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哥特英国之旅文/ellry、华斯比世界悬疑地理 作者:梦之神游 |
||||
|
小编华斯比和资深福谜ellry结束了10月的伦敦之行,准备打道回府的当天,接到了主编的越洋电话,说11月的“世界悬疑地理”的目的地依然在英国,叫我们暂时不要回来,带着读者们来一次哥特英国之旅。挂掉电话没多久,银行的提示短信就来了——有一笔钱打到了我的账户上,主编的短信也紧跟而来:这是你们二人的差旅费,11月再回来!记住,别只记得观光游览,给我好好写稿子! 于是,我们的哥特英国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哥特”一词原本是居住在北欧的日耳曼民族中强悍部落的名字,他们强悍到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一千多年后,意大利人法萨里在历史的封尘中又翻出这个词来指称一种文艺复兴思想家们讨厌的中世纪建筑风格。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的绝妙象征。 到了18世纪后期,哥特又成了一种新小说体裁的名称,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兰托城堡》被视为“哥特小说”的滥觞之作,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哥特小说的开山鼻祖。 沃波尔虽然是第一位哥特小说家,但他却不是第一个表达“哥特式”情绪的人。早在18世纪40年代,英国文坛就有那么一小撮墓园派诗人,他们不满新古典主义者对理性和秩序的崇尚,创作了大量充满阴郁色调和病态幻想的墓园诗歌。他们用华丽的辞藻,描写死亡以及死亡带来的快感,探究恐怖和兴奋之间的联系。他们诗里常见的画面就是人类与幽灵的邂逅,这是一种既令人害怕又让人怦然心动的神奇体验。 【特威肯汉·草莓山庄】(StrawberryHill,Twickenham) 从伦敦市中心出发,我们开启了本次哥特之旅的第一站——哥特小说鼻祖沃波尔的宅邸,伦敦特威肯汉的草莓山庄。 站在这座古老的建筑面前,我们似乎和当年的沃波尔一样,能够感到一种超验的神秘,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 1717年,沃波尔出生于伦敦,是牛津郡的第四任伯爵,他老爸罗伯特·沃波尔曾任英国首相,所以说小沃波尔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不,应该是“官四代”。 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对古建筑颇有研究,对哥特风格更是情有独钟。1748年,他购买下“草莓山庄园”,并且亲自动手设计,将这处庄园扩建改造成哥特式城堡。在西方建筑史上,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成为西方建筑史上“哥特复兴”的开始。草莓山庄被用来存放书籍、绘画、古董和珍稀品,沃波尔还在那里设有自己的印刷出版社,出版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1764年,对哥特式建筑和中世纪流行的民间故事极感兴趣的沃波尔,根据自己的噩梦,写成了有关古堡闹鬼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地点不是英国,而是意大利南部的一座古堡。小说中,曼弗雷德家族祖先曾篡夺了城堡,因此有预言称该家族将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自此,曼弗雷德家族的历代子孙都生活在预言的阴影之中。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扣人心弦,并且还有神秘的预言以及盔甲抖动、肖像叹气等超自然现象,奠定了此类作品的模式和格调。 《奥特兰托城堡》出版后,很快成了“类型”小说,跟风之作层出不穷。到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安·拉德克利夫的《奥多芙的神秘》和《意大利人》、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等小说,以及其他一些质量还算不错的作品相继问世,并没有把这类题材写烂,反而使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早期的哥特小说描写恐怖、怪诞、凄凉哀婉,表现出对中世纪的向往。故事的主人公多是远古的中世纪人物,往往被幽闭在古堡式寺院里,悬疑与爱情相交织。纯洁无助的小萝莉,邪恶的怪蜀黍,恐怖的情节、奔跑追逐的场面,悬念叠生,超自然的事物不断涌现,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 沃波尔在1797年去世后,草莓山庄园被传给了侄女,此后经过无数更替。千禧年之际,这座一级保护建筑已经破败不堪,世界遗迹基金将其列为全世界100个濒危遗迹之一,英国遗产协会和遗产彩票基金这才开始进行修缮。经过耗资900万英镑的修缮工程后,山庄作为博物馆在2010年10月重新开放。 【德文郡·达特穆尔】(Devon,Dartmoor) 离开大伦敦地区,穿越英格兰东南区和西南区的大部分地区,我们来到了一个充满传说的地区——德文郡。 鬼魂几乎是英格兰乡村永恒的附属品,一代接一代地流传着,版本众多。而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恐怕要数1855年魔鬼脚印事件了。1855年2月8日,一场小雪过后,当地居民发现了一串堪比北京奥运大脚印的神秘脚印,从埃克斯茅斯到托帕斯赫姆持续不断地延伸了大约160公里,甚至穿越了埃克斯河口、翻越了14英尺高的围墙和上着锁的铁门。这个被叫做德文郡“神秘脚印”的传说一直都没有得到解释。不过一直有研究者对此感兴趣,孜孜不倦研究它的成因。 来到德文郡,就不能不去达特穆尔。达特穆尔位于英格兰德文郡中部的穆尔兰地区,是一处有了浓厚历史气氛的地方。中石器时代就有猎人和采集者在这里定居。达特穆尔的名字源自达特河,达特、提延、阿文等八条河流在此发源,而“穆尔(moor)”指荒野,该地区以花岗石高原为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里是英国真正鸟无人烟的荒野,拥有多样化的野生动物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考古资源。撒克逊时代这里是王室林地,1337年起属康瓦耳公爵,1951年达特穆尔设立国了家公园。公园里雾气弥漫的高沼地、树木繁茂的峡谷以及壮观的瀑布吸引着我们以及前来探险的徒步旅行者和户外活动爱好者流连其间。 而对侦探小说有所了解的读者听到“达特穆尔”这个地名一定首先会联想到柯南·道尔那部颇具哥特风格的名作《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那部小说正是以达特穆尔沼泽地边缘为场景,夹杂着古老的传说和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让大侦探福尔摩斯与幽灵猎犬上演了一场生死对决。其实,柯南·道尔在创作侦探小说之余,对于哥特恐怖小说也有涉猎,比如《249号物品》(有关埃及木乃伊复活的故事)、《孤星号船长》(有关鬼魂骚扰轮船的故事),等等。 1901年,柯南·道尔的朋友弗莱彻·鲁宾逊告诉他,据说达特穆尔沼泽地里存在着一只可怖的大黑狗,它的毛发如煤炭一般黑,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如火焰一般。当地确实存在这样一种传说:十七世纪,乡绅理查德·坎贝尔三世称他的妻子与人通奸,因而对其拳脚相加。他的妻子逃到了达特穆尔附近,但是坎贝尔将她抓回来并且用猎刀杀了她。妻子的爱犬撕开了坎贝尔的喉咙为主人报了仇,有人说在夜晚沼泽上能听到猎犬撕心裂肺的嚎叫声。柯南·道尔对此很感兴趣,受此启发开始着手创作《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为此他还和鲁宾逊一起去达特穆尔实地探访。 另外,有关黑狗的报道在英国境内分布广泛,特别是在英格兰,这算是英国奇异现象中的一大主要类型。或许这是因为在欧洲神话中,狗也是和死亡有一定联系的,地狱里就有一条看门的地狱犬赛伯拉斯。 【康沃尔郡·牙买加客栈】(Jamaica Inn,Cornwall) 汽车行驶在朗斯顿和博德明间的A30高速公路上,道路两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草地、成群的牛羊以及孤零零的乡村别墅……这便是典型的英国的乡村景色——纯净、简朴、美丽。 穿过德文郡,我们来到和它毗邻的康沃尔郡,目的地就在眼前——牙买加客栈。 古堡、沼泽本身就足以引起人们恐怖的联想,而有些场景虽然没有天生的恐怖感,但是在作家的笔下仍然显现出哥特气氛。在达夫妮·杜穆里埃笔下的《牙买加客栈》中,佩兴斯姨妈对玛丽说:“如果你终于猜到哪怕是我所知道的一半,玛丽,你的头发就会变白,就像我一样;你说话就会颤抖,到了夜里就会哭泣;你无忧无虑的美好青春就会断送,玛丽,就像我一样。”就这么一句话,让人产生的恐惧就已经足够了。这部小说之后被大导演希区柯克改编成电影,也成为了英国最卖座的恐怖惊险片。 风雨交加中,一辆颠簸的马车里坐着一位孤苦伶仃、刚刚失去母亲的姑娘,她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投靠自己的姨妈。博德明和朗斯顿之间这条长达二十一英里的路上根本就没有人居住。甚至,在这荒凉的公路上,连一个穷羊倌的窝棚都没有。只有一个冷冷的里程碑,那里就是牙买加客栈。整个小说便围绕着主人公离奇的遭遇展开了叙述。一次又一次历险、一个又一个悬念自始至终暗暗激发和调动着读者的同情心和好奇心。 在小说的题记里,作者写道:“尽管本书中所用的地名都是真实的,但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却纯属虚构。”这让我们寻访牙买加客栈有了准确的方向。英格兰康沃尔郡确有这样一个客栈,位处博德明沼地,属朗斯顿的波尔文特地区。它始建于1750年,并在1778年扩建,整体结构呈L形状。该店原名新客栈,后为纪念当地罗德家族中一位在牙买加任职的总督多年后荣归故里而改成“牙买加客栈”。这里早在杜穆里埃写书之前就是一家臭名昭著的海盗窝。 根据当地的传闻,十九世纪初期,康沃尔海岸成为了海盗的聚集区。这块区域多为暗礁丛生的小海湾,很多地方无人监管,因此有“走私天堂”之称。海盗们用灯火诱骗船只驶向这段海岸,一旦船只到达暗礁区,就会搁浅,海盗们便乘虚而入,将船上的货物掠夺一空。 如今的客栈仍旧是两层建筑,结构和十八世纪时一样,不过二十世纪的时候曾经翻新了前面的窗户。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时做了扩建,另造了两幢屋子。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客栈有一间“走私博物馆”,所处的位置有部分曾是过去的马房。当年康沃尔海岸主要的走私品是丝绸、茶叶、烟草、白兰地。许多走私者会将他们的东西存放在牙买加客栈单独的储藏室。博物馆的产品包括当年的通缉布告、走私品、走私者和海盗的画像、书籍等等。这里也展示杜穆里埃的一些遗物,比如她写作的书桌和打字机等。 参观完真实的牙买加客栈,我们要折回德文郡,开启接下来的哥特“岛”之旅。 【德文郡·布岛】(Burgh Island,Devon) 英国被称为岛国,它四面环海,海岸线上也分布着众多小岛。在作家笔下,这些小岛变得可怕而恐怖。德文郡的布岛因为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印第安岛的原型而名声大振。《无人生还》中,一名神秘莫测的凶手在印第安到安排了一群不相识的访客来到离岸小岛印第安到度假,但是迎接他们的并不是好客的主人,而是一桩桩可怕的谋杀案,凶手的目标就是根据十个小黑人童谣将岛上所有人一一杀掉。 现实中的布岛虽然是一座离岸小岛,不过在落潮的时候会显现出一条岩石构成的小路与大陆相通。从大陆来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乘坐海上牵引车,因为这里距离海岸较近,海水并不深,可以不用乘坐船只;还有一种方式是徒步上岛,但是,这样的机会只有在中午前后的落潮时分,我们就是顺着这条“捷径”有惊无险地登上了无人生还之岛。 岛上今天仍然设立了饭店,叫做布岛饭店,是著名的度假休闲去处。可是要想享受这里的假期并不便宜,每天的住宿费用高达300至500英镑。布岛饭店具有明显的二十年代艺术装饰风格。今天它正是以此闻名,吸引着众多游客。岛上的小酒馆名叫“沙丁鱼酒馆”,也是饭店经营的。原本这里是建造修道院的僧侣居住的房子,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因此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氛。说到岛上的修道院,原本建于十四世纪,十九世纪末建造饭店的时候被拆毁,现在仅存若干遗迹。悬崖峭壁一侧必定就是《无人生还》中阿姆斯特朗医生坠崖的地方。此外,这里也和《阳光下的谋杀》中场景有些类似,岛上一共有五处海湾,其中两处与小说中被害人遭到谋杀的地方吻合。 【英国皇家属地·泽西岛】(Jersey Island,Crown dependency) 将离岸小岛作为哥特恐怖气氛的源头,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如今。2001年,尼科尔·基德曼主演的电影《小岛惊魂》,继承了希区柯克《蝴蝶梦》及库布里克《闪灵》的精神,将哥特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一座小岛上,格蕾丝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等待丈夫从战场上归来。由于两个孩子身患对阳光过敏的重病,不能接受阳光的晒射,只能呆在室内。所以格蕾丝将他们居住的那所巨大的公寓里所有的窗帘都拉得严严实实。有一天,仆人不辞而别,格蕾丝只好又雇了三位仆人。三个人的到来似乎给房子增添了几分生气,但是蕾丝逐渐感到这座房屋被诡异神秘的气氛包围着,她陷入了不安之中。 这座岛上的古宅,长年笼罩在浓雾,它不仅是故事的背景,其实本身就像是一个主角,跟女主人进行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拉锯战。那一条条阴暗的过道、门的吱嘎声、煤油灯的摇曳、夜半传来的钢琴声,分开来看都是闹鬼的迹象,也没有一招不是惊悚片的老套,但整体效果惊人的统一,从音乐、音响到色彩、道具,无处不散发着阴阳两界、梦与醒、疯狂与理智的交叉混合,似乎就是片中人物所提的“地狱的边境”。 虽然片中并没有指明发生在英国哪座岛屿,但是从一些蛛丝马迹可以推测,这就是泽西岛。该岛属于英国皇家属地,位于诺曼地半岛外海20公里处的海面上,是英吉利海峡靠近法国海岸线的海峡群岛里面积与人口数都最大的一座。海峡群岛在法语中称“诺曼底群岛”。这些岛已分为两个行政区:根息行政区和泽西行政区。英国对这些地方有宗主权,但是这些地方并不被视为英国本土,而算是英国的属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海峡群岛是唯一被德军所占领的英国领土。在1940年到1945年纳粹占领期间,整个海峡群岛都是混乱的;一些居民被派到欧陆当奴隶劳工,泽西的犹太人居民则被送到集中营。岛上的游击队则不断的反抗与报复,德军也向岛上派遣了奴隶劳工(主要的是来自俄罗斯与东欧)来兴建碉堡。 如今泽西岛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亦随处可见,泽西岛上共有大大小小57座教堂,还有全球唯一的玻璃教堂。此外,伊丽莎白城堡建于1594年,原用于阻截大炮的火力,但城堡最终在1651年的一次战争中惨遭炮火攻击。现在该城堡是岛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许多新人在此举行婚礼并拍摄结婚照。从远处眺望古堡,狭长的轮廓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壮观。 我们有幸受邀请在岛上参加一对新人的婚礼,结果惊悚的事情发生了,眼看着婚礼就要开始了,但那对新人竟然在教堂某间屋子里离奇失踪了。最后婚礼不欢而散,我们顿生一种被调戏的感觉,打算到教堂后面散心,谁知更加恐怖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在教堂的后院,有一座带有十字架的古老墓碑,墓碑上居然刻着那对离奇失踪的新人的名字,我的天啊!我实在受不了这个打击,两眼一抹黑,昏死过去…… 本次哥特英国之旅我们几乎跑遍了大半个英格兰,马车、汽车、火车、飞机、轮船,能想到的交通工具都被我们做了个遍,古堡、乡村、孤岛,各种充满哥特气息的事物我们也都见到了。 我们总算跌跌撞撞地回到了上海,而我却一病不起,大夫说一是劳累过度,二是由于在泽西岛上受到了巨大的惊吓。所以,编辑部决定下辑将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小说能写插图能画的万能小编翩竹带大家重游欧洲,来一次欧洲吸血鬼之旅!要知道翩竹白天是小编,晚上可是半血族术士哦! |
||||
| 上一章:朝圣名... | 下一章:阿加莎... | |||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