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⑨ 通往杀人现场的脚步声2022年11月12日 松江弘树的采访记录 怪屋谜案2 作者:雨穴 |
||||
采访笠原千惠一个月后,我在岐阜县的租赁空间等一个人。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时,那个人来了。 他的头发用发胶定了型,身穿高档西装,活脱脱一副在职场上如鱼得水的中年生意人的模样。 松江弘树,正是笠原的邻居、松江家的长子。他的脸上,已经看不出那个在邻居家大婶的怀里失声痛哭的小小少年的影子。 父母因火灾去世后,弘树被住在县内的祖父母收养。听说他的祖父母热心教育且家境殷实,他得以升入大学读书。他一毕业就进入一家证券公司,今年已是入社的第十六年,渐渐成为公司的老员工。 松江 说实话,我还真是很惊讶呢,没想到还会有记者调查那起火灾。您为何会对那么久以前的事感兴趣? 笔者 我想写和住宅火灾史有关的文章,构思的过程中听说了您家的事。查阅当时的新闻,发现了不少疑点,所以我个人想要深挖一下。 松江 哦。 我当然是在撒谎。 真正的原因,是我想确认笠原的父亲是否真是凶手。 她的父亲一边打土电话,一边潜入松江家杀人放火——老实说,我始终不能接受笠原的这一猜想。于是我决定采访弘树,听听松江家的看法。 ※※※ 我先询问松江火灾的规模、发生时间和给邻居带来的损失等情况。他的回答和笠原基本一致。 接着,话题终于来到关键的部分。 笔者 松江先生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吗? 松江 警方似乎断定火灾是母亲自焚导致的。 笔者 您对此有何看法? 松江 我认为,这不是事实。 他毋庸置疑般果决地说。 笔者 您认为另有原因? 松江 是的,倒不如说母亲才是受害者。火灾根本不是她自焚引起的,是有人蓄意纵火。 我心头一颤。莫非松江和笠原的想法一致? 笔者 您知道纵火的人是谁吗? 松江 冷静地分析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犯人应该是我父亲。 •••••••• 他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松江也在怀疑自己的父亲。 笔者 您为什么这样认为……? 松江 我可以解释我的想法,不过,这和您调查的主题有关吗? 如果您是想写那种博人眼球的八卦消息,恕我不能配合。 笔者 ……不,不是您想的那样。我想认真地分析这场火灾。 我也向您保证,绝不会写八卦消息。 松江 嗯……好吧。不过,既然做了保证,你就得用“性命”去遵守这个约定哟。我不喜欢油头滑脑的人。 笔者 ……好的。 松江从包里取出笔记本,开始用圆珠笔画图。看样子,他画的是户型图。 ![]() 这份松江用五分钟左右便画出的户型图,几乎和上次笠原给我看的图一样,只是家具的摆位不同。可以说,这幅图完全重现了房子的结构。 松江的记忆力令我惊叹。 笔者 您画得真好。 松江 读书时,我曾有一段时间以成为建筑家为目标。但后来听说当建筑家不赚钱,就放弃了。闲话少说,我来告诉您那天的情况吧。 火灾发生那晚,我在一楼的客厅独自看电视。父亲和母亲应该各自在二楼自己的房间——每天晚饭后收拾完碗筷,大家都是这样各待各的。 从户型图(见P166图)上应该不难看出,二楼的走廊位于客厅的正上方。因此每当有家人从走廊经过,我都能通过声音判断出是谁去了哪个房间。父亲和母亲的脚步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天晚上,我也听到了脚步声。当时《周日体育》刚开始一会儿,大概刚过十点。 我听到父亲从他的房间出来,朝画面右侧的方向走去(见P167图),经过我的房间,好像是去了更靠里面的地方。 我心想:咦?好奇怪啊。因为再往里就只有和室和母亲的房间。和室几乎空着,平时谁都不用,父亲不可能去那里。这样一来,就只剩下母亲的房间了。父亲居然去母亲的房间,到底出了什么事?我感到不可思议。 笔者 令尊去令堂房间的次数这样少吗? 松江 这在普通的夫妻之间应该并不稀奇。但我父母关系不好,他们在一起时根本不和彼此说话,甚至不想看到对方。 ![]() 两人之间大概也没有性生活吧。母亲没有经济能力,父亲不会做家务。因此两人只是维持着表面夫妻的状态,不离婚,凑合过日子罢了。他们去对方房间的次数,几年也不见得有一次。我不免有些不安: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笔者 原来如此…… ![]() 松江 大概半小时后,走廊上突然传来向画面左侧奔跑的声音,那个人直接跑下了楼梯。我还来不及反应,父亲就猛地拉开了客厅的门。 他慌乱地说:“着火了!快跑!”然后抓着我的手朝门口跑去。 笔者 相当突兀啊。 松江 我着实吓了一跳。来到户外,父亲给了我一百日元的硬币和一串十字架项链,对我说:“你去对面街角的公用电话亭打火警电话,号码是119。把一百日元硬币投进去,拨119,跟对方说:‘请派消防车。’然后听对方的指示,回答对方的提问就好。爸爸现在回去找妈妈。你妈妈不知怎的,不在她的房间。” ![]() 松江 父亲对我说完,又跑回家中。当时从外面看不到火势,但我想肯定是某间屋子起火了,于是向着公共电话亭的方向狂奔。 那是我第一次报火警,有些生疏,大概花了十分钟吧…… 打完电话回到家门前,邻居们都已穿着睡衣跑了出来,看着我家的房子。那时我家已经开始冒浓烟了。 印象中,对门的大婶认出我,安慰了我。直到最后,我的父母也没有从家中逃脱。 松江从胸前的口袋中取出一条银色的项链。 是一条钉着基督的十字架项链。 松江 父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听说他还曾想让我接受洗礼,但在母亲的反对下,似乎未能如愿。 到头来,我成了典型的无宗教信仰的日本人,会在圣诞节喝香槟,会在新年去神社祭拜。唯独这条项链,我一直带在身上。 我的家被烧毁了,这条项链是我唯一的念想。 火灾发生两天后,警方在房子里发现了父母的遗体。 据说父亲倒在楼梯间。警察说,他也许是在家中四处找寻母亲时用尽了力气。 “你母亲待在那种地方,也难怪你父亲找不到她。”警方的话仿佛在为父亲辩解。 •••• 笔者 那种地方……令堂在和室吗? 松江 在和室的壁橱里。 ••• 笔者 壁橱里?! 松江 新闻里没有报,但火灾发生时,母亲仰面朝天地倒在壁橱里。有煤油罐掉在她身边的地上,警方大概是根据这个判断她是自杀的吧。 ![]() 笔者 那就是说,她是在壁橱里将煤油浇在身上自焚的…… 松江 是这个意思…… 不,这是警方给出的结论。 ••••••••• 我知道此事另有真相,因为我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 ![]() 松江 十点过后,父亲确实从他的房间沿着走廊去了画面的右侧。大概三十分钟后,他突然冲到一楼来,将我带到户外。 那三十分钟里,父亲做了什么?母亲就在他身边,他为何没能阻止母亲自焚? 真相只有一个:是父亲杀了母亲。 ••••••• 十点过后,父亲去了母亲的房间,让母亲服下安眠药。 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也许是将药混在酒水里,对母亲说“我们偶尔也聊聊天吧”。 他将睡着的母亲放到和室的壁橱里,在她身上浇了煤油后点燃。这是一起纵火杀人案。他们的夫妻关系一直很糟糕,父亲大概无法继续忍受了吧。 ![]() 这种推测,确实可以解开“三十分钟”的谜题。但是…… 笔者 令尊为什么要特意将令堂搬到和室的壁橱里再放火呢? 松江 他也许是为了我。 笔者 欸? 松江 如果那天只有父亲和母亲在家,父亲就可以直接在母亲的房间放火。但当时我在一楼。 父亲一定是只想保下我。他很疼自己的小孩,绝不想让我遭遇危险。所以,他在放火前将我带到了户外。 •• ![]() 笔者 也就是说,令尊带您到户外的时候,家里还没有起火。 令尊是先让儿子到安全的地方避难,才回到家中放火的?……嗯?这和令尊将令堂搬到壁橱有什么关系吗? 松江 那是他的借口啦。恐怕父亲原本的打算是纵火后逃跑的,也就是将身上烧着的母亲留在家中,自己逃走。 接下来,他打算独自抚养我长大。到时候,我肯定会产生怀疑:“父亲为什么没能救出母亲?” 笔者 啊…… 松江 父亲可能需要一个借口,来应付我的质疑——“当时你妈妈待在那种地方,找不到她也是没办法的事”。父亲当时对我说了一句话。 •••• “爸爸现在回去找妈妈。你妈妈不知怎的,不在她的房间。” 松江 他特意说母亲“不在房间”,多半就是在为此做准备。 笔者 这样啊……不过,令尊却葬身火海…… 松江 也许火势比他想象的更加迅猛吧,他在楼梯间吸入浓烟,走不动了。老实说,这除了“自作自受”,没有其他词语可以形容。 松江谈起父母的死时仿佛事不关己,但他攥得像石块般僵硬的拳头,背叛了故作轻松的语气。 我觉得,那才是他的真心。 ※※※ 松江 当时,如果我把这番话告诉警察,警方或许会以父亲涉嫌杀人为前提展开调查。但我没有说。 这样做并非为了父亲的名誉,而是因为身为“犯罪者的小孩”,活在世上太过艰难。难道不是吗?本想烧死妻子逃跑,却错失良机,自己也葬身火海。而我是这个愚蠢男人的儿子……这太可耻了,是我一生的耻辱。 所以……我其实不想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然而…… 他突然定定地望着我。 松江 您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对您说出这件事吗? 笔者 欸……? 松江 因为你马上就要死了啊。听了这些,你就别想还能活着回去。 •••••••••• 笔者 欸?!……等一下!您在说什么啊…… 松江 人们常说,做证券的都是骗子。这话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大抵是对的。 多年来不停地说谎,我也掌握了看穿别人谎言的本事啊。 ••••••••••••••• “和住宅火灾史有关的文章”,你根本没打算写这种东西吧? 我不由得喊出了声。 如瀑的冷汗打湿了全身。 松江 我打从一开始就知道,你在说谎。 我上来就说了吧,我不喜欢油头滑脑的人。说谎是老实人会做的事吗? 笔者 那是……因为…… 松江 既然这个秘密被你知道了,我就得让你“豁出性命”去忘记它。 笔者 且慢……请您稍微冷静些,听我说……! 这时,松江的表情一下子垮掉了。 松江 呵呵……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真有趣。吓到您了? 笔者 欸……? 松江 抱歉,我只是想逗逗您。我什么都不会做的,您放心吧。 我一时间搞不清状况,但整颗心还是悬在嗓子眼。 松江见我困惑的样子,调皮地坏笑起来。 松江 其实,我早就知道您了。是笠原千惠告诉我的。 笔者 笠原?! 松江 我和她至今仍是朋友。五年前,我们偶然重逢,一起喝了酒。 我们自然而然地聊到那场火灾,当时就发表了各自的推理。我也很吃惊啊,没想到她也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凶手。 ••••• 听着她的讲述,我想,确实也有这种可能。 那之后,我们时不时会单独见面,出去玩、吃饭什么的。 笔者 但是,笠原的父亲可能是这起案件的凶手吧?你们不会产生矛盾吗? 松江 这有什么关系,凶手又不是她。不如说,没有哪个朋友能像千惠这样让我敞开心扉了。因为对我来说,只有她能分享我内心最深处的伤痛。 笔者 原来如此…… 松江 我老实交代吧,上个月她跟我联系了,说:“前不久,我接受一个可疑记者的采访,讲了那场火灾的事。我也提到了弘树你,说不定他最近会和你联系。”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太好笑了。 笔者 啊……原来是这样。 笠原真是太可恨了。 松江 哎不过,憋笑还真是辛苦啊。呃,您是怎么自报家门的来着?“我想写和住宅火灾史有关的文章……”什么的。 笔者 对不起……请把我这句话忘掉吧。 松江 您还是多练练说谎的技巧吧。 笔者 好的…… 松江 还有,最好还是别对在火灾中失去家和亲人的人说这种谎话比较好。 他的语气平静,但目光中没有笑意。 笔者 真的非常抱歉。 松江 好吧,要我原谅您也行,但我有个条件。 笔者 嗯? 松江 请您查清那场火灾的真相,无论真相是什么都没关系。我的父亲是凶手也好,笠原的父亲是凶手也罢。当然,也可能我们的父亲都不是凶手。 我们只想知道真相。 ※※※ 松江走后,我独自留在房间里整理信息。 松江和笠原对松江家的那场火灾看法不同。说实话,他们两个的观点我都不太认同。 火灾当天,笠原父亲的状态确实不正常。 但“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明,和女儿打着土电话杀人”实在不现实。相对而言,松江的推理更加符合实际。但当中也有不对劲的地方。 最大的问题是——纵火。 杀人的方法有很多,松江的父亲为何偏偏要选择纵火呢?为了杀害妻子,不惜烧掉自家的房子……这损失未免太大了。 我直觉此事另有真相。 不同于笠原的推理,也不同于松江的推理的第三种真相。 一定要找到它。 我下定决心,离开了租赁空间。 ![]() 资料⑨《通往杀人现场的脚步声》完 |
||||
上一章:资料⑧ | 下一章:资料⑩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