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生

庄子  作者:庄子

本篇取篇首二字为篇名。本篇由十一则寓言故事与篇首一段短论组成。篇首一段论述了养形与养神的重要性,在肯定了养形的作用上,更加强调了养神的意义,提出了“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观点,反映了作者对养生较为全面、辩证的认识。这也是本篇的中心思想。其余十一则寓言故事,则是从不同的角度,或明或暗,或远或近,说明“守气全神”的道理和作用。如本书所选的“仲尼适楚”一段,就赞扬了痀偻丈人因其“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便在承蜩技艺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又如所选的“纪渻子为王养斗鸡”一段,作者一反常人的常理思维,写纪渻子驯养斗鸡,非但不培养它的斗性,恰恰要消磨它的斗性,从养神全性的角度把它培养成不战而胜的形似呆若木鸡的“守气全神”之鸡。作者从反现实生活现象中,让读者体悟养生的真谛。


达生之情者 (1) ,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2) ;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3) 。养形必先之以物 (4) ,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 (5)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 (6) ,正平则与彼更生 (7) ,更生则几矣 (8) !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 (9) ,与天为一 (10)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11) 。形精不亏,是谓能移 (12) 。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注释】

(1) 达:通达,通晓。情:实,实情。

(2) 务:求,务求。无以为:无以为用,无所用。

(3) 命:原误作“知”,依武延绪、马叙伦、刘文典诸家之说及本文文义改。无奈何:指无能为力。

(4) 形:形体,身体。物:物质,如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

(5) 弃世:谓抛弃世间繁杂之事而心超世外(刘凤苞《南华雪心编》)。

(6) 正平:心正气平。

(7) 彼:指大自然,造化。

(8) 几:庶几,近,差不多。这里指大道。

(9) 精复:精神康复不亏。

(10) 天:指天然。为一:融为一体。

(11) “合则”二句:谓天地阴阳二气相结合就会生成某一物体,如若阴阳二气离散就会复归于无物之初。体,物体。始,初始。

(12) 能移:能够与自然一起变化迁移。

【译文】

通达生命实情的人,不去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通晓寿命实情的人,不去做对寿命无能为力的事情。保养身体,一定先要具备物质条件,物资有余而不能保养身体的人也是有的;保住生命,必须先让形体不要离去,形体不离而生命已经死亡的人也是有的。生命的降临是无法拒绝的,它的离去也无法阻止。可悲啊!世俗之人认为保养身体就完全可以保存生命,然而保养身体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人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虽然不值得去做,却也不得不去做,这样的作为便不免于操劳了!

要想避免为了身体而操劳,便不如抛弃世俗之事。抛弃世俗之事就没有拖累,没有拖累就会心正气平,心正气平就能和大自然一同发展变化而生生不息,生生不息就接近大道了!世事为什么值得抛弃,而生命值得遗忘呢?因为抛弃世事就能让身体不操劳,遗忘生命就能让精神不亏损。形体得到保全,精神复归凝聚,就能与自然融合一体。天地,是万物的父母;阴阳二气的相合就形成万物之体,阴阳二气的离散就又复归于无物的始初。形体与精神都不亏损,这叫做能够随着自然变化而更新。精神修养到了极高处,反过来可以辅助大自然的化育。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 (1) ,见痀偻者承蜩 (2) ,犹掇之也 (3) 。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4)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 (5) ;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 (6) ,不以万物易蜩之翼 (7) ,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8) 。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注释】

(1) 出:经过。

(2) 痀偻(jūlǚ):驼背。承:用杆去粘。蜩(tiáo):蝉。

(3) 掇(duō):拾取。

(4) 失:失误。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单位,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此喻极少。

(5) 厥:通“橛”,竖。株拘:即“株枸”,树根盘错处。

(6) 不反不侧:指身心都不变化。反、侧,均指活动。

(7) 易:改变。

(8) 凝于神:精神凝聚专一。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中,看见一位驼背老人用竹竿粘蝉,就像用手拾取那样容易。

孔子说:“你真灵巧啊,这里有什么门道吗?”

驼背老人回答说:“是的,我有门道。我在竹竿上垒放两个弹丸,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就不会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就很少了;如果练到垒放三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失误的概率也就是十分之一了;如果再继续练习到垒放五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就如拾取那样容易了。当我粘蝉时,身体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一个竖立的木桩;我伸臂执竿,如同枯槁的树枝。虽然天地无限广大,万物纷纭繁多,而我眼中心中只有蝉翼。我身心不变不动,不因纷杂的万物改变我对蝉翼的关注,为什么得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专一,不就是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嘛!”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1) 。

十日而问:“鸡已乎 (2) ?”曰:“未也,方虚 而恃气 (3) 。”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4) 。”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5) 。”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6) 。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7) 。”

【注释】

(1) 纪渻(shěnɡ)子:姓纪,名渻子。王:《列子·黄帝篇》所载,指周宣王。

(2) 已:已经,可以,指可以竞斗。

(3) :通“骄”,骄矜。恃气:自恃意气。

(4) 应:反应。向:通“响”,指鸡的叫声。景:同“影”,影子,指鸡的身影。

(5) 疾视:目光犀利。盛气:指斗志旺盛。

(6) 德全:德性完备。

(7) 反走:转身逃跑。反,同“返”。

【译文】

纪渻子给周宣王驯养斗鸡。

十天后,周宣王问道:“这鸡可以斗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呢。”

过了十天,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不行,它听到了鸡的声音,见到了鸡的影子,还是有反应。”

过了十天,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不行,目光还是锐利,心气还是旺盛。”

过了十天,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虽然有的鸡鸣叫,它也没有一点变化,看上去就像一只木头雕成的鸡,它的德性已经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见到它转身就跑了。”

上一章:至乐 下一章:山木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