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成“游戏业绩”而行窃

手机废人  作者:石川结贵

从翔太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社交游戏不是“在游戏里玩”这么简单。人们在游戏里结交朋友,在其他平台上和这些朋友交流,并努力发展更多的朋友。看起来是一个人对着手机玩游戏,事实上,他可以和不同人交往,分享彼此的快乐。

然而,这种网络上的关系并非永远轻松愉快。近来,随着游戏公司相互竞争,玩家需求的日益增高,有越来越多高水平的社交游戏上市了。一些难度较高的游戏更看重高水平玩家之间的组队,即团体作战。

其中有一部分游戏要求玩家的“游戏业绩”。一些游戏设置了每个玩家需要获得的目标分数,一些游戏要求玩家各自努力以强化整个队伍。

想要达成“游戏业绩”,一般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时间,总之就是花费大量时间以达到预期目标。另一个是氪金,就是花钱购买游戏里的物品(道具、装饰品),可以加快游戏进程或者强化角色。

不论是哪一种,对玩家的负担都很重,所以社交游戏并不简单等同于“快乐”。有时为了达成目标,还得不断投入精力和金钱。

在关东地区某公立中学上班的男老师(43岁),向我讲述了一起发生在他们班级(初三)里的事件,令人震惊。一个“非常普通的男生”从同年级学生的钱包里拿了钱,这是公共场合行窃。失窃金额达几万日元,犯罪动机出乎所有人意料。男生说:“为了完成手机游戏里的目标,我需要钱来氪金。”

“我自己不玩手机游戏,所以当初听他那样讲,其实也不太明白。他解释了之后,真是出乎我的预料。他说,游戏里的队伍要求每个成员每天达成多少目标,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被骂。我和他说,你不要去管什么目标、不玩游戏不就好了吗?他告诉我,不行,会有很多人不断催他。”

前面也提到过,在以团队作战为主要战斗方式的社交游戏里,玩家可以通过Twitter、LINE等游戏之外的SNS和朋友们聊天,聊些“你在干吗”“路上走着呢”之类的。

这种机制决定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但同时也导致被游戏束缚,有时想要暂时离开,也无法轻易得偿所愿。

“学校不让用手机,所以他们不能在校园里玩。但是回家之后,一登录SNS,就能看到几十条催他打游戏、完成个人任务的消息。要是语气不善,学生可能就更焦虑了。他的零花钱不够氪金,最终只能选择盗窃。”

男老师感叹道,他根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事实上,手游的氪金现象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抽卡”这一机制。

上一章:和游戏... 下一章:免费游...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