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考变成乐趣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无趣的

经常有读者问我:你总说我们要多思考,可是每天的生活就是那样,究竟要怎么思考,思考什么呢?

我想与你分享一个例子。

我平时的娱乐很少,比较感兴趣的是看推理小说。我读书又比较快,大约半天就能读完一本。但我不会读完一本小说就把它抛诸脑后,而是会对每本书做一个档案。档案里有什么呢?我会简略记录下每本小说的剧情梗概和叙事诡计,再简要写上几句评析,分析它用了什么样的诡计,在哪些地方做铺垫、埋伏笔,如何误导读者,以及本身的逻辑链条是否严谨合理,等等。

积累到一定时间,我就把它们整理到一个“推理小说诡计讲义”的项目里面,里面汇总了各种各样推理小说常用的诡计,以及它们的征兆、技巧和典型案例。假以时日,也许它能成为一本推理小说的写作参考书。

为什么提这个呢?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把思考当成一件很严肃的事,也不要觉得只有“正经事”才值得去思考。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只要你去咀嚼、加工,让它跟你发生联系,都可以是一种思考。思考本来就应该是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就像前面这个例子,很多人读一篇小说,专注的是当下的感受,读完就完了。过了一段时间,也许还记得一点人物和剧情片段,也许完全忘记了。这很正常。但其实可以更进一步,一边读,一边让自己去思考:这部小说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好在哪里,可以如何改进?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思考到什么?

正如我在前文中强调的一句话:很多时候,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不一定很重要,你在这个过程中想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因为你所读到、看到的事物,都是外在于你的,它们并不是你的一部分;反过来,只有当你跟它们产生共鸣,你在大脑里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加工,它们才跟你的生活产生了联系。

生命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系列的事件,在时间之流中起伏、涌动。而我们每一个人,都驾着一叶小舟,漂流在时间之流上,不断地与这些事件碰触、发生联系。如果仅仅停留在“感受”,那你实际上是没有生活的。你只是不断在“遭遇”它们,接触,丢下,离开,前往下一个地点。重复循环,直到生命尽头。

什么样才算是“生活”呢?只有当你对这些事件进行筛选,把一部分容纳到自己内部,再用它们与新的事件互动、交换,再次容纳新的东西进来……如此循环往复。那些历经一路最终留在我们船上的,才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举个例子。看完一部电影,只是停留在“喔,还不错”的程度,那也许过不久就会淡忘,只会记得“我好像看过它”。但如果你能从中得到某种东西——也许是一种启发,灵感,审美体验,抑或是一种力量,你会在某个深夜突然想到并进行反刍,会代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剖析和审视自己,会推荐和分享给朋友,甚至对它的技法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那么,它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你用来思考其他问题、理解其他问题的一种方式。

当然,绝对的有和无是不存在的,所有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思考,只是程度和量的区别而已。但是,当我们说一个人的生活“丰富”或者“贫瘠”时,我们指的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个人内心世界相对于外在世界的复杂程度:是简单地复制和模拟它,还是会对其进行复杂的加工?

只有当你有选择性地、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批判、审视、加工的时候,我们作为人类的主体性才得以体现。

所以,很多朋友会说:为什么要动脑呢?我不动脑也觉得很快乐,这不就足够了吗?

但在我看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并不仅仅是快乐,也不只是体验,而是我们作为一个主体的成长。并且,通过这种成长,能够更好地跟这个世界交互,能够干预和影响这个世界的其他主体。

这是比起单纯的快乐,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的事情。

五种需要避免的模式

思考的本质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你首先需要足够的信息,才能开始加工。获取这些信息的过程,就是学习,也叫作“输入”。

同样,当我们对信息加工处理之后,会收获一些成果,可能是灵感,可能是观点,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行动……总而言之,我们大脑中原本杂乱的想法,会通过这个加工过程,变成有序的思考。这就是“输出”。

这就是第三节里面讲到的输入-输出模型。我们再把中间过程的“处理”体现出来,就构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输入-处理-输出”模型。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维持这三者的平衡,让信息充分流动起来,才是有效的。如果缺乏了其中某一个环节,就会造成失衡。这也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五种模式”。

1. 松鼠模式:只有输入,缺少加工和输出。

这会造成信息的囤积。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但只是把它们存进笔记里,从来不去思考或行动。久而久之,笔记本越来越厚,但你从中真正获取到了什么,得到什么改变了吗?没有。

2. 青蛙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出,缺乏输入。

这会导向无意义的幻想,也就是“思而不学则殆”。有效的思考,是以思考为起点,去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来支撑自己或者修正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无效的思考,是以思考为终点,停留在自己编织的逻辑里面,把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就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听不见外面的声音,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难以成长。

3. 金鱼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入,缺乏输出。

这会造成生命体验的碎片化。你会感觉你的人生是由一个个碎片组合起来的,想法、灵感、计划……就像“金鱼只有7秒记忆”一样,仿佛总是产生了就又消失,难以构成一个整体。原因就在于:你没有把这些无序的想法重构成有序的思考成果,并落实到行动,从而,你的体验可能会很充盈,但会缺乏真正有效的成长。

4. 驴子模式:只有输出,缺乏输入和加工。

这会导向“盲目”,就像推磨的驴子。如同我之前说过的,单单为了做一件事情而去做它,但却不去想“我为什么要去做”,从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可能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事情上,像无头苍蝇一样不顾方向地折腾。

5. 鹦鹉模式:只有输入和输出,缺乏加工。

这就是你只在“复读”别人的观点,没有一丝一毫自己的理解。那你的生活又在哪里呢?

好的生活方式,一定是要避开这五种模式的。希望能够与你共勉。

一套高效的思考工具箱

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基本的思考技巧,可以帮助大脑转动起来呢?

分享一套我总结出来的思考工具箱,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1. 复述:我获取到了什么信息?

无论是读书、听课,还是在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经验,时时刻刻在内心反刍,多问问自己。让自己复述获取到的信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拓宽你的认知空间,强迫你调用大脑,提高记忆力;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整合你的生活经验,把它变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2. 提炼:在这些东西里面,最核心的是什么?

经常有朋友问我,如何提高自己提炼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个没有什么技巧,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练习。

读一本书,问自己:它最吸引我的一个点是什么?是什么使得它跟别的作品不一样?

跟别人沟通之前,问自己:如果只能用一句话表达我的想法,我会说什么?

读完一篇文章,闭上眼睛思考一下:作者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哪些东西是把它删掉也没关系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删掉的?

……

慢慢练习,你会发现,你对信息的敏锐度变得越来越高。

3. 整合:我如何从一个更高的地方去鸟瞰它?

举个例子。你读了很多文学作品,那是否可以去试着总结它们的共性、写法、结构?比如找出一些这个作者的特点,他想表达和探索的东西,或者这一类作品的常见模式……像我前面讲过的“推理小说诡计讲义”,就是这么一个思路。

同样,如果你读了关于一个领域的许多资料,那么你是否能够自己动手整理出这个领域的一个大致框架和学习路径?这些都是可以去思考的事情。

4. 分析:产生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我有一个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事件,或者一种现象,我会试着去把它抽象,给它建立一个模型,再去思考: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现象,产生它的原因有可能是什么?

当然,要避免自己陷入“青蛙模式”,最好是对自己的判断和猜想保持怀疑和审视,能够找资料去支撑它更好。这可以有效地调动你的大脑,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5. 批判:我可以选择相信什么?

这就是常见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了。最简单的,就是多问问自己,

作者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他的论据和逻辑是什么?

我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相信和接受它们?

实际上,批判的意思绝不是判断二元对立的对和错、真和假,而是像这样,1是完全不信,5是完全相信,我对这个观点和结论打几分,可以抱持多少的信任度?

绝对的相信和否定都是危险的。能够容纳更多的信念,让自己逐一去厘清和审查它们,有针对性地去芜存菁,同时不排斥被推翻的可能性,才是一个人脑力的表现。

6. 代入: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我有一个小习惯,在生活中经常会转转念头,想一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比如去探访、参观一些实体店铺的时候,我会考虑:这个效果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大概的成本是多少?如果以后我也做,会不会考虑借鉴?跟别人交流、聊天时,聊到一个有意思的模式,我也会想一想:这个模式有没有哪个地方跟我是契合的?我可以如何把它引入进来?那些地方是我可以考虑尝试一下的?

我们经常说“产品思维”“商业思维”,其实这就是一个训练产品和商业思维的非常有效的小技巧,它可以帮助你拓宽对世界的理解。

7. 联系:它可以与什么东西联系起来?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种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学到一个知识点,我会思考:它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它的原理和机制可能涉及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跟它的原理可能是一致的?读一篇文章,我也会想:我有没有读过内容和主题类似的文章?它们的观点有哪些共性和区别?我能否从一个更高的层级去鸟瞰它们,把它们综合起来?

知识是有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绝不是孤立的,它一定要跟其他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价值。联系的知识点越多,它的价值也就越高。

8. 定向: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这个问题,也许值得你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里,不断地去思考。

我们的人生,实际上就是在大量的“要我做”里面,寻找空隙去追求“我要做”。那么,我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用在什么东西上?我目前所有要做的事情里面,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必须全力以赴的,哪些是可以转交给别人或者根本不做的?

很多时候,决策的本质并不在于选择,而是舍弃。懂得舍弃什么,愿意舍弃什么,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尤为可贵的能力。

9. 复盘:我如何还可以做得更好?

最容易获得成长的方式,就是从自己做过的事情里面获取经验和反馈。一切学到的东西,一定要落实到行动,再从行动中得到反馈,才能真正变成属于你的东西。

我常常说,应用我的文章、课程里的内容时,不要追求“一下子改变我的人生”,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更有效的方式是渐变,挑出一个方法,去行动、尝试,然后进行复盘总结,问问自己:我以前是怎么做的,现在是怎么做的?怎么样才能使我做得更好,解决我的实际问题?

只有以实际需求为驱动力,把知识放到行动中,通过反馈和复盘不断地驱动这个循环,你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10. 创造:我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

当你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建构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不妨想一想:我可以通过创造一些什么东西,来更好地帮助别人,影响这个世界?

最简单的方式也许就是写作。分享你的心得、经验、思考和方法论,给予别人启发,帮助别人少走弯路。

也可以是指导,咨询,培训,抑或是分享,提议,交流……都可以。一个简单的做法是“5分钟给予”:哪怕你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你也不妨每天抽出5分钟,在你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去帮别人一把,给别人一点指点或反馈。

去创造,它是你跟这个世界,真正产生联系,真正去干预世界、影响世界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实现生命意义、获取幸福感的最好方式。

这套“思考工具箱”,是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练习方式。你不妨把它当成一个备用的库,从中选出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做法,慢慢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试着让大脑动起来,把思考变成一种习惯,去体会思考的乐趣。

你会发现,生活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件非常有趣、非常充实的事情,成为我们意义的源泉。


本章复盘

这一章,我们探讨了如何提高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让自己不断成长、变得更加优秀。

最基本的逻辑,就是要保持心智世界的活力,不断地“喂”给它新鲜信息,让它能够不断成长,更好地拓展和拟合现实世界。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实验心态”。把自己的每一天、每一次经历、每一次挑战,都视为一个实验,有意识地去探索,“榨取”每一分经验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有四种思维模型能起到极大的助益。“个体-整体”模型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底层逻辑;“输入-输出”模型帮助我们分析外界事物的模式和行为;“供给-需求”模型帮助我们理解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动力-阻力”模型帮助我们做出行动和改变。

同样,在这个过程中,要绕开一个陷阱,那就是“我们-他们”的对立。这是阻碍我们更好地去思考、让心智世界拟合现实世界最大的阻力。

最后,我分享了一套思维工具箱,帮助你在每一天的生活里,把“思考”落到实处,把经历的一切事物作为材料,利用碎片时间去培养思考的习惯,让思考成为本能。

聪慧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自有一套逻辑。保持思考的习惯,不断从外界事物中获取养分、化为己用。慢慢地,世界在你眼中,会变得全然不同。

上一章:群体偏见 下一章:意义和兴趣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