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马上做决定 交给你脑中的小矮人

人生拒绝清单  作者:pha

我生性优柔寡断,不擅长做决定。生活中,我每天都苦于为各种事情做决定。

午餐吃什么?在家做还是去外面吃?如果出去吃,去哪家餐馆?进了餐馆后坐哪个位置?午餐菜单和普通菜单哪个更令人满意?……

我常把“等一下,让我想想”挂在嘴边。在日常生活中得不断做出选择,很费劲。有时候,我挺羡慕那些能快速做出决定的人。

不过我认为,做决定慢可能也有它的好处。

因为花一些时间做决定,有时更能做出正确的决断,或想出好主意。

作家之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若想成就一篇好文章,与其立刻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如沉淀几天或一周后再写。”我在写作时也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在堪称创意教科书的《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作者詹姆斯·韦伯·扬将产生创意的过程分成了以下5个阶段。(这本书很薄,有兴趣的人不妨读一读。)

1. 收集资料。

2. 认真研读收集到的资料。

3. 完全忘记自己曾研究过的东西,做其他事。

4. 结果突然有了创意。

5. 完善创意方案,使其能够实际应用。

这本书中说,第三步完全忘记自己曾研究过的东西,做其他事的过程最为重要。

我认为那个过程,正是住在大脑中无意识区域的“小矮人”开始工作的阶段。

所谓小矮人,就是格林童话中那个会在鞋匠熟睡时帮他完成工作的人。

其实,在大脑的无意识区域,很多信息正在被加工处理,只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

所以,即使你把信息输入大脑,放置一段时间后忘记了,小矮人也会在这段你无意识的时间里工作,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想法以某种方式归纳概括起来。

这么想来,当你没有明确想法时,不马上做决定,静观其变,也是相当有效的做法。

为了让信息“沉睡”,可以暂时把一切都忘记,但要留下笔记,以便以后重新开始。

留下笔记的诀窍是把未来的自己想成是别人。

整理好信息,使对此一无所知的“别人”看了后也能理解。如果你经常这样做笔记,那么不仅能加深自己的理解,还能提高把自己正在做的事传达给别人的能力。

另外,我总感觉,做决定慢的人比做决定快的人更善良。

因为优柔寡断和犹豫不决的性格往往与“我可能错了”的这种谦虚感有关。

有了这种柔软感,你的人际关系往往会更好。

所以,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迅速做出决定就好的。有时,把事情适当放一放,它自然会得到解决。

不要强迫自己快速做决定,而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急不躁地做出决定。

上一章:不自己... 下一章:不做自...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