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天下与史家绝唱

帝王业与百姓家  作者:陈舜臣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悽怛悼,

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

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柰何,其所摧败,

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中央集权强化了,后任的皇帝会轻松很多,因为艰巨的基础工程已经全部完成了。

汉景帝统治了十六年。太子刘彻十六岁继位。他后来成了有“太阳王”之称的汉武帝。

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的四十年间,除了吴楚七国叛乱之外,没有发生其他的大动乱,百姓终于意识到,战乱年代已经成为“过去”。而且,这段时期也很少大规模的工程和军事行动,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因为不需要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国库很充实。在这种种优越的环境下,年轻的汉武帝即位了。作为帝王,汉武帝可谓是无与伦比的幸运儿。

汉武帝天生聪颖过人,性格也粗犷,不同于慎重且消极的父亲和祖父,更接近于曾祖父刘邦。而且,他年轻气盛,富有进取心。尤其是在窦太后去世后,他得以掌握大权,便放手大干。为加强中央集权,他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并设立刺史,监察地方;思想上极力推崇儒家文化。此外,他还积极发展军事力量。

从秦朝至汉初,天下统一,为战国时期画上句号。此后,迎来了汉民族的兴盛期。

当时,塞外的游牧民族匈奴也出现了一位英明的首领——冒顿单于,所以整个民族也处于上升期。

汉高祖时期,因为与项羽激战之后疲劳困顿,无力对付匈奴。刘邦在平城[平城:现山西省大同市。]被匈奴军包围,最后只得依靠贿赂冒顿单于的夫人而侥幸逃脱。

据《汉书》记载,当时人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彀弩:拉弓。]。”但《史记》里却不见这样的记载。

后来,汉朝把皇族公主出嫁给单于,并赠送丝织品和谷物,以此为条件与匈奴缔结了和约。但匈奴还是屡屡进犯边境。于是,积极进取的汉武帝决定在外交军事方面也采取强硬对策。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宠妃卫夫人的弟弟卫青长驱直入,攻入长城以北地区,袭击匈奴根据地龙城。随后两年,这位青年将军也接连出击,给予匈奴以沉重打击。

卫青之后,霍去病将军成为抗击匈奴的名将。

【陈说】

卫青和霍去病真的是战无不胜的神武将军吗?其实汉朝和匈奴之间签订的屈辱和约由来已久,能够报仇雪恨,靠的绝不仅仅是这两位名将,还有汉朝充实的国力。

不管哪个朝代,国家之间的战争就是综合实力的抗衡。此时的汉朝人口成倍增加,国库也充盈,而匈奴的鼎盛时期是冒顿单于时代。卫青第三次远征的翌年,冒顿单于之孙军臣单于死了,接着匈奴发生内讧,军臣的弟弟伊稚斜攻打太子于单,当上了单于。于单战败后投降汉朝,匈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激情澎湃的活力》

在此期间,有一位年轻人正周游全国。当时旅途之艰苦,后人无法想象。那这位年轻人为什么还乐于跋山涉水呢?

他是为了书写历史。

这位年轻人姓司马,名迁,字子长。

元封元年(公元前107年),汉武帝如愿以偿地举行了封禅仪式。所谓封禅,是指天子亲自登临泰山,在泰山上依照古代仪式祭祀天地诸神。一定要等天下完全太平,才可以由天子举行封禅仪式。此前,就连汉文帝和汉景帝都认为时机未到而没有举行封禅。可见这个仪式是多么重要。

对于侍奉朝廷的人来说,能否参加此次盛典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令:掌管文书记录。]之职,却不能参加封禅仪式。这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他积郁成疾,临终前握着儿子双手,流泪说道:“我们祖先是周朝太史。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这祖传之业继承下去。不能随行参加封禅,是我命不好。唉,这是命中注定呀!我死之后,你会成为太史。你成为太史后,可不能忘了我一直想写却终未能如愿的著述……你想想看,孔子编著《春秋》已经快过去四百年啦。其间诸侯相争,忙于战乱,都疏于修史。如今,汉朝兴盛,海内统一,有明主、贤君、忠臣、为义而死之烈士……唉,我身为太史,却不能尽记录评述之职,以至于天下史文日益荒废。这是我的遗憾。你一定要明白父亲的心志,将这祖传之业继承下去……书写历史!”

儿子司马迁低下头,流着眼泪发誓道:“我虽愚钝,也会尽力把父亲收集、整理的历史传闻全部记述下来。”

父亲去世三年后,司马迁被任命为太史令。每当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他就暗自伤心:人若不得志,则一生悲哀,可怜的老父亲……

司马谈因无缘封禅而积郁成疾,临终时,愤懑之情化为留给儿子的一番悲壮遗言。然而,谁都预料不到,儿子司马迁的命运比父亲更不幸。

【陈说】

武帝泰山封禅是前所未有的盛事,然而此后,武帝及汉帝国都开始走下坡路,这实在是一个讽刺。

这在封禅前后的战争中也有所暴露。封禅之前是平定南越,之后是朝鲜之战。虽然两次战争汉朝都胜利了,但有很大的不同——朝鲜之战中暴露了将军不和的丑陋一面,这与庆贺封禅的气氛极不协调。

平定朝鲜两年后,大将军卫青死了。尽管他后来长期默默无闻,但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秋风辞》)

司马迁当上太史令之后,可以自由地使用朝廷的书库。相当于《史记》跋文的《太史公自序》里写道:“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也就是说,石室书库或金库中的绝密文书,他都可以翻阅。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四十二岁的司马迁开始执笔《史记》。对于着手创作毕生大作而言,在年纪上也已经足够成熟。

七年过去了,司马迁四十九岁。这时,一场无妄之灾降临在这位伟大的史学家头上。

事情起因于匈奴问题。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将军率三万骑兵前往天山讨伐匈奴。

李广利是汉武帝亡妃李夫人的兄长,托妹妹之福而荣升贰师将军——这与卫青托姐姐卫夫人之福成为将军如出一辙。区别在于,卫青颇有将才,而李广利却不是一名出色的军人。但汉武帝念在亡妃的分儿上,还是重用李广利。

另外,汉武帝还任命李陵为这支远征军运送粮草。

李陵出身于武将世家,是一名纯粹的军人。他在汉武帝面前请愿道:“我的部下都是荆楚之地的勇士、奇才和剑客,请陛下派兵给我前往栏杆山讨伐匈奴王。”——李陵希望独自带兵。

汉武帝知道他不愿屈就于李广利的部下,就说:“我已经没有骑兵给你了。”

“不需要骑兵。我愿带五千步兵踏平匈奴。”

“好,果然是位勇士。”汉武帝答应了。

李陵确实有点瞧不上李广利。他出身名门,祖上也都是军功昭著之辈,例如,秦国将军李信曾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祖父李广曾作为周亚夫的部将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立下战功。而李广利原本是个歌舞伶人,只是凭着妹妹的美貌而受到皇上重用。他对李广利素来无甚好感:“这家伙竟敢起个和我祖父容易混淆的名字。”

汉武帝也许是有意利用这种嫉妒心和敌对情绪,以便让他们相互竞争。他又下令让都尉路博德去接应李陵的军队。但路博德曾经官拜伏波将军,自然不甘心做李陵的后援。

大家都心高气傲。路博德上奏汉武帝:“时值秋季,匈奴马肥,不宜与之交战。不如让李陵暂留此地,明年开春后再与他同时出征,夹击东西浚稽山的匈奴军。”

汉武帝看过奏章,却误以为是李陵畏惧不前,让路博德奏请延迟进兵。于是便下了死命令:“九月出发,抵达龙勒水。如果没有遭遇敌兵,就到受降城停下休整军队。与路博德私下商议成何体统。所谈何事,应上书汇报!”

李陵只得悻悻地领命出击,在浚稽山遭遇了三万匈奴骑兵。汉军杀敌数千,击退了匈奴军。匈奴王大惊,重新调集来八万骑兵攻打李陵。

五千对八万。李陵起初奋勇抵抗,然后逐渐向南退入山峡。如果能诱敌入山,匈奴军的看家本领——骑兵战就发挥不出威力来。

“这是汉朝的精兵,久攻不能拿下,却日夜向南退走把我们引到塞边。莫非是埋有伏兵或另有援军,故意吸引我们上钩?”匈奴王虽然手握大军,但害怕中计,就决定暂不进攻。李陵军的战术看起来似乎有恃无恐。其实,李陵正是希望以此唬住对方。

然而,李陵军中却有一位末将因受校尉侮辱而投降了匈奴,并供出真相:李陵既无援军,也无伏兵,而且箭矢即将用尽。

既然摸清了虚实,那么以近于二十倍的兵力发起进攻,当可一举歼灭对方。于是匈奴军发动猛攻。

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之后,李陵投降了。

汉朝宫廷中,汉武帝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处置李陵。群臣都众口一词地谴责李陵,主张将他治罪。只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他就是担任太史令之职的司马迁。其实司马迁和李陵并无私交,只是有过几次同席之谊而已。

司马迁侃侃而谈:“李陵有国士之风。此番不幸战败,我们这些在京城和家人过着安稳日子的人就大肆攻击,真令人痛心。李陵率步兵不足五千,却深入险境,抗击数万敌军,杀得对方无暇顾及死伤者。匈奴军调集了所有弓箭手前来围攻。李陵军箭矢用尽,无路可走,就冒着白刃拼死杀入敌阵——能率部下如此浴血奋战,即使和古代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虽然最终落败,但其军功足以彪炳天下。李陵之所以忍辱投降,必定是想着有朝一日报效朝廷……”

不料这番辩护却触怒了汉武帝。

李陵虽然最终投降,但确实立下过赫赫战功。相比之下,李广利黯然失色。这让汉武帝十分不满。

“你这家伙,简直胡说八道!”上了年纪后,汉武帝的脾气变得更暴躁了。他立刻下令将司马迁处以腐刑。

腐刑也称宫刑,即阉割之刑。对于士大夫而言,这是奇耻大辱。与其受此屈辱,在世人的同情和嘲笑中腆颜偷生,还不如自行了断!

然而,司马迁却继续活下来了。为什么?

司马迁在回复友人任安的书信《报任安书》中详细地记叙了自己的心迹。

任安是益州刺史[刺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他曾写信给在朝廷任中书令的司马迁,劝告说:你作为侍奉君主左右的臣子,应以推荐贤才为己任。

收到信后,司马迁并没有立即回复。其间,任安因为受到戾太子叛乱事件的牵连,被判处死刑。

眼看着刑期渐近,如果不尽快回信,只怕将永远失去机会。任安如果没有收到司马迁的回信,也许会死不瞑目吧。

于是司马迁执笔回信,大意如下:

承蒙你的忠告,劝我应向君主推荐贤才。然而,如此不自量力之事,恕我无法做到。因为我已是废人。

人们常说,受宫刑是最大的耻辱。一个身受宫刑、卑微如草芥的人,又如何能昂首竖眉地谈论是非呢?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忍辱偷生吗?我双亲早已亡故,也无弟兄。莫非我这独身孤立之人还惦念着家中妻儿?

勇者未必为气节而死;懦夫倘能重义,则无所不能。我虽怯懦,也自知去留进退之理。我之所以还在粪土之中忍辱偷生,是因为还没有实现内心的志向。死后不能以文名流传于后世,深感惭愧。

生前富贵而死后无名,这样的人不计其数。只有卓越出众之人,才能够名垂后世。西伯被囚禁而推演《周易》;孔子穷途潦倒而写《春秋》;屈原遭放逐而咏《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而作《国语》;孙子被砍断双足而编《兵法》;吕不韦被贬至蜀地而传《吕览》[《吕览》:即《吕氏春秋》。]于世;韩非被囚禁于秦国而著《韩非子》;《诗经》三百篇也大都是圣人、贤人们的发愤之作……

他们都是心有郁结,无处发泄,所以才追述往事,希望将来的人明白自己的心志。例如:左丘明失目,孙子断足,已经成为废人,只得通过著书立说以抒发胸中愤慨,凭借文章来表明心志。

请恕我不逊——我想收集散失天下的历史传闻,核实其事,考察成败兴亡之理。共一百三十篇,探究天与人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而自成一家之言。

然而,就在我刚开始动笔时,却遭此横祸。我不忍心舍弃这部未完之作,因此,即便身受极刑也默默忍受。如果真的能写成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流传于城邑乡里,我所受的屈辱就能得到补偿了。若能如此,则万死而无悔。

我因口舌而获罪,被乡里人耻笑,有辱先人,更无面目回去祭拜父母之墓。即使百世过后,这污点也难以洗刷。一想到此,我每日愁肠九回……每次一想到这耻辱,我就全身直冒冷汗。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你又如何能让他去推举贤才呢?

辩解无益。非但不被俗世理解,反而自取其辱。待我死后,是非自有定论。

司马迁这封书信真真切切地阐述了这一永恒的真理:奋笔著书的动力往往来自内心的创伤。当然,《史记》里没有关于作者自身的传记。东汉时期编著的《汉书》则有《司马迁传》,里面全文收录了《报任安书》。

《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五部分构成。后世的史学家大都沿用这一形式,至少一定会有本纪和列传,所以被称为“纪传体”。

列传的开卷首篇是《伯夷列传》,记述了兄弟俩为义而死的事迹。而列传末篇《货殖列传》则是关于实业家的传记——从“义”到“财”,这跨度也太大了。

司马迁触怒汉武帝时,本来可以按当时的规定出钱减罪,但他却因为无钱自赎而惨遭宫刑。

司马迁固然是个重“义”之人。而对于“财”的重要性,他也一定深有体会吧。

上一章:从高祖... 下一章:致读者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