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移民 我们从哪里来,又在哪里停留?
第一节 何处家山:移民的出发地

不变与万变  作者:葛剑雄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移民的根、移民的源、移民的出发地,特别是明清以来的移民。比如说四川以至云南、贵州,都有相当一部分人说自己的老家是湖广麻城孝感乡,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麻城市,明代的孝感乡就在当时的麻城县内。很多人的家谱、族谱中都写明来自“湖广麻城孝感乡”,有的还写成“江西麻城孝感乡”。甚至有的彝族家族也声称祖上迁自麻城孝感乡。

这次移民的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末,徐寿辉在麻城一带起兵反元,后来徐寿辉的部下进入四川,明玉珍在重庆建立政权,这样就有一批人随着从湖广(湖北、湖南未分省时)迁到了四川。在整个明朝不断有人从湖广迁入四川。由于此前一直有大批江西人迁至湖广,所以历来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到了清朝初年,更形成了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以后部分移民继续迁往云南、贵州和陕南。

北方很多人说自己老家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一些家谱和地方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有人估计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有一亿人。洪洞是山西的一个县,但大槐树只是一棵树,现在那棵树还是后来补种的。历史背景是:明朝初年,华北经过战乱以后人口稀少,再加上后来迁都北京,华北和北京都需要充实人口,山西受战乱影响较少,人口相对稠密富余,所以大量外迁。其中一部分人的确是从洪洞迁出的,他们保持着对大槐树的记忆。

还有个地方也很有名,就是南雄珠玑巷。今天珠三角广东那里的很多人都说自己的老家就是南雄珠玑巷,民间还有南雄珠玑巷后人的联谊会,好多人的家谱里都这么记录,方志里也记载当地人来自南雄珠玑巷。

一种说法是南宋时有“胡妃之乱”,一位姓胡的妃子得罪了皇帝,家人被追杀,累及珠玑巷的人不得不逃亡南迁。还有说法是,珠玑巷居民的祖上是唐朝的官员,因战乱才南迁。出发地都定在南雄珠玑巷。

这样的出发地还有不少,比如在安徽皖江流域安庆一带,很多人都说自己老家是江西瓦屑坝,瓦屑坝大概在江西鄱阳县西面。江苏苏北的很多人都说自己的老家是苏州阊门,是从苏州迁过去的。淮北一部分人说自己老家是山东枣林庄,枣林庄应该在兖州一个叫安邱府的地方,是明朝安邱王王府所在的一个村,以前叫枣林庄。云南有些人说自己老家是南京杨柳巷,具体在什么地方还查不到。还不止这些,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麻城孝感乡、洪洞大槐树、南雄珠玑巷。

大家肯定会问,这么大规模的移民,数以百千万的移民怎么可能都从一个乡、一条巷或者一棵树下面迁出去呢?由于这些移民大多数不是官方组织的,所以在正史里面记载很少,甚至在地方志里记载的内容也不多。但是我们从历史事实、情理上来推导的话,肯定不可能都迁自一个地方。比如说从山西迁到华北,迁到北京,山西北部的人直接往北京方向迁就行了,为什么要先南下到洪洞,到那里集合后再走回头路呢?

又比如说麻城孝感乡。“湖广填四川”的规模那么大,移民的来源不仅有湖北,还包括湖南、江西、安徽、广西等地。就算是以湖北为主的,那么湖北的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先集中到麻城,然后再迁往四川。就是从麻城出发,也没有必要都集中到孝感乡。从史料记载看,湖南人、江西人、安徽人都是直接往四川方向迁移的。移民中还有客家人,记载很清楚,他们是直接从原籍出发迁往四川的,与麻城没什么关系。但是有些客家人的后代也称自己祖上来自麻城孝感乡,显然麻城孝感乡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南雄珠玑巷也是这样,难道珠玑巷周围的其他巷,南雄以外的其他县就没有人口输出吗?这么多人原来都住在珠玑巷,住得下吗?

这些现象提醒我们,这些移民出发地会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个文化符号,并不是真正的、实际的出发地。因为早期的移民都是在天灾人祸中逃难、逃荒,有的是被官方强制迁移,有的可能犯了罪,有的欠了债,有的已经一无所有,既然没有文化,也就没有条件记载他们的来历和迁移过程。等到他们在迁入地定居下来,几代以后,社会地位提高,经济改善,出了有文化、有地位的后代,要修家谱了,得写清楚祖宗的来历。只能选一种比较体面的说法,选个影响大点的符号。还有一种“从众”的心态,比如说在四川的移民后代,看其他家族都说来自麻城孝感乡,就认为他们的家族也肯定出自麻城孝感乡。有的家谱中还会加上一个“奉旨迁移”的前提,以提高本身的社会地位。华北的移民后代,也会因为大家都说是从洪洞大槐树迁来的,他们的家谱中也就这么写上,山西的移民,甚至山西以外的移民,最终都成了大槐树移民。

这些地方之所以成为文化符号,也不是偶然的。比如说洪洞大槐树,那棵树的位置的确比较显著,当初的确有一部分移民是从这里出发的,保持着这个记忆。又如南雄珠玑巷,的确比周围其他地方更有特色,一支比较主要的移民可能真是从珠玑巷出来的,他们保留了这样的传说和记忆。这样的记忆通过其他移民后代的从众心态,泛化为移民后代的集体记忆。

又比如苏州阊门,这么多移民为什么都要认苏州为出发地,认了苏州为什么还要具体到阊门呢?因为阊门是交通要道,影响大。明朝、清朝时苏北一直比较穷,水灾较多,苏北人往往被人家瞧不起,所以那些移民后代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或者出了一个大人物后,总要选择一个影响比较大的地方作为自己的故乡。苏州长期以来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名声在外,说自己是苏州人的后代就抬高了自己的地位。我们查到苏北的有些家谱,记得清清楚楚,原籍不是苏州,是其他地方,但等到这个家族有了一定的声望后,他们的后代也会认苏州,认苏州阊门。

所以说,这些大的移民出发地一般都具有两重特点,它实际上是一个符号,或者是当时一种主要的记忆,被逐步传承下来。大多数移民后代出于一种从众心态,使一种记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覆盖了全体移民后代,成了移民唯一的根。

还有一些地方真是移民的出发地,由于移民数量不太多,后代也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时深日久,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确切的地点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做深入调查,才能够确定大概在什么地方。

比如说皖江地区的人知道祖上来自江西瓦屑坝,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江西瓦屑坝究竟在什么地方。山东枣林庄也是这样,淮北的这些人口耳相传传下来祖上迁自山东枣林庄,但是枣林庄在哪里,他们已经不知道了。

这些地名虽然不像前面提到的那些有明显的地标或者文化符号,但是在这一批移民的传承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比如说瓦屑坝,我们找到的地方不过是一个小村庄,当然不可能输出那么多移民。也就是说,在相对不太著名的地名中间,对原始移民来说,总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尽管周围地方也曾经输出了大批的移民,但是移民和他们的后代只留下了这一个点的记忆。就像麻城孝感乡代表了整个湖广的移民输出地,大槐树覆盖了整个山西和周围的移民输出地一样。

其实,其他记忆同样存在,只是无法动摇第一记忆的地位,加上在从众心态下的排他性选择,因而被有意地忽略了。比如北京周围有很多拿山西的地名命名的乡、村、屯、营,清楚地表明这些地方就是以山西某地的移民为主而设置的,它们的背后就是一部大大小小的移民历史。

所以我们要研究移民史,就要研究文化的传播过程,研究当地地方文化的形成和变迁,研究当地的民风民俗,才能复原出一部鲜活的移民历史。对这些移民的出发地、标志性地点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至于移民后裔本身保留着的记忆,他们对自己“根”的认同,已经超出了移民史的范围,是他们本身对故乡、对祖先、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和感情。没有必要去追究是不是百分之百符合历史事实,这是人类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根、对自己故乡美好的感情的表达。

上一章:导言 下一章:第二节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