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利用药物,但不要依赖药物

抑郁的力量  作者:泉谷闲示

依赖药物带来的内疚感

如今,药物疗法是治疗抑郁症的主流方法,可是人们对抗抑郁药物的错误认知很多。其中,既有患者身边的人对抗抑郁药物的误解和偏见,也有患者本人对抗抑郁药物的刻板印象。重要的是,患者至少需要大致了解药物疗法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作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效果更好,也就是药物的效用和效用范围。

“只要还在依赖药物,就称不上痊愈。”

无论身边的人是否直截了当地说出这样的话,不少患者都被这种想法包围。而且,患者因认为自己可能需要一直依赖药物而产生某种内疚感的情况也不少见。

我认为,对依赖药物的指责来源于人们错误的认知,即认为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都会使人产生依赖性。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的抗抑郁药物通常不会使人产生依赖性。过去,被归类为兴奋剂的特殊药物利他林(Ritalin)被随意使用,引发了一些问题,现在它的使用被严格限制,通常不会被用于治疗抑郁症。总之,像这样会使人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只是例外。

因此,抗抑郁药物会使人产生依赖性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相反,大部分患者在服药时都是带着“不想服药,只是希望在服药后能感觉好一些”的心情,他们觉得服药很麻烦,不过还是会坚持服药。

患者如果对服用药物抱有内疚感,就必须转变观念,不要认为自己在依赖药物,而要认为自己在利用药物。

重要的是,患者应该在必要的时候认真服药,并随着病情的改善而减药,直到身体恢复至不再需要服药的状态。利用药物治疗抑郁症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患者因为犹豫而不按医生的处方正确服药,很可能导致病程拉长。

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犯困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吗?

“医生给我开了抗抑郁药物,可是我吃药以后很快就变得特别困。我觉得这些药物不适合我,就不再吃了。”

在刚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时,有些患者会因为上述理由停止服药,这并非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患者不能因为副作用的出现而停止服药。

我不否认,以前的抗抑郁药物,即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确实可能存在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如SSRI和SNRI等,在副作用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基本不再引发以前的抗抑郁药物经常引发的副作用(如困倦、口渴、排尿困难等)。而且,我认为犯困并非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反而可能是它们在发挥作用。

在接受治疗之前,患者处于慢性精神紧张状态,体内积攒了一定程度的疲劳。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精神紧张突然得到缓解,积攒的疲劳突然得到释放,这些变化以犯困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犯困反而可能是令人欣喜的变化。

在服药后,患者出现的很多症状都难以判定是否为副作用。除非医生要求停药,否则患者擅自停药的风险很高。

在忘记吃药后,身体状况并没有变差

“因为我就算忘了吃药,身体状况也没有变差,所以我觉得自己不再需要吃药了。”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服药后身体状态逐渐恢复正常的患者身上。不过,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患者的状态很可能在几天后突然恶化。

大多数人都存在一种认知,即认为吃下的药会立刻起效。

很多抗焦虑药(又称弱安定药)和安眠药确实能快速起效,且药效会在一定时间后减退。从这个角度来说,上述认知并非完全错误。

不过,抗抑郁药物并不会在吃下后立刻起效,它们至少要经过几天的时间,在人体内积攒到一定数量后,才会开始发挥效用。在突然停止服药后,人体内积攒的药物仍在继续发挥作用,因此患者并不会立刻出现异常,但在停药几天后突然出现异常的危险性则很高。

不同种类的抗抑郁药物性质天差地别,使用的注意事项也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必须按医嘱服药。

存在药物疗法无效的抑郁症

目前,学界的主流看法是,抑郁是神经递质紊乱引起的。前文提到的新型抗抑郁药物正是能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

然而,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这些药物对某些病症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某些病症却几乎没有治疗效果。简单来说,对内源性抑郁症患者、躁郁症患者来说,药物疗法通常非常有效且不可或缺,不过对适应障碍患者、人格障碍患者等新型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疗法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精神疗法则是不可或缺的。

神经递质紊乱是抑郁症的病因吗?

那么,神经递质紊乱真的是抑郁症的病因吗?

在大脑化学物质研究和药理学研究中,研究者确实观察到抑郁症患者处于神经递质紊乱的状态。可是,这只不过是在现阶段的科学水平下观察到的物质层面的现象。准确来说,我认为这只是中间现象而已。

抑郁症和抑郁状态绝对不是先天性的,那么为什么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在此之前都是正常的,却突然出现紊乱呢?我认为,导致神经递质紊乱的原因才能被称为抑郁症的真正病因。

因此,利用药物治疗神经递质紊乱的治疗方法,其实是减轻症状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根治抑郁症。

抑郁症的真正病因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每位患者的病因各不相同。精神疗法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目标,药物疗法以减轻症状为目标。医生在治疗抑郁症时应根据二者的目标、局限性及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这才是正确做法。

总之,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无论是“只要吃药就能痊愈”的想法,还是“吃药没有意义”的想法,都失之偏颇。患者受到这些极端言论的影响,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上一章:把抑郁... 下一章:多试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