到,绝不意味着你不够好,而是因为这个方法错了。

事实上,能够长期坚持良好习惯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通过逼迫自己来做到自律,而是因势利导,引导自己的大脑按照正确的计划和方向去行动。推动他们的不是“我必须如何”的自律,而是“我可以做到什么”的自驱。好的习惯永远都不需要刻意去坚持,更不需要虚无缥缈的自律——我们应该让习惯来适应我们,而不是我们去适应它。

那么,通常所说的自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意志力入手,来探讨它的本质和作用机制。

在一般的理解中,自律的本质是意志力。许多人认为,坚持一个好习惯是非常消耗意志力的事情,而正常人的意志力又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因此必须通过一些方式,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把意志力锤炼得像钢铁一样坚硬,才能抵抗懒惰和外界的诱惑,拥有高度的行动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就是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总是很容易屈服于短期的反馈和回报,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功。

这种对“自律”的理解似乎也为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比如,正是因为我缺乏意志力,所以,

每当我制订了减肥计划,却总是抵抗不住碳水的诱惑;

每当我想好好健身、锻炼,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明明知道时间宝贵,该好好利用起来,却总是会忍不住去追剧、打游戏、刷手机;

每当我给自己定下严格的学习计划,却总是坚持了几天就懈怠了,没办法持续下去……

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归咎于意志力,给自己打上“意志力薄弱”的标签,给“懒惰”和“懈怠”一个解释。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把时针往回拨一点。

“意志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0年前后,斯坦福大学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博士的棉花糖实验。他把一群孩子留在一个小房间里,每个人发一个棉花糖,告诉他们:棉花糖可以吃。但如果你等待15分钟,就可以得到两个棉花糖。如果抵制不了诱惑,把手上的糖吃掉,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实验的结果是:那些等待研究者回来的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包括人际关系、SAT考试、同学评价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吃掉棉花糖的孩子。

米歇尔认为,那些能够等待研究者回来的孩子,拥有更强的意志力,他称之为“延迟满足”的能力。因此,他们抵抗诱惑的能力更强,长大之后在社会上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1998年,心理学大师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在延迟满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发展了关于意志力的理论,提出了一个“自我损耗假说”。他声称,

1. 意志力是一种心理资源,你每使用一点,它就会消耗一点;

2. 它的生理基础是糖分,喝一杯加了糖的柠檬水,就能快速有效补充意志力;

3. 它就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经常训练它,就可以提高你的意志力。

鲍迈斯特是如何总结出这个理论的呢?在一系列实验中他发现,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整体上遵循着一种“守恒”的规律。他让AB两组实验参与者同时解决一个复杂的任务。但在开始之前,他先让A组的参与者回答一系列困难的题目,让B组参与者回答一系列较为简单的题目。结果发现:经历了困难题目“洗礼”的A组,在解决新任务的速度和效果上普遍不如B组。

因此他认为,这背后必定存在着某种属性,决定着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发挥出的实力。这种属性是有限的、守恒的,你在前一个任务中把它用掉了,在后一个任务中就不够用了。

鲍迈斯特进一步推测,这种能力与使人们克服诱惑、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聚焦目标的能力是同一种能力,也就是传统所说的“意志力”。为了验证这一点,他又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在这些实验中,A组在处理一系列复杂任务之前,需要先经历一个考验:他们需要拒绝掉眼前甜美可口、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小饼干的诱惑。结果发现:需要拒绝饼干诱惑的A组,完成任务的表现普遍不如B组。

于是,他提出了关于意志力的基本理论,也就是上述三条结论。简单来说就是,一旦一个人用完了意志力,就会出现“自我损耗”,使得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难以坚持完成计划……

这个理论看上去实在太简洁、太美妙,又与我们的常识相契合。因此,自我损耗理论被提出之后立刻风靡全球,被无数人奉为圭臬。说它是21世纪初影响力最大的心理学理论也不为过。

在2000至2010这十年间,“意志力”“自控力”“自律”这几个词传播甚广,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找到了成功的秘诀,那就是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一个人的意志力越强,就越能够抵抗短期反馈的诱惑,沉下心去做更长期、更有价值的事情,克服更加困难的挑战,从而每一天都能够有充足的进步。这种思维方式非常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普遍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如果一件事的结果不好,那就是由于一个人不够努力。

但是,为什么说这个理论只风靡到2010年呢?因为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对这个理论的反对声开始涌现。

上一章:七个日... 下一章:意志力...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