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生活的前提是与他人建立起联系

超单身社会  作者:荒川和久

难道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就是独自生活的能力吗?或许你认为这是一个前后矛盾的理论。英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一种能力,叫作“独处的能力(CapacitytobeAlone)”。

在精神分析领域中,至今仍有很多医生认为,一个人独自待着就是“长期闭门不出”的状态或者是“自杀的前兆”,基本上都是从否定的一面来评判“独处”这个事情。温尼科特在1958年首次从肯定的角度来关注“独处”这件事。

他认为,要想获得“独处的能力”,就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和母亲共处的同时也有自己独处的经历。想必很多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简言之就是,母亲在附近观望,孩子坚信一旦有危险母亲会来帮助自己,所以孩子才能一个人安心玩耍。当然,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是感受不到这一点的。当孩子哭了,母亲会给喂奶或者换尿布,一切生活都需要母亲的帮助,长此以往,母亲和孩子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信赖关系。这样一来,即便母亲不在自己的眼前,孩子也会很安心,不会担心自己被抛弃。当孩子稍微长大一些的时候,即便母亲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也能自己玩耍,这样一来,在孩子的心中就有了自立的心理状态。即便他们确实是自己一个人,只要在心理上和周围的人有羁绊,他们就不会有孤立感。

也就是说,“能够独处”就是一种能够感觉到“有人陪在身边”的状态。例如,年轻夫妇睡在同一个房间,但是两个人却各玩各的手机,但是他们还是互相感觉很好,这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人陪在身边”并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陪伴,在心里特别珍视对方也是一种陪伴。

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待着不会让你感到不安,那么之后的生活中,即便你是物理上的“孤身一人”,但你的心理上也不会有孤立感。也就是说,你就拥有了“独自生活的能力”。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谁都不在身边”,那么就没办法自己生活。

重复一下,“独自生活的能力”并不是指能够忍受独自一人的忍耐能力。要获得“独自生活的能力”,前提就是要与人建立联系。如果一个人在心理上没有与任何人建立连接,那么这个人即便长大成人,也依旧还是像孩子一样。他们只依靠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人,一旦现实生活中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未婚者也分两种。一种是有“不结婚”的想法或心理准备的单身男女,一种是感叹“好想结婚但结不了”的未婚者。

前者并不是说就完全否定结婚这件事,而是看是否有合适的时机或者是否能遇到合适的人,他们也有可能会结婚。有一些单身男性已经隐婚了,这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结婚既不是目的也不是目标,而是一种获得认同感或成就感的手段。

但是后者却不这么想。他们往往对结婚抱有很强的目的性,反而把自己弄得束手束脚,逐渐走向一个自己无法选择的境地。他们的生活之所以会变成悲剧,是因为他们认为结婚就能够找到幸福,所以一旦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状态就很容易消极和悲观。仅仅因为没有结婚对象,他们就能有一种巨大的“自我否定感”和“挫败感”。这是因为过度依赖“结婚”这件事,从而让自己产生了“就是想结婚”的执念,一旦达不到,他们就会认为被全世界孤立了。

依赖方只有一个,备选项只有一个,就意味着自己毫无决定权。很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没有自我决定权,人就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从而什么也做不好。也就是说,依赖型的人就是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连自己决定的权利都没有,而自立型的人,无论是多小的事情,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作出选择。若是将这一问题与前文中的“单充”话题联系起来的话,那么就可以说,被动的“ぼっち”是属于依赖型的人,而主动的“单充”则是属于自立型的人。

我们与他人的连接是独自生活的前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我们与他人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就会减轻对一个人或者物的过度依赖,反而能够自主地选择依靠某人或某物,这样我们就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上一章:独自生... 下一章:要想独...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