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知行合一王阳明  作者:度阴山

所谓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向众弟子提出的恍恍惚惚的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据心学的拥趸、思想家耿定向说,“四句教”实际上就是“致良知”的步骤。他在给王阳明作传时,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正是王阳明本人的现身说法。王阳明在功成名就后回浙江老家休养。有一天,一个老乡来找王阳明。这个老乡是个年迈的农夫,据他说,自己无儿无女,身体已不允许自己耕种,所以想把他的一块土地卖给王阳明换点养老钱。王阳明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说,土地买卖不合法,另外,他不忍心让一个做了一辈子农夫的人临死前看不到他自己的土地。于是,他给了老农夫几两银子,打发走了。

王阳明做完这件事后,很为自己的良知又光明了一分而沾沾自喜。不过很快,他就险些在致良知的路上栽了跟头。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风和日丽,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们到山间游玩。正在兴头上,忽然他的一个弟子指着眼前一块飘来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土地对王阳明说,那就是几天前想售卖给您土地的老农的地。

王阳明顺着弟子的手指看去,赞叹一声,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他不禁懊悔起来,心说,当时真应该买下来!可这念头刚一起,王阳明马上打了个寒战,他问自己,我怎么会这样想?我怎么会懊悔?为什么懊悔,就是因为我觉得那块地很不错,这就是贪欲。我绝对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必须立即把它祛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阳明闭口不语,学生们感到很奇怪,直到太阳落山时,王阳明才长吁一口气道:“终于把它祛除了,真难啊!”

耿定向讲完整个故事后,就用四句教做了精致的分析: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间游玩,心上是何等坦荡,没有任何善恶,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可当弟子告诉他那个老农土地的消息后,王阳明马上就动了懊悔之心:天啊,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当时我怎么就不买下来呢!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动了后,王阳明突然就感觉不对,这是私欲,是恶的。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是良知告诉他的,因为良知能知是非善恶。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告诉他了是非善恶后,他立即沉默不语,开始专心祛除这种被良知判定的“恶”,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致良知的步骤,简单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人人都能知,却很少有人行。

当我们面前没有一盘红彤彤、肥油油的红烧肘子时,由于我们还没有和红烧肘子发生感应,所以我们的心体是无善无恶的。而当红烧肘子被端到我们面前时,我们的意就动了,它会射出两道射线,一道是吃,一道是不吃。那么,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而言,吃就是善的,不吃自然就是恶的。

补充一点,王阳明认为,恶就是“过”或“不及”。在王阳明看来,善恶是一条路的上下坡,谁都离不开谁,离了善,无从谈恶,离了恶,也就没有了善。

为什么说不吃就是恶的呢?因为人的本性中都有吃的欲望,而且红烧肘子非常好吃,如果非常想吃却不吃,那就是矫情。

但是,如果你是个重度脂肪肝患者,面对一盘红烧肘子时,吃就是恶;不吃就是善了。因为你的良知会告诉你,吃了红烧肘子,会加重病情,不吃的话,就没事。

那么,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是:善恶是外界的评判还是内心的评判?

毋庸置疑,是我们内心的良知的评判。

所以当你在开始致良知的步骤时,一定要注意,听良知的,不要理会外界的评判尺度。

上一章:致良知... 下一章:后记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