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  作者: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四点刚过,载货舱口震动起来,像鲨鱼的下颚一样缓慢向下打开,然后像吊桥似的斜斜地悬在半空—离地不过一米多。

站在火箭下方的男人们聚集在舱口两侧,抬头张望。宽大的履带出现在张开的入口处,发出越来越响的嗡嗡声向前推进,仿佛这台强大的机器即将跃上天空。他们只看到它灰黄色的底面几秒钟,接着,巨人在他们头顶上摇晃着,向下倾斜,两条履带重重地撞到吊桥上,发出隆隆声响,顺着桥面开了下来。它越过一米高的空隙,用履带扣住前方地面。下一秒钟,两条缓慢碾过地面的履带及其侧面的活门似乎静止不动了,但随后守卫机猛地开动,将扁平的头部抬到水平位置,在平坦的地面上方开出十几米,发出一声悦耳的蜂鸣后停了下来。

“好了,那么现在,伙计们,”工程师的脑袋从后舱口探出来,“躲到火箭里去,外面会变热。最快半小时后再见。你们最好派小黑先出来,让它检查土地中残留的放射性。”

舱门关闭。三人带上机器人消失在隧道里,用密封板从内部锁死了隧道入口。守卫机立着没动,工程师擦拭屏幕,检查配件,最后平静地说道:“我们开始吧。”

守卫机的头锥短而纤薄,环绕着一圈小突起,缓慢地向前推进。工程师将十字准线瞄准树篱的大块玻璃,向旁边看了看,以确定白、红、蓝三个小窗格的位置,然后踩下踏板。

屏幕瞬间变黑,像被烟灰兜头喷下。守卫机仿佛迎面撞上一波巨浪,摇摇晃晃地发出声响,好像一个巨人摔了个嘴啃泥,“嗷”地叫喊了一声。

屏幕再次亮起。燃烧的球形云雾四下扩散,空气像液体玻璃一样汹涌起伏。十来米宽的镜子树篱消失了,轰出了一块洼地,边缘弯曲,泛着樱桃红光,蒸汽从里面盘旋腾起。在守卫机前面几步远处,地面像镶了玻璃一般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白色的粉尘撒落在机身上。

火力有点过了,工程师心想,但他嘴上只说了句:“搞定,我们走。”敦实的机体颤抖着,异常轻巧地驶向突破口,穿越缺口时轻微摇晃了一下。燃烧的液体凝固在地面上—熔化的二氧化硅。其实我们是野蛮人,医生心想,我在这里寻找什么?

工程师修正了路线,加快速度,守卫机像飞驰在高速公路上。链环的弹性内表面掠过滑轮时,发出轻微的拍打声,不知不觉已经开到了70码。

“可以打开吗?”陷在单人小沙发深处的医生问道,他肩膀上方拱起的屏幕宛如一面舷窗。

“当然可以,但是……”工程师启动了压缩机。细如针尖的无色液柱从转塔上喷出,洒在机壳上,冲走了残留的放射性灰烬。然后一切都变得明亮,覆盖装甲的头部打开,顶盖向后滑动,侧面缩入机身。现在保护他们的只有环绕座位的弯曲的厚玻璃板。风从上方吹进来,弄乱了三人的头发。

“依我看,船长说得对。”过了一会儿,化学家喃喃道。风景没有变化,他们正在游过一片沙海,越过鳍状隆起的沙丘时,沉重的车辆轻轻摇晃。工程师提速,他们前仰后合,履带发出可怕的吱吱声,车前部从一座沙丘跳到另一座,钻进沙堆,抛出厚厚的尘埃云团,不时把沙子撒到乘客们身上。工程师放慢车速,摇晃消停了,他们就这样开了整整两个小时。

“也许他是对的。”工程师说道,他悄悄地把方向从正西改成了西南。

一个小时后,他再次改变路线。现在他们明确地朝着西南方向前进,截至目前已经驶过140千米。

松散的白色沙子像一条辫子似的在他们身后旋转,慢慢地,沙石越来越重,呈现出淡红的色调。沙子不再肆意飞扬,被履带搅起后,马上又落回地面。沙丘越来越少,高度也不比先前。灌木丛的尖端不时从沙子中冒出来。在远处,稍微偏离行进方向的侧面出现了模糊的小斑点,工程师转向它们行驶。它们很快变大,几分钟之后,他们看见三块从地里垂直伸出的石板,像城墙或墙壁的残骸。

工程师放慢速度,驶进一条狭窄的通道。左右的墙柱被侵蚀了,一块大石头横在正中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守卫机抬起头部,轻而易举地越过了障碍,进入了一条狭窄的小巷。透过未完全闭合的石板之间的缝隙,他们看到了其他废墟。这里也被侵蚀殆尽了。他们穿过废墟,来到一块空地,再次跨越山丘,然而这里的沙丘像被夯实过一样坚硬,没有尘土飞起。

地势逐渐向下倾斜。他们驶下一座缓坡,在更深一些的地方看见了没有光泽的柱状小石头,以及发白的废墟轮廓。斜坡到头了。他们横穿遍布斑驳岩石的山谷底部,然后开上对面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山坡。履带几乎没有下陷,因为地面很硬。第一簇面团似的灌木丛出现了,几乎全黑,只有正对着落日的一面闪现着樱桃红色的光芒,好像叶面的气泡里充满了鲜血。

向西南方向延伸的灌木丛越来越高,不时挡住他们的去路。守卫机儿戏一般推开它们,或许它的铁链陷得稍微深了一点,但没有影响速度。尽管如此,成千上万的气泡爆裂,总是发出令人不快的沉闷声响。深色的黏性油脂从气泡里迸射出来,洒在陶瓷面板上。不久之后,整个机体直到转塔都被涂抹上一层锈棕色。

他们已经行驶了200千米,太阳开始触及西方的地平线。守卫机长长的巨大阴影摇晃,弯折,延展得越来越长。突然,铁链下面发出可怕的研磨声,守卫机似乎盘旋了片刻,然后在震耳欲聋的声音中陷入了一些破碎的东西里。工程师踩下刹车,车轮在停下来之前仍然向前滚动了几十米。他们身后,在灌木丛中碾压出来的宽阔跑道上,呈现出一块生锈的建筑废墟,守卫机的重量压垮了它。他们继续行驶,装甲车只有一条履带在滚动,轧过隐藏在疣状灌木下的格栅残片、弯曲的柱石和破洞的金属板。守卫机碾碎一切,混合着破裂的叶片气泡中流出的油脂,将其压成松脆的面团。

过了一阵,灌木墙变得更高,生锈废料发出的刺耳刮擦声已经消退。忽然,一直击打着装甲车的、长着疣状突起的黑色茎秆向两侧分开了。他们驶上一条几米宽的林间道,前方矗立着一面深色的灌木墙,和他们刚刚穿行过的那些没有什么区别。工程师开进林间道,顺着它驶下缓缓倾斜的山坡。黏土地面十分坚硬,泥浆地皮表明这里间或有水。

林间道并非直线,猩红的太阳一会儿出现在他们正前方,令人目眩;一会儿又隐藏在弯道里,血红的光线撕裂两三米高的墨蓝色灌木林。道路变窄,坡道变陡,西沉的整个太阳冷不丁地跃到他们面前。在他们下方几百米处,铺开一片闪烁着彩色光芒的平原。

在平原远处,有一片水面反射着太阳的红光,不规则的湖岸上盖满深色的灌木,到处可以看见人工建筑的防御工事和叉开支架的机器。近处,守卫机在斜坡边缘紧急刹车。在斜坡脚下,建筑物组成不规则的马赛克图案,顺着明亮的道路延展,闪烁着浅色光芒的桅杆成排成行,看上去只有火柴大小。下方是熙熙攘攘的交通。灰色、白色和棕色的斑点向不同的方向列队爬行,混合在一起,在某些地方聚集,然后又沿着细长的弦线分开。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细小的火花不断闪烁,仿佛数十座房屋中的居民不知疲倦地打开和关闭在阳光下闪耀的窗户。

医生发出一声赞叹。“亨利克,你真的成功了!终于看到了正常的东西,普通的生活,而且这里是一个极佳的观察点!”他把双腿往前伸,想从开放的转塔口爬出去。

工程师阻止了他。“等等,你看到太阳了吗?五分钟后它就要落下,那时我们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我们必须尽快拍下全景,否则就做不到了。”

化学家已经从座位下取出照相机,他们迅速协助他装上最大的摄远镜头,看起来就像老式的步枪管。因为着急,他们把三脚架直接扔了出去。同时工程师展开一条尼龙绳,将其固定在塔架边缘,再把绳子两端向前抛过守卫机,跟着就跳了下去。

他的同伴们已经扶起三脚架,跑向斜坡边缘。工程师带着尼龙绳的两端赶上他们,把它在两人的皮带扣上系紧。“你们可能会着急得掉下去。”他说。

当他们架起相机时,太阳已经开始沉入波光粼粼的湖水。机械装置旋转,大镜头对准下方。医生跪下,握住三脚架前面的两只脚,以免它掉下深渊。化学家把一只眼睛贴近瞄准镜,做了个鬼脸。“拿遮光板来!”

工程师跑回去,扛来了最大的遮光板。他们急切地旋转着镜头。太阳已经有一半消失在湖中了。工程师双手把住滑轨,向左右匀速地转动相机。化学家偶尔放慢这个动作,把镜头对准瞄准器里可以观察到的斑点和形状更密集的流通点。他移动光圈,改变焦距。医生还跪在那儿。相机轻声转动,胶卷从感光鼓上滑落,第一卷已经拍完。

他们匆忙地更换胶卷轴,第二卷开始转动。当镜头聚焦在交通密度最大的地方时,太阳只有一小块还悬在越来越暗的水面之上。医生大幅度地向前弯腰,被绷紧的尼龙绳拉住身体。他看到身下陡峭的黏土壁上向下延伸的锈棕色褶皱逐渐变成越来越淡的红色。第二管胶卷转到最后几米时,红色的圆盘熄灭了。天空中仍然映满反射的光线,然而灰蓝色的阴影已经笼罩在平原和湖泊上。除了小灯的闪光,那里什么也看不见了。医生在绳子的牵引下重新站直身体,三个人像捧着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把相机带回去。

“你认为摄像成功了吗?”化学家问工程师。

“没有全部成功。部分可能感光过度。我们会看到的。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可以随时回到这里。”

他们收起相机、胶卷和三脚架,然后再次走到斜坡边缘。此时他们才注意到,东边的湖岸陡峭耸立,在背景中渐变成锯齿状的城墙,墙顶映照在夕阳最后的粉红色微光中。城墙上空升起一道蘑菇形的棕色烟柱,星星闪现在空中。烟柱保持了片刻,然后沉入山后,从视野中消失了。

“啊哈,那里是山谷所在的地方!”化学家对医生喊道。他们又向下看,一排排长长的白色和绿色灯光沿着湖岸向不同方向缓慢爬行,转弯,组成不均匀流动的小溪。有些地方没有灯光,有些地方灯光特别亮。天色越来越暗,灯光的数量增加了。在三人身后,高大的黑色灌木发出温和的沙沙声。景色优美,他们舍不得移开目光,乳白色的星星映在湖水中的景象让他们难以忘怀。

当他们踩在林间道泥泞的地面上时,医生问化学家:“你看到了什么?”

化学家露出迷惘的微笑。“什么也没看到。我根本没去想我看到的是什么,我一直在努力调节清晰度,另外亨利克还在那么快地把镜头转来转去,我都没法找准方向。”

“没关系。”工程师倚靠在守卫机已经冷却下来的装甲上,说道,“我们每秒拍摄了200张照片,胶卷冲洗出来之后,我们将看到那里的一切。现在我们回去吧!”

“悠闲惬意的远足。”医生喃喃道。

他们爬上斜坡。工程师把长焦屏幕上的观察孔向后转动,挂入倒挡。他们后退了一小段,在上面一个更加宽敞的地方转弯,然后加速笔直地向北开去。

“我们换条路线,”工程师说,“来时多走了100千米。只要可以,我就顺着这条林间道开,两个小时后就能到。”

上一章:九 下一章:十一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