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新娘

三国史秘本  作者:陈舜臣

铜雀一鸣五谷丰,

铜雀再鸣五谷熟。

……

这首民谣在当时广为传唱。人们不大理解其含义,也不知是从何时起开始流传的。有人说这是首古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东西,也有老人会皱着眉头说:“老夫年轻的时候,可没听过这么奇怪的歌啊。”

既然大人们也不懂其意,唱歌的孩子们自然也不可能知道“铜雀”是什么。只不过唱得多了,“铜雀”一词竟也变得耳熟能详起来,让人有一种亲切感。五谷丰、五谷熟,定然是值得庆贺的事。

据说那铜雀是从地下出来的,至于它是怎样从地下出来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兴许是修建房子打地基的时候,偶然间挖出来的?“不对。是因为那里发出金色的光芒,人们觉得很奇怪就挖开来看,结果掘出了铜雀。”有人这样说道。“不对,没有金色的光,而是有一朵紫色的祥云从天而降,落到那片地上,然后忽然停住了。人们试着挖了一下,就发现了铜雀。”也有人这么说。不管怎样,都是值得庆贺的事。邺城人一致认为。

挖掘出了吉祥的东西,为了纪念,曹操便说:“那就建一座铜雀台好了。”地点选在漳河河畔,位于邺城以西。所谓“台”,其实就是大的宫殿。由于兴建铜雀台,邺城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工作的地方就有人聚集。周边的年轻人都被雇来做工。

建筑计划中不仅仅有铜雀台,其他几个地方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建筑施工。其中一处就是浮屠祠。很多人不知道浮屠是什么意思。“是从天竺来的神仙。”看来解释的人是个万事通。

“那边建造的义舍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是五斗米道的道场。”万事通说。

“哦……那边拆,这边建。”也有人不解。

这也自有其道理。曹操生性厌恶淫祠、邪教之类的东西。二十几年前,他作为济南的相,刚刚当上地方长官,首先着手整治的就是禁绝淫祠。也就是捣毁各种乱七八糟的淫祠。这一宗旨至今未变。只要发现,就肯定不手软。

“这么做也许会受到处罚的。”家中的女性们有些担心地提醒他。

“因为那样的东西而受罚,怎么可能?”曹操毫无顾忌地说道。他是一个合理主义者,不相信迷信。如果迷信有什么好处的话,他会装出相信的样子,却暗自在心底里嘲笑这些愚昧。

铜雀的出现是吉兆,在这件事上,曹操也只不过是装出相信的样子罢了。必须尽快地抚平赤壁之战遭受的创伤。不管发生什么,在他统治的领地上都不能让人心消沉,要尽可能地使人们充满活力。从赤壁撤兵,对曹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其证据就是,你看,他又开始大兴土木了。简直就是绰绰有余……他必须令天下人这么以为。不过是因为有这样的好处,曹操才利用了铜雀的迷信。

曹操之所以厌恶淫祠、邪教,是因为他深知这些都是骗人的。若是真正的宗教,自是另当别论,他对少容的五斗米道和月氏、西域人所信奉的佛教就很宽容。尤其是对佛教,他很感兴趣。这些是真正的宗教,而且又是从异国传来的。据说人们用黄金塑成佛像以供朝拜,寺院也是极其庄严的地方。

“如果在我们邺城也建造起浮屠寺,肯定会非常壮观吧。”曹操打算利用此事来巩固自己的威信。他的部下有许多都是五斗米道的信徒,如果给予五斗米道优待的话,自己就能够更好地掌握人心。更重要的是,同时大兴若干个建筑工程,能使邺城的大街小巷一扫战败带来的晦气。


从赤壁逃回来后,久经沙场的曹操一时间苦恼起来。毕竟他在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在关键战役中遭受到了不小的挫折。“今后该怎么办呢?”曹操深感焦躁。孙权也好,刘备也罢,甚至四川的刘璋、陕西的马超和汉中的张鲁等小军阀,此刻应该都在密切地关注曹操的一举一动。这么按兵不动也不是办法,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战败之后,他受到了天下人的耻笑和羞辱,要是不予以回击,今后就更加不好办了。虽然曹军在长江中游的赤壁吃了败仗,但在长江下游地区,依旧有曹、孙两军在对峙。

曹军的前方大本营合肥正处于东吴军的包围之中。赤壁之战后,孙权本打算亲自领兵攻下该城。可是,长史(秘书长)张纮却进谏说:“斩杀敌将,夺取敌旗,震慑敌人,乃是偏将(前敌部队将领)的任务,而非主将宜做之事。将军决不可意气用事,您的职责在于决策定谋,运筹帷幄霸王之计。”

合肥位于巢湖的西北,现在是安徽省的省会。清末时期,日本人十分熟悉的政客李鸿章就出身于此地。对东西延伸的东吴孙权势力来说,合肥虽说在长江以北,但通过巢湖的水路与东吴相连,驻扎在那里的曹军无疑就成了眼中钉。所以,孙权意欲领兵亲征攻打合肥的心情也是不言而喻的。他打算乘着赤壁大胜的余势,一鼓作气拿下合肥。长史张纮之所以要制止急躁的孙权,是因为他判断:“战败的曹操为了巩固中原兵力,可能会从合肥撤兵。”只要东吴军包围合肥,用不了多久敌人就会自退,没必要强攻。为此而损失兵力不是得不偿失吗?孙权方面是这样分析当下形势的。

曹操的举动却出人意料。他派张喜带着四万军兵,奔赴合肥前来解围。在曹操看来,他必须采取一些行动。因为正巧碰上在合肥城与孙权军僵持不下的局面,向合肥增兵也就不算是挑衅的做法。但是,对得到了荆州、防线又拉长了的孙权集团来说,已经完全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增援前线了。听说曹兵的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孙权立刻下令解除包围,撤回长江流域。

“哦……该死的碧眼儿,我还以为你会乘胜追击,现在怎么又怕了?老夫还真猜不透那臭小子的居心……”曹操听说孙权军撤退的消息后反而皱起了眉头。倒不是因为敌人退兵而觉得不高兴,只是至今他都只把对方当小儿来对待,每次都能看透孙权的心思,所以这次没能读懂孙权的想法让他有些不安。“难道是我对形势的分析出了差错?”他也这样想过。“还是说……”曹操觉得也许是送到自己手中的情报还不够充分导致的。孙权军内可能还存在着自己不知道的情况,而那也许就是合肥撤兵的原因。曹操又督促、激励了情报人员,也打算亲自召见从南方过来的人,向他们打听各种事情。

由于五斗米道的关系,陈潜在荆州负责照看病人和伤员,工作好不容易才告一段落,他将剩下的事务交给当地的信徒,只身前往少容所在的邺城,打算跟她商量五斗米道道观的建设问题。曹操立刻召见了陈潜,两人连续谈了两天的话。“在下知晓的事情有限,也许帮不上什么忙。”道别之际,陈潜说。

曹操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哪里哪里,你的话非常有参考价值。也许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是你的谈话中确实包含着重要的事实。”

因佛教的关系,在荆州吊唁战死者亡灵的支敬,同样为了佛寺的建设来到邺城。白马寺的长老支英已经故去,现在支敬成了月氏族人的首领。不必说,曹操也召见了支敬。

“总觉得您好像已经找到答案了?”教母少容被曹操召见的时候,一开口就这样说道。

“哦,我的脸上露出找到答案的表情了吗?”

“是的……与之前相比,似乎困惑已经消失了。”

“哈!哈!哈!旧的困惑的确消失了,可新的困惑又出现了。出现后消失,消失后再出现,简直没完没了。浮屠支敬说过一件很有趣的事……叫作轮回,一圈圈一轮轮,循环不休……”虽说有新的困惑出现,但曹操的表情却是明朗的。因为之前的困惑消失所带来的欣喜占据了上风。

“有段时间没有打仗了吧。”少容问。

“教母是明知故问,哈!哈!哈!”曹操只是笑。

“我只想确认一下而已。”

“根本不用确认吧。我曹某人肚子里的东西,教母早已读懂了吧。”

“少容可没有那种本事。充其量也就猜测今后丞相(曹操)打算进行水军训练之类的。再之后可就揣测不出了。”

“哈!哈!再之后如何我还没决定呢!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当然也就没人会懂了,哈!哈!哈!”曹操笑个不停。

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七月,曹操率领水军,从涡水河出发进入淮河,又经肥水进驻合肥。他在那里操练水军。因为总帅曹操亲自出马,所以演习的规模宏大。虽然看起来像是赤壁之战的反省式演习,但与其说是“反省”,倒不如说是积极地为进攻作准备。除去演习之外,他还命令在合肥附近的芍坡挖一个周长百余里的大水池,将这一带变为耕地。这就是曹操擅长的“屯田”,即让驻扎的军队耕种粮食,以实现军粮自给自足。

虽说在赤壁之战吃了败仗,但曹操并没有放弃攻打南方孙权的打算。不,应该说是反倒燃起了更强的斗志,他开始为长期征战作准备!水军演习和屯田是曹操将此打算公之于世的信号,更是针对孙权阵营的巨大示威。


“该死的矬老头子!”孙权骂曹操。

二十七岁的孙权称五十四岁的曹操为“老头子”不足为怪。曹操原本身材矮小,算不上英俊潇洒。孙权非常不痛快。好不容易在赤壁取得大胜,马上要成就“霸王之计”的时候,矬老头子居然派大军进驻合肥,自己坐守城中。明明他应该在赤壁受到严重的打击,早该死了才对,可是……碧眼儿孙权一边在心里骂着一边盯着地图。“战线是不是拉得过长了啊……”他这么考虑。虽然背靠鄱阳湖的柴桑一带是最前线,但在得到荆州之后,战线就一路拉到比南郡远得多的地方。几乎相当于从前的两倍。而且还不是“面”,是以“线”在延伸。对一个点施压,如果是“面”的话,也许还有承受对方压力的余地。但若是“线”的话,稍不注意就会被对手切断。一旦切断,也就意味着势力被分散。十分的力量,被分割成两份、三份的话,可就难成“霸王之计”了。

在摊着地图的桌案边,周瑜和鲁肃站在孙权的两侧。“光有长度没有宽度啊!”鲁肃说。其实也就是孙权刚才所考虑的战线不成面、战线拉得太长的问题。他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长江的主流河道是孙权的势力范围。但是,地图上用来标识河流的线条,看起来非常薄弱。

“可在这里制造宽度。”周瑜的手指沿着长江上方,一边向西移动。他指的是益州,也就是蜀地,那里是几乎未经过战乱的富饶之地。只是现在刘焉的后人刘璋是那里的主公。

“宽度嘛……”孙权低声说道。

“是的。我们缺少宽度。若要说曹公的优势,他不只占据了黄河沿岸的中原,还把持着冀州、幽州及其腹地的宽度。不仅如此,辽东虽是公孙家的势力范围,但是辽西的话,只要曹公愿意,任何时候都可以将之当作自己的宽度加以利用……我们应当夺取蜀地,那片物产丰富的土地。”周瑜激情澎湃地说。

“刘璋虽是平庸之辈,但夺取益州有那么容易吗?”孙权抱着胳膊反问。

“当然,在那之前必须先收拾掉刘备。那家伙可是个不能小看的人物。”周瑜坚持要先消灭掉刘备势力。

“在我们向西进攻之际,曹公会老老实实地原地不动吗?”亲刘备派的鲁肃插嘴道。对孙权的东吴政权来说,最大的敌人难道不是曹操吗?孙权的军队一旦向西进发,曹操岂能作壁上观?

“他当然会考虑一雪赤壁之耻,不管他糟朽到什么样子……”孙权唾骂道。

曹操向合肥增兵,并频繁组织水战演习。不仅如此,还进行大规模的屯田,简直就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实力。

“要威胁曹操,我们就应该把刘备当作自己手上的棋子来用,绝不该舍弃有用的棋子。”鲁肃说。

“也许有用吧,但他却是个危险的棋子。”周瑜反驳道。

“如果我们足够强大,一口气将刘备灭掉也行。但是,真的能做到吗?”鲁肃的声音也激昂起来。

“如果刘备是真心想帮我们的话,倒也无所谓。但真是这样吗?看他到现在为止的经历就知道,他总是在搞背叛、倒戈之类的名堂。像他这样的枭雄,不值得信赖。”周瑜的声音虽然沉着冷静,但言语中包含的热情却不逊于鲁肃。

“假如我们知道刘备是信得过的人的话就行了,是吗?”

“我当然希望如此,不过从过去的事情来看,不得不说刘备不足以信任。”

“以前是以前,只要保证他今后能信任不就行了?”

“人,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吗?”

“如果改变了,你打算怎么办?”

孙权一直抱着胳膊听鲁肃和周瑜的唇枪舌剑。突然,他放下胳膊,问道:“鲁肃好像已经有计策了,周瑜你这边怎么样?在我们西征之时,有没有办法阻止那老不死的从背后偷袭?”

“有,当然有。我已经考虑好了长远之计。请您组织起西征军,首先血祭刘备。”周瑜挺起胸膛,一副充满自信的样子。

“我并不反对西征,但血祭刘备一事,在大敌曹操当前的情况下,无异于削弱自己的实力,臣下绝不敢赞同。”鲁肃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肚皮。

“看来二位都蛮有信心啊。待我先听过你们的计策,再行定夺。”如果孙权置之不管的话,两人的唇枪舌剑不知要到何时才能结束。所以他才这么说,暂时先将双方劝开了。


概述一下赤壁之战以后的状况。

在赤壁吃了败仗的曹操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全军撤退。他让自己的堂兄弟、征南将军曹仁和徐晃把守江陵,让折冲将军乐进驻守襄阳,自己则率领其余的军队退回北方。所以赤壁之战以后,东吴军主要的对手就变成了曹仁的军队。东吴军的总司令是周瑜。他的部将甘宁虽占领了长江上游的夷陵地区,却遭到了曹仁军队的包围。周瑜从江陵带兵前去救援,在夷陵大破曹军。然而,为了将曹仁的部队赶出长江流域,东吴军在赤壁之战后仍花费了约一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刘备主要夺取了湖南各地。虽说是夺取,但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四郡原本归荆州管辖,由过去刘表任命的太守驻守。由于刘表的继承人刘琮归降了曹操,这些地方才成了孙刘联军的敌对地区。而因为刘备拥护刘表的长子刘琦,南方四郡的太守一开始就没有战意,几乎全都不战而降。不,应该说他们甚至都没意识到这算投降。四郡之中,刘备令赵云镇守桂阳郡,又命诸葛亮负责武陵、长沙、零陵其他三郡,通过征收三郡的赋税补充日后的军饷。与指挥作战相比,诸葛孔明在行政和经济政策方面发挥出了更为卓越的才能。

“请将荆州全部归还与我。”刘备向孙权提出请求。

赶走曹仁的部队后,周瑜作为南郡太守镇守江陵。江陵在荆州之中算是最重要的城市。在孙权一方看来,他们本是为了荆州才大破曹军于赤壁。吴军进驻江陵一带,刘备不应该有怨言才是。但从刘备的角度来说,如果荆州的全部将士都归降曹操的话,曹军一气南下,也许会直接捣毁孙权的东吴基业。而我们从曹操的手中救出了数万荆州军,虽然算是逃跑,但是正因为我们零零星星的抵抗才避免了你们全军覆灭的可能。双方都自以为救对方于水火之中。刘备占领的四郡都过于偏南。桂阳等郡虽然在现在的湖南省,但离广东省界非常近。对有意争夺天下的人物来说,这里实在离天下的中心太远了。至少也应该在长江沿岸插上一脚才行。刘备本想在要地江陵建立大本营,但此刻周瑜却盘踞在那里。情不得已,他只好在对岸建了大本营。江陵在长江的北岸,其南岸是油口。油口即古油水的入江口,故得名。但是,刘备认为自己的大本营所在地叫作油口,气势不够,于是将此地改称“公安”。

就在此时,刘备拥戴的刘表长子刘琦去世了。可以说,刘琦死得正是时候,他名义上是荆州牧,实际上是刘备的傀儡。傀儡一死,刘备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荆州牧。得到南方四郡之后,刘备的军事实力明显得到了增强。

依照鲁肃的想法,东吴应凭借刘备的力量牵制曹操,把刘备当作棋子使用。而周瑜则主张,刘备不可小视,必须及早铲除才是上策。双方都是为孙权集团着想,而且都给刘备的实力以很高的评价,只不过他们想出了不同的策略。听完鲁肃的意见后,孙权在片刻之间愣了一下神儿,然后大笑起来。

“在公安有一个葬礼。”鲁肃说。

“哦,油口是吧……”孙权还是用原来的地名叫那个地方,“谁的葬礼?”

“刘备的夫人甘氏去世了。”

“哦,派人去吊唁了吗?我头一次听说这消息。”

“听说他们只在内部悄悄举行了葬礼。不过既然我们知道了,就应该去吊唁。请主公将这个任务交给臣下。”

“这倒也无所谓,不过看起来你好像有什么计谋?”

“是的,我正要详说。”鲁肃坐直了身子,孙权便也端坐起来。“臣下的计谋是……”鲁肃停顿了一下,“把将军的令妹嫁给刘备为妻。”

听闻此言,孙权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满脸讶异的表情,然后放声大笑起来:“将军的妹妹指的可是我的小妹?”虽然在东吴集团之中,只称将军的场合通常都是指孙权。

“正是。”鲁肃低下头。

“哈!哈!哈!那个刘备玄德……哈!哈!哈……刘备这下可要棘手了……哈!哈!真可怜……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哈!哈……”孙权忍俊不禁,捧腹大笑,甚至笑出了眼泪。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刘备甚是可怜啊。”孙权说的这句话绝非玩笑。孙权的妹妹确实是一匹连他这个兄长都制伏不了的烈马。孙权的妹妹与之相差四岁,时年二十三岁。在结婚很早的那个时代,二十三岁的姑娘早过了出嫁的年龄。孙权是东吴的主公,有权有势,要把妹妹嫁给谁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因为做他妹夫的人会非常可怜。

史书记载:“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她是一位既有才华又性情刚烈勇猛的女性。诸兄指孙策和孙权,而这二人的英勇无畏是天下公认的。她自幼习武,精通剑术不说,拿起长刀与哥哥孙权较量的话,也能在三场比试中得胜一场。常言道“南船北马”,说的是南方人善使船,马上功夫不是很好。但她却是骑马的好手。在北方匈奴生活过的人看到她的马术也不得不赞叹道:“比匈奴女骑手还善骑马。”她还能在马上弯弓射箭。

还是十几岁的时候,孙权曾经问过妹妹:“你将来想嫁什么样的男人?”

“争霸天下的英雄豪杰。”她回答。

“也就是像我这样的男人啰?”孙权笑问。

她稍加思索后,答曰:“哥哥虽然也不错,但严肃感还不够。要比哥哥更威严一些的人才行……”

“哈!哈!哈!我还不合格嘛!”孙权挠了挠头。

孙权的妹妹,亦是美人坯子,其婚姻大事迟迟未成,还是因为号令天下的豪杰尚未出现在她眼前吧?

见孙权听了自己的话忍不住捧腹大笑,鲁肃不禁有些窘迫:“在下绝非开玩笑,还请三思。”

“知道,知道。我会考虑的。”孙权说完,便将鲁肃打发回去,然后一个人陷入了沉思。

这个提议其实并不糟糕。若说难处的话,则是两个人的年龄差距稍大。刘备已经四十八岁了,二人差了一倍还多。但是,仔细想来,除了从战争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四十八岁的将军,恐怕还没有人能够制伏妹妹这样的烈马。经历过大风大雨的刘备也许能做到这一点。“对她来说,有一个能握住缰绳的男人在身边,反而会幸福一些才对。”孙权这样觉得。如果结下姻亲关系,或许刘备就不会背叛东吴了吧。东吴起兵西征的时候,对曹操也就起到了牵制作用。

不管怎样,先试探一下。孙权鼓起勇气,去找妹妹谈论此事。

“你曾说过要嫁给称霸天下的豪杰,还没忘记吧?”孙权直接切入主题。

“当然记得。”妹妹答道,干脆利落。

“能称霸天下的豪杰人物好像出现了,如何?愿意嫁吗?”

“如果是哥哥的部下就免了吧。”

“为什么?”

“因为他不会比兄长您更伟大,当然是在不谋反的情况下。”

“哈!哈!那太好了。他不是我的部下,只不过稍微上了点年纪。”

“多大岁数?超过五十了?”

“不,还没有……但再有个两三年就五十了。”

“你说的是刘备吧?”孙权的妹妹一语中的。

“哎呀,哎呀,没想到你一下子就猜对了……难道有谁跟你提起过了?”

“没人会来找我谈论男人的。不过,这种事情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啊。我的婚姻大事,应该事关东吴孙氏家族的利害。所以我应该嫁给孙家所害怕的人物……从而把他变成对孙家无害的人。这样想来,兄长特意找我谈话,除了刘备还能有谁!”她的话语条理清晰。

“怎么样,你觉得刘备如何?”

“不是很有趣吗?”她像是自言自语般地说。

“有趣?”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我很想在他身边观察一下。好像比兄长更有魅力一些。”

“比我有魅力?”

“兄长和刘备一同取得了荆州。虽然在土地方面哥哥占据的疆域更大一些,不过优秀的人不都跑到刘备那里去了吗?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想知道原因。”

妹妹的话多少有些伤孙权的自尊。确实,赤壁战后孙权得到了荆州的中心,也就是江北地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公认的贤良之才却一个接一个地加入刘备的阵营之中。孙权曾跟周瑜提起过这件事。

“哪有这回事,只不过是因为我们东吴人才济济,刚出仕的人扬名立万的机会自然也没有了。相比之下,刘备手下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三位算是名人。对了,诸葛瑾的弟弟最近新加入他们之中了。就因为他们只有这样,才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嘛。”周瑜这样解释道。

“然而事实仅仅如此吗?庐江的雷绪率领万余人马归附了刘备。人称凤雏的庞统(庞士元)也投靠了刘备。黄忠、陈震、廖立……还有襄阳的马氏弟兄,其中马良等人若来到东吴,也会是显赫的人物才对……”对于周瑜的解释,孙权有些将信将疑。襄阳的马氏五兄弟,个个都是才能卓越的人物,马良最为突出。马良的眉毛上有白毛,所以世人遂将优秀者中出类拔萃的人称为“白眉”。“白眉”一词源自马良,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至今也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

“是啊……想在他旁边观察,也就是说要跟他在一起生活喽?”孙权像是确认般地问道。

“是啊,我说得很明白了啊。”她没有丝毫犹豫便同意了这桩婚事。


铜雀台的施工正顺利地进行着。《邺中记》记载:“高六十七丈。”东汉的一丈约合现在二点三米,即便如此,铜雀台也是超过一百五十米的摩天大楼。而且,据说光是顶层就有一百二十间房间。新建筑群中不仅有铜雀台,其左右两侧还分别建有玉龙台和金凤台。这是根据曹操的三儿子曹植的建议建造的。“曹植这小子,注意到关键地方了。他的想法别出心裁,跟他写的诗文一样。真期待他将来的发展啊……”曹操这样想着。龙与凤皆是天子的象征。如果将玉龙看作天子汉献帝的话,那么,金凤就是指汉室的皇族外戚,以及其他贵族阶级。而他是铜雀,虽然是一只卑微的雀,虽是用不能与金玉相比的铜制成,但铜雀台高耸在正中,玉龙台和金凤台却拱卫于左右。

曹操偶尔会换上便装,深入市井之间,查看城里的模样。他派遣张辽前往合肥,自己则回到了邺城。微服出访之际,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偶尔会带上几个人同行。这天,曹操和长子曹丕一起出了门。抬头望向建造中的铜雀台,曹丕说:“陛下也安心了吧。”

“嗯……”曹操不假思索地应声道。

长子也好像注意到了三座高台的象征意义。虽然是自己的亲儿子,但曹操总感到曹丕身上有种令人不舒服的气息。曹操觉得,曹丕无情。曹丕之所以能够泰然自若地处理那些可怕的事情,正是因为他缺少普通人的感情。曹操也有这样冷酷无情的一面。他的父亲被杀后,曹操曾在徐州大开杀戒,但至少事后回想起来,他会觉得过意不去。而曹丕却无论做了什么,事后都不会觉得不妥。让这样的男人做继承人,也许不太合适吧?曹操这样想着。自己身上那种冷酷的性格在儿子身上被放大了。但他马上克制住了,不再想这件事。他担心冷酷得令人讨厌的曹丕会看穿自己的心思。以曹丕的性子,若觉察到父亲会废了自己,说不定就先下手为强,杀了弟弟曹植。曹操爱惜三子曹植的才能,但他不能在长子面前表现出来。

“你怎么看周瑜的密信?”曹操改变了话题。

东吴阵营之中手握兵权的周瑜通过蒋干送来了密信。信中写道:“我承蒙破虏将军(孙坚)的眷顾,又与讨逆将军(孙策)结下生死之交,分娶乔氏姊妹,本打算将此生献与孙家。然而,自从讨虏将军(孙权)掌权之后,我与鲁肃意见不合,日益感到东吴政权之中已没有栖身之所。不仅是我个人,乱世中的人们都期望尽早实现天下统一,我也在为此努力。但依现在的情形,东吴不思夺取天下,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最近我终于相信,为能早日实现统一,唯有投靠离统一天下最近的曹公才是英明之道。不过,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的能力,与其让我像您麾下的部下那样侍奉在您身边,不如让我保持现在的地位,为曹公出谋划策,这岂不是更加有效……”毫无疑问这是一封请求做内应的密信。该不该相信密信的内容,他们刚才也探讨过,讨论只限于极少数的亲信之间,还没有得出结论。

曹操也在孙权阵营安插了间谍,所以知道周瑜与鲁肃的对立关系。而且情报网也探到了刘备与孙权的妹妹将要联姻的事情。这不但是亲刘备派的鲁肃在说服工作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在孙权集团的两大将领鲁肃与周瑜的关系之中,前者会显得更有分量一些。所以周瑜闷闷不乐,陷入怀才不遇的境地。认真分析探马送回的情报,周瑜对孙权失去信心倒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也有人觉得这封密信可信。但是,不管如何受冷落,周瑜依旧手握兵权,而且从现有的关系来看,他也不可能背叛孙权。所以,也有反对意见认为密信是个计谋。讨论席间,曹丕一言未发,只是抿着嘴听着。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父亲问到密信的事情,曹丕才终于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此刻他们身着便装,正穿梭于街市之中。

“周瑜是在脚踏两只船。”他的语气不是推测,而是断言。

“哦?脚踏两只船?”

“没错。周瑜可能已将密信之事告诉了孙权。他也许跟孙权说,看我如何操纵那曹操。然后在东吴西征之时,为了阻止曹公的军队南下,他就会对我军提出要求:之后不久将要出现的决定性时刻,我周瑜会给你们当内应,所以你们先等一下。如此这般,他便得以拖延我军。如果牵制成功了,周瑜就成了东吴的大功臣。倘若失败,也是因为他做了曹军的内应,同样功不可没……如果儿臣是东吴的重臣,定然会想出这样脚踏两只船的计策。”曹丕说完,抬头仰望长空。铜雀台的高处已经初现雏形。他用手遮住刺眼的阳光,眨了眨眼睛。

“若是这孩子的话,或许真会这么干……”曹操心里啧啧赞叹,注视着正仰望铜雀台的儿子。


送亲队伍打扮得美丽——笔者本想这样说,可孙权妹妹的送亲队伍却有些与众不同。虽然的确有身着华服的二百名侍女跟随着新娘的花轿,但她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长刀、长枪或者弓箭。

“这是什么装束,女人们穿得像要打仗似的?”从公安前来迎亲的人看到这奇异的队伍,异口同声道。

花轿进入荆州抵达刘备的官邸,停在了院落深处的门前。两位佩剑的侍女左右跪下,打开轿门。新娘弓着腰从轿子中下来,站在台阶之前,腰板挺得笔直。新郎刘备从台阶上缓步走了下来。

“真是倾国之色……”走下台阶来到新娘面前,刘备捋着胡须说道。他真的认为新娘很美。新娘眉清目秀,鼻梁高挑,还有点儿少年般的俊俏。这正合刘备的心意。“原以为别人强送来的妻子长相不知如何吓人,没想到竟如此美貌。真是意外的收获啊……”刘备这样想着。

“不要说我漂亮。”新娘柳眉倒竖。

“心里怎么想的就照直说了。我这人向来如此。”刘备笑着说道。

新娘不屑一顾地仰着头。

“请,这边请。”诸葛孔明的妻子带着新娘进了洞房。

待看不到新娘的身影后,诸葛亮说:“昂首出入花轿的新娘,我还从未见过呢!”

“我也是头一回啊。”刘备缩了一下脖子。他开这样的玩笑是非常少见的。

按照当时的婚嫁习惯,要用蓝布制成天幕状的房间,作为新郎新娘的洞房。新郎的亲朋好友聚集在布幕外面,静静地倾听房间里的声音。只有一块布,所以在幕中不管怎样小声说话,外面都能听到。新娘新郎自然也都知道,所以几乎不怎么言语。这可以说是一种奇怪的风俗习惯。因为是荆州牧的官邸,的确没办法在大厅或走廊里围出这样的洞房,所以只在一间普通房间的门口象征性地挂上了一块蓝色的布。当然,也没有偷听的人。

屋外站着二百名手持兵刃的孙家侍女,一旦发现了打算偷听的可疑人物,定然是立斩不饶。

第二天早上,做清洁的杂役老妇和侍女们窃窃私语起来。

“好像很激烈的样子。”

“关系好像比什么都好。”

“那真是好得过头了啊。”

“哈,真叫人羡慕。”

“嘘,真下流。可别叫人听见了。”

连在房外待命的人都听出了两人关系好,自然屋子里面两人的感情一定也差不了。四十八岁的刘备,经验丰富,在情场方面更算老手。要让这位喜爱习武的二十三岁处女体会到做女人的快乐,刘备自然是非常有心得的。

举行盛大酒宴来庆祝结婚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以前,据说新郎家和新娘家在婚期都要禁乐三天。也就是说结婚是件令人悲痛的事。新娘家是因为要将一手拉扯大的女儿送走,这种伤感不难理解。要说新郎家为什么悲伤,则是儿子结婚了就肯定会生子,而这说明上了年纪的父母就离死不远了。婴儿的降生意味着老人的死亡,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汉代时已经没有了以结婚为悲的风俗,但大张旗鼓地庆祝习惯也还未诞生,正好处于中间的过渡时期。汉代的记录表明,有人结婚时,因没钱买酒肉就向别人借。这说明当时还是有小型庆祝的。在公安的荆州牧官邸,刘备的亲随、幕僚和使臣们都分得了酒肉,也算是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

当时要结婚,在“纳彩”(定亲)等程序后是“请期”(定日子),然后才是“迎亲”。“迎亲”如字面的意思,由新郎亲自到新娘家迎娶新娘。若是远隔两地,就未必按照惯例行事了。当时,孙权的官邸设在京口(现在的江苏省镇江),从那里到公安十分遥远。不过反正结婚之后,终归是要回娘家的,所以媒人鲁肃定下了一个规矩:省略“迎亲”这一步。但在新娘回娘家之时,刘备要赶赴京口去迎接新娘。

“这次联姻,是打算让我去抵御曹操。”刘备当然明白这一点。“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就必须增强实力。为了增强我的实力,就得让他们把荆州的江北地区还给我……”他如此盘算着。

刘表曾经作为荆州牧定居于襄阳。虽说曹操在赤壁大败,但他仍占据着荆州的北部,派猛将乐进驻守襄阳。刘备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襄阳是荆州的一部分,刘备自然也认为那是自己的领地。现在只不过是临时被曹操占领而已。作为襄阳太守,关羽虽不能去上任,但始终主张他才是正统的长官。面对曹操这个大敌,刘备通过任命关羽驻守襄阳的形式表明了自己“总有一天要让你归还襄阳”的意思。而孙权尽管名义上是自己的同盟,却占据着荆州最肥沃的土地——江北,让周瑜驻扎在江陵。

“要是他们不把旧荆州还给我的话,我可就成为天下的笑柄了。”刘备打算在陪妻子回娘家时会见孙权,提出这样的要求。“刘表的旧部几乎都被我收留了,我必须养活他们啊。”这也是理由之一。

听说刘备要陪同新娘回娘家探亲,诸葛孔明摇了摇头:“孙氏一族之中,对你有好感的只有鲁肃等少数人。主公应该知道东吴众将对你抱有敌意的人很多。去京口的话,恐怕会被扣留在那里。”

“是吗?我的支持者就那么少?”刘备一脸疑惑地问道。

“当然如此。从东吴的角度来讲,我们难道不是外人吗?”

“但是东吴一党不也就是些乌合之众吗?各方豪族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聚在一起罢了。”

“的确,这是孙氏政权的最大弱点。但是,虽为乌合之众,他们却能为共同的利益而合作。一旦主公被扣留,不乐观地说,他们会直接没收湖南四郡,平分了好处。”

“那么简单就能被没收吗?即使我不在,他们还得对付关羽、张飞的勇猛,以及先生的足智多谋。现在,他们若在湖南一带耗费精力,曹操很有可能会从合肥发动进攻。”

“非也。东吴扣留了主公后,曹操也不一定要进攻,可以观望形势。总而言之,此去京口,凶多吉少。”诸葛孔明强烈反对道。

但是,刘备非去京口不可。“我的同盟虽少,却有一位能敌千军万马的同盟者。”刘备辩说道。

孔明只以为此人是鲁肃,反对道:“鲁肃也许可敌千军万马,但另有一名周瑜,却也相当于千万个敌人。”

“我所说的同盟者并非鲁肃。”刘备笑道。

“那是谁?”

“我的爱妻。”

孔明大吃了一惊,看来主公相当有自信啊。孔明无奈地撇了撇嘴。不管怎么说,刘备已经成功地驯服了这匹烈马,要将之作为自己人使用。

孔明不能再反对,他提出了条件:“这次离开公安时,主公切记要秘密行动,不能让对岸的周瑜知道。那家伙要是知道了,定会马上赶往京口,说服其他人将您扣留。您前往京口的十天左右,只要不透露消息,想来周瑜也就耍不了什么花招了。”


刘备迎娶孙权之妹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赶赴京口则是第二年的事情。这是刘备与孙权的第一次会面。赤壁之战前双方结盟之时,是诸葛孔明前往孙权的前线大本营柴桑商定大计的。所以虽然诸葛亮已见过孙权,但刘备还未曾与其谋面。在礼节繁缛的年代,前去拜访的人会被视为地位较低的一方。虽说刘备长时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但在孙权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的时候,他就已是一州之主了。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也不会轻易地去拜访孙权。这次陪妻子回娘家就成了再好不过的理由,因为这种拜访本身不存在身份上的差异。

然而,虽然刘备极其秘密地离开了公安,但周瑜布下的情报网相当牢靠,刘备出发两日后,江陵方面就得到了消息。然而,周瑜得知这一消息后,只是咬牙切齿了一番,却没有追着刘备去京口。他正因高烧而卧床不起。“唉,怎么偏偏在这时候发烧?”周瑜拍着床铺叹气道。不过,他一转念,便令部下拿来纸笔,给孙权修书一封,内容如下:“刘备乃枭雄,且有虎将关羽和张飞随其左右,日后绝非等闲之辈。依属下之见,不妨借此机会,将其扣于东吴,赐予豪华宫殿,美女珍宝,令其纵情声色。一旦使其与关羽、张飞分开,并离间关、张二人,钝如瑜者亦可轻易破其阵营,定天下大局。今若将土地割让于刘备,无疑给予其成就霸业之军资,为其三人之集结提供有利之场所。如此一来,三人便如蛟龙得雨,岂会屈身于小潭之中,恐将腾云直上,称霸于世。待到那时,必成东吴之大患……”书信虽行文严肃,但却不如直接的对谈来得真切。

刘备按照孔明授意的计策行事,用他独特且富有诚意的方式说服孙权。更何况当时亲刘备派的领袖鲁肃也在京口,给刘备出了不少主意。但是,比什么都奏效的是刘备夫人对其兄长的劝告。“要是刘备遭天下豪杰耻笑,你看得下去吗?”被妹妹这样一逼问,连孙权也有些招架不住。

诸葛亮授意的说服方式大体如下:“无论东吴是否决定西征,目前最大的危险都是荆州北部直接与曹操的领地相接。与其保有这块战火一触即发的土地,不如让给同盟者,建立起缓冲地带。这不是更为明智的做法吗?”但是对孙权来说,他毕竟也是各大豪族联合势力的盟主,将到手的土地拱手让人,无疑有失权威。所以,不妨将东吴江北的四郡,与刘备的湖南四郡作交换。而且在名义上,是让刘备“借”用江北四郡。

虽然周瑜不在京口,但反刘势力仍然很强大,其中吕范坚持主张扣留刘备。孙权自身其实也不觉得自己是被刘备夫妇说服的,只不过自己对天下形势作了分析后,相信这是为了东吴能采取的最佳策略。“曹操可畏。”虽说赤壁之战获胜,但孙权并没有摆脱“恐曹症”。派入邺城的密探发回的报告中有幅插图。“铜雀台,几近完工。高耸入云……”图的旁边配着这样的文字。真是叫人恐惧的财力。如果用造铜雀台的钱财来补充军备,不知能养多少兵啊!恐怕那铜雀台是用整军备武的余资建造的。光是这么一想,就让孙权感到害怕。

刘备交涉成功,得到了荆州的江北地区,意气风发地回到了公安。“嗯,这次的联姻还真不错。”在归途的车中,他一个劲儿地抱着妻子。

江陵的周瑜最终决定不顾病情,前往京口。“岂能坐视不管?……”他满脑子都是这样的想法。“打倒刘备,夺取蜀地!”在发高烧时,周瑜也反复说着这样的胡话。夺取了蜀地,东吴才能真正作为霸主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去——这是他的信念。

到了京口,周瑜立刻去劝说孙权。孙权动摇了,这并非是因为他被说服了,只是周瑜为了国家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气概深深打动了他。“对方可是个病人……”在这种场合下,孙权无法无情地拒绝周瑜的建议。“我已决定西征。”孙权说,“所以,在夺取蜀地之际,就让刘备去对付曹操吧!西征就在眼前了。”只有为东吴扩大疆域的西征,才是周瑜梦想的伟大事业。如今,曹操修建铜雀台展示实力,孙权本以为不可能西征。但是不西征的话就无法安慰带病坚持的周瑜。孙权用力地点了点头,答应了西征的事。

“多谢主公。既然先西征的话,那就今后再收拾刘备这小子……那么,西征的计划如何安排?”周瑜边说边喘气,看来他病得不轻。

“让我仔细地考虑一下。”孙权说道,但又怕周瑜起疑心,便加了一句:“不过已经决定派奋威去了。”

奋威将军即孙权堂弟孙瑜,现任丹阳太守。其实说考虑任命他为西征大将军什么的,不过是孙权在搪塞周瑜而已。

“奋威将军不错,做总司令再合适不过了。”周瑜满意地点着头,接着又是一阵剧咳。

周瑜的身体状况根本不适合这次旅行。从京口返回江陵的途中,他愈发衰弱,终在一个叫作巴丘的地方命归黄泉。巴丘位于湘水的右岸,距离两年前他负责指挥并大获全胜的战场——赤壁并不太远。

周瑜享年不过三十五岁。临死之前,周瑜用尽最后一丝气力给孙权写了一封信:“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鲁肃与周瑜意见相左,二人曾发生过激烈争执。在对待刘备的策略上,二人针锋相对。而周瑜临终前却推荐这位对手做自己的继任者,想来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双方都能理解彼此对东吴的赤胆忠心。周瑜认为在自己死后,就算意见看法不同,但对东吴抱有一腔热血,谨慎不苟的鲁肃是最适合不过的人选了。

也许临死之前,周瑜已经完全放弃西征和铲除刘备等事情了。倘若他健在的话,或许还有牵制曹操的可能,而他一死,还是放弃为好,果然应该走鲁肃的那条路。不用说,周瑜之死稳固了刘备的地位。西征之事,已不是孙权的问题,而成了刘备和孔明的工作。


作者曰

《魏志》记载,合肥城包围战之后才是赤壁之战。而在同一本《三国志·吴志》中,却说赤壁之战后才有合肥之战。参考过各类书籍后编撰成书的《资治通鉴》则记载,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月,孙权围攻合肥是同年十二月,而曹操向合肥增派援兵则是次年三月。

上一章:火映赤壁天 下一章:战云西飞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