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下 得天下与治天下
第一节 胡服骑射与骑兵时代

不变与万变  作者:葛剑雄

赵武灵王初年(公元前326年),日益强大的秦国成为赵国的主要威胁。赵国参加了韩、魏、燕、楚的五国联合抗秦,与魏、韩联兵攻打函谷关,以失败告终。赵武灵王九年(公元前317年),秦国军队打败了赵、魏、韩的联军,赵军被杀八万人,损失惨重。接着,赵国的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西阳(一作中阳,今山西中阳)等地被秦军攻占。赵武灵王并不是碌碌无为之辈,面对这样的形势,他不断地考虑要实行根本性的改革,增强赵国的国力。

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他带军队大举进攻中山国(春秋时白狄别族所建,又称鲜虞,在今河北东北,当时建都灵寿,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北),占据了一片地方。然后他亲自率军北上,从代北而西,在今天河套一带渡过黄河,登上了黄华山。这不仅使赵国获得大片的土地,也使赵武灵王进一步地了解了胡人的习俗,特别是胡人战斗力强的原因。于是他召来谋士楼缓,正式提出了他的改革计划。

他认为现在赵国一定要改穿“胡服”,也就是要模仿北方胡人的衣服,要改革赵国传统的服装。楼缓完全赞成,但是群臣却一致反对。于是赵武灵王只好与他的谋臣肥义再一次商量,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肥义这位老臣一锤定音,他说:“没有信心办不成大事,怀疑自己的行动就不能名正言顺,大王你既然已经准备承担不尊重传统的指责,那就不必再顾虑天下人的议论反对。智者自己做出正确的预测,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赵武灵王说:“我不是对改穿胡服有犹豫,而是怕天下人会笑话我。改穿胡服的好处无可限量,纵然天下人笑我,胡人的土地和中山国必定会落入我的手中。”他下定决心,自己带头穿了胡服。但是赵武灵王深知反对势力的强大,为了顺利推动改穿胡服,他必须取得一些关键人物的支持,其中一位就是他的叔父公子成,于是他派了使者去传达自己的意见。

果然公子成表示反对。使者回报以后,赵武灵王说:“既然叔父有病,那我亲自去向他说明。”因为公子成借口自己有病,实际上还是不愿接受。

到了公子成的家里面,赵武灵王又恳切地跟他说了一番道理,说明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又说明如果公子成能够带头的话,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听了这番话,公子成表示歉意:“我太愚蠢了,不理解您这样做的道理,这是我的罪过。现在要继承先王的计划,实行先王的遗志,我怎么能不听命呢?”他恭恭敬敬地接受了赵武灵王赐给他的胡服,并在第二天穿着胡服参加朝会。于是赵武灵王正式发布了改穿胡服的命令。

大臣中还是有人反对,如赵文、赵造、周绍、赵俊等还是极力劝阻,认为还是原来的服装好,要求撤销改穿胡服令。为此,赵武灵王再次强调了他要改穿胡服的理由,同时不再理会一些大臣的反对,坚决实行“胡服骑射”(穿上胡服,骑马射箭)的政策,不久就开始见效。

赵武灵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他亲自率军队进攻中山,占据了宁葭(今河北获鹿北),然后又西征林胡,夺取了榆中(今内蒙古与陕西相交处一带),林胡王不得不向他献马。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赵军大举进攻中山,夺取了一大片土地,赵武灵王亲自率军队攻下了石邑(今获鹿东南)等城市,中山王献出四座城市求和,赵军方才暂停攻势。赵武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3年)和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赵军继续夺取中山国的土地,使北面到燕国和代国(今河北西北及相邻内蒙古地区),西面到云中和九原(今内蒙古阴山以南)的土地连成一片。四年后,中山国被灭,国君被迁到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至此,赵国的疆域和国力都达到极盛。

今天大家也许很难理解,一位国君要臣民改变服装竟会那么困难,而胡服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其实改穿胡服并不仅仅是服饰的改变,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推广一种新的作战方式,就是骑射,也就是组建骑兵,是军事制度的根本性改革。

马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早,而且早就成为家畜,但中国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马的利用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华夏诸族主要用来拉车,而胡人(泛指北方游牧民族,包括东胡、林胡、楼烦、匈奴等)主要用来骑乘。华夏诸族,包括春秋及战国前期各诸侯国军队主要的力量是兵车,步兵是兵车的辅助力量,而胡人基本上都是骑兵。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当然要远远胜过兵车,特别是在长距离和复杂地形条件下。比如兵车对道路要求比较高,兵车的机动性不如骑兵那么强。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因各方都使用兵车,所以这两种方式的优劣难以显示。而当华夏与胡人发生战争,兵车对骑兵的劣势就非常明显。对这一点,赵武灵王必定比其他诸侯国君有更深的体会。因为当时赵国北面已经跟胡人接触,而且他自己深入前线做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由于马车普遍使用,所以“御”(赶马车)就成为当时成年男子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艺。因为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驾车的可能和需要。如日常生活、婚丧礼仪、行军出征都离不开车,替贵族或者国君驾车得有一定身份,战时为主帅、主将驾车更不同寻常。所以孔子教学生的“六艺”,也就是当时定的六门主干课程,其中一门就是御,而孔子本人也是一位御术的高手。

射箭倒不是胡人的专利,比如孔子的“六艺”中也有一项是“射”。所不同的是,胡人习惯于骑在马上射箭,而华夏人都是站在车上或步行射箭,效率高低不言自明。胡人经常骑马狩猎,要射飞禽走兽,他们的弓箭威力也不是华夏人可比的。而华夏人除了打仗外,弓箭的利用机会并不多,往往成为一种装饰和单纯的技艺,结果是中看不中用。

赵武灵王特别能够意识到胡人骑射的优势,当然与赵国的地理位置接近胡人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事先进行了长期深入考察。比如说他在十七年(公元前309年)和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去观测中山国的情况;又到了代地,“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到了黄华山。他当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做了十多年的准备,所以才要颁发胡服骑射令。

他要推广胡服骑射的“骑射”是没有人能公开反对的,也反对不了,找不到不赞成的理由。但是改胡服不仅遇到普遍反对,而且反对还相当的激烈。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胡服是骑射的前提,不改服,骑射就推广不了。当时男子的服装是“上衣下裳”,下面的“裳”就是不分裤腿的裙子,站在车上或者坐在车上当然没问题,但怎么能跨上马,骑在马上奔跑呢?就是上身穿的“衣”,贵族所穿的也是宽袍大袖,站在车上挥戈指挥还没有大碍,但骑马射箭或格斗也是不适宜的。

可是服饰又是等级的标志、地位的象征、种族的传统、家族的荣誉,要贵族穿上与平民、奴隶的服装差不多样式的紧身衣裤——胡服,他们是接受不了的。就是一般士人,也把服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比如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在格斗中帽缨被打断,他明知危险,还是停止战斗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为了保持帽子的完整,他将帽缨重新扎上,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对手杀害。

而且,华夏优于夷狄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大臣们包括他的叔父公子成反对的理由,就是中国要比这些夷狄先进,从来没有中国学夷狄的先例。

当然还有一点,贵族们可能还没有明说。因为当时文武官员还没分化,一般贵族大臣必须文武兼备,胡服骑射涉及每一个人。但胡服骑射对个人技艺的要求比车战要高,在战斗中的危险性也更大,对那些平时养尊处优的人或者只是滥竽充数的人而言,自然是一大难关。正因为如此,一旦实行胡服骑射,不仅会迫使贵族大臣们只能精心骑射,而且会淘汰一大批素质低又不能提高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改革后的赵国才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

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不仅使自己因此而强大,开疆拓土,灭了中山国,使疆域达到了赵国历史上最大的范围,也成为其他诸侯国学习、仿效的样板,骑射很快地推广到各国。到了战国后期,车战基本上已被淘汰,代替的就是各国新训练组建的骑兵部队,骑射成为一种普遍的战斗手段。

但是胡服只推广到了将士,君主、贵族、官员、平民百姓还是继续穿戴华夏衣冠,只有在行军出征、当兵打仗时才换上来源于胡服的戎装。这也可以看出衣冠作为一种文化、礼仪和传统,是相当难改变的。

上一章:导言 下一章:第二节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