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大规模屠杀——长平之战

不变与万变  作者:葛剑雄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的大将白起进攻韩国,攻占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市),完全封锁了韩国本地和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之间的交通线。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就依附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市西北)抗拒秦兵。双方相持了一年,廉颇在打了几个小的败仗以后,就坚守不出,以逸待劳。

到了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采用范雎的计谋,派人到赵国去行反间计,散布谣言说:“廉颇仗打得不行,也快要投降了。其实秦国最害怕的人是赵括,如果赵括去取代廉颇的话,那么秦国就会退兵。”赵王相信了这些谣言,就任命赵括为统帅,取代了廉颇。其实赵括只会空谈,根本没有带兵的经验,又不体恤将士,所以他贸然出兵进攻,结果大败,被秦军包围。

秦国知道这场战争非常重要,征发了国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通通调派到长平,团团围住了赵国的军队。赵军的运粮道也被秦军切断,赵军饿了四十多天,最后只好苦战突围。赵括自己战死,四十万军队全部投降。秦国的大将白起决定把这些降兵统统“坑杀”,全部活埋,仅仅挑出两百四十个年纪小的人,让他们回赵国去报信。

赵国前后丧失了四十五万兵力,而秦国的军队经过这番苦战也是死者过半。

对于这次战争的真实性历来是有争议的,一些人认为不会一下子活埋了那么多人。这些年在高平这一带已经发现了大批古代的骸骨,经过DNA鉴定,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当年被活埋的赵国军人。

为什么秦军要采取活埋的办法呢?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要杀个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保证将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彻底杀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砍头。一旦身首异处,绝无可能不死。但由于当时还没有高质量的钢刀,即使被杀者引颈受戮,完全配合,再锋利的刀砍不了几个头就会因刀刃锩口而无法继续使用。

想要把四十万人在短时间内全部杀掉,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活埋。特别是高平这一带本身地势起伏,不缺土石,只要找个合适的地点,或者挖个大坑,把这些俘虏捆绑赶入推入,就可以大规模扑杀。

选择这样一种“坑杀”的方法,在当时是大规模快速屠杀俘虏的有效办法,或者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史书所载不止这一次,不过长平之战被坑杀的人数最多。

赵国士兵既然已经投降,老老实实当了俘虏,为什么秦军那么残酷,非要将他们都杀掉呢?当然这与白起个人的残暴有关,但背后真正的原因还是这场战争是秦国与赵国之间你死我活的一场恶斗,具体原因则是粮食供应。

长平战场远离秦国本土和粮食供应基地,加上双方对峙已有两年多。秦国动员了几乎全部成年男子,连十五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都上前线了,后方的农业生产肯定会受到影响。即使运输路线畅通,要连续两年保证几十万秦军和数量可观的运粮人的食粮,秦国的粮食生产和储备不会再有余地。到战争结束,秦军的余粮至多能维持部队返程的消耗。赵军的粮食早已断绝,那么俘虏已经饿了四十多天。无论秦军想就地收编一部分俘虏,或者将他们押送回秦国,至少要最低限度供给他们一点粮食,使他们不至于饿死吧!更何况秦军本身已减员过半,又疲惫不堪,再要抽出一部分将士管理、押送大批俘虏,没有哪位主将能有安全的把握。

如果将俘虏就地释放,同样得给他们留一点粮食,否则大部分人也会饿死,而其中一些强悍者完全可能与秦军拼命,至少会制造麻烦。释放他们回赵国,一部分人也会死在路上,而幸运能回到赵国的人,无论多少,都增加了赵国的人力资源,无论是继续当兵还是回乡种地,无论如何都是对秦国不利的。

经过这番分析,尽管我们在道德上可以谴责白起的残暴,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站在秦国的立场,为了秦国的利益,换了其他人,也只能做这样一种残酷的选择。

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大规模屠杀俘虏或降人的情况,大多与这两个因素有关——敌我之间的军事态势,粮食供应。而在早期,在缺乏高效有用的杀人武器时,往往采用活埋的方式。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楚怀王与项羽、刘邦等诸将相约,“先入关中者王之”(谁先进入关中灭了秦朝就当关中的王)。第二年,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大破秦军,与秦将章邯相持数月,章邯屡战屡败,最终投降。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让他率降兵前行。不久,刘邦的军队通过武关,首先进入咸阳,灭了秦朝。而项羽的军队还在函谷关外面的新安(今河南新安县西),当晚项羽就在新安城南将二十万降兵全部“击坑”(袭击后活埋)。其实,秦军中尽管有些人对章邯率他们投降项羽不满,或者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却并没有暴动作乱的打算。真正的原因正是项羽与部将商议的:“秦朝降军人员多,他们心里还不服从,进入关中后会不听指挥,形势就危险了,不如突然袭击杀了他们,只带章邯等将领进关中。”项羽急于攻入咸阳与刘邦争夺关中,自己的兵力绰绰有余。而在短期内要控制消化这二十万降兵,不仅完全没有把握,而且会分散自己的兵力。项羽已经被刘邦占了先机,岂能再被这些降兵拖延时间?项羽当时也没有稳定的后方,不能将这些降兵留在原地,带到关中去也不放心,权衡下来,就只能选择彻底消灭。

项羽与部将没有提到粮食供应的问题,但这肯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项羽这样一支不断作战、快速运动的部队,不可能携带富余的粮食。此前项羽的部队在渡漳水时,曾“破釜沉舟”,只留三天粮食。章邯的部队一直在打败仗,加上秦朝已亡,行政机构和地方政府解体,粮食供应也难以保障。减少这二十万降兵,无疑对改善粮食供应有利。

而要在一个晚上杀掉二十万人,只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突然袭击将他们制服,集体活埋。

项羽有过多次屠城的记录,刘邦也不免屠过城,其根源看来都是这两种因素。

又如,蒙古军队在南下灭金和西征中亚、西亚的过程中,曾经做出一个很残暴的决定,如果路过的那些城,在三天之内不投降的,在攻下来以后就要屠城,至少要将城里的青壮年全部杀光。是不是完全出于游牧民族的野蛮,或是成吉思汗及其部属的残暴呢?其实也得考虑上面讲的这两个因素。

蒙古军队离开蒙古高原的基地,无论是南下黄河流域,还是西征至中亚、西亚,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的。比如蒙古军队包围金朝的燕京(今北京)时,并不是已经完全控制了蒙古高原与燕京之间的疆土。蒙古军队和总人口数量不多,也不可能在沿途部署驻守自己的部队,或安置本族人口。漫长遥远的西征途中更是如此。如果一座城主动归顺,或者在三天内投降了,蒙古军队可以继续进军,无后顾之虑,而且还可以从这座城获得一定的人员和物资的补充,甚至能将其当作自己的后方或后勤保障基地,当然是不进行烧杀抢掠对自己有利。

如果这座城三天之内不投降,是被攻占的,蒙古军队能放心地将城里的军民留在后方吗?敢将这里的人征调随军吗?要保证自己的战斗力,适应快速推进、突然袭击的战术,又不可能留下一些人驻守防范。对他们来说,最合理的选择,就是将能杀的人都杀掉,将能带走的粮食物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毁掉,尽可能消除隐患,否则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增加敌方的力量。

蒙古军队在刚离开基地时会携带一些肉类、乳类和粮食给养,以后主要靠沿途搜集劫掠,本身就缺乏可靠的粮食供应。占有或攻下一座城后,获得的粮食、物资首先要保证自己的需要。如果将降兵或俘虏带走,或者让他们留在原地,都会减少自己的粮食和物资。即使仅仅考虑到这一点,蒙古军队也会毫不犹豫地杀掉会与他们争粮的人。

同样的现象在历史上一些大动乱期间也出现过,如东汉末、三国、十六国、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国、金元之际,都曾经出现过大规模的屠杀,俘虏、降人往往是屠杀的主要对象。除了争夺剧烈、战事残酷以外,粮食极度缺乏是一个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因素。

但在统一过程中的战争,特别是到了统一战争的后期,胜券在握的一方往往要为今后着想,而且已经有了稳定的后方,能在不影响自身的条件下解决俘虏、降人的粮食供应,所以就会采取比较温和的办法。

同样是蒙古统治者,忽必烈在灭南宋时,就在颁发的诏书中要求保护农商。灭宋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屠杀,因为他知道这些地方以后就是他自己的统治区,这里的人口和物资也都归自己所有。同时,此时的元朝已经在黄河流域和江淮之间建立了稳定的统治基础和可靠的后方,特别是已经整编消化了上百万金和南宋的俘虏、降将、降兵。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采取杀俘杀降的屠杀政策,温和招抚、减少损失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上一章:第一节 下一章:第三节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