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沛县父老拥戴沛公

汉高祖刘邦  作者:黄中业

陈胜、吴广于七月在大泽乡起兵,各郡县纷纷杀郡守、县令响应起义。九月,沛县县令见形势不妙,很是恐惧,想要在沛县举兵响应陈胜起义。为此,沛令与县府中的主吏萧何、曹参商量举兵反秦一事,萧、曹对沛令说:“您是秦朝的官吏,今日背叛朝廷,率领沛县子弟起兵,恐怕沛县子弟不会听从您的命令。愿您召集逃亡在外的那些人,可得到数百人。然后再利用这些人来控制民众,民众便不敢不听从您的命令了。”

沛令知道萧、曹所说的“逃亡在外的人”,指的是匿身于芒山、砀山的刘邦,这在沛县几乎是无人不晓的事。于是沛令命沛县以屠狗为业的樊哙前往山中召回刘邦。

樊哙到达山中,见到刘邦,向刘邦转达了县令的意图,同时也向刘邦捎去了萧何、曹参的口信。这时刘邦在芒砀山所聚集的徒众已有数十百人。刘邦在山中早已闻知陈胜大泽乡起义,天下响应,心想自己也不会久居山中,正在待机而起。今见樊哙带来沛令和萧曹的旨意,十分高兴,当即率徒众离开山林,与樊哙一同启程。

刘邦尚未到达沛县县城时,沛令有些后悔。他不仅知道刘邦与萧、曹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也深为各地豪杰杀死郡守、县令而后起义的无数事实所震恐,担心刘邦入城后会发生变故,与萧曹合谋杀死自己,然后再举行起义。于是,当刘邦率徒众来到沛县城下时,沛令紧闭城门防守,不接纳刘邦入城;同时,想诛杀萧何、曹参。萧、曹为此而恐惧,越城投奔刘邦,以求受到保护。刘邦在绸绢上写信,捆绑在箭杆上射入城中,向城中父老说:“天下人遭受暴秦的苦难,已是很久了,今日父老虽为沛令守城,但天下诸侯并起反秦,沛城即将遭到屠杀。如果大家起来共同诛杀沛令,推选出一位首领带头响应诸侯,你们的家室都可以得到保全。不然的话,父子都将遭到屠杀,那就太不值得了。”

于是,城中的父老率领子弟共同杀死沛令,开城门迎接刘邦入城。刘邦入城后,城中父老想要推举他为县令,刘邦辞谢说:

“当今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并起反秦,如果选择将领不当,将会一败涂地。我不是爱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担心自己的才能薄弱,不能保全沛县的父老兄弟。这等大事,愿大家推举可以胜任的人。”

当时在场的萧何、曹参都是文官,爱惜自身,顾虑多端,担心大事不成会被秦朝诛灭全家;同时,萧、曹又深知刘邦能成就大事,便都推举刘邦。诸位父老们对刘邦说:“我们早就听说过有关您的种种奇闻,日后定当显贵;况且我们已经占卜过了,没有人比您更为吉利的。”

刘邦还是多次推让,但众人谁也不敢带头起义,最终还是推举刘邦做了沛公。

刘邦自第一次入关中,在咸阳纵观秦始皇帝车驾出游之后,便做起了皇帝梦。沛县父老推戴他为沛公,他喜在内心,但表面上却再三推让。刘邦深知在场的人谁也不敢为首领,他的推让再三,是为着表明他带头起义不是出于私心,不是为了封侯称王,而是在父老子弟们的再三推举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目的是救民于水火;同时也是为着起义后有效地管束部下。既然是众人推举,众人就应当服从管束和指挥。

刘邦与各路起义军首领的不同,在于他率众起义不是为着封侯称王,而是把起义的第一天,视为踏上夺取皇帝宝座征程的起点。因而,当他答应沛县父老做沛公时,便胸有成竹地把起义的仪式举办得颇为庄严,与众不同。在沛县县府的大庭之中,刘邦带领父老子弟们祭祀黄帝与蚩尤,这因为黄帝是传说中上古的五帝之首,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又善于战略战术;而蚩尤作为南方部族的首领,首创各种兵器,又英勇善战。可见,刘邦起义前祭祀黄帝与蚩尤,为的是求得神灵的保佑,保佑起义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最终即皇帝之位。祭祀后,又用牲畜的血涂在战旗和战鼓之上,祭战旗和战鼓。为取代秦皇帝,刘邦令起义军的军旗一律为红色。于是,萧何、曹参、樊哙在沛县四出招收弟子,共得三千人,进攻胡陵(今山东鱼台县东南)、方与(今山东鱼台县西北),还兵守卫丰邑。沛公所率领的这支起义队伍,从此加入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洪流之中。

上一章:三 下一章:五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