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超单身社会  作者:荒川和久

20年后,你在哪里?

20年后,日本会变成什么样?

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017年,20年后就是2037年。准确地说,我想讲的不是20年后的事,而是2035年的事。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推算,到2035年,日本15岁以上的未婚率(此处的未婚率不是指终身未婚率,而是15岁以上所有人的未婚率),男性将达到35.1%,女性将达到24.6%,男性的有配偶率是55.7%,女性则为49.3%,女性的有配偶率首次跌破50%。而因生离死别导致的单身人数中,男性占9.2%,女性将达到26.1%。

这样一来,15岁以上人口的单身率(包括未婚、离婚、丧偶),男女加起来将达到48%(图0-1)。

超单身社会
图0-1 不同配偶关系情况的人口变化和未来估算
来源:2010年前的数据源自2010年日本国情调查结果;2015年的数据源自日本《国情调查速报》;2020年后的数据源自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日本未来人口估算》(2012年1月)

大约20年后,日本将变成一个有一半人是单身的单身大国。

日本的单身化社会趋势将不可避免,将真实地发生。

提到单身者,很多人认为,如果不到结婚成家的那一刻,他们都会像一个临时户一样。确实,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全国上下几乎95%的人都结婚了,可以说进入了“全民皆婚”的社会,所以大部分人产生了“单身者是极少数的”这一意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未婚化和非婚化程度的加剧、离婚率的攀升以及因丧偶造成的高龄单身者的增加等,这些因素都在促使着日本向单身社会迈进。全民都在关注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然而单身社会才是日本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日本将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提早面临单身大国的问题。

哪怕从家庭类型来看,现在日本最多的家庭也是“单身家庭”。曾经,由夫妇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被视作是标准家庭,但在2010年,单身家庭冲出重围,在各类家庭中占比20%。到了2035年,单身家庭占比将达到近40%,“夫妇和孩子的家庭”占比将会减少到23%。此外,也应该多多关注“只有夫妇二人的家庭”的增加这一趋势。造成这一趋势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夫妇选择不要孩子。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长大后,家里只有老龄夫妇的家庭增多,而且这些老龄夫妇不久后就会变成老龄单身家庭。

20年后的日本,单身人口将占社会总人口的50%,一个人生活的人数将占4成。在同一屋檐下,父母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家庭,正逐渐成为风中之烛。

这并不只是日本的情况,其实是全球发达国家都存在的倾向,而且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根本没有社会这种东西,只有单个的男女和家庭。”

这是30多年前的1987年,被人称为“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的一句话。可见,在30多年前,家庭依然是重要的共同体,但如今家庭这一组织单元已经濒临解体了。社会的个体化与包括家庭在内的旧的共同体的解体,成为许多社会学家都在讨论的话题。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曾提出,人类正处于一个“风险社会”或“个体化社会”中。他曾分析道:“以前,家庭是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栖息之地,但是随着个体化趋势的加深,家庭正在变成风险场所。”根据贝克的说法,家庭作为以前传统的集体的概念,已经变成了“僵尸范畴”[指社会科学中陈旧的、不再适用的概念。——译者注(如无特别说明,以下均为译者注)],对于现代人而言,家庭已经不是一个必然的共同体了,而是一种可供人选择的亲密关系。

还有一位与贝克齐名的社会学家叫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同样也提到了个体化问题。他说,在曾经的一个地区、公司或者家庭这种中间共同体中,个体像是固体一样被集合起来,处在一个稳定的固态社会;但是现在的个体就像液体一样,处在一个来回变换的液态社会中。安心、安全、安定的固态共同体消失了,人们能够自由活动了,与此同时,每个人也变得要经常作选择和判断,进入了必须对自我负责的时代。

无论是贝克还是鲍曼,他们都认为流动的个体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鲍曼说,即便个体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人能逃避个体化趋势,也没有人能不参加个体化游戏。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家庭,还有公司这种组织共同体。从前那种一辈子只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大家开始自由地换工作,也有很多人打算用跳槽的方式来实现晋升,现在很多企业也允许员工一边工作一边搞副业。这些措施都扩大了个人活动的场所和自由度。“游牧”的工作方式也是其中一种。如今,即便没有大的生产设备和大量资金也能够创业。Uber和爱彼迎等共享经济类的服务公司正在不断诞生。

从消费层面来看,社会也正在走向个体化。以前那种大众成群,通过共享才能发现事物价值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式。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体验,这也可以叫作“个人集团”——从身边小的圈子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而且现在的人们更加倾向于消费能丰富个人内心层面的东西。

这种整个世界的个体化趋势,在日本正不可逆转地发展着。但是,无论如何,在很多日本人的印象中,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或者昭和时期的古老传统家庭模式,以及婚姻这种旧时的组织方式依然扎根在他们心中。那些选择不婚的单身人士,或者说选择不生孩子的夫妇们,很多人都会因为自己不能建立以前的家庭模式而感到内疚。这种内疚感的产生也是由日本传统思想造成的。

个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未婚化、非婚化的洪流也无法抑制,由未婚、非婚引起的少子化现象自然也就不断增多。结婚是所有人的人生必需品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并不是未婚者或单身人士的问题,并非只要结婚就得生孩子、组建大家庭一起生活,并非所有人都得在这个轨道上走。而且,也不见得所有结了婚的人都能拥有一个圆满的大结局,生离、死别等情况都有可能让我们成为单身。

而且终身未婚的人也未必就孤独。比起生理上的一个人的状态,心理上被孤立才是更严重的问题。

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让每个人能自由作出判断和多种选择的时代。大家可以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离婚、不和一大家子一起生活等。这是每个人应该有的自由,同样也成了每个人要背负的责任。

日本在变成老龄化社会的同时,也在率先成为单身社会。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一不可避免的事实,然后再是持续关注这个问题。暧昧的知识、情绪化的议论没有任何用。

本书将客观地重新审视从过去到现在日本的未婚、非婚、离婚等状况。我们不分析迄今为止的固态的群体状态,而是更关注“个体”,个体的生活意识、消费意识以及价值观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即进入单身社会,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意识和能力是什么(在本书中我将其称为“独自生活的能力”)。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我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感觉到这也就是“自由是什么”“自立是什么”“自己是什么”的问题。

不想引起读者误会的是,单身社会或单身生活并不是说每个人都随意地独自生活,并切断与他人的所有连接。这种社会是与原来的家庭、地区、公司等组织形态不一样的共同体,是关于家庭、地区、公司的新的共同体,是重新调整了结构,个体间相互自立的社会。

通过阅读本书,如果各位读者能够加深对未来单身社会的理解,那就是我的荣幸。无论是已婚人士还是未婚人士、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你们能从此撕下自己身上的所有标签,与真实的自己相处,那将是我写作本书的最大荣幸。

上一章:没有了 下一章:持续增...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