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和独裁者

帝王业与百姓家  作者:陈舜臣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秦始皇是杰出的人物。而且,他本来就爱出风头,不能忍受平庸和守旧。对于创造新事物,他有着异常的热情。从这点来看,我认为他是一位艺术家。

在他的面前摆着宏伟的素材——全天下。消灭了六国中最后的齐国,全天下就都属于秦国了。面对这宏伟的素材,秦始皇的创作欲熊熊燃烧起来。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建造国家的事业中。至于这件作品是杰作还是劣作,人们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他非常喜爱自己的作品。对于妨碍自己创作的人、稍微流露出一丝反对的人,他都会无情地镇压。

充满自信的艺术家大都是天生的独裁者,他们只认同自己的作品。秦始皇也不例外。消灭六国之后,他就想:必须要改掉“王”的称号。

夏王、殷王灭亡了,神圣的周王也灭亡了。六国最后的齐王更是饿死于松柏之间。松柏常绿,而松柏下的齐王却如此短暂无常。因此,注定要灭亡的“王”之称号不宜再用。

秦始皇问群臣:“有什么称号配得上我这不朽地位的呢?”

群臣商议后,回答说:“古时五帝只是统治一小块领土,远远不及大王之伟业,所以用‘帝’的称号也不合适。在古代,‘天皇’、‘地皇’、‘泰皇’等各种称号中,尤以‘泰皇’最为尊贵,不如就用‘泰皇’如何?”

秦始皇道:“那就去掉‘泰’,只取‘皇’,后面再加个上古的‘帝’字——就称‘皇帝’吧!”

“皇帝”的称号,就是从这时开始使用的。

作为满怀抱负的先驱者,往往都特别注重名称——既然要开创前所未有的新事业,就不能沿用原有的旧名称。

秦始皇继续说道:“人死后起谥号难免有‘子议父、臣议君’之嫌,今后应废除谥法。我称‘始皇帝’,后代以数字相称,为‘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无穷无尽。”——实际上,别说什么“万世”,秦朝到二世就灭亡了。

秦始皇还规定:原先一般人用于自称的“朕”字,以后只有皇帝才能用。这是根据李斯提议而定的。皇帝之命称为“制”,皇帝之令称为“诏”,皆始自秦始皇。

称皇帝为“陛下”的规定,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秦始皇如此热衷于制定各种新规范,可见他不仅是个创作狂,也是个乐此不疲的统治者。

他对战国时期各国五花八门的度量衡也进行了统一。

他还下令把各国长短不一的车辆尺寸变成一致。战国时期,兵车是主要的战斗工具,由几匹马牵引。如果在道路上挖出不同尺寸的车辙,就能防止他国兵车入侵。但如今天下统一了,没有“他国”,也就不必再保留不同尺寸的车轨——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同轨”。

接着是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车辆尺寸一样,各国文字也是五花八门。现在还偶尔会出土一些战国时期的金属印章,上面的文字和汉字略有差别,有时难以辨认——一般把这称为“六国文字”。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任由六国文字各自发展,那么,现在中国也许会使用好几种不同的文字,就像欧洲有罗马文字、俄罗斯文字、德国文字一样。甚至,连国家本身也可能会像欧洲一样分裂成几个小国呢。

总之,这也得归功于秦始皇。

统一天下之后,丞相提议:“燕、齐、楚地处偏远,朝廷难于监管,何不封各位皇子为王,让其镇守各地?”

群臣都赞同。李斯却表示反对:“周文王和周武王在各地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结果又如何?随着时日一久,彼此互相疏远,甚至像仇敌一样互相厮杀,连天子也无法阻止。因此,与其分封领地给诸位皇子和功臣,还不如从国库中取出财物赏赐他们。”

秦始皇点头说道:“有道理。几百年来,天下人饱受战乱之苦正是因为各地诸侯的存在啊。不可设置诸侯!”他自己也是殊死拼杀的诸侯之一,对这一点有切身体会。

他决定把天下分成三十六郡,定咸阳为首都。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由中央派郡守进行统治。当然,郡守以及其他主要官员都属于官僚,会经常调动,不必担心地方势力增强而发展为诸侯,同时也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这就是“郡县制”,也是秦始皇的功劳。

从此以后,中国的政治形态就变成了以官僚体制为中心。甚至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徙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去西南边远地区去做苦役。后来,即使皇帝有时分封亲属、功臣为王,大都也只是很小的一块封地,仅相当于村支书而已。而且还规定,分封的王只能从封地征税,不能直接插手封地的行政管理。

【陈说】

皇帝独裁的强制性统一使得各地出现了一时的混乱,但使后人受惠无穷。秦始皇极其迅速地完成了这项迟早要做的事业。尽管看上去有点操之过急,但当时的始皇帝有着绝对的自信,想必也不会觉得这些激烈的改革和统一过于勉强。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万里长城》

自从秦始皇灭六国以来的两千几百年,中国没再出现过类似日本“大名”[大名:日本古时对封建领主的称呼。]这样的诸侯。从这一点来说,也可以认为秦始皇这位“创作者”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的特征。

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自信心膨胀,以为凭自己的力量无所不能。终于,他决定通过压制言论来控制人们的思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

焚烧书籍,活埋儒生。

“请下令将医药、卜筮、种树以外的书籍全部烧掉。”提出这个建议的,正是法家的李斯。理由是,那些书籍不师今而学古,以古非今,惑乱民心。

【陈说】

当时的秦朝政治实质上是李斯政治,责难政治便是责难李斯。李斯明白,责难之声主要来自儒家,因此,有言“今不如昔”者一律抄斩全族——秦统一天下,实行全新的政治,怎么能和过去比呢?简直是岂有此理!李斯试图以“焚书令”给予儒家沉重的打击,进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李斯很清楚,秦始皇唯我独尊,对于以今比昔毁谤当下政治的行为必定勃然大怒。他也清楚儒家对封禅之事议论纷纷且观点不一,秦始皇很是瞧不起这些人。因此,李斯坚信自己的进言会被采纳。

秦始皇果然开始实施焚书令。

这是赤裸裸的言论封杀,是愚民政策。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万里长城》

纸是三百多年后才发明的。当时的书籍还是用连接在一起的木简和竹简。

焚书的大火一连燃烧了好几天,尘烟滚滚,不时发出竹片爆裂声。一到夜晚,远远就能看见火星在空中飞舞。

见此情形,魏人陈馀对友人孔鲋说道:“秦王下令烧毁先代书籍,说是三十日之内不烧掉的话,书籍主人会被黥为城旦[黥为城旦:一种刑罚名。脸上刺字,罚做筑城苦役。]。你有这么多书,太危险了吧?”

孔鲋答道:“怎么会?只有我的好友才知道,而秦王并非友人,所以我不会有任何危险的。我要把这些书藏起来,以待后人求书。”

孔鲋字子鱼,是孔子的八世孙。

对于坑儒,人们似乎有一些误解,以为是把世上所有的儒生抓来活埋,其实并非如此。

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方士侯生、卢生自称能炼制长生不死之药,从秦始皇那里骗走许多钱财后就逃跑了。在调查此事的过程中,儒生们互相揭发,有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认定有罪,最终处以死刑。

他们被处死,并非因为是儒生,而是因为有罪!

秦国是法治国家。

法律是神圣的。

不过,在秦始皇眼中,应该没有“神圣”的观念吧?他知道自己原本并非继承王位的正当之人,所以不可能对血统抱有什么信仰。既然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神圣”观念,那秦始皇只能成为唯物论者。换句话说,就是唯法律论者。在秦帝国,一切都按照法律规定运行。违反者以及批评者都会遭到严惩。

每当游客登上西安郊外华清池的后山时,导游就会指着前方说:“这就是秦始皇的陵墓。”

前方隐约可看见一座山丘,仿佛是巨人用手指在地面上捏成的一样。人们称它为骊山陵。

陵墓呈双层方形,底边长约五百米,南北比东西稍长。墓室顶部绘有星宿图——近千年后日本的高松塚与此如出一辙。据说,秦始皇陵的墓室下还有水银绘制的百川、五岳等地图。

好不容易才把天下夺到手,所以死后也要全部带到另一个世界去——这是历代皇帝的共同愿望。秦始皇也不例外,而且生前就建好了自己的陵墓。当然,为了修建这项工程,许多百姓被迫服劳役。

陵墓是死后居住的地方,而秦始皇在世时居住的宫殿也极尽雄伟——这就是著名的阿房宫。

东西五百步——“步”是长度单位,一步相当于1.35米,五百步就是675米。南北五十丈——当时一丈为2.25米,五十丈就是112.5米。

这座雄伟的宫殿里可坐一万人。“阿房”是当地地名,故称“阿房宫”。本来计划等竣工时再取个好名字,然后把天下的财宝和美女都汇集于此。但还没等宫殿建成,秦始皇就死了。

说点题外话。日本占领台湾时,建造了一座宏伟的总督府,想以此威慑殖民地的居民。而当时台湾连两层楼的房子都很少见。当地人把这座总督府称为“阿房宫”——这个绰号表达了他们的愿望:殖民统治者一定会很快灭亡,就像阿房宫的主人秦始皇一样。

【陈说】

在战争和苦役中失去丈夫的妻子不知几万、几百万。她们的泪水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民俗,并且世代相传。先前就有和孟姜女的故事几乎相同的传说,因此这不是真实的历史——此种论断十分滑稽。我倒认为,没有比这更真实的历史了。欲以悲恸之泪使地动山摇、长城崩塌的女子何其多哉!现在也应该还有。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万里长城》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调集了七十万名囚犯修筑骊山陵和阿房宫。

秦朝法律严酷,所以囚犯越来越多。为了给修筑工程输送人力,甚至还会故意捏造罪名以增加囚犯。

这些巨大工程还包括大家所熟悉的万里长城。

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建造城墙。秦始皇时期对此进行了加固、连接和增修,建起了长达两三千公里的长城。当然,这也是耗费众多人力的巨大工程。

秦朝有一半人被迫服劳役,剩下的人则需要缴纳占收入三分之二的重税。对于这样的秦始皇政权,人民自然是怨声载道。同时,六国的残余势力也怀着亡国之恨,等待时机报仇。

秦始皇却一直以为,自己的强大力量可以轻易压垮人民的不满和怨恨。他下令把天下所有兵器都收集到秦都咸阳。

当时的刀剑、长矛等都是青铜做成的。这些兵器熔化后,铸成大钟以及十二尊铜像。关于这些铜像,《史记》只记载了一句:“金人十二,重各千石。”“千石”大约等于三十吨。三十吨的铜像,规模相当巨型,不知道是用来朝拜还是用作装饰。

有人认为这是夷狄部族人跪着的铜像。如果确实如此,那也许是用来纪念战功的。近代日本也会把战争中缴获的大炮、炮弹等摆在神社里以纪念胜利。看来,人们的想法过了两千年也没什么改变。如此说来,丰臣秀吉颁布的“刀狩令”[刀狩令:1588年,丰臣秀吉向全国颁布“刀狩令”,没收农民手中的兵器。]也和秦始皇如出一辙。

这些铜像摆在宫廷的院子里。各地已经没有像样的兵器了。在严酷的统治下,想暗中制造兵器也并非易事。

从中央派往各地的官吏本来就不是当地人,没想过要长住下去,所以也不必卖人情。而且,对于违法行为,中央鼓励——不,是严格规定必须重罚。如果被发现执法不严,官吏就会掉脑袋。

秦始皇心想:如此严加管理,天下当能太平。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秦朝天下被推翻,正是这种高压政策所引发的。关于这点,后文再叙。

秦始皇在位时,经常巡游各地。所到之处,树立石碑,把颂扬自己功绩的文章刻在上面,希望自己永远被子孙后代称颂。然而,每当想到有一天会抛下属于自己的天下、离开人世,秦始皇就觉得无比遗憾。

“我不想死……”

如果有长生不老药,无论如何都要弄到手。当然,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

在琅琊,有时能看见海市蜃楼。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当地有很多神神道道的方术士、占卜师。其中一人名为徐福。

秦始皇来到琅琊,照例建造大石碑时,徐福说道:“海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在那里。我希望能斋戒沐浴,然后带领童男童女前往求仙。还请陛下赐予援助。”

如果遇见仙人,也许就能获得仙药。

“好。那就快点着手准备吧。”

秦始皇将大量钱财和几千名童男童女赐予徐福。

徐福骗到钱财后,独自暗笑道:“如此暴政横行的国家,怎能住得下去?我还是出海去寻找新天地吧。再见了,暴虐的秦国!”

随行的几千童男童女成了移民。一旦发现新天地,如果人手不够,也没法进行建设。因此可以说,秦始皇为徐福提供了流亡资金和年轻的开拓移民。

据说,徐福的移民团在日本纪州登陆。熊野市和新宫市都分别建有“徐福之墓”,至今还在为哪一处是正宗而争吵不休呢。

过分自信会让人走上疯狂之路。独裁者尤其危险,因为身边没人敢劝阻他。

秦始皇离开琅琊后,途经江苏进入湖南,乘船在长江上航行。经过湘山祠附近时,忽然刮起大风,船只无法前行。

秦始皇问博士道:“这里祭祀的湘君是什么神?”

“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

“哼,这神竟敢顶撞我!”

秦始皇大怒,立刻派来三千名服刑的囚犯,把湘山上的所有树木都砍光了。

这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事。

翌年,秦始皇再次出行。当队列行至河南省阳武县博狼沙山中时,忽然一把大铁锤从天而降,砸中了秦始皇御驾旁的副车。显然,这是有人想刺杀秦始皇,只不过砸偏了。

秦始皇大怒,下令搜山追捕刺客,但却没捉到。《史记》记载:“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展开了全国规模的搜捕,但最终还是没有捉到。

这次行刺秦始皇是韩国宰相之子张良策划的,当然是为了报韩国被灭之仇。张良找来大力士,请他投掷铁锤袭击秦始皇。

秦始皇三十六年,有陨石坠落在东郡,上面刻着几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震怒,派御史调查,但最终也没查出是谁干的。于是就把附近的居民全部杀死,并烧毁了那块陨石。

“真不吉利!”秦始皇怒吼道。

这位君临天下的皇帝气得眉毛抖动,肩膀哆嗦,口吐白沫。他经常发怒。郭沫若在历史小说中把秦始皇描写成一个癫痫病患者,也许确有其事。

秦始皇不想死,但从来没人能幸免。这是他唯一的烦恼。

秦始皇三十七年,他再次外出巡游。

左丞相李斯随行,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秦始皇的亲属中,只有末子胡亥陪同出行。这成了秦始皇最后的旅行。他在山东省平原津病倒了。

他躺在病床上喃喃说道:“我不想死!”

如果自己死了,那天下怎么办呢?

《史记》记载:“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临终前,在秦始皇渐渐蒙眬的意识里,也许还惦记着长生不老药吧。

“凭我的力量,莫非还是难逃一死吗?不知道徐福现在怎么样了……”

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享年五十岁——绝对算不上长寿。

上一章:破晓前... 下一章:丧心病...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