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帝王 皇帝的“私事”

不变与万变  作者:葛剑雄

从夏朝到清朝都是“家天下”的制度,国君或者皇帝都要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如果不止一个儿子,就要立其中一个为太子,成为国君或者皇帝的合法继承人。在正常情况下,太子就是下一代的皇帝,立太子自然不仅是皇帝的私事,也是国家的大事。所以,皇族、后妃、大臣,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都要力争自己最理想的对象被立。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皇帝也无可奈何,或者处于两难的选择境地,或者身不由己违背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

一般来讲,立嫡、立长是符合传统的,比如皇后生的孩子又是大儿子,那么这是最理想的,两个条件都符合了。但是往往皇后没有生育,孩子都是庶出的,都是嫔妃生的孩子;或者皇后虽然有孩子,但是不是长子,或者年龄太小。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是立嫡还是立长,就会引起巨大的争议,而且双方都会列出很多具体的理由来。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皇后的儿子是长子,既是嫡又是长,比如晋武帝的儿子司马衷,明显是个白痴,这个时候有人会主张应该立贤。或者有的嫡长子品行太差,出于公心的大臣也会主张立贤。问题是“贤”的标准怎么来确定呢?什么条件下可以取代嫡长呢?

老实说,连皇帝本人都很难判断哪一个儿子是“贤”,因为皇帝的孩子生下来以后,与皇帝没有多少接触,甚至与他的母亲也没有多少接触。皇子从小一般都由奶妈、保姆或嫔妃抚养,长大后由太监伺候,有的到了成年就住到宫外,或封了王住到王府。清朝为了防止母子之间形成特殊的感情,关系太密切,所以还规定无论是皇后还是嫔妃生的孩子,都交给其他嫔妃抚养,交叉抚养。所以自己的孩子真正表现得怎么样,品行怎么样,连他的母亲也不真正了解,皇帝了解得更少,更不用说外面的大臣。

有的皇子早就出了宫,或者已经到外地去驻守或者封了王,要议论他到底是不是“贤”,往往没有确切的根据,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所以即使是完全出于公心的大臣,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出现分歧。立太子的过程往往给了各种政治势力明争暗斗的机会。这样立出来的太子,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稳固的基础。

还有一种情况,皇帝死的时候还没有儿子,或者儿子很小。个别皇帝本身没有性功能,三宫六院再多也是不会有儿子的。有的皇帝死时还没有成年,或者岁数太小。再一种情况完全是人为的,后宫明争暗斗,皇后或者得宠的妃子自己不能生育或者生育失败,出于忌妒,或者要为自己留下机会,千方百计地干扰破坏,造成其他嫔妃也不能生育,甚至采取阴谋手段杀掉对方的婴儿。继位的皇帝尚未成年,就得由母后临朝,原来的皇后或他的母亲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有时还会有两位太后(他的嫡母即原来的皇后,他的亲生母亲即原来的嫔妃)同时垂帘听政。但是绝大多数太后年纪不大,毫无治国能力,只能请外戚(自己的父亲、兄弟)来执政,造成外戚专政。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短寿,前后有六位皇帝死的时候还未成年,或者没有儿子,只能从宗室中挑选继承人。掌权的大臣或者外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一般都会找幼小的宗室,年纪小容易控制,皇帝还未成年,太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垂帘听政,外戚理所当然可以执政。实在找不到小的,也会找一个比较疏远的宗室,或者一直生活在首都以外偏僻地方的人当皇帝,至少有一段时间比较容易摆布。还有的继承人平时穷惯了,当了皇帝以后就拼命搜刮,甚至自己建小金库。

如果皇帝不止一个儿子,而且儿子很多,或者皇帝在位的时间比较长,太子问题也会成为政治斗争的一个焦点。当太子长大成人了,皇帝往往要他听政,训练他治国的能力,太子就不得不介入国家大事。如果太子的理念和处理方式与皇帝不同,就会引起皇帝的不满,甚至发生冲突。有的皇帝会动换太子的念头,也给其他皇子提供了机会。

朱元璋特别喜欢他的大儿子朱标,将其立为太子后要他协助办理政务,很快发现他有一个很大的弱点,朱标生性懦弱而且讲仁慈,与朱元璋的铁腕手段完全相反。朱元璋当然不满意,有一次他把一根带刺的荆条扔在地上,叫太子捡起来。太子说:“这么多刺怎么捡呢?”朱元璋说:“你现在该明白了,我就是要先帮你把这些刺除掉,你才可以捡得起来。你不要老是怪我杀人太多,这是为你今后能够稳定掌权,能够治得了这一批人。”幸亏他的太子死得早,要是不死,朱元璋以后未必会容得下这个太子,也许他也会考虑换人。

太子长大了,原来不被人注意,或小心掩盖着的另一面就会暴露出来。唐太宗开始时立他的长子李承乾为太子,这个太子很会耍两面派,他喜欢声色犬马,但瞒着唐太宗,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如果大臣知道了来规劝,他又虚心接受,做出一副可怜相,大臣也就不好意思再追究。但皇帝迟早会发现,其他皇子也会利用这个机会,难免不产生继承危机。

太子和其他皇子身边都需要有辅佐的人,也必定有一批人将自己的前程和利益押在未来的君主身上。辅佐太子的人希望他顺利接班,甚至巴不得皇帝早点死,否则皇帝寿命太长,他们比太子更等不及。其他皇子身边辅助他的人,当然寄希望于皇帝废掉太子,他们的主子和自己才有出头的机会。太子与其他皇子都会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相互明争暗斗,你死我活。太子得随时提防自己的兄弟,其他兄弟则日夜盼望太子自己得罪皇帝,甚至要想办法诬陷他谋反,自己才有上位的机会。

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为自己考虑,大臣们都无法置身事外,有时连皇帝也无可奈何。唐太宗立李承乾为太子后,到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不得不把他废掉,但再立谁呢?他很喜欢另一个儿子李泰,李泰直接向他提出当太子的要求,他就答应了。但有几位大臣支持晋王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而李治也在尽自己的努力争取。李承乾被废后又与唐太宗的弟弟勾结起来,唐太宗的另一个儿子齐王居然公开谋反,搞得唐太宗心烦意乱。有一次他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和褚遂良四个人,他越想越气,说:“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弟弟,干出这种事来,我心里想想实在没有意思。”说着说着,居然自己趴倒在座位上,这些人赶快把他扶起来。唐太宗抽出自己的佩刀要自杀,褚遂良夺下他的刀交给等在旁边的晋王李治。这时长孙无忌等人问他到底想干什么?唐太宗说,看来我要立晋王了,这样才定下来。唐太宗也许并不是真的想自杀,他只是用这个手段要挟四位重臣同意立李治,以平息这场争夺。即便如此,也说明这是他碰到的一个天大的难题,才不得不用这样一种办法来解决。

在位时间久的、儿子多的皇帝,几乎都碰到过这样的难题:废太子,立其他皇子为太子,往往演变为一场血腥的权力斗争,皇帝甚至因此而丧命。比如隋文帝原来的太子是杨勇,他相信了谗言把杨勇废了,立了隋炀帝杨广,最后被杨广杀了。

汉武帝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四年,晚年身体多病,又多疑,小人有机可乘,就在中间拨弄是非,诬陷太子,偏偏这个时候他又不在首都长安,在离宫。太子急得不得了,怕说不清楚,直接杀了这个小人江充。武帝根据片面报告断定太子已经造反,派兵镇压,迫使太子在长安城里采取行动了,最后被镇压,被汉武帝逼死。汉武帝的儿子被杀,孙子被杀,以后连他的曾孙就是后来的汉宣帝,也差一点在监牢被杀。

汉武帝晚年其实非常痛苦,他也知道儿子并不想造反,但是为了自己的体面,始终未给他平反。直到汉宣帝做了皇帝,对自己这位祖父,就是汉武帝的儿子,也只能用“戾太子”作为他的谥号。“戾”是一个恶词,但是因为汉武帝给他定的罪名并未改变,就只能如此。

康熙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六十一年,儿子多,立了太子又废,废了又立,最后还是废,到他死时还没有再立太子,造成雍正兄弟之间残酷的争夺。

有时太子死了,皇帝因为移情到孙子直接传位给太孙,也会引出大乱。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先于他而死,他就立了朱标的儿子为太孙,即建文帝。结果建文帝刚继位,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就起兵“靖难”,名义上是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为国家消除这个灾难,实际就是公开的武装叛乱,三年多后打进南京,建文帝自焚而死。

这不是太子、太孙、皇子们本身的悲剧,在家天下的制度下,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

上一章:第十一节 下一章:第二节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