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善

清明上河图密码  作者:冶文彪

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

——《棋经》


黄瓢子觉着自己似乎是被作绝张用戏耍了。

他连走了彩画行三家,都没发觉什么不妥,更没有什么自杀凶事。这让他有些不舒坦。被戏耍倒在其次,看那几家都没事,他竟有几分失望。觉察到这心思,他顿时又愧又怕,忙望向四周,路上并没有人瞧他。他暗暗自责起来:你难道盼他们出事?

从小到大,他始终觉着自己虽然笨,却至少还是个良善之人。见着比自己高强的,虽都自然赔着小心,却也尽力让自己不谄不妒。这时一眼瞅见自己心里竟藏着这等恶念,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像是在平地上走着走着,忽然发觉脚底竟是一片薄冰,轻意一踩,便会踏裂,下头则是无底黑渊。以往,看到人行恶,他始终纳闷,同样是人心,这人为何会坏到这地步。这时他才发觉,坏的绝不是一些人心,所有人心恐怕都是这般,常日里只是用薄薄一层皮包藏着,外头瞧着都是良善之人,一旦有事戳破,里头全是黑水。

想到此,他后背一冷,不由得停住脚,怔望向四周往来的路人。这些原本好端端的人,竟都变作了裹着人皮的恶鬼一般,而这街市、这人间,也顿时变作寺壁上画的地狱。他连连打几个寒战,心底里又慌又怕,手紧紧攥着木箱提绳,像是攥着救命绳一般。

这木箱是他父亲留下来的,提绳早已磨光,在手心里甚而有些打滑。他不由得想起少年时,跟着父亲去做活儿,他总是争着背这刷具木箱。

那时身量矮,肩挎提绳,木箱几乎要拖到地上。父亲得了钱,也放在这木箱里。有回得的钱多,他几乎背不动,心里却极欢喜,大声说:“我要赶紧学好手艺,也要挣许多钱。”

父亲听了笑着说:“挣钱可是世上最苦的事,人辛苦挣钱时,和牛马并没分别。里头若没有善,便只是受长罪,如那牢城营里的囚犯一般。”

“善是啥?”

“善是欢喜。这世上挣钱的法子有千千万,任一样手艺学好了,都能挣钱。可能让自己欢喜的,却不多。就如我这黄土刷营生,在彩画行里虽是最低一等,却能让我欢喜。我研磨涂料时,磨得细、调得匀,心里便欢喜;一堵糟土墙,刷得匀整鲜明了,瞧着更是欢喜;墙刷得好,顾主给钱给得欢喜,我拿钱也拿得欢喜;得了这钱,让你和你娘饱暖不愁,那更是大欢喜。有了这些欢喜,做活儿挣钱便不是受罪。一样营生,于己于人,处处能得些欢喜,便是善……”

想起父亲这番话,他忽然若有所悟:做人做事相通,人心己心,也都一样。但凡是人,生来恐怕都带着些恶。只是,起心虽同,归心却异。归于善,便善;归于恶,便恶。恶是苦,既苦己,又苦人;善是欢喜,自己欢喜,别人欢喜。

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一松,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咧嘴笑了起来。心想:有恶念不怕,只要能归到善处便好。眼下并不能断定作绝张用真是在戏耍,彩画五装,碾玉典家不须去,只剩解绿夏家。夏家和别家不同,一定得去走一遭。无事最好,若真有凶事,能帮则一定要帮,其他不必多想。

于是,他挎起箱子,大步朝解绿夏家走去。

和青绿装相比,解绿装多一层土朱色。先用红料刷底,边缘用青绿叠晕装饰。近年来,解绿装也效仿五彩、碾玉等装,绘制一些花饰,叫作“结华”。如今解绿装手艺最高明的是夏升。夏升今年不到三十岁,最擅用红绿二色,红者明艳如蕉花,绿者鲜翠如蕉叶,因此人都叫他“夏芭蕉”。

夏家最为人称道的却并非夏芭蕉,而是他娘盛氏。夏芭蕉六岁那年,他爹做活儿时,不慎从楼檐上失足摔死。夏芭蕉那时年幼,还没得来及学彩画手艺,他家祖业原本便要从此中断。谁都没料到,他娘盛氏自嫁入夏家后,一直留意丈夫做活儿,从颜料选矿、研磨兑色,到画艺技法、通体配色,全都记在了心里。她便凭着记忆教导儿子学彩画,不到十年,竟教得儿子学成了一手绝艺。她更仔细揣摩五彩、碾玉和杂间装,将“结华”技法引入解绿装,让儿子超迈父祖,卓然自成一家。

为了让儿子在彩画行立足,她又竭力团拢几大名家,求他们提携。她为人活泛,话语甜巧,那几家又念着他们孤儿寡母不易,都尽力帮扶,连那年宫中秘阁绘饰彩画,也招了夏芭蕉同去。才两三年,夏芭蕉便已在京城彩画行稳稳立住脚。解绿装那些老手名匠瞧着他结华技法新鲜夺目,反倒都来向他求教。人靠人推,名借名重,无形中,他隐然成为解绿装第一名匠。盛氏怕儿子自骄自满,一直严加管束。儿子交什么人、接什么活儿都得先经由她相看取舍。她家虽早已不愁钱粮,又娶了儿媳,仆婢也雇了几个,儿子一饮一食、一衫一袜,她都仍要亲自照料。

黄瓢子浑家阿菊最仰羡的便是盛氏,盛氏也从不嫌贫爱富,见阿菊做事勤谨,也甚是喜爱。黄瓢子和阿菊当年的亲事,除了行首史大雅,出力最多的便是盛氏。

黄瓢子进了内城,来到榆林巷。进了巷子,一株大榆树旁边一座小小院落便是夏家。黄瓢子轻轻叩了叩门,半晌有人开了门,是夏家仆妇,认得。

“盛大娘在家吗?”

“出门望亲戚去了。”

“夏小相公呢?”

“小相公在里头学画呢,你有事吗?”

“寒食没来拜节,今天得空来拜问一声。”

“那你进来吧。”那仆妇引着黄瓢子走到左边一间侧房,“少爷,阿菊的丈夫来瞧您了。”

黄瓢子站在门边,摆着笑脸,微弓着身子朝里探望。夏芭蕉果然在床边一张大桌案前执笔描花,他只“嗯”了一声,并没有抬头。黄瓢子见他画的是一大朵海石榴花,花瓣极细密繁复,仅望过去,便已经眼晕。他不由得暗暗吐舌:这等精贵饭碗我是端不起。正瞅着,夏芭蕉一笔下去,似乎略重了一些,一条线画得粗斜了些。他顿时皱起眉,在那花朵上愤愤乱抹了几笔,一朵花顿时被墨涂污。随即,他将笔一丢,抬起眼朝黄瓢子瞪过来,眼睛极大,眼白又占了大多半,白剌剌的有些吓人。黄瓢子忙尽力撮着笑连声道歉。

“你来有要紧事?”夏芭蕉仍瞪着眼。

“我……来拜望盛大娘。”

“她出门去了。”

“噢……这是我浑家新酱的姜豉……”黄瓢子慌忙从箱子里取出两罐姜豉,他特地给盛氏多拿了一罐。

“给楚嫂吧。还有其他事吗?”

“没……没有了。”


天上飘起细雨,程门板只得闷闷回家。

焦船案那些死尸仍然不知身份,凶手更是毫无头绪。除了等候消息,他再想不出其他主意。做事总是这般艰滞,也不知是由于没时运,还是自己真的愚钝难成事,只隐隐觉得恐怕是后者。但若一旦信了,便再没气力活下去。他不敢深想,忙尽力把思绪往案子上扯,却始终凝不起神来。

独自一人行在细雨中,衣帽渐被打湿,浑身一阵阵发冷。那一家五口毙命焦船的情景不断浮现于心,他忽而念起自己家人。他从未将公事与家事牵扯在一起过,更莫论这等凶案。这时却不知为何,不由得问自己,若他们也遭这厄运,会如何?想到妻儿全都弃己而去,他心里顿时一片荒茫茫、寒漠漠。自少及长,他都极孤单,这时所感却远胜以往,心底没了丝毫依凭,如寒风里一片飞蓬,无根无援,没有归处,也无去处。

他从未料到妻儿于己,竟重如斯。心里极为震惊,甚而有些慌怕,像是猛然间被人剥光衣裤,赤露原形。他从来不愿亲近谁,也不愿人亲近他,此刻却发觉,自己与妻儿何止亲近,原本就是并枝连叶、同根共体,缺了哪一个,自己都极难再活。随即,他也发觉,自己并非不愿亲近妻儿,而是怕亲近,如同一块冰,怕靠近炉火。可身在炉火边,我为何要死死抱住一块冰?或者,我本身便是一块冰?

他心里一阵冷、一阵热,根本难以把持,身子都随之颤抖不住。快到街口时,他一眼望见那株大槐树下站着两个孩童,一高一矮,同撑着一把伞,是女儿和儿子。女儿怀里另抱着把伞,他们自然是在候他。他心头一暖,却迅即又被寒冰包住,甚而想转身避开。可儿子已一眼望见了他,立即从姐姐怀中抢过那把伞,尖声欢叫着跑了过来。女儿忙用伞替他遮住雨,也一起快步迎了上来。他不知该如何是好,见儿子跑到近前,高声叫着爹,将怀里那把伞费力举起,笑着伸向他。他脸上不住抽颤,讷然接过伞,俯身将儿子抱了起来,又朝女儿点了点头。儿子紧紧揽住他的脖颈,女儿则怯怯唤了声爹。他心里一怜,想伸手牵住女儿,但手被伞占住,腾不出来。反倒是女儿将自己的伞杆用胳膊夹住,从他手里接过伞,替他撑开,小心递回给他。他接过来,又朝女儿点了点头,嘴角尽力扯出一丝笑。女儿见到,眼里一闪,有些惊异,更有些欢喜。他越发难过,却不知能说什么、做什么,只能抱紧儿子,朝家里走去,女儿快步跟在旁边。

到了簟席铺前,妻子等在檐下,目光原本含着关切,等他走近,迅即变得冰冷。他知道那是假冷,是为了应对他的真冷。他忽然想道声歉,嘴唇动了动,喉咙却干涩难语,只能望着妻子歉然点了点头。妻子却立即发觉,略愣了一下,随即装作不见,伸手接过伞,淡淡说了句:“快去把湿衣裳换了吧。”语气里已散出常日的柔。

他放下儿子,去后面卧房换了衣裳出来,到堂屋一看,桌上饭菜已经摆好,冒着热气,妻子和儿女都已坐好等他。主位上摆着酒盅,白瓷钵里烫着一瓶酒,酒香溢满屋中。他身上心里都一阵烘暖,却仍说不出话,也笑不出,但面色已非常日那般僵冷。他低着眼过去坐了下来,抓起酒瓶斟了一盅,呷了一口,而后抓起箸儿去夹面前碗里的脯腊鸡块。儿子却忽然嚷道:“爹,箸儿反了!”他一瞧,手里的一双箸反了一根。女儿眼中顿时闪出慌怕,每天碗箸都是她摆放。他忙望向女儿轻声说:“不当事。”嘴角尽力露出些笑。女儿这才松了口气,也怯怯笑了一下。妻子坐在对面,面色先有些紧,这时也微露出些笑意。他低下眼不敢对视,却能觉到妻子目光中含着欣慰,甚而有几分感激。他心里暗暗生愧,却不知能说什么,只低着眼吃菜吃酒。

这顿饭不似往常,略有些尴尬,但更多了几分亲暖。吃饱后,他放下箸儿,望向妻子,低声说:“案子没头绪,我带了证物回来,再仔细验看验看。”他已经许久没有跟妻子说过公事,妻子略有些意外,但笑着点头轻应了一声。那笑容依稀又回到新婚那年。他心里一热,忙避开目光,转身离开,走进旁边的书房,关起门后,才轻舒了口气,身心似乎轻畅了许多。

他不知道这是好是坏,略怔了怔,不愿多想,便坐到桌前,打开拿回来的证物袋,一袋袋倒出来仔细验看,看了许久,仍未看出有什么新线头,心里却已不躁不急。最后验看那个年轻男尸的证物时,他忽然发现那黄绸褙子残片上隐隐有几点污迹,凑近细瞧细摸,又嗅了嗅,似乎是油漆颜料。他心里一动,忙又查看白绢裤、青绸鞋残片,也分别有几点。

他急急思忖起来,此人恐怕是油漆匠或画匠。若是只滴到衣裳下襟、裤子、鞋面上,所涉行业不少,但连这片黄绸褙子肩背处都滴到,那便是在高处漆画,只有两种匠人,或是寺庙壁画画匠,或是楼宅彩画匠!


毛毬刚要开口,脑顶又挨了重重一锹,随即昏死过去。

等他醒来,发觉自己坐在一间空屋里,嘴被一条破布勒住,身子被捆在柱子上。典如磋立在跟前,手里仍握着那把铁锹,冷瞪着他。他忙要嚷,却被破布上头的尘土霉气呛得狂咳起来,几乎要呕,却只发出闷闷呜声。心里更是惊惶至极。

“这宅院在巷子最里头,你便是喊,也没人听见。你照实说,我便放你走,若答错一个字,便挨一锹——”典如磋冷声说罢,将他嘴里的破布扯了下来,随即将铁锹头抵在他胸口,“说,你知道些什么?”

“我啥都不知……”毛毬忙大声辩解,话音未了,胸口就被典如磋铁锹重重一捣,铁刃砍到肋骨上,疼得他顿时痛叫起来。才嚷了半声,脑顶又挨了一锹,他忙闭紧了嘴,不敢再嚷。

“说!”

“我真的啥都不知道!”刚说罢,脑顶又是一锹,敲得他脑袋一阵晕痛。他忙哀求,“典大爷,你饶了我吧,我真的啥都不知道,只听说你家二爷死得古怪,赌钱输急了,想诈两个钱花销,才想出这个蠢法子!”他哪里敢说是来绑架?何况张用只让他来办事,并没有细说其中缘由。

典如磋却全不信,又用铁锹在他胸口重重戳了一下,疼得他几乎背过气,忙要把实情说出来,但随即想到当年做贼时,那三个同伙曾反复教导他,就算被抓住,也绝不能认。一旦松了口,那些人不把你肝肠肚肺掏尽,绝不罢手。再看典如磋面色铁青、目光狠黑,一副要人命的模样,只能咬牙反复说不知道。

典如磋又连连狠戳狠敲了十几下,他体格清瘦,瞧着没有多少气力,也累得有些气喘,只得停了手。毛毬头晕身痛,哭着连声哀求。

典如磋瞪了他片刻,冷声道:“你既然记不得了,便在这里好生想想。哪天想起来,愿意说了,我再放你走。”说罢丢下铁锹,俯身过来,将破布条又勒住他的嘴,随即转身走出屋子,一阵脚步声,随即响起院门开关上锁声,之后院子里顿时静下来。

毛毬不住念着典如磋最后所说“哪天”两个字。他将我捆在这里,不知道要囚禁多少时日?越想越怕,不由得又哭起来。哭罢,想起是张用害了自己,不由得怨恨起来,想痛骂几句,却生来不会骂人,憋了许久都憋不出一个脏狠字,心里又气又委屈,只能继续呜咽啼哭。

正哭着,院子里忽然嘭的一声,惊得他立即闭紧了嘴,随即传来一个妇人痛嚷,竟是他浑家的声音。他更是惊得身子一震。半晌,才听见浑家不停呻唤着走了进来,浑身尘土,双手抱着大腹,腿一瘸一瘸的。一见他被捆着,她忙急步强挣过来,替他扯掉嘴里的破布条,又帮着替他解绳索。

他忙连声问:“你怎么来了?你是翻墙进来的?你怀着孩子,哪敢做这些莽撞事?”

“你一夜没回来,我也一晚没睡好,心里放不下,又怕你那三个贼帮手不上心,就跑来瞧你。刚好瞅见你和典家那人一起进了这巷子,我还想着你得了手,在巷子外等,过了半天,却见那人自己出来,不见你人影儿。我吓得魂儿都没了,等他走远了,才进来寻你……”

上一章:第十四章 下一章:第十六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