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承认自己是个废物好了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作者:陈海贤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如何处理写作中各种情绪波动的书。书写得妙极了,到处是闪闪发光的句子,透着贱兮兮的可爱模样。

在书的角落里散落着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故事。大意是说,有一位秃头、留大胡子的名叫阿诺的心理医生,跟一位有轻微抑郁症的年轻女作家和她的有轻微抑郁症的弟弟待在一起。阿诺给了他们各式各样的心理方面有用的建议,都没能帮他们走出抑郁。最后他放弃了,放下身段,学起了鸭子走路和嘎嘎叫,来逗他们笑。作者很偏爱这样的主题:两三个完全没救的人恰巧遇见了某个陌生人,这个人给了他们短暂的鼓舞,并向他们坦白:

“我也迷路了!可是你看——我会学鸭子叫!”

我也很偏爱这样的主题。虽然不会学鸭子叫,但我对迷路却很在行,无论是真实意义上城市的复杂街道,还是比喻意义上人生的十字路口。

这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在迷茫和困境中人们如何相互取暖。咨询师放下咨询技巧,病人放下了心理防御,彼此以人与人之间本能的关心和善意相处,以无可奈何的乐观精神相互温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找到了出路,相反,承认没救了是这个故事最有趣的地方。既然完全没救了,我们就不用去想未来、前途或者出路之类的事了,就享受和欣赏这片刻的温暖多好。

关于怎么走出困境这件事,阿春老师有一个著名的“废物论”。无论你问的是“我该如何拒绝别人”“我怎么克服拖延症”,还是“我怎么克服社交焦虑”,她都有一个统一的回答:“就承认自己是个废物好了。”刚开始听到这种论调,我总觉得又消极又虚无,真是只有资深抑郁症患者才想得出来的解决之道。但最近我从这个论断中琢磨出一些道理:既然你已经是废物了,所有的不堪都在意料之中了,你也不用再为什么事羞愧了。你可以毫无负担、理直气壮地去做你想做的事,不用再操心是否能做成了。

反正你就是个废物嘛!这多有安全感。就像上一个故事中,完全没救的人放弃了治疗,才会把目光放回到陪伴本身。

当然,要理直气壮地当废物,可并不容易。记得阿春老师来杭州办读者见面会,当时我是嘉宾。有个高中女生被她洗脑了,在问答环节,她站起来怯生生地问:“阿春老师,我看了你的文章,我也想努力做个废物,可是每次都做不好。比如每次跑步没跑完,或者作业没做完,我都会非常焦虑,并不停地责怪自己。请问怎样才能当好一个废物呢?”

回来后,我们和松蔚老师讨论起这件事,松蔚老师感慨道:“唉,连个废物都当不好了,这得多废物啊!”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曾做过一个演讲,专门讲悲观主义的好处。他说,承认生活的本质就是受苦,人类的本质就是堕落,能增加我们对生活的忍耐力,提高我们的生活智慧。在演讲中,他提到了一个叫塞内卡的斯多葛派哲学家。这个哲学家相信,保持理智的最佳方法就是彻底掌握悲观主义。比如塞内卡就认为,愤怒和失望就是源于乐观主义的预期。北欧的居民从不会因为下雨而愤怒,因纽特人也不会因为寒冷而失望,因为下雨或寒冷再不舒服,也没有超出他们的预期——他们把它当作生活常态。他说,如果我们降低对正常生活的预期,承认我们的命运反复无常,就会减少对生活的失望。同样,如果我们降低对自己的预期,承认我们在很多时候无能为力,会不会也能减少对自己的失望呢?

这种说法让我想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ive theory)。这个理论有两个重要观点。第一,人会尽一切努力回避损失。同样价值的事物,失去它所带来的痛苦远比获得它所带来的快乐来得强烈。为了回避损失的痛苦,人会做很多傻事。第二,什么是损失,什么是获得,并不是由绝对量的增减决定的,而是由“参照点”,也就是由你“跟什么比”决定的。

把这个理论套用到自我意识上,人总会为自己设立一个参照点,那就是自我期待。人也会通过和自我期待做比较,来判断自己是好是坏。而“废物”和幻想中的“完美自己”正是参照点的两头。幻想中的自己越完美,你越容易受挫。越受挫,就越需要一个幻想中的完美自己来维护自尊,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时候,干脆承认自己是个废物,说不定还会很快发现,自己也有些不废的地方。比如,虽然你没按时完成作业,但至少你抄得挺工整;或者虽然你没去跑步,但至少你挑的跑鞋挺漂亮。跟废物相比,你浑身上下都是闪光点。

可是,一降低自我期待,人就会把它知觉为受损失了。损失就会带来痛苦,所以降低自我期待同样很难。

我经常遇到一些在别人看来生活还不错,但充满挫折感的来访者。他们有些为自己硕士毕业只能找一个年薪二三十万元的工作而焦虑;有些为自己虽然考上了国内名校但没能在本科阶段就出去留学而抑郁;有些为自己爹妈虽然给自己买了房,但房子只值两三百万,而且没在西湖边而难过。虽然跟更多真正难过的人相比,他们的难过多少有些矫情,但对他们自己,这种难过却非常真实。在高期待的绑架下,他们陷入了专注损失的牛角尖,怎么也出不来。

这时候,如果让他们承认自己是个废物,他们多半是不肯的。如果让他们想象可能有更糟的情况,他们多半也是不肯的,并觉得你瞧不起他们——明明他们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更让他们难过的是,“我原本可以过更好的生活,现在却错过了”。无论错过的是恋人、赚钱的机会,还是一份好工作,这些从未得到过的东西都在幻想中成为异常完美的参照点,让人们沉溺在想象的损失中无法自拔。

这时候,我就会这样劝他们:“就当你家经历了一场飓风,房子快被刮没了,房子里的东西也被刮得七零八落。你很伤心,这很正常。不过也许你愿意去房子里看看,看看里面还剩下些什么东西,哪些还能用,哪些能作为灾后重建的基础。”

我这么说的用意,原本是想制造一个参照点,让他们先承认损失已经发生了,再看看还拥有什么。不过有些来访者会不甘心:“可是,我真的眼看就要得到它了,怎么说没就没了呢?真的很痛苦。”

我只好说:“自然灾害嘛,有什么办法?老天最大嘛。”

可是来访者又会问:“这明明不是自然灾害,是我自己作死。如果我当初稍微谨慎一点,明智一点,就不会这样。我恨透自己了。”

我看着这个想象中的来访者,想想最近经常让我从睡梦中惊醒的自己的损失,不禁悲从中来。想了一会儿,我说:“你听过鸭子叫吗?不如让我来给你学一段鸭子叫吧。”

上一章:接受平庸... 下一章:迷茫是艰...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