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再也没有回头路靖康之败 作者:赵大胖 |
||||
被软禁的宋钦宗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初十,宋钦宗带着郓王赵楷以下的九个弟弟[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和一些心腹重臣出城来到了青城,留在城里的人是同知枢密院事孙傅以及礼部尚书梅执礼。尽管何㮚和李若水一直试图告诉宋钦宗这一趟行程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宋钦宗在出发之前还是颇有一些不好的预感。他悄悄叮嘱留守的孙傅,要是他被扣在金营回不来,孙傅就招募二三百死士,保护太上皇和太子冲出城门南逃,为大宋保留一份希望。与此同时,他还准备了一道号召河北军民奋起反抗的诏书,表示如果谁能保住河北土地不被金人占领,朝廷愿意跟他分土共享。[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宋钦宗写好诏书以后,交给一个亲信,让他趁着第二天一起出城的机会悄悄逃走,把诏书送到大名府北道总管赵野的手中。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个鱼死网破,一旦河北的反抗加剧,粘罕也许会有所顾忌。 到了青城之后,大家渐渐感觉到有些不对了。粘罕并没有跟宋钦宗见面,而是借口斡离不和手下还在刘家寺赶不过来,让宋钦宗先在青城住一晚,第二天再商量。宋钦宗被安排住在端成殿的偏房,也就是以前北宋皇室祭天仪式时亲王们住的房间。提供给他的生活用品非常寒酸,并且让他直接睡在铺着席子的土床上,整晚都没有卫士警戒[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而何㮚等人被安排到了其他房间,没能和宋钦宗在一起。 宋钦宗的预感是对的,粘罕让宋钦宗出城,并不是简单地为了一个徽号的问题,而是真的要把他控制在手里当人质。一方面,粘罕对宋钦宗筹钱的速度非常不满意,虽然他们现在掌控了开封城,但是大军深入的兵家大忌让他始终无法完全放心。尽早收钱回到大同,这才是最安全的结果。另一方面,河东残余地区以及河北的交接问题一直无法顺利完成,别说新割让的地区,就连此前的中山府和河间府都没能交接,几乎所有的城池都无视宋钦宗发出去的割让诏书和派出去协助交接的使臣。聂昌去绛州(治今山西新绛)交接的时候,甚至被当地愤怒的军民杀死。因此,粘罕希望能够把宋钦宗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以便尽快完成这两件事。 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情况愈发糟糕。金人把跟着宋钦宗一起来的大部分卫士、仪仗、内侍都赶回了城内,只给他留了三百来人。事先说好的讨论徽号的事情,根本没有人来理会。宋钦宗主动要求见粘罕和斡离不,也被对方拒绝,连金国官员对他的态度也比上一次粗暴了很多。在金人的要求下,宋钦宗派人回到开封张贴催款的榜文,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因为大家缴纳金银的速度太慢了,所以皇帝被金人扣下了,大家但凡有点爱君之心,就在十五日之前把家中的金银送到开封府,尽快把皇帝救回来。” 开封百姓自从宋钦宗再度出城去金营起,心中便开始惶恐不安,现在看见了榜文之后,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一部分军民开始拿出自己压箱底的钱财,络绎不绝地去开封府献纳,而御史台、开封府、大理寺也找到了增加催款强度的理由,给开封城内的每一家人都摊派了相应的数目,不愿意缴纳就严刑拷打,“捶楚催督哀怨之声不忍闻矣”[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 宋钦宗在金营被软禁着,一直看不到回城的希望,城内的百姓也开始惊慌起来,有人开始给粘罕上书,请求他将宋钦宗放回来。由于他们无法直接将书信递交给粘罕,所以只能让枢密院转递,但是这些书信都毫无意外地被扣了下来。随后,开封开始流传一个让人惊诧的消息:“皇帝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事实上,虽然宋钦宗的情况没有这么糟糕,但他也的确陷入了出生以来最凄苦的状态。有一个郎官回城之后,亲口告诉了大家他在青城见宋钦宗的过程。 该郎官奉命将宋钦宗的冠冕作为战利品送到青城去,金人要求先送到宋钦宗那里去辨明真假。他去了宋钦宗门外的时候正是黄昏,不知道宋钦宗在干什么,又不敢大声喊,只能站在帘外等着。过了一会儿,宋钦宗发现外面有人,于是自己拿着一个烛台、掀开帘子走出来问清了郎官的身份,之后又非常和蔼地让他先去宰相的房间吃饭,如果那边住不下,就回宋钦宗的房间来睡觉。 郎官吃完饭之后,发现宰相们住的地方确实睡不下了,于是又回到宋钦宗这里来。房间里连水都没有,也没有人伺候他,口渴难耐的宋钦宗吩咐郎官进屋前先去找水来救急。郎官进入宋钦宗房间以后,发现房间里只有宋钦宗一个人,设施也非常简陋,只有一张床,床上有两条毯子,另外还有两个小凳子、两把椅子,仅此而已。[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 宋钦宗在青城停留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朝廷名义上的留守是孙傅,但是他实际上已经把权力移交给了更具有威望和话语权的宋徽宗。正月十四日,宋徽宗终于发出了他退位之后的第一份圣旨:将所有王爷、公主家里的金银,以及宗庙供奉用的金银祭器全部收集起来交给金人,御史台将所有不足额缴纳金银的官员全部登记下来治罪。这样的方式虽然说不上有多大的效果,但是至少表明了一个态度:宋徽宗和宋钦宗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不要以为宋钦宗不在城里大家就可以懈怠。 当天晚上,已经不知何时是归期的宋钦宗心情极度郁闷,将宰执们都叫到自己房间里来一起吃饭。吃到中途,宋钦宗突然放下筷子让孙觌马上作一首三百字的诗。毫无准备的孙觌推辞说,自己既没有心情,也没有能力完成,希望宋钦宗让他回去之后慢慢写。觉得扫兴的宋钦宗面露不满,何㮚马上打圆场让宋钦宗出题,大家一起来写。宋钦宗便出了“归”“回”“时”三字韵,以寄托自己盼望回城的心境,结果孙觌写了两句:“噬脐有愧平燕日,尝胆无忘在莒时。”汪藻写了两句:“虏帐梦回惊日处,都城心切望云时。”这些诗句落到金人手里之后,“无忘在莒时”被金人认为是他们想要报仇,“虏帐”被认为是侮辱金国。金人对他们加深了防备,更不想让他们走了。[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 回城遥遥无期 到了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宋钦宗终于有机会跟粘罕和斡离不见了一面,他被邀请去斡离不驻扎的刘家寺观灯。金国本来没有上元观灯的习俗,来了汉地之后渐渐学会了这些“享乐”的方式。为了筹备这个观灯节,他们正月十二日就进城将各个寺庙、道观、店铺的灯笼全部搬走,然后把皇宫里的金珠灯、琉璃灯、璎珞灯以及翠羽飞仙的装饰一起拿到了刘家寺。也许是为了缓和这段时间开封城内流传的“宋钦宗寝食难安”的紧张气氛,他们让宋钦宗给开封城内的百姓写了一道圣旨,表示自己在青城期间的吃住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受供奉的,宰执们住的地方也干净整洁。前段时间传言说金人的态度不好,也是因为大家在商量犒师费的时候产生了争议。只要大家尽快把钱凑齐,这一两天就能回城了,大家千万不要有什么担心,也不要发生骚乱。 话虽如此,但是这时候开封府的根括工作进展得非常不顺利。具体收上来的金银数量,在不同的史书上有很多个版本,各个版本差异都很大,我们取数字最大的那一组,也不过是黄金三十万八千两、白银六百万两[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九。]。即便算上金人自己进城搬的各种库藏,这个数字距离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二亿五千万两的总额依然差距极大。 其实根括进行到现在这个阶段,不管是粘罕还是宋钦宗都知道,想要再取得大规模的进展已经很难了。开封的所有人都不可能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拿出来,他们必然会留存一些维持自己生活的金银。威逼的手段哪怕残酷到了极点,他们也未必愿意把这最后的钱拿出来——拿出来肯定是饿死,万一扛住了没拿出来,今后还能有一条活路。 很快,开封城里的太学生们坐不住了,他们既担心宋钦宗的安危,又对城墙下被拷掠的百姓于心不忍,于是开始连绵不绝地给粘罕上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能够减免这笔犒师费。有一名叫徐揆的太学生,写好了一封信让朝廷转递给粘罕,被朝廷拒绝,于是他带着这封信来到南薰门,对金兵谎称自己要献大笔金银。金兵将他送到青城以后,他拿出自己写的信交给金人,辩论不屈,被金人活活打死。[《宋史》卷四百四十七。] 鉴于城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正月十七日,开封府张贴了一张告示,称宋钦宗和粘罕约了一场马球,只是最近一段时间都是雨雪天气,一直没打成,等天晴看完球赛之后宋钦宗就能回来了。百姓看到宋钦宗还能跟粘罕约球,心情稍微缓和了一点。但是当天晚上,按捺不住的金兵就从东壁的含辉门下城纵火抢劫,城内稍稍放松的那根弦再度紧绷了起来。 正月十八日以后,开封府加大了根括的力度,但是这样已经不能让粘罕满意了,金兵开始亲自下场来催款了。他们将南薰门布置成一个刑场,摆着大棒、兵器,不管是官员也好,百姓也罢,只要在缴纳金银方面有丝毫让他们不满意的,立刻就用刑,要么是杖责,要么是扇耳光,打得人血肉横飞,只有交钱才能避免。到后来,金兵甚至拉着北宋官员一排一排地跪在他们面前,用女真话大声训斥。北宋官员们后来通过翻译才知道,金兵称第二天要是收不齐金银就将他们全部打死。 官员的日子难过,百姓的日子更苦,而且是苦到快要活不下去了。自从宋钦宗出城以后,开封连日雨雪天气,加上金兵封闭了城门,城里的物价飞涨:一斗米一千二百钱,一斗麦一千钱,一斤驴肉一千五百钱,一斤羊肉四千钱,一斤猪肉三千钱,超出正常价格数倍甚至十余倍之多。买不起的百姓只好去河里、水池里捞鱼和水藻充饥,城里的猫狗都已经被吃完,冻死、饿死的平民十之五六,街头巷尾遗骸满地。[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六。]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正月二十五日,虽然犒师费一直在持续进账,但是速度依然无法达到金人的要求。粘罕可能已经意识到金额真的要多了,但是他又不能朝令夕改,自己打自己的脸,于是开始向北宋朝廷索要女人,用来填补犒师费的空缺。 金人先是索要嫔妃、宫女、宫廷女乐师,然后又索要权贵尤其是童贯、蔡京等昔日权臣家中的娼优、侍女。此前被宋徽宗放出宫的宫女也全部按照名册找了回来,哪怕是已经嫁人的也不放过。这些女人都被抓到金营之后,金兵还不满足,要求继续把搜索范围扩大到民间稍有姿色的女子身上。开封府的吏员趁机开始了权力寻租,凡是家中有适龄女儿或者妻子的,都想要通过给吏员送礼的方式来虎口脱身,价码甚至开到了一千两银子。出不起钱的家庭就只能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吏员做小妾或者婢女。很多不幸被抓到开封府的女子,把自己打扮得蓬头垢面,然后几天不吃饭,装作病入膏肓的样子,希望能够逃过一劫。但是开封府尹徐秉哲根本不理会这些招数,在开封府备下衣衫、粉黛,以及头钗等饰品,让这些女子沐浴之后换上新装,再装车送到金营。大车络绎不绝出发之时,整个开封城父女、夫妻相拥大哭,旁观者无不掩面涕下。车过南薰门的时候,车上的女子发现朝廷官员也站在门边,于是指着他们大骂道:“你们这些朝廷大臣败坏国家,到今天却要我们这些女人来替你们赎罪,你们怎么有脸站在这里!”大臣们无言以对,只能扭头沉默。[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八。] 这段时间,实际上被软禁的宋钦宗一直在金营里焦急地等待着粘罕的命令。他希望粘罕在收到了足够多的丝绢、珠宝、玉器、金银、女人之后,能够网开一面让他先回开封。他留在青城的时间越长,心里就越慌。但是金人似乎一点收手的意思都没有,他们在索要女人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索要图书、药方、药材、祭器、宦官、工匠、戏子、车辆、服装,以及全套的皇帝、皇后的仪仗。 进入二月以后,粘罕已经对于继续搜刮金银失去了信心,因为不论他怎么催逼,开封府都告诉他,确实已经刮不出来了。粘罕认可了这个说法,他也觉得开封人已经到了承受极限了,想要再有更大的收获,可能只有靠屠城了。但是二月初四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改变了看法:被金兵抓到青城的宦官蓝䜣、医官周道隆、乐官孟子书等人意识到自己将会被金兵带回北方,他们三人为了脱身,主动向粘罕汇报,说自己家中的地窖里还藏有金银,请粘罕派人去取,然后放他们回城。粘罕派人去一挖,果然如此,再选择了几个人的家里一挖,竟然全都有私藏。粘罕大怒,觉得开封人不老实,家里肯定还有大量金银没有交出来,于是给开封府下文,让他们继续根括。[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八。] 因为三个小官的私心,本来即将松绑的开封城又重新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 |
||||
上一章:1 | 下一章:3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