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己”在哪里?

超单身社会  作者:荒川和久

“自己”到底是指什么呢?

这里并不打算讨论哲学问题。在第五章中我们讲到,消费正逐渐从“物质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变,并逐步发展为“情感消费”。也就是说,消费从看重物质价值,到看重体验价值,现在正在进入追求精神价值的时代。我们从为了表达自己而消费,发展到为了交流而消费,再到现在为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而消费。消费行为的变迁是受社会变迁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从“大家都一样”的社会,发展到后来的“个性化、差别化”社会,再到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多样性”的社会。

所谓“多样性社会”,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是一个相互包容的社会”。事实上,重要的不是每个人的多样性,而是要注意到一个人身上的多样性。

曾经有一段时间,日本年轻人当中掀起了一股“寻找自我”的热潮。有一些年轻人说“要去印度开启寻找自我之旅”,这种行为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违和感,“明明祖先也不是印度人,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寻找自我呢”。但是当事人却激动地说:“我去啦!我感觉终于找到真正的自己了!”于是我就想追问到底:“那么,你去找寻的自己到底是谁呢?”

“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核心的东西,或者说是本质的东西,这就是“真正的自己”;而且“真正的自己”是能够找得到的,寻找自我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应该不少人都这么想。

也有人说,“真正的自己”不是努力就可以找得到的;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真正的自己”,当下的你、本真的你就是“真正的你”,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去找。

无论是哪种说法,其结论都是“真正的自己”是存在的,那就是个人。

地球上有几十亿人,在这几十亿人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存在,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歌曲《世界上唯一的花》就是在说这个意思,这首歌也让大家产生了共鸣。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真正的自己”就是唯一的、最真实的自己吗?

如果有“真正的自己”,那就应该有“虚假的自己”。那么,“虚假的自己”又是怎样的呢?

不仅仅是年轻人,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学校或职场等集体环境中,都要根据具体的场合“扮演”最合适的人物,也就是所谓的“角色”。近些年,很多年轻人都具有多种“角色”。那么,这个“角色”就是“虚假的自己”吗?

在工作中,有时面对刁钻无理的客户,我们必须微笑应对,有时还会碰到一些没有道德的人。这种时候我们即便已经怒不可遏,但还是会强颜欢笑,这就是日本的商务人士。那么,这就不算“真正的自己”,而是“戴上工作面具”的自己吗?

无论是“角色”还是“面具”,都不是“真正的自己”,都是我们勉强扮演的“虚假的自己”,所以现代人的压力就很大。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不然。

因为本来就不存在完全表里如一的“真正的自己”,相反,根据具体情况和环境戴上相应的“面具”的“虚假的自己”也是真的自己。无论是在自己房间里放松的自己还是在老板办公室“点头哈腰”的自己,都是“真实的自己”。

作家平野启一郎曾说:“一个人有很多面,是由几个‘分人’组成的。所有的‘分人’都是‘真实的自己’,人的个性就是由其所拥有的‘分人’的构成比决定的。”平野启一郎用他作家独有的风格解释道,“分人”这个词就是把英语中表达个人的单词“individual”的否定前缀“in”去掉,就成了“dividual”,是“可分”之意。

事实上,之前就有很多社会学家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使不是学者,或许每个人都能模模糊糊地表述出这个观点。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确实如此,人在社会中生存是不可能不和他人发生关联的。如果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那我们自己就不得不主动作出相应调整,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不得不说文字的力量是伟大的,尤其是作家语言。当我第一次听到平野启一郎提出的“分人”概念时,之前在我脑子里模模糊糊的概念好像突然一下子就清晰明了了。

仔细想来,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代,人们是“十人一面”,大家买的东西都一样,看的电视也一样,家庭模式也一样。到了表达自我和重视个性的年代,大家又变成了“十人十面”,如今又发展到了“一人十面”。与其说人们“变成”了现在这样,倒不如说原本就是这样,只不过到现在才意识到。

多样化的时代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都是价值观不一样的人,而是认可和包容多样性的时代。

为什么说这一点如此重要呢?前文中讲到,如果只有一个东西可依赖,就意味着我们毫无选择。“一人十面”就是说我们真正的自己是有十个“分人”。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依赖的对象就增加到十倍。也就是说,即便是为了独自生活,找到自己的“分人”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坚信,“真实的自己”并不是只有一种人格。与其去印度找寻真实的自己,不如去接受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自己,我们要愉快地承认这些都是真实的自己。当然并不是说让自己很愉快地接受所有状态下的自己。自己是否愉快这个选择标准也能帮助我们找到爱自己的方式。

例如,和A在一起时候的自己,和B在一起时候的自己,这两个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完全不同的自己,你觉得哪个自己更开心呢?如果比起和A在一起时候的自己,你更喜欢和B在一起时候的自己,那么你只要提高和B在一起的自己的构成比就可以。在构成自己的“分人”中,感到快乐的“分人”比例越高,你自己就越快乐。这样一来,你就会越来越喜欢自己,认可自己。

去读自我启发类的书,去体验冥想教室,去让瀑布冲刷自己等,这些事情我们都可以去尝试,不要否定这些事。如果做这些事,能让你与自己对话,能重新审视自己,从而认可和接纳自己,那么这就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当然,也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这些事情都是面对自己内心的练习,如果你想要自己独自生活,比起与自己内心对话,还是走出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更有效。走出去,邂逅他人,与他人聊天,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可能发掘出很多个自己的“分人”。当然,并不是所有你遇到的人都是对你有积极影响的人,但那也是一种结果。我们不需要在相遇的那一刻就对人作出判断。在相处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对方是对我们有消极影响的人,马上和他断绝来往即可。这也是主动选择关系的一种行为。

随着这些行为的不断重复,我们就能够体验到对自己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这个体验毕竟是和自己社会价值的体现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学会了如何爱自己。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与人相识、相交的过程中,不要想着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如果抱着期待与对方相处,那么这就不是真正的相识、相交,而是把自己臆想的形象套在对方身上。

越是不爱自己的人,越是对自己严格,因为对自己严格,也就会对他人严格。他们会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自己完成了相应的义务”,也就想要求对方尽好相应的义务。爱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同时也要宽容他人,不能以是否履行了义务来判断他人。

不过,宽容有时会演变成“随你的便”的放任态度。虽然嘴上说要承认多样性,但我们很难坦率地承认和我们不一致的价值观。过于宽容,甚至不认真说话,直接说“这不是挺好的吗”,进而发展成不干涉或无视对方存在的态度。即使能爱自己,如果对他人放任不管,最终也会导致自己心理上的孤立。

拥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就是,即便在物理上是孤身一人的状态,但在心理上也能毫无孤立感地生活。因此,我们必须要脱离对一个东西或一个人的过度依赖,要主动去接触他人,与社会建立起联系。也就是说,“独自生活的能力”是在职场、家庭、地区甚至各种团体中建立关系的必要能力。

与各种团体之间的关系,因为其多样性,也就意味着这种关系不像家庭或职场关系那么紧密和稳定。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对未来持一种消极观点,他曾说:“之前那种令人感到安心、安全、安定的固态共同体正在溶解。”

鲍曼认为,在“液态社会”(1)中,即使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也要根据你面对的人来改变自己,要像一条变色龙一样,因为构建起坚固的同一性是非常难的。但是,我反而觉得“液态化”是一个好的趋势。

如果人们紧紧拥护着唯一的一种同一性,就相当于把自己束缚住了,路会越走越窄,最终将自己逼入绝境,连唯一的“自己”都丢失了。因此,我认为我们要不断意识到不同的“分人”,不断开发各种新的关系。

如今,共同体早已不是人们唯一的归属地和“靠山”了,已经变成了一个选项,并逐渐多样化和细分化。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这一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也就是说,进入某个共同体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而成了一种手段。我们通过在共同体中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认可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还能不断发现新的“真实的自己”。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让自己有更多的多样性,从而学会爱自己,甚至包容他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同体并不是溶解了,而是其存在意义和解释不一样了。

未来,不仅仅只有未婚生活者、单独生活者这种物理上的独自生活者增多,很多心理上的独自生活者也会增多。因此,无论是丈夫、妻子,还是父母、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独自生活的能力”,培养精神上的自立,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上一章:要想独... 下一章:技术奇...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