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真的存在吗?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意志力无限模型

比较早质疑自我损耗理论的是迈阿密大学的博士埃文·卡特(Evan C. Carter)。

卡特在研究起步阶段想把自我损耗理论作为他的研究方向,但经过多次实验,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和鲍迈斯特同样的结论。于是,他和导师重新审视过往关于自我损耗理论的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研究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得出的结论并不够有说服力。

于是,从2013年到2015年,卡特和他的团队一连发表了三篇论文,指出他们无法复现鲍迈斯特的成果。并且通过对过往研究的全面审视和分析,他们发现支持自我损耗理论的证据非常薄弱,经不起仔细推敲。

与此同时,其他心理学家也开始对自我损耗理论提出质疑。比如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让参与者用含糖饮料漱口而不喝下去,也能提高他们完成任务的表现。这一研究质疑了“意志力的基础是糖分”的观点。

这一系列论文引起了轰动。于是,美国心理科学协会立刻作出反应。2014年,在该协会的牵头下,心理学界做了一项包含了全球23个实验室的大规模实验,使用更科学、更严谨的操作方式,试图重新验证鲍迈斯特的意志力和自我损耗理论。从该机构2016年发表的论文可知,新的实验结果发现,自我存在效应几乎不存在。

这些研究都经过了鲍迈斯特本人的指导,用了更加严谨的实验方式,但结果却无情地批驳了他自己的观点。这可能是心理学界近20年以来比较大的一次“翻车”。从新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鲍迈斯特的理论很可能是错的。它被广泛接受,很可能只是因为大众觉得“它看上去很正确”而已。

那么,如果说鲍迈斯特是错的,意志力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2010年,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和她的同事再次重复了鲍迈斯特的实验。不同的是,这次他们把A组分成了A1和A2两个小组。分组的方式是这样:他们事先询问了A组的参与者:“你相信意志力是有限的吗?”随后,把回答“相信”的人员分配到A1组,把回答“不相信”的人分配到A2组。

实验过程中,德韦克让A组与B组共同先回答一系列困难题目,再处理一个复杂任务。结果发现:不相信意志力有限的A2组,处理复杂任务的速度和质量跟B组没有差别,两者都显著优于A1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对于那些相信意志力有限的人,如果给他们呈现一些材料,暗示他们“意志力是无限的”——比如“当我聚精会神解决问题时,我感到充满活力”这样的句子,他们的表现也会有显著的提升。

也就是说:只要你相信意志力是无限的,那么对你而言,意志力就是无限的。这说明什么呢?所谓的意志力,很可能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你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而已。正因为我们相信“意志力是有限的”,才会表现出“有限的意志力”,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放弃思考,屈服于眼前的休息、娱乐、即时满足……

不过,鲍迈斯特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他在2016年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意志力确实是有限的,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意志力的耗竭让我们感到疲惫,而是因为我们认为“意志力即将耗尽”从而感到疲惫。只要我们不这样想,就可以一直使用意志力,去获得更佳的表现,直到它真正地被耗尽。这一点也可以用第一章里提到的“预测原理”来解释:重点不是我们实际还有多少意志力,而是大脑对这一点的预测。正是因为大脑预测自己还有意志力,才不会表现出“自我损耗”。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解释其实和“意志力实际上是无限的,只要你不认为它有限,你就可以一直使用意志力”没有根本性的差别。

对延迟满足的批判

与此同时,作为自我损耗理论的基础,延迟满足理论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和批评。

一系列对棉花糖实验的复现发现:改变一些变量(比如是否对研究人员存在信任),实验结果就会改变。看似“延迟满足”能力较低的孩子,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对研究人员不够信任。也就是说,我们一直所推崇的“延迟满足”,很可能只是建立在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基础上的某种结果而已。

2018年,纽约大学助理教授泰勒(Tyler watts)的研究再次对棉花糖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发现了几个结果。

1. 孩子4岁时所表现出来的延迟满足能力,与他们15岁时的学业成绩的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这种相关性只有原版棉花糖实验的一半,而且在控制了家庭背景、早期认知能力和环境影响之后,这一效应下降了2/3。

2. 15岁之后,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与他们的行为结果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没有统计学上的关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我的看法是:这与孩子前额叶皮质的发育有关。前面讲过,抑制自己去做某事的冲动的能力主要受前额叶皮质控制,而前额叶皮质在青少年阶段是在不断发育的。幼年的时候,大家的前额叶皮质发育程度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行为控制上会有所不同。而十几岁之后,大家的发育程度就比较接近了。

总而言之,被普遍认可的“延迟满足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的观点很可能是错的,延迟满足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原因。个人成长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环境和外部世界的信任,二是良好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人表现出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与拥有更杰出的成就,这两者都是那个人成长环境良好且得到足够关爱的结果。它们本身并没有因果关系,只是二者常常同时出现,所以一直被误认为它们存在因果关系罢了。

因此,许多家长着眼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但正是这个培养的过程,会对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反过来降低孩子的幸福感,损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脑发育,而这才是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更大风险。

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他生活在你追我赶的“内卷”之中;

过度地压制孩子娱乐、休闲的需求,认为这些都不重要;

总是在拖延和推迟对孩子的承诺,让他一次次满怀期望又失望……

以上这些行为从表面上看都是为了孩子好,让孩子为更长远的利益放弃眼前的小利。但是,很可能会反过来加重孩子的压力,造成更长远的恶劣影响。

如何看待意志力?

迄今为止,学术界虽然还有一些争论,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意志力是一个不必要的东西,我们没有证据表明它存在,更没有证据表明它是有限的,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我的观点也是一样的。既然比起认定意志力有限,相信意志力无限对我们更有用,并且也得到了更多研究的支撑,那么为何不相信它呢?我建议你试着告诉自己:我的意志力是无限的,只要我想去做,就能够做到。

许多研究都发现(Job et al., 2015; Bernecker et al., 2017),抱着这种信念的人,表现普遍更佳,也会有更强的幸福感。甚至,当一个人完成一个艰难的任务后,再面对一个新任务,如果坚信意志力是“越用越多”,就会有更好的表现,这被称为“反向自我损耗”效应。其原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认为意志力是有限的,那么他就更容易有放弃的理由——他会把放弃这件事归咎于自己缺乏意志力,进而因为寻找到一个解释而顺理成章地给自己的放弃一个台阶。

但问题是,当我们总是断言“我是因为缺乏意志力,所以才放弃”的时候,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会潜移默化地认为,因为自己缺乏意志力,所以容易放弃、容易屈服、难以坚持一个行为等状态是很正常的。也会让人这样想:等我锻炼好了意志力,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但要等到什么时候,才算是“锻炼好了意志力”呢?

人是喜欢寻求解释的动物,总是倾向于把许多不足和缺陷,解释为自己缺乏某种特质,从而令这种不足和缺陷变得更容易被接受,避免产生认知失调。但这样做对于弥补不足和缺陷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当我们用一个虚假的理由去获得解释和安慰时,往往就很容易忽略真正的问题,以及真正能够解决它的方法。反过来,如果你相信意志力无限,那么至少意味着:你对自己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是有信心的。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你就不容易把它当成一种压力、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你会把它当成一种挑战,让自己兴奋起来:又有新的挑战可以让我大展身手,来帮我提升“经验值”了。

你会把每一次困难都当作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从而充满激情。

所以,如果你一直以来的思维都是:终于干完今天的活了,不要再折腾,不要去做“烧脑”的事情,是时候让自己休息一下,恢复脑力……那么,不妨稍微改变一下,试试让自己接受“意志力无限”的设定,将思维转变成:终于干完今天的活了,又有一段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去做真正想做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了。这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获得感”。

上一章:做不到... 下一章:系统优...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