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6 与领导和同事相处的原则

好好工作  作者:懒人老猫

别人的错误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即使他们的工作在外人看来还不错。如果问他们,他们的回答一般都是:“我觉得这个工作学不到什么或看不到前途。”但如果细细聊起来,我觉得固然有些问题是工作本身造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胜任”也经常是一个重要但没有人愿意承认的原因—我们更喜欢把它矫饰成“我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而不是“我的错造成的”。

不幸的是,如果一开始做事就不是想着在自己的范围内尽可能把事情做成,而是想着各种别人的原因而导致失败的理由,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不称职。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在解决问题,倒不如说只是企图解决自己的痛苦。一件事情没有做成时,如果需要自己来承认“这是我的能力或努力不够,所以没有做好”,以及需要反复思考“我下一次该如何做”,其实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要放弃自己以往的习惯也是一件痛苦的事—倒不如让自己相信“这是别人的错”以及“这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放弃来得容易。

太多的时候我们面对困难的第一反应是“解决我的痛苦”,无论是用拖延还是推诿,又或者是自欺欺人。但如果我们最终不能朝着自己应该的目标去“解决问题”,则问题永远在那里,痛苦也还会回来,只多,不少。

避免用有色眼镜看别人

我们有时候会认为那些喜欢表现自己、喜欢跟领导交流的人虚伪、玩花活儿、抢功劳—很多工作其实都是在他人配合之下才完成的,怎么竟然都算作自己的功绩?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成绩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承认,以及获得领导更多的赞赏。

但从真实世界来看,在其他人眼里,一般我们都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好;而那些得到更多实惠的人,往往也确实是比我们更强、更出活儿。所谓的出活儿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对企业的客户或者对领导又或者对同事(有先后顺序)来说,你做的工作结果对别人有意义。有时候这三者之间会有一定的矛盾,让客户高兴的不一定让领导高兴,让领导高兴的也不一定能让同事高兴,让同事高兴的则可能无法让客户和领导高兴。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出活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评价没有价值,分析和解决问题才有

大部分被提出来的关于职场的问题是“感受性”的问题,大概 70% 左右的问题是人际问题,20% 左右是方向选择问题,剩下 10% 属于专业技术提升问题。人际问题里最典型的问题其实就三个:“我能不能跟老板或同事做朋友,我怎么跟我不够喜欢的领导相处,以及我怎么跟我不够喜欢的同事相处。”在我的工作中,无论是具体实施企业的人力资源项目还是解答职场问题,安抚情绪实际都占了我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

工作中比较致命的习惯是成为一个“评论者”。当然我们会不自觉地评论周边的一切,但评论本身一般不会产生任何正面价值,还可能带来麻烦。和一般人理解的正好相反,成为一个“评论者”一般不是因为这事干得非常好,而是眼界和技能都不够强的表现。所谓“会者做事,不会者教人”,想想那些指点天下大势“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的北京出租司机大哥,大概就比较能够理解了。而且评论会形成恶性的循环,因为自己不动手做就不知深浅,所以敢于各种评论,而评论多了则更不屑自己动手做,结果更做不好—每个单位都会有一些这种老油条,千万不要上了他们的圈套。

一个评论者的典型是总在会议室里对其他同事的建议、工作方式、方案等提出批评,指出不完善的地方,但需要他提出具体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就立马安静了。

要不要跟同事做朋友

现在“朋友”这个词真是贬值得有点厉害,基本上认识就可以约莫归进朋友这个序列里。我参加过一个荷兰人主讲的培训,当某个学员恳求老师给一些超出课堂范围的资料时说:“你看,我们是朋友。”老师特别认真地解释说:“我们不是朋友,我之所以对你们客气,是因为我希望你们在我的课程里感觉舒服。但朋友是你要认识我的家人、我要认识你的家人,我们记得彼此的生日,我们经常在一起分享人生的经验……总之我们还不是朋友。”我觉得他说得特别好,对此念念不忘直至今日。

我其实不提倡和同事做朋友,特别是领导不应该与下属做朋友。这应该与我个人的经历有关系—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工作久了,跳槽也很多,我对集体的归属感很淡,我又是一个比较疏离的人,所以我天然地觉得我和同事下了班还有各自的生活。但我们在一定阶段内跟同事是最熟悉的人,而且为了共同的工作目标而奋斗,所以我们会跟同事有很多共同语言—比如工作的压力、对领导的不满、对公司策略的看法。我们很容易将这种熟悉和共同语言带来的亲近感当成是友情。但有几个人在离职之后还跟以前的同事保持比较多的联系呢?非常少。

而领导与下属做朋友的风险在于领导必须承担决策的风险与压力,这种压力是不能向下释放的,士气宜鼓不宜泄;另外,领导对人的好恶会极大影响其他人的工作表现,一旦员工觉得揣摩领导比揣摩工作更重要,工作目标就差不多算是毁了,甚至会留下把柄、为人所乘。领导即使要展现人性化的一面也应当是基于工作原则和目标的,一旦原则缺失,就会发现管理起来难度更大。

在我见过的例子里,不但有同事做了朋友的,更有不少同事喜结良缘。所以这事还是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不排除同事之间因为意趣相投而能做朋友甚至恋人。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说,如果员工关系友善亲密,是有利于公司人员稳定的。这种氛围的公司我也见过,特点是公司规模比较小,收益比较好,而且在快速发展中。

与其费心思索“要不要跟同事和领导做朋友”这种充满辩证意味的问题,行为上保证一个底线可能更重要。正因为个人感情和工作其实永远不可能严格划开,所以工作习惯一定要严谨,一定要按该走的程序走,例如工作交付或者工作协调的问题一定要有书面材料(邮件、通知、备忘录、工作单等),而不是通过私下沟通来解决。严谨的工作习惯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有很多人说自己在工作中被陷害,因为说话不谨慎发了对领导的牢骚,或者是把自己想跳槽的想法告诉了同事,结果被人落井下石等情况。一般这种事情的主要致命之处都在于两点—“你不够让领导信任”以及“你的工作实际是有缺陷的”。如何让领导信任在前面的文章里讲到过,后一点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或者觉得自己是因为很多局限所以工作才没有做到完美。但工作中最终是以结果论成败的。我曾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完全能够理解发生这种事对一个人的伤害,但多年以后我回首往事,不得不承认以上两点我都犯齐了才导致的那个境况。

如果我们诚实地回到原点来看待职场的人际,就会意识到,我们的目的是来工作并获得收入的,应该从这点出发进行有意识的行为控制。纯天然的人并不像纯天然的果汁那么迷人,大概更像纯天然没成熟的果实那样酸涩不招人喜欢。

不想得罪人怎么办

职场问题里有一个很经典,就是资深同事或非直属领导总让我帮他干活,我该怎么办。如果单解决这个问题很好办:“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婉拒。”但如果提出这个方案,就会遇到这个问题真正的核心:“我不想得罪人怎么办?”特别是在体制内的同志,似乎格外在意这一点。从大原则来说,首先没人可以做到谁都不得罪,其次是如果领导罩你,很多事就不算什么。

但很多人正好弄个满拧,对于自己的领导敬而远之,倒是希望跟同事能打成一片,结果我觉得只有一个,就是有一天会哭诉:“我做了那么多事,领导却喜欢那些会说的。”在我看来,“与领导达成良性沟通”是一种绝对有必要的能力,因为你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结果评估都来自领导,为什么不能好好达成沟通呢?不可否认这世界是充满了很多混球领导,所以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做到和领导相处融洽,但如果这一点都想不通或者不接受,请不要告诉我你的个人能力很好,你需要的只是一家不需要拍领导马屁的公司。

先说同事之间协作的问题。有同事来请求帮助,无非几种情况:同事不会,我会,所以同事请求帮助;同事会,但我做得更好,所以同事请求帮助;同事会,但他是个坏人,就想推给我干。考虑要不要帮同事的底线原则是:不能影响我正常职能的履行,还有一点就是人往往有依赖性,如果帮忙的这件事情会重复发生,可以预期的是之后被继续找上帮忙的概率就很大—代表性的就是修电脑、做翻译、美化 PPT 什么的。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做这件事会不会得到某些方面(技能、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等)的提升。最不能考虑的问题是:这次我帮了他,下次他也应该会帮我吧。

如果是有风险、需要占用比较长的时间又或者很可能会重复发生的事情,那么一定要让你的领导知道这件事,并且要知道领导对帮这个忙的看法,该走流程走流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世上多数人还是合理的,婉拒一次不至于就到了得罪的程度,但要注意一旦开始帮了,后来不帮,倒真有可能得罪一个人;如果在同一个问题上,你帮了一人却拒了另一个人,也可能会得罪人。

自己的事情最好自己完成,不要轻易就让人家做,比较忌讳反复找人帮忙;找别人协助或者指导之后要诚挚地表示感谢,即使对关系比较熟或者资历比较浅的同事也一样,否则容易招人厌烦。

比较特别的是上头说的第一种情况—“同事不会,我会”,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很难拒绝的,如果这件事会反复出现,或者很多人都有这个需求,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个事写成操作手册,跟领导、相关部门、人员(注意顺序)讨论完善之后,公布出来,在一个气氛正常的公司,这种事情叫作“创新”,是可以露脸的事—是的,也别忘记感谢领导。

其实“得罪人”这件事比我们想象中的可能还要复杂那么一点。有时候跟最初的善意或恶意关系都不大,只是因为人的价值观和利益点的差异,“得罪人”往往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因为“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发生了。

比较好理解的情况是,你完全可能因为被提拔或者在同期进入公司的一批员工里拿了奖励,又或者作为新员工比老员工更得领导器重便遭受嫉妒。这时候任何企图表现出柔软和示弱的行为其实都不会降低“得罪人”的程度。做好自己的工作,别让人抓了把柄是首要的。他人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好人而追随,只会因为你值得敬佩而服气。

比较不好理解的情况是,有时候赞美也会得罪人。早年一个领导讲过一个例子:曾经做论坛请了某著名经济学家来当嘉宾,负责接待的年轻员工赞了老同志一句“您真是德高望重”,就引发了老同志的不悦。原因是,老经济学家觉得你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尚未有资格对我进行评价。我不知道看文章的你是不是能理解这种感觉,反正我现在能理解了,我 30 岁左右的时候被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同事拍着肩膀说“你最近进步很大”的时候,我是满怀恶意地渴望给她来个过肩摔的。总体来说,“评价他人”需要审慎地做,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都有一点俯视的感觉在里面。

还有一种比较难以察觉的是,因为实力不够而得罪人。当然我理解如果我是那个“猪一样的队友”的时候该多让人讨厌,可问题是我怎么会认为自己是那个“猪一样的队友”—我会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

其实还有很多我们想得出想不出的理由都能得罪人,我听过的比较极端的案例是某人在进单位后第一次见领导时打了个哈欠,从此直到此领导退休,一直都瞧不上他。所以无论你有多么善良无辜,都不可能一点都不得罪人。

而且人有亲疏远近之别,有缘分深浅之分,某甲做好的事某乙做没准就得罪人。亲近的朋友要是说“你最近的文章不如之前的好”,我多半会跟她深入聊聊反思一下;要是一个陌生的人跳出来说这话,我这么一个修养普通的人则认为“呵呵”算比较有礼貌的回复了。认识数年的外地朋友若是来本地需要接待,那绝无二话,可要是几面之交的人让我做个北京三日游攻略,我大概会哼一下请他自己去百度。说起来谁没有几次被人冒犯到的糟糕感受呢,得罪抑或被得罪,这种事哪里能计算得那么精确。这个问题,还是得立足在自己的发展目标上去考虑。仅考虑自己的利益是不行的,但总担心得罪人也是走不远的。

怕得罪人,更深的是怕得罪人之后被人算计。我父母那一辈出身国企,从我少小时候就让我与人为善,不可得罪人,我与他人有了不快,他们总是教训我一顿,觉得我不会处事。但后来出了社会却发现,工作中往往顺得哥情失嫂意,谁都不想得罪的结果反而是可能谁都得罪,倒不如先客客气气把自己的边界表明了,以工作和发展目标为原则去做事,少一点揣摩人心。至于那些会被得罪的,不管有意或者无心,既然得罪了,那就得罪了。

好多人觉得“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但往往小人是会蹬鼻子上脸的,不然也不叫小人了。至于“背后扎针”这种事,也不用看得那么严重—从道理上说,领导如果向你征求一下其他同事的工作表现,这人正好表现又不够好,你不说会很仗义吗?那么领导就不该了解真实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你不说领导就没有其他途径了解了吗?事实上有能力出活儿又被领导信任的人是不怕扎的,被扎一针着的,要么不够出活儿,要么不够被信任,更有可能的是两者皆不够。以很多人的出活儿状态来看,根本不是死于背后的问题……仅仅是死于绩效表现不够好而已。

与其揣测他人,不如清醒地认识自己

亲和力这种能力基本就是天赋,无法复制,很难学习。有些人就是什么也不见多做,但别人有什么事就想着他,有事没事就想跟他一起待着;有些人就是能够在一桌子十来个不同身份的人里对谁说话都妥帖得很,既不生硬也不谄媚,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与所求,也让别人听着舒服,还能让任何人都觉得不受冷落;还有些人替你着想的时候不仅把你想到的给做到了,你没想到的他都能预先想好也做好。和他们在一起,无论关系和身份怎样,甚至可能明天人家都不大记得我了,也还是觉得如沐春风。

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真正高明,还不肯认这个账。一般人所谓人际关系复杂,往往是被“分析分析他怎么想的”这个思路给搞复杂了—说白了就是对别人脑补得太多,却并不关注自己待人接物是否有问题。

某种角度来讲,人精、普通人和逗比都有揣测他人的时候,我感觉差距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己认识靠谱不靠谱;一个是对他人表现出来的反馈敏感不敏感。当然还有这个人的思路是否敏捷、礼貌是否周全、是否有尊重他人的心意等因素,但如果前面这两个因素颠倒了,后面的善意也未必能酿出善果。

对自己认识不靠谱的我见过大致三种情况:一种是不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行为特点,一味凭本能说话做事,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对自己的看法差距比较大;另一种是看不明白自己所处的情势,总觉得人家应该如何如何,对自己所处环境的风格气氛,乃至于交织的各种关系是两眼一抹黑;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人所表达的和他表现的总不是一回事,却又不是真的出于故意伪装。

对他人表现出来的反馈敏感度更是个关键的问题,与人交往却听不出人家的话是客气还是诚意地答应、拒绝还是调侃、好意提示还是煽风点火,那么在与人合作或者求人的时候必然更加艰难一些。毕竟工作生活中,总会有些时候自己对事情不熟要请教别人,要其他人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又或者要融入圈子里获得资源。

我自小在三线企业大院里长大,对琐碎且扯不清楚的复杂人际关系倒也不陌生,国企改制前,大家捧的都是所谓铁饭碗,到日子领工资,干好干坏从工资上区分很小。整个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大社区,上班下班都在这么一块不大的区域里,所谓的人际关系是基本上谁也没法儿拿别人有太多办法,所以平时看着一片和气,但到评职称、分房子、升职位就你搞我我搞你,还有一种“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的风气。从某人升职背后的因素到谁家夫妻关系,没有什么是不能拿出来分析的。可是绝大部分成天分析别人生活的人,最后随着企业的改制、衰退,发现自己岁数大了,职业技能也说不上有竞争力,无处可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坚定地要政府为他们负责。的确国企的衰落不是他们的错,但半生过去却发现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这个群体没有出路,则可怜复可叹,却又无法完全地同情。

所以在我看来,对于大多数人,首要的还是让领导信任和看重,如果有对外的工作,那么也要让客户和相关单位觉得跟你合作愉快,这些才是最要用心以及着力之处。其余跟同事玩心机、争意气,我觉得多半是宫斗剧看多了脑子没转过来。宫斗剧的前提是“一个封闭场景,谁也出不去,只有一条活路可走”,但在职场中,多数时候一时一事的上风下风和大目标相比都不值得太计较,有本事直接在领导那里背后捅一刀直接搞死,要没有这个水平,还要各种计较以及搞小动作,别人固然不得益,自己也落不着什么好处。现实中跟同事无非是大家各自为各自的利益分工合作,不要天真地想着相亲相爱相呵护,也不能占不着便宜算自己吃亏。职业道路如此之漫长,技不如人输了一着,总有机会扳回来,即使不在此处,也是市场之大必有容爷之处。这些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

只是有一点我们往往要忽视,就是人际关系是个需要客观理性的领域。要分得清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什么是我的判断以及什么是我的感受,才能正确地看清自己,也注意到别人的行为与反馈。如果只凭着感受和本能的反应去做,就会形成我们不断地去打扰那些对我们和善的人,希望他们提供更多的友善和帮助,如果他们没做到,我们反而会更失落更生气。而对那些对我们不好的人,我们反而客客气气,生怕得罪了招致报复。所以所谓做人公平,应当是对我好的我心怀感激,对我不好的我该躲开躲开、该对抗对抗—若不让对我好的人得到我善意的回报,这份对我的好便迟早会因为失去滋养而断绝;若是怕了那对我不好的人,又安知人家不会蹬鼻子上脸反而欺负过来。想来想去还是孔夫子这个原则极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职场中没有换位思考

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需求,那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员工希望领导能够认同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工作结果,领导又何尝不希望自己在员工眼里英明神武。我们总希望单位里同事友好、领导亲切,但更多时候感觉到的是猪一样的队友和乌鸦一样的领导,这种问题几乎是工作中最让我们糟心的问题,最后往往是我们尖锐地对抗或者尝试沟通几次后就开始疏远和沉默,最后逃离。

换位思考真的有用吗

于是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换位思考”这个词,认为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一下,就可以降低矛盾。于是这个词就会出现在各种强调沟通的场合。在我的感觉里,这一招几乎从来没有真正奏效过,如果说奏效,那么也是进一步削弱了本来就气场偏弱的人对自己的维护。假装我们之间没有隔阂可能比大家都很清晰地知道我们之间有隔阂更糟。

职场中所谓换位思考的表现形式其实往往是这样的:

销售部员工说:“假如我是市场部的人,我一定会把推广活动做得更接地气,他们根本不懂得我们真实的客户是谁!”

市场部的员工则说:“销售部的人居然在这样好的市场上不尽力卖货,如果我是人力资源部的,我一定不会招这样没有执行力的人来!”

实际上大家都觉得自己比那些“有关部门”和“其他人”更了解应该怎么做事。员工说领导管得过多过细,领导觉得员工不能跟上自己思路等问题都属于此类。

我们所希望的换位思考,其实是让对方遵从自己的想法

我们所希望的换位思考,其实是想让对方百分百同意并且跟随自己的主张,我们并不喜欢对方站在我的立场上提出他自己的观点。起码在我们这一行,如果对跟自己资历差不多的同事提出异议,就必须做好被喷回的准备,至少也会看到对方的脸呱嗒一下拉长;如果不是特别有力的理由,那么修改同事写的文件就近于侮辱了。

而且我特别不认为员工能够对领导换位思考。不客气地说,在领导的思考里,绝对包括重用谁、凑合用谁、疏远谁、拿谁顶缸、让谁试水这种策略性问题(当然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办公室政治)。但对于一个员工来说,他只有自己,如果他不能全力且恰当地表达与捍卫自己,还能怎样?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满腹牢骚的员工,有时候可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仍然以一种“老板这样做有他的难处”的语气来说话,却又压抑着“老板这样做让我很困扰”的真实感受。长此以往,大概还是很难受的。

工作中切忌意气用事

我经常觉得很难解释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到底怎么处,这实际上是很微妙的,比如该怎么拿捏和同事的热情友好程度,怎么在表达自己意见和服从领导之间找到平衡,怎么顶着压力去撸顺资深下属和同僚。实际上我觉得这些问题的核心还是一个要有公心(有没有私心这个可以骗别人,但没必要骗自己),另一个要敬人。

如果不信任别人的能力,最后的结果就是活儿和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出了问题还得自己担着,人家完全不会有动力来帮你分担,因为这个事不讨好;如果对同事一律防备,最后也不会被任何人信任,一个没有自己立足点与同盟的人也很容易被人下黑手;而如果太把私人感受放在工作中间,那么情绪就会妨碍你对一些问题的判断。如果总觉得他人(特别是领导)要事事向自己解释清楚才算公平,那么你可能真的会很痛苦,因为对他人来说,与你合作未免太累;当然看见真小人的时候肯定也有,那只能要么认输,要么出手搞死人家,持续地闹意见实在意义不大。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保持自己的内心像镜子一样,只是诚实地反应:“原来他人是这样理解的啊”,而不是立刻反应到情绪上,也不急于判断。

不要用“个性化”的方式去工作

曾有人问我要不要请跨部门的同事吃饭,我的意见是不要。我认为跨部门沟通的工作最忌讳做成个人与个人私下的交流,而一定要让双方领导都知道大家在做什么。他反驳的意见是,那些私交相对好的人在合作上确实顺畅很多,而事事都报告领导,请领导协调也会招致领导的反感。

我当然非常同意私交的话,配合会很默契,也不反对经常与同事一起吃喝。我觉得人性就是,我得从情感上接受了,这事才算是真接受了—但这只代表一种比较好的结果,公事公办和唧唧歪歪充满负面情绪地办了,依然是办了。不得不说,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实现合作是资深员工与各层级管理人员必备的技能,拉拢绝对是个办法,但临时性的拉拢基本上不是个好办法—一个人的立场不会因为一两件事就轻易改变。

所以我反对在没有做好基础之前完全以个人的方式去做事,就像之前说过的,组织的运作自有其规律:首先我们来工作是为了承接领导交办的工作,通过完成工作的结果换取薪酬。我们处理各种人际问题,也是为了完成工作,而个人的成长、获得支持与成就感更多来自于不断完成目标的过程。所以职场人际的底线是与人在客气以及客观的距离下合作,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玩弄人际手腕只会让自己付出代价。

而做到“公事公办”这一底线的基础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也尊重别人可能的不同意见;尽可能把问题聚焦在能改变的方面;遵守相应的流程制度,也尊重约定俗成的规则。至于很多圣人之道,我觉得可以写在文件里,却不要虚伪地放在对人对己的要求中。

很多人总希望在工作中能感觉融洽,同事亲切领导爱护,我觉得这想法可以理解,谁都愿意在一个舒服的环境里工作嘛。可要是觉得这些是应该的,如果没有实现便是同事的冷漠势利,我就觉得有点问题了。比如说“前辈要教导新人”,企业确实应该有这样的氛围不假,但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制度将带新人和绩效挂钩,这事儿就得凭前辈的良心了。而如果是凭良心,那前辈无非就是看谁顺眼就指导一下,不顺眼就让他自生自灭。如果年轻人不再觉得礼敬前辈、尊重等级秩序是一种必须,那么前辈要教导新人也就不是必须。希望人家能够耐心指点,光嘴甜姿态低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先做准备,之后用前辈指点的方法尝试工作,然后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反馈给指点者并表示感谢,才算是比较完整的尊重礼敬态度。否则这种事就是吃力不讨好,如果还不能落个面子上的尊重,那么扪心自问,谁想干呢?

要尊重而不是收买同事

对人的尊重友爱和收买人心有时候面目很像,甚至做的人有时候自己也觉得没有区别。但实际对于受者来说,这个区别还是挺明显的。比如请同事吃冷饮零食这种最常见的手法,我与你关系好,今天你吃我一包花生,明天你让我尝尝出差带回来的特产,这就能其乐融融—不是说因为我们互相吃了所以关系好,而是因为关系好才能互相吃。要是咱俩本来不对付,你非得塞我一盒巨贵的巧克力,或者你新一进公司就给我塞小礼品,第一我不敢收—多数人收礼也是看情分的;要么我收了也就收了,但我会想怎么还—我总不能为一口吃的、两句好话、一点小零碎就把自己给卖了吧?你会觉得委屈吗?那当然委屈!所以吃喝礼物之类的,不过是熟悉之后的附加品,并不能换来良好的关系。再说对人尊重不尊重,也不在这上。

实际上无论是送礼还是受礼,还是要考虑远近亲疏—若是我要结婚,还把喜帖发给刚进公司三个月的不熟的同事,还等着收份子那就叫真不懂事了。若是真有不懂事的人上门来发喜帖,我也只能当没这回事。原本有礼法的、严谨的一些事情,在我看来现在简直搞得稀烂。看着年纪不大的人既没有长辈指点旧礼俗,又不能按照个人边界清晰的新派方法待人接物,我总觉得特别不舒服。倒不是觉得礼之不存有什么问题,而是觉得小小年纪在这种事上浪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到底有多少意义和必要。

我总感觉工作中对人最大的尊重就是能够理解他人的工作,对他人付出的努力保持一份敬意,以及对不合格的工作品质保持坚定的反对,这三者缺一不可且有先后顺序。而工作中对人的最大的不尊重莫过于强调和评论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出身、家庭状况,以及“性格”—因为这些对人来说是无法改变的因素,如果只能从这上给自己找点优越感的话,只能说太差劲了。多年前看过一批业余模特拍硬照,摄影师花了很多时间来调整模特的状态,原因是模特穿上借来的大牌衣服之后下意识地怕弄坏衣物饰品,举手投足便不自然。在职场中,最荣耀的永远是跟自己的工作成就相关的东西,我觉得吃得了苦、摆得了谱、看什么干什么、不一惊一乍才是真风流。

人际关系非常成功的人一定不是纯天然野生出来的,而是时时刻刻注意他人感受和各种行为细节培养出来的—毫无疑问是需要用心的。所谓“一个人太有心机”,我觉得并不算贬义。当然往往越是自己账没算清就算别人、还没算计出好结果的倒霉蛋,越是觉得自己像白莲花,看人家做得妥帖的就说人家有心机。另一种情形是,时常有人说:“我就是这么一个直来直去的人,怎么破?”从我真实的感受来看,这种人一般无解。你要真跟他也“直来直去”,他反而会觉得受到了迫害。我觉得只考虑自己感受、不在意别人感受的,不叫直爽,而叫自私。

人和人之间真的要好,理由往往不是那么具体—得“投缘”,在一起一定要觉得舒服。人和人之间的意见可能是千奇百怪的,有些甚至是私人脾气,可是要照顾不到就会暗生好多意见—一个该打没打的电话,甚至谢绝一次聚餐,都有可能让人心生不快;找人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请饭也弥补不了的错误。

实际生活中,同一句话说出来,比如“你今天脸色看起来不好”,到底是关心、八卦还是幸灾乐祸,这中间语气、语调、语境、肢体动作的区别,我觉得大多数人是能准确感受到的。所以一个人要想完全不得罪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把自己不想得罪的人得罪了,似乎还是应当对自己做的事情反思一下。如果揣摩不准对方到底为什么无法与自己交好,干脆放弃客气而保持有距离的对待也许是最好的方法;这总比自己一味瞎揣摩,做出一些出于好意但对方又无法领情、从而让大家都很烦恼的事情要好。

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两种负能量同事

如果我们工作久了,就会很容易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两种人:一种是动辄以老资格向年轻员工透露公司的种种人际纠葛和负面信息,表示这个世界黑暗,再努力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另一种则总是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表现不大好,若批评一下,他们便总貌似诚恳地表示接受,但过一阵会发现他们并没有任何实质的改变。这两种人本质其实往往是一种:都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无法跟上发展的需要—他们的岁数往往已经不年轻了(如果尚且年轻则更加可悲),在某一个岗位上也做了很久,但他们习惯于比较低的工作标准,却不知道或装作不知道这样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与真正的市场搏斗了。

我曾经同情过这种人,也曾经以为社会应当为他们想到一条出路,但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也许能影响一些人,但终究不能拯救他人。即使现在我接受一些职场上的询问,但也几乎不再正式做咨询个案—这里有我的主要工作方向以及时间、地域和我个人的收入问题。还有一些因素也很大程度上阻止我将职业咨询作为职业方向—会面对太多的负面感受、太多不想改变的借口和阻抗以及咨询者真正行为改进的困难性和咨询者的依赖性。

在现实中,如果有人反复向我做同类问题的询问,我会断然切断我们之间的联系。我其实明白,曾经接纳而后又不接纳,也许比最初就不接纳更伤人,从这个角度讲,我并非一个真正好的个人职业咨询顾问。但在我看来,每个人终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不断开拓向前,否则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不再被爱惜、不再被尊重,因为大部分时候个人的能量也是极为有限的,无法长期托着另一个人负重前行。

“势利”是我们所不喜的一种表现,但相信我,没有人会真正喜欢跟弱者一起组队,就算不考虑刷掉 BOSS 后怎么分配收获成果的问题,无论是引怪还是打怪,谁都希望队友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掌控得住。

同样,当我们工作久了,大概会越来越铁石心肠,我们不得不学会果断放弃很多东西,从“猪一样的队友”到无法跟上我们脚步的曾经好友,从最初不切实际的傲然理想到生活中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愉悦、舒适的习惯。这个过程不得不说是痛苦的,不仅仅是那些感到被抛弃的人,主动抛弃何尝不是千回百转思量后的结果。

在我看来职场的残酷并不体现在一时一事—一次被领导误解、一次被同事抢走功劳、一段时间应该得到的报酬被低估……把眼光放长远,及时总结经验,这些都有机会扳回来。职场的残酷在于,这是一场与时间比赛速度的耐力赛,时光比一般年轻人理解的走得更快,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卷走了我们的“可能性”。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很多事情是如此的理所应当,比如月入过万,比如平衡的工作与生活,但实际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能看到的成功对象之下有大多数平凡的人不尽如人意地生活,我们看不上,也不太在意。也许一代人总要强过他们的前辈,也许只是我能力不足才觉得,我只为了不让自己一生随波逐流就已经耗尽大部分力气,但我永远不会尝试理解为何要在自己的极限到来之前就放弃人生。

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准备

我接触的不少职业问题中,有一大类是已经因为种种原因把人得罪了或者事情已经做错了,来请教有什么解决办法的。一般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得罪人还是做错事,往往都不是一个而是一连串错误行为造成的,到结果已经出来的时候,对于这件事本身其实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咬牙承担相应后果这一条路可选。在这种时候,我总想反问:“如果你觉得这个人/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那么你为什么不提前去思考这些问题?”

要准备与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这些内容:

一、我的边界在哪里?

一般来说,我们还不至于高尚到愿意不计回报地工作,而我们的精力与时间又如此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在一段工作关系中明确自己的边界。这个边界既不能太小,小到“我的工作不允许其他人来检查、提问和给出意见”,从而让我们失去从他人那里获得丰富性的机会:也不能太宽泛,宽泛到“不知道为了保证绩效和工作效果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太小容易生闷气,太大容易顾不过来而且憋屈。太多的时候我们在憋屈和爆发之间震荡,在该拒绝的时候妥协,在该妥协的时候爆发。想让自己的情绪平稳运行,就需要知道我们的边界在哪里。

二、我可以不揣测他人吗?

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用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去理解他人,往往不免就陷于揣测。但人心隔肚皮,揣测实际上是一种比较被动的行为,会让我们跟着别人的节奏起舞;其次我们并不一定非要理解他人的动机才能进行合作。我经常有机会作为旁观者看着两个人在可以直接沟通的情况下跟对方猜来猜去,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开始在这个互相猜测的过程中变得复杂,并且逐渐偏离双方的初衷。

三、我准备好合理阐述自己的思路了吗?

如果我的意见不被接受,我能接受吗?有一些领导喜欢看数据和文本;有一些领导只能看着 PPT 并且听取汇报;有一些人虽然表示欢迎提意见,但说这话的时候全身显示出来的却是一种抗拒姿态;有时候必须认识到,有一些计划和看法,并非来自于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而是来自一个人曾经受到过的伤害和他一直未曾实践的理想。并且很多时候并不只有唯一的解决方案,人与人的见解不同,无论用哪一种方案,都会有相应的困难,很多时候谁也不确定哪一种选择通向的是什么结果。所谓圆融通达,便是能理解上面说的这一些,根据对方的特点用对方能听懂并听得进去的方式选择写或者讲,如果一次不行,也可以缓缓。好的说服力并非每次都能说服人或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说服人,而是让人意识到一些他曾经忽略的问题,从而自己去改变。

曾经见过一个例子,产品经理与老板较劲,他坚信老板要的产品只能进阴沟,完全是白赔钱。然后他问我,应该用何种心态对待老板。我觉得“要为产品负责”的心态是没有错的,但如果是对着老板阐述自己的观点,还得顺着老板对于产品的需求往下走,举数据摆事实,让老板自己逐渐修正看法,而不要指望一两次沟通就能让一个人彻底扭转观念。“我认为”这个词在据理力争的时候是不够用的。(如果老板坚持孤注一掷,而你还愿意合作的话,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完善这个产品。)好的沟通既带来别人的改变,也能保持自己的弹性,让自己的思路开放而能容纳他人的观点。

四、我会为了我期望的效果对即将开始的工作和交流过程预演吗?

实际上我们都会为明天要见的客户和要做的讲座做准备。但如果尝试过就知道,这个准备过程在脑中默想、形成文字计划以及对着镜子/镜头/真人做演练,实际的差异是比较大的。越是我们此前没有太多经验的部分,这种预演就需要越具体—已经讲过 20 遍的课程只需要培训师再看一遍教案,在思路上过一遍就可以;但如果是第一次讲,那么试讲时录下自己的表现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办法。

五、我会预先跟工作相关人员讨论我的工作方法吗?

一旦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再被改变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工作相关的各方在开始之前就统一大家的思路、工作方法,特别是对工作结果的定义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过程中的讨论和调整也无法代替最初的这种梳理与准备工作。

正如所有的规则和做事方法,在没有形成习惯之前,或许都让我们感觉不那么直接、便利。但高手永远按照自己的节奏起舞,然后带动周围的追随。见招拆招也是一种做法,可如果本身会的招数不够多、不够有效,那么事到临头便总会是焦虑和慌乱的。纯天然的沟通达人是不存在的。

我觉得在沟通问题上自己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其一,我是个内向的人,但被认为是“会说话”的人;其二,我真的有沟通演讲能力培训师的资格证。以我自己为例,可以说明会不会沟通与性格无关,也与星座无关,它是一个可以学习的事情。

“沟通”不等于“聊天”

一直以来女性被认为比男性更具备沟通能力,据说这是一种天赋,因为自古以来,女性就通过交谈来进行社会关系的连接,但我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不会有效沟通的女性也不在少数—沟通和闲散聊天最大的区别就是,聊天可以没有目的,即使两个人都自说自话也能聊得下去;而沟通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交流,沟通的实质不在话多话少,而在于说出的话有没有价值,是否能达到说者预期的效果。

这里特别想说的一点是,群众有一种很奇怪的忌讳—大家都表示“会沟通”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公然表示“在说话之前需要设计自己说话的内容和方式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就会被视为鼓吹“心机”,似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大能上台面的事。对于八面玲珑的人,我们往往羡慕此人的能力,但又怀疑此人是否靠谱。对于表达能力不好的人,我们一方面觉得这人实诚,另一方面也未尝不会鄙薄。而且大家还有一些惯性的开脱思路:“他的心是好的,但不会表达”“我这人就是脾气直”“有些人就是能做事,但不会表达,所以很吃亏。会干的总是不如会说的!”我们就是在这种对“沟通能力”比较分裂的价值观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到底怎么做好沟通,还得从头学起

首先,你必须明白,好的沟通就像一切精致可爱的物品一样,来自于千锤百炼、精雕细琢,从来不存在什么纯天然野生的善于沟通,凡是不过脑子的表达,必然不会是很有效、很有意义的表达。无论你学过多少关于沟通的技术和道理,最终还是要练习和行动,才能展现好的效果。

第二,沟通不见得能解决一切分歧,达到那种效果是有前提的。而且沟通需要大家在同样的逻辑和语境下进行,比如我和我妈觉得做人应当以追求“生活幸福”为目标,但如果不花时间先弄明白我理解的“生活幸福”是保持独处和充足的淘宝资金,而她理解的是“为小家庭的和谐而忙碌家务”,那就谈不上什么沟通,空谈“生活幸福”的概念就变成我俩互相敷衍。

第三,沟通的目标可以是说服对方来按照我的思路行动,但沟通如果仅仅是想说服,则很可能做不到。这是大家对“沟通”理解中最大的盲点。大部分情况下表达不一定是为了“你得听我的”,而是你听到了我的观点和诉求,我也听到了你的观点和诉求,现在来看看我们能怎么办。这个问题广泛存在于家长与子女、情侣以及上下级之间,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竭力想说服对方的行为肯定不能叫作“沟通”,不管多么有技巧也是不好使的。

让对方“开口说”才是最重要的

要想有好的沟通能力,首先得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自己的判断和感受。我所训练过的绝大多数人(90% 以上)一开始是无法分清这三者的,在这一点上男女都一样。举例来说明这三者的关系可能会比较清晰:我和我妈经常为结婚这事与对方较劲,往往她的诉求是“你结婚吧,结婚可好了,你再不结婚我跟谁都没法交代,你老了以后可怎么办”,一大拨困惑和压抑的情绪向我招呼过来。可想而知,最后这个问题会胶着在“你爱不爱我”这个问题上。她认为如果我爱她,则应该以听话来实际表现,而我认为如果她爱我,那么不应强迫我做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事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从来都不欢而散。

如果我妈想跟我以“沟通”的方式谈谈关于我个人生活的问题,她应该这样表达:“你今年 XX 岁了,但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告知家里你有男友”;她的感受是:“我很担心/难过/不理解”;而她的判断是:“相比你的同龄人,这实在是很奇怪的生活方式。”而她希望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是:“我想让你知道结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或者“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不肯结婚”。而敦促她来找我谈这件事的因素可能是周围亲戚朋友的各种议论让她觉得尴尬和丢了面子。如果采取这种“沟通”的方式,虽然结果还是我不打算结婚,但至少我们可以相互知道得更多,相互理解得更多,而不是大家在敷衍憋着和爆发之间来回震荡。

如果读者愿意试验一下就会知道,虽然这种表述方式看起来啰唆,但确实可以有效让对方放下戒备心而开始表达。在无数的沟通课程和教程里都会强调“倾听”,不能不说这是对的,但怎样才能让对方“开口说”其实才是更大的问题。还得让我妈来示范一下:往往她会和我爸一起并肩坐着,然后说:“你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这种发问只会换来我的敷衍或者沉默。事实上,如果你真想知道对方为了什么,而不仅仅是找一个由头碾压对方,就一定不能从“为什么”这个句式问起。“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带着巨大压力的一个问题,它意味着一个人需要阐述观点、提供证据,得把一个问题按照对方能理解的方式交代清楚。而一个人还没有感受到足够安全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敷衍或者沉默。我们本能地知道说多错多,当我们袒露心声时也是脆弱的时候(这是事实),但如果我只是敷衍或者沉默,很快就能让这场谈话无法继续下去,然后我就暂时安全了,当然反面就是我妈既没有达到目的,又添了一肚子气。

如果对方已经开始说了,而你希望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那么沉默地听着肯定是一个糟糕的方式。当对方的陈述告一段落,应该适当地总结一下:“你的意思是 XX,我理解得对吗?”“然后呢?”“还有吗?”这些说法也是有效的,但也会带来更大的压迫感,如果用得太多,会让对方感觉很有压力,然后再次回到敷衍和沉默的状态。

对着镜子练习说“不”

很多人会有一个比较困扰的问题就是:“我不会说‘不’。”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可能很复杂,但我更倾向于先从行为上能做到说“不”,当我们习惯了某种行为之后,也会反过来调整我们对此事的理解。所以我对此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想象几个你很难拒绝的问题,然后站在镜子前,只是简单地说“不,谢谢”,同时调整自己的表情严肃起来而非讪笑,自己需要站得更直来显示自己是认真且有力量的。这个练习形式很简单,但一般需要数十次的练习才会慢慢习惯起来,所以这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沟通不是“碾压”

沟通的动机最好不要是“讨好”以及“碾压”,前者无法持久,后者则无法达到真正的效果。有效沟通的第一条就是双方需要处在一个平面上,无论是主动发起者还是参与者,都要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他自己负责。怕拒绝对方之后让对方失望/伤心/激怒,一方面要通过沟通中尊重的态度来避免,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自己“我需要解决别人问题”的“上帝情结”。

往往一个有丰富阅历的人更容易做好沟通,那是因为一个人有了阅历之后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或者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把握人心,但这些也不能代替我们和他人作为平等的双方,真正去沟通。即使我是孩子、下级、弱势的一方,我仍然可以用“我了解到 XX 事实,我的感受是 XX,你能理解吗?”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声音不是为了降服对方,而是真实地表达自己,让对方认识到你的存在,让他们知道以前他们无视了你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你的怨气和怒意。

沟通,是为了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在我理解,沟通就是为了达成自己期望的结果,以及沟通的过程中是会产生噪声和信息的损耗的。

先说好的例子,一个小朋友发来了他与领导的往来沟通邮件,这个孩子曾经因为领导开会时的各种发言感到不安和惶恐,不知道自己能否被转正,以及自己工作成绩能否得到认可,他决定弄清楚这一点。然后通过这封邮件,他做到了。

尊敬的 XX,

您好!工作辛苦了!

一转眼三个月的实习已经接近尾声,虽然我们天天见面,但一直没有机会和您好好交流一下,对我的工作是否还满意?

我总结了一下我这 3 个月的工作报表,如下表:

        4月   5月   6月

XX     7     18     25

XX    14    30

XX     2     33

XX    33    23     7

XX     2     17

合计  56  106   49

我知道我的工作量跟大家相比不值一提,工作成果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习了许多,自我感觉工作量是饱满的。我也非常看重 XX 考试,但一直没得到考试结果,一同入职的几个同事都得到了您工作上的肯定,我也一直在思索着怎样才能追上他们,甚至因此而失眠。

我平时不怎么出声,相比您也不清楚我每天的工作流程和状态。我每天来到公司,会一一询问 XX 有什么工作可以让我来做,我不会将他们交代我的工作留到第二天。三月刚入职的时候有几份翻译比较急,需要第二天早上 10 点之前提交,我翻译到夜里 2 点,翻译完才安心去睡觉。在比较有空的时候,我整理了自己写的 XX,按 XX 进行了分类汇总,也整理了在翻译过程中制作的各项材料的模板。

我特别希望承担更重的责任,以此来锻炼自己,提升价值。恳请您热情指导,让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也是我十分看重的这份工作留下很多可圈可点的回忆。

Dear,

对于你的努力,我们大家有目共睹,顺利转正也是对你工作的认可,这点还请理解。

在职场上,经常得到表扬不一定就是好事,也可能是鞭策和旁敲侧击。当然最近一段时间对他们的表扬是出于工作之外他们更多的付出和超出我们预想的成果。没有注意到你的情绪,抱歉。

之前安排的考试,XX 可能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有回复,我会尽快安排给你们一个评估结果的,也希望你能将制作的材料和工作成果尽可能给我展示,这样我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尽快给你安排有奖金的工作。

在我们这个团队工作,大家都有晋升空间,不分先后,达者为先,但是以我接触这么多职场新人的经验希望你注意两点:

(1)职场上真正的技能和提升都不是别人教出来的,而是需要自己揣摩和主动问询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是我对新人普遍观察到的不足的部分。

(2)职场工作,除了踏实做事,还需要对外呈现自己做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和技巧,有什么新的感悟等,这些需要让主管和同事知道,正如你发给我的这封邮件的内容就非常好,也让我知道你一直努力承担了这么多工作。

再有问题,请随时跟我单独邮件,我希望大家都有好的收入、职场生活、发展前景和幸福人生。

以上。

我相信不管他真正的工作状态是什么,在他的邮件里用事实和数据以及恰当的表达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工作成绩,并且是以一种有自尊的态度平等地与领导沟通。他在为自己争取一个解释或者利益,没有人会觉得这种争取或者询问是尖锐的。他的邮件使领导严肃地正视他所提出来的问题,因此得到了领导正面的回复,尽管从闲聊中得知这个领导是一个严厉冲动的家伙。

职场中绝大多数人没资格玩办公室政治

《纸牌屋》中的政治斗争手腕在好一阵里被大家津津乐道。我觉得首先还得强调一点,我们永远不要把文艺作品当真,比如商战小说和政治题材电视剧,如果文艺作品不能够把矛盾复杂化,把冲突尖锐化,那就不好看。现实确实比那个要复杂,但也要乏味很多,因为在现实中,一件看似突然的事件往往很早就有伏线,也许是主动的,也许是被动的。所以在《纸牌屋》里“党鞭”可以宰了那些不听话的家伙,但终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一生,实际上都碰不上这么可怕的事。

我从来都承认这个“世界充满复杂性”,以及“人需要为自己而斗争”这两个观点。在我自己的职业经历中,因为办公室政治问题曾直接被人大扎刀两次(结果是辞职走人),小扎针无数。而我自己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向领导表忠心,证明自己能干,避开可疑的拉拢,以及坚定地向自己认为不妥的人扎刀。但这些血淋淋的经验反而说明的不是人在职场中必须黑化才能生存,归根结底还是靠谱者生存。我辞职走人的两次里,整我的领导均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也下台了。看到我所不喜的人倒霉当然十分快意,但当尘埃落定后很久,我终于能淡定回首往事时,我觉得当时挨的两刀也不算完全冤—毕竟当时我负责的业务没有真正的起色。即使错在策略,但我贸然接下这样策略有问题的工作,也说明我水平不够。

所以在我看来,职场中绝大多数人其实没资格玩“办公室政治”—一不能威逼,二不能利诱(包括很多中层),怎么玩?为一时一事跟同事置气,跟领导那儿找点漏洞,起哄架秧子,心思瞎活络,这都属于格局太小、怎么也玩不明白的路数。

虽然职场远不如传说中的政治路线险恶,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无论晋升还是资源,都来自上级,没到一定层级,掌握不了足够的信息和资源,就没有力量支持你(所谓撑腰),只有被人玩的份儿。

实际上我也觉得忍不是个事儿,但在瞎狠和瞎忍之间其实是有“中道而行”的缝隙的,这个缝隙在哪儿,以及是否找得到,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素质、眼界以及格局。“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是个需要平衡的微妙问题。一个人许的愿太大,比如人在基层就致力于为总裁提出战略思考建议,那不用想,结果肯定是一脚踏空;但如果一个人的志愿太小,只盯着自己平级几个人看谁最会威胁自己,那差不多可以肯定升不了官,最多耗死在中层业务管理者上(即使也会管理几个人,但仍然是以直接管理业务而非团队为主)。怎么能做好还是老生常谈:在自己的岗位上首先做到靠谱,让人觉得你有章可循、可以信任;然后做出自己的亮点。一定要遵循这个先后顺序。

这些年也见了些客户,最喜欢玩政治的是大企业,包括国企和外企,部门经理到总监或者处长这个层级的中层管理人员玩点政治也可以理解:第一,有点空间捣鼓事和人了;第二,上头的位置看起来更近了。更基层的岗位,从我个人看来,则只有被选择的机会……

我见过最多的还是民企老板以及他们请的经理人,当跟老板沟通的时候,总能感觉到他们谈起企业都有两个特点—“专注和直接”,绝对不装。跟经理人沟通,一般就是我们跟他们对着装,各自显示各自都特有能耐、特懂管理……当然,能请得起我们的老板起码是挣钱的,而且是希望企业能够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其实要说私德,这些老板有些挺好,有些不怎么好:有非得搞个政治地位的官迷(当然也有需要保护企业少受骚扰等客观原因)、有玩女演员的、有嗜酒的、有好赌的……但刨除这些问题,这些企业的崛起首先是因为赶上良好的发展大势(8% 增长的实际意义以及载体),其次是这些企业家的开拓精神以及务实能力,做人家所未做、为自己的企业殚精竭力、能屈能伸,对于这些不服不行。咱们看办事窗口一个脸色就得上微博骂骂咧咧,整个人一天都心情不好,而他们即使心里不爽也得各种勾兑,并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这种问题上。

所以有时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太复杂,包括我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其实都属于明知作死还要尝试的范畴,例如想硬干自己资源不足的事情,又或者在顺风顺水的状况下拷问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在该进取的时候不作为并诿过于环境,在该有所不为的时候却焦虑躁动停不下来。

上一章:Lesson5 下一章:Lesson7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