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挑战 读了清水洁先生写的书

黑箱:日本之耻  作者:伊藤诗织

将话题拉回我自己的案子。在本案中还存在一个问题,与性犯罪相关的法律漏洞同等重大,即当日为何叫停了逮捕行动。

我和A谈到这一点时,曾直截了当地问道:“有警察系统内部的问题吗?”

A答:“我觉得有,不过没法证明。”

在逮捕令撤销的当日,A就说过:“叫停行动的,是警视厅的最高层。”刑侦一课和二课隶属于刑事部,上面还有刑事部长。这个喊停的人,莫非是指刑事部长?我从某位记者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是在二〇一五年秋天。

当时的刑事部长,是中村格。据A说,为了给逮捕当日及以后的讯问做好准备,调查资料都整理齐备,保管在高轮警署。那么,中村部长是基于什么文件、如何做出终止逮捕的判断的呢?

当时我曾问A:“假设出于上头施加的压力,造成了现场判断的错误呢,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A答:“我也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一直带着这样的想法工作至今。”

“被上面施加压力的情况,以前就有吗?”

“有。”

“不过,以前充其量是施加一点压力而已,逮捕当日叫停行动的事情,一次都没有发生过。”A又道。

身为一名记者,起初我当然也考虑过向大众媒体曝光,或是自己把这个问题写成报道。第一次产生这个念头,是在逮捕令未能执行的时候。我担心,假如继续这样沉默下去,调查岂不是会被导向完全错误的轨道吗?同时我也希望,尽量让更多人了解到“准强奸罪”判定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与路透社的上司沟通了这个想法。

对这位上司,我从很早以前就坦白了自己的遭遇。事情刚发生那会儿,我连续请假太多,对此感到奇怪的他,开始过问起原因。我没法一再推说是为了膝盖的治疗,便对替我担心的亲密同事坦白了自己的情况。在谈到不能来公司上班的理由时,我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

当逮捕山口的行动被撤销时,我曾在路透社内提案说,能否把这个事情作为选题进行采访报道,得到了某些同事的热切关注。

可惜在正式的选题会上,分局长却驳回了提案,说:“这个问题没法报道。”理由是,自家员工身为受害人,报道方式无论如何都欠缺充分的客观性。

另外,在主要针对海外媒体输送新闻的路透社里,不太需要国内的此类新闻。当时,就算警方那里存有证据,可我自己手边却并未掌握什么证据和证词,大概确实难办。

既然如此,有没有其他媒体愿意报道呢?

在新闻话题性的考量之上,还需要可以讲述的事实。我一分钟也不愿耽搁,必须尽快以某种方式改变调查的走向。

恰好,时机来了。警视厅终于要将案卷送交检察厅了。千万不可错失这个机会。也是在这时候,我决心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清水洁,向他寻求意见。清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记者,曾采访报道过“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事件”等大案,放出过许多推翻警方与检方调查结论的独家特写。

在接到关于逮捕令的联络电话前,我去女友家拜访,临走低头系鞋带的时候,在她家玄关的书架上看到一本书,是清水洁写的《杀人犯就在那里》(新潮社,二〇一六)。

我惊叹:“这啥书啊?标题好惊悚。”

女友说:“啊!正想借给你呢。这本书诗织绝对应该读一读。就在去德国的飞机上读吧。”然后把书递给了我。

能在这种机缘下邂逅清水洁的书,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木县与群马县交界处,半径十公里的范围内,连续发生了数起幼女诱拐杀人事件。每起案子的作案手法都极其相似,五名幼女因而丧命。其中,只有一个案子得以告破,被独立命名为“足利事件”。

犯人已经获刑,一直在服刑当中。然而,其他四起案件却始终未能告破。与这些案件具有强关联的一位男性嫌疑人,仍旧未被逮捕,过着正常的社会生活。

倘若这个男人便是罪犯的话,那么,目前服刑中的人物,岂非便是冤罪?

实际上,他也不断上诉,主张自己的无辜。

清水洁以无比强大的调查采访能力,将警察充满欺瞒的办案过程,与为了维护组织利益而隐瞒不报的行为,曝光在公众视野下。以清水洁的报道为契机,作为“足利事件”的犯人而在狱中服刑的菅家利和被批准再审,获得了无罪判决。

当时在我心中留下强烈印象的,是清水洁对司法当局、受害者以及媒体的深刻洞察——只要逮捕了罪犯,下达了判决就万事大吉的司法当局,与迫切渴望了解真相的受害者遗属,以及只想抓住双方的根本分歧和警方编造的“故事”来进行报道的媒体。

被错抓的菅家利和,面对着强迫他招供的警察,虽然放弃了辩解,但内心当中仍存着模糊的信念,期待着哪天出现一位大人物,了解到他是清白的。

书中的这段话,在我心中不断回响:

“追踪谜题。追究事实。奔波于现场。那里有人。竭力聆听人的话语。有时来自受害者。有时来自遗属。他们的灵魂布满伤痕。他们的感觉无比敏锐。因媒体报道而备受困扰和伤害的人,更是如此。我们应当做的是,设法靠近这样的灵魂,聆听他们微弱的声音,转达他们的话语。

“拥有权力与头衔的人发出的怒吼,即使置之不理,也会响彻人间。然而,那些孱弱细小的声音却不一样,它们无法抵达国民或世人的耳中。成为传递这种声音的桥梁,或许才是新闻报道的使命。”

清水先生绝不会去谴责那些把孩子不慎忘在车内,而导致孩子死亡的父母。不管什么样的事件或事故,他都将之视作“特殊人群的特殊事例”,从不会推拒不理。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警方与检方系统内部的“组织力学关系”,并且把下面这句话,当成了我身为记者所应遵循的行动指针。

“对细小的声音,侧耳倾听;对巨大的声音,保持质疑。应该为了什么而报道什么?对待这个问题,我们要时刻思考,不断思考。”

清水先生现在任职于日本电视台。以前我也曾在日本电视台的纽约分局做过实习生,从同为媒体人的立场来考虑,他也是个值得信赖的同行。

从熟人那里打听到清水先生的联络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向后,他马上就回应了我的咨询。据他判断,这种情况,联系警视厅新闻口的负责人应该有用,就介绍了日本电视台警视厅记者俱乐部的人给我。

上一章:打破“自... 下一章:媒体的冷...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