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⑤ 凶宅就在眼前


2022年8月
采访平内健司并进行调查的记录

怪屋谜案2  作者:雨穴

《怪屋谜案》出版第二年的夏天,有个男人来找我做咨询。

平内健司,一位三十多岁的上班族,家住长野县下条村。我们见面的几个月前,他刚买下同村的一栋二手房。

那栋房子位于山间区域,从他的公司搭乘公交车要一小时左右才能抵达。

据他说,虽然通勤颇费时间,但步行范围内超市、杂货店等商铺齐全,生活上并无不便。而且家附近自然环境好,对于爱好徒步、摄影的他来说,似乎是很理想的。最重要的是,和城里相比,这里的地价格外低廉,这也是这栋房子最大的优势。

房地产商告诉他房子的建龄为二十六年,因此在看房之前,他已做好心理准备,认定那必然是栋老屋。可真正去了一看,那房子格外干净,没有太多使用痕迹。于是,他立即决定买下。

然而,入住后不久,平内得知了一件事。

※※※

一天晚上,他随意地躺在床上,用手机查看凶宅地图。

“凶宅地图”向使用者提供曾发生杀人案或死亡事故等祸事的地点信息。除了比较出名的凶宅地图“大岛照”[大岛照:日本专门标记凶宅的网站,自2005年起运营,网站名取自运营者祖母的名字。],也有几家其他网站提供类似的服务。

那天,平内浏览的是手机专用的应用程序,名叫“全国问题地点”。他说自己午休时和同事闲聊,得知有这样一个应用,回家后便下载了来看,想找些谈资。

打开应用,屏幕上显示出日本地图。“问题地点”标着“☆”的标记,点开就能看到详细情况。

平内先搜了大学时住过的东京锦糸町。他放大地图,寻找锦糸町站北侧那座自己住过四年的公寓。然后以此为基准,查看公寓旁边的第三栋房子。

那栋房子上标有“☆”。点开标记,画面下方出现了以下文字:

地点:东京都墨田区锦糸×丁目××番地

时间:2009年5月26日

形态:一栋二层住宅

详情:一家人在家中自杀。还有传闻称,有人在夜里看到这家的窗户上有人影闪过。

平内心悦诚服。

那栋房子确实曾发生过全家自杀的命案。他记得很清楚,当时,警方、媒体和围观群众引起了附近很大的骚乱。后来,这一带的居民之间也确实有过“空房子的窗户上能看到人影”的传闻(不知消息真假)。

大概是那一带的某个住户投稿给应用运营者的吧。

接着,平内又试着搜了几个自己知道的“问题地点”。

高中的暑假,和朋友比试胆量去的那座东北地区的废弃医院。

喜欢的视频博主介绍过的四国的自杀地。

老家附近那条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五个年轻人身亡的隧道。

这些地点几乎都标上了“☆”。出于好奇,他还搜了位于京都的本能寺遗迹。应用中郑重其事地写道:一五八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织田信长遭谋反而死。

这个应用还挺可靠的啊,他想。

集中精神看了一阵子地图,不知不觉就过了零点。由于第二天还要上班,无论如何也得睡了。但在睡前,平内还是决定再搜一个地方。

他将地图拖到长野县下条村的山间区域。

这套房子附近,有没有“问题地点”呢?与其说是好奇心作祟,不如说他想确认自己的住处没发生过什么奇怪的事,让自己安心罢了。

屏幕上显示出住处一带的地图。

那里有一个“☆”。

平内放大地图,确认“☆”的位置。随着地图放大,他逐渐意识到,“问题地点”离自己家很近。终于,地图放大到能看清每一栋住宅的程度,一股奇异的感觉向他袭来:这一整片区域,家门口的马路,邻居家的房型……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熟悉。

他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那个“☆”,标在他家的位置。

••••••••••

※※※

“这就给您看看那份地图。”平内说着,开始摆弄手机。

回复邮件答应为他做咨询时,我本想到下条村去的。

但平内突然要来东京出差,于是我请他来一趟飞鸟新社(本书的出版社)所在的千代田区办公室,在这里面谈。

我们面对面坐在会客室的桌子旁,他将手机递给我和责编杉山。

光看地图,我就知道平内住的地方非常荒凉。森林大概占了土地面积的七成,民宅屈指可数。在仅有的几栋住宅中,那个格外醒目的“☆”让人隐隐感到不合时宜。

平内点开“☆”,画面下方显示出以下文字。

大字:日本自明治时代起使用的区划单位,现已很少使用。其上层的区划为市、町、村,下层的区划为小字。

地点:长野县下条村大字 ○○××番地

时间:1938年8月23日

形态:房屋

详情:女尸

一九三八年……那是八十多年前的事了。

平内的房子建龄二十六年,说明事情发生在房屋落成很久以前。是在之前建在这里的“房屋”中发现了“女尸”的意思吗?

平内 当然,我也想过这可能是假消息。毕竟谁都能轻易地给这类应用提供信息,肯定也有不少人利用这一点造谣生事。

可若说这是造谣,这则消息又莫名地有真实感……怎么说呢,我很难相信这是什么人的恶作剧。

笔者 确实,如果有人恶搞,完全可以把内容写得再夸张些,比如“死了很多人”“有无头幽灵出没”什么的。

平内 是的。在这则消息里,我感受不到那种“故意吓人”的氛围。这写法仿佛只是淡然地陈述事实,反而让人感觉真实。

笔者 顺便问一下,您住在这栋房子里,遭遇过灵异现象吗?

平内 没有,一次也没有。我本来就没有灵异体质,从没见过幽灵。

可即便如此,这个发现还是让人不舒服啊。晚上熄了灯或其他的特别时刻,一想到这里之前死过人,我难免胡思乱想。

笔者 嗯……

这时,一直沉默着听我们对话的编辑杉山开口了。

杉山 如果只是想调查这里发生过什么,应该还是能查到的吧?

他指着平内的手机屏幕。

地点:长野县下条村大字○○××番地

时间:1938年8月23日

形态:房屋

详情:女尸

杉山 我觉得,首先要知道“是谁发布的这条信息”。给这类应用提供信息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真正在附近住过,直接见证案件发生的人。发布锦糸町的住宅中曾有一家人自杀的人,大概就属于这一种。

•••••••••••••••••

第二种是在书本或网上看到消息,间接得知案件情况的人。记录织田信长死在本能寺等信息的人就属于这种。

••••••••••••••••••••

这次的情况,我觉得也许属于第二种。因为亲身见证案件发生的人如果还活着,恐怕已经快一百岁了。这把年纪的人特意向手机应用投稿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笔者 那就说明有地方登载了与这起案件相关的消息,对吧?

我在自己的手机上输入“长野县下条村 女尸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三日”,进行搜索,可并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

笔者 什么都搜不出来啊。

杉山 看来光靠网络还是有局限啊。

笔者 此话怎讲?

杉山 其实,我在之前供职的出版社负责的是乡土历史方面的杂志。那时,前辈常对我说一句话:“想了解乡下的情况,就别用互联网。”

照这位前辈所说,管理乡土历史这类当地信息的机构工作人员老龄化很严重,因此这类信息的网络迁移……也就是电子化的工作似乎毫无进展。换言之,互联网上几乎没有关于乡村的信息。

当时我也对此深有感触。很多时候,有些信息在网上怎么也查不到,到当地一查就能轻而易举地收获丰富的资料。

笔者 也就是说,关键是要“多走路”啊。

※※※

第二天,我和平内一道前往长野县。

从新干线换乘JR饭田线,四小时左右抵达下条村附近的车站。我们决定先去车站附近的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距车站步行约二十分钟的地方。看了馆内导览图,二楼的一块区域好像能阅览旧报纸。

笔者 总之,我们先查一下报纸,说不定能找到发现尸体的报道。

平内 不过,这里会存着那么早的报纸吗?

笔者 估计是没有原本了,但复印版可能还留着。

幸好,图书馆保存着过去一百年的当地报纸的复印件。我们以一九三八年八月为界,分头查找发行于这个时间点前后的报纸内容。

我们飞速翻找了两个小时,却没发现有关“发现女尸”的消息。不过,平内看到了一则有趣的报道。

1938年10月18日,梓马家家主梓马清亲氏去世。

梓马家家主梓马清亲氏被发现死在自家宅邸自己的房间。死因应为上吊身亡。清亲氏没有子嗣,目前尚不知梓马家的家业将由谁继承。

笔者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八日……大概是那具女尸被发现两个月后的事吧。不过,这位梓马清亲又是谁呢……

平内 前不久,我带着相机在家附近散步的时候,看到一块题有“梓马家旧址”的石碑。

笔者 这说明梓马家的宅邸曾在您家附近……不知道这两件事是否有关,但我们要不要查查这户人家的相关情况?

我们决定找几本可能与这方面内容有关的书。

不久,平内找到馆内写有“地区历史”字样的专区。这里的小书架上,摆着几十本乡土资料。循着书脊看过去,其中有一本名为“南信名门历史”的书。

笔者 南信?

平内 南信州……也就是长野南部。

笔者 那下条村也包括在其中呢。“名门”啊……说不定这书里也记载了梓马家的事。我们看看吧。

有关梓马家的记述只有几页,但我们从中得知了以下信息。

平内居住的那片区域曾经是一片森林。森林东侧有一片村落,西侧是梓马家的宅邸。

梓马家曾是这一带的庄园领主,庄园制遭废止后,梓马家仍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一直有强大的影响力。

然而,家主清亲于一九三八年自杀后,梓马家便陷入混乱。还未来得及重整旗鼓,又接连遭遇太平洋战争和战后的内乱讨伐,家族势力迅速削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梓马家的家宅终于被拆毁,旁边的森林也逐渐被砍伐,这一带的民居渐渐多起来。其中之一就是平内现在住的房子。

怪屋谜案2

平内 这么说来,一九三八年发现女尸的时候,我住的地方还是森林?

笔者 应该是的。森林里一般不会有房屋,我猜,应用里的信息多半有误。

地点:长野县下条村大字○○××番地

时间:1938年8月23日

形态:房屋

详情:女尸

笔者 那具女尸恐怕不是在房屋里被发现的,而是在森林里……甚至可能是在土里被发现的。

平内 比如挖出了埋在土里的尸体之类的?

笔者 这样想来,也许这具女尸和梓马清亲的自杀有关。

• 梓马清亲杀害一名女子→将其尸体埋在家宅附近的森林中

• 女子的尸体被发现

• 警方开始调查

• 清亲无路可走,自杀

笔者 梓马清亲杀了一个女人,将其尸体埋在家宅附近的森林中。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尸体被人发现,警方开始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清亲害怕被捕,畏罪自杀。

平内 还真能联系到一起。

笔者 但如果真是这样,那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平内 什么问题?

笔者 向“全国问题地点”应用投稿的人,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

就连对地方新闻报道最全面的报纸都没有登出发现尸体的事。没有被当地报纸报道的案件,大抵也得不到更大的新闻机构的关注。

这就说明,没有任何媒体报道这起案件。既然如此,向应用投稿的人是从哪里得知的消息呢……

••••••••••••

平内 说得也是……

说着说着,闭馆时间就要到了。我们挑了五本或许用得上的资料,用平内的借阅卡借了出来,其中就有《南信名门历史》。

大概很少有读者一次性借五本乡土资料,前台的女员工很是惊讶。“如果二位想研究乡土历史的话……”她告诉我们,从图书馆步行约二十分钟的地方有一家历史资料馆。资料馆似乎晚上才关门,于是我们决定这就过去看看。

整个资料馆约八叠大,是用民居房间改造而成的一个展示空间。馆内几乎没有文字资料,只在墙上贴了十几张反映当地自然风光和从前居民生活状态的照片。

看样子在这里很难得到想要的信息,我们正打算早点儿回去,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从里屋走了出来。他胸前挂着印有“馆长”二字的名牌。

馆长 实在抱歉,没能在第一时间出来迎接二位。这里好久都没有客人了,我赶忙给你们沏了些茶。

男人说着,端出一个托盘,上面放着茶水和切开的铜锣烧。

看来我们一时半会儿是回不去了。

馆长 二位是从哪里来?

平内 我在长野住了快十年。

笔者 我是从关东那边来的。

馆长 这样啊。最近的年轻人对地方历史没什么兴趣,二位愿意进来看看,我就很开心了。如果能帮到二位,老夫定当尽绵薄之力。

二位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平内 我们在调查有关梓马清亲的事。您对他有什么了解吗?

馆长 清亲就是梓马家的老爷吧。我对他的情况不是很熟悉,但附近有一个名叫久三的人,是常和我一起喝茶的朋友。

久三的祖母好像当过梓马家的仆人。他说,他以前常听祖母说起梓马家的事呢。

笔者 欸?!附近竟有这样了不得的人吗!

馆长 他很闲的,我估计一叫就来。

馆长说完,立刻给久三打电话。只说了两三句,久三就说愿意过来。区域社会可怕的信息网令我和平内哑口无言。

“想了解乡下的情况,就别用互联网。”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约莫十分钟后,久三来了。他和馆长年纪相仿,已是满头白发。

笔者 劳烦您特意跑一趟,实在不好意思。

久三 没事没事,不用客气。我退休了,平时也没事可做。二位想知道什么?有关梓马家的事吗?

笔者 是的。我们在调查梓马家清亲先生的事。刚才在图书馆查阅文献,得知他一九三八年自杀了。我们想知道他自杀的原因,或者说,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久三 啊,原因嘛,是情爱之事。也就是拈花惹草。

笔者 拈花惹草?

久三 已故的祖母生前简单地和我说过一些内幕。

清亲先生的太太啊,好像是个很贪婪的人。她嫁给清亲,多半也是看中了梓马家的钱财和权力。她没少挥霍梓马家的金钱,还打算带着手下吞并整间家宅,所以她对清亲毫不关心。清亲得不到太太的尊重,父母也经常挖苦他:“这个傻儿子,还不快管管你那过分的媳妇!”他当年似乎很是懊恼。

那时候,他的心灵支柱是一位名叫“阿娟”的女佣。祖母说,阿娟是个年轻可爱的姑娘。清亲自然而然地迷上了阿娟,阿娟被清亲爱着,似乎也很开心。

然而,这件事还是被太太知道了。太太担心阿娟夺走自己妻子的位置,动用所有权力,企图杀掉阿娟。阿娟在千钧一发之际从宅子里逃了出去,孤独的清亲悲伤过度,最终自缢了……大概就是这样。

祖母总是说“清亲先生很可怜”。当然,阿娟也很可怜。

笔者 阿娟逃出宅子后,去了哪里?

久三 这我就不清楚了。要么是回了老家,要么就是暴尸荒野了吧。

平内 以前,梓马家的宅子附近有一片森林。您有听说那里发现过女尸的事吗?

久三 呃,没听说过。这么说来,也许阿娟顺利逃掉了吧。

• 梓马清亲与阿娟不伦

• 清亲之妻得知此事后震怒,企图杀掉阿娟

• 阿娟从家宅逃跑

我们谢过馆长和久三,离开了资料馆。

此时天色已晚,我便住在了平内家。我们在车站前的超市买了些熟食,乘上十八点发车的公交车。

公交车一路向前开,路两旁的建筑物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苍苍的草木。大概一小时后,公交车抵达终点。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四下里只有单调的虫鸣不绝于耳。

我们沿着没铺柏油的土路向平内家走去。路边大概是几分钟出现一座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里似乎都没有住人,也许是别墅,也许另有用途。

走了一会儿,我看到了平内的家——那简直是一栋孤零零地建在大自然中的房屋,再加上已有二十六年建龄,给人一种年久老化的感觉。也许是上一任房主留意保养,房屋的状态倒不算太糟,算是蛮漂亮的房子了。更多新书关注公众号精品书籍推荐分享

怪屋谜案2

但刚走进他家,我就发现了一件怪事。

一楼一扇窗户也没有。也许是因为这个,屋里即使开着灯也显得潮湿昏暗,让人觉得阴森森的。

•••••••••

平内 看房的时候,我听房地产商说一楼好像是个仓库,所以没有窗户。

笔者 这布局真怪啊。

平内 乡下人有时会务农,建这样一间大仓库,或许是用来放农具的吧。我不干农活,于是把一层当寝室用,放了张床。

接着,平内带我参观了整栋房子。其中的一个房间令我莫名觉得别扭。

••••

那房间位于一楼东北角。一进去就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笔者 平内先生,你不觉得这个房间有些奇怪吗?像是有点儿小啊……

平内 您也有同感吧?我第一次进来的时候,也觉得很憋屈呢。

搬过来一段时间后,我用卷尺一量,这房间果然比旁边的房间小一点儿。开间和进深都比隔壁窄八十厘米左右。外墙似乎很厚。

如果把平内描述的内容整理成图片,就是下面这样。他说“可能是用来走管线的吧”,但管线放在这个位置也很奇怪。

怪屋谜案2

※※※

然后,我们在二楼吃了晚饭。平内煮了信州荞麦面,就着超市买来的当地蔬菜做的天妇罗一起吃。面和天妇罗的浓郁口感交织,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高级风味。

吃完饭喝茶时,我的手机响了。是编辑杉山打来的。

笔者 喂。

杉山 抱歉晚上打搅你。现在方便讲电话吗?

笔者 没问题。发生什么了吗?

杉山 有关平内家的事,我今天联系研究长野县乡土历史的作家朋友,向他询问情况。结果对方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里有一段内容,或许和那则投稿有关。

笔者 什么书?

杉山 一本名叫《明眸逗留日记》的昭和初期的游记集。其中有一章《饭伊地区的回忆》,恰好记录了一段发生于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三日的可怕事件。

我这就把那几页内容拍下来发给你,你读读看吧。

杉山发来的照片是泛黄的旧书页。

《明眸逗留日记》第十四章《饭伊地区的回忆》,作者是水无宇季。

作者写道,自己在林中散步时发现了一座神秘的水车小屋。

杉山 饭伊地区……现在叫南信地区。平内先生的房子所在的下条村自然也包含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水无宇季在小屋里发现白鹭尸体的那一幕。

是一只白鹭。那是一只死掉的雌性白鹭。肯定是有人恶作剧,将它关进来的。白鹭出不去,便饿死在这里。看样子,它已经死掉很久了。浑身羽毛脱落,一侧翅膀的前端缺失,身体腐烂,暗红色的液体浸渍到地板里。

杉山 读到这里,我觉得很奇怪。宇季怎么知道那是一只雌性的白鹭呢?

•••••

白鹭的羽毛脱落,身体都已经腐烂了啊。尸体损毁得很严重吧。一般来说,在昏暗的光线中看到这样的东西,即便知道那是鸟的尸体,也很难判断出鸟的种类吧。

然而,宇季却断言那是一只“雌性”的“白鹭”。退一步说,即使她真的认出了那是“白鹭”,又是如何分辨出性别的呢?

我认为,这或许是一种暗喻。也就是说,宇季在水车小屋里看到的,其实是别的东西。但要将其写成文字她心有不忍,便故意用了“白鹭”来做比喻。

这只是我的想象——宇季看到的,也许是一具女人的尸体吧?

笔者 女人的尸体……

杉山 这样的话,就和那则投稿的内容对上了。

地点:长野县下条村大字○○××番地

时间:1938年8月23日

形态:房屋

详情:女尸

一九三八年,平内家的这片土地还被森林覆盖着。我一直深信森林里不可能有房屋,但根据宇季的记录,那座水车小屋就建在林子里。

如果这里的“房屋”就是“水车小屋”,那么这则投稿的“日期”“形态”“详情”就都是正确的。

杉山 遗憾的是,宇季的日记里没写具体地名。我们也就不能确定那座水车小屋从前是否就建在平内家的位置。

笔者 不,我觉得位置也没有错。

今天我在图书馆查了资料,这里以前似乎被森林覆盖,平内家正好在森林的出口附近。

而且,那附近以前好像有村落。如果宇季是从村子里走进森林的,位置也对得上。

杉山 是吗?果然如此……说起来,你现在在下条村吗?

笔者 是的。时间有点儿晚,我就住在平内家了。

杉山 虽然这样说有些奇怪……但你要小心哟。

笔者 嗯?……没关系啦,我又不会看到幽灵。而且,这栋房子本身也不是凶宅。

•••••••••••

怪屋谜案2

这句话脱口而出的瞬间,我莫名感到一阵心慌。

我意识到,心里的某个地方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

挂断电话后,我给平内看了《饭伊地区的回忆》。

平内 那么,就是这样吧——

怪屋谜案2

笔者 这样一来,故事就接上了呢。

平内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将阿娟关起来的人是谁呢?

笔者 关起来?

平内 不对吗?

平内利用手边的宣传单背面画了水车小屋的布局。

怪屋谜案2

平内 水车小屋的内墙会因水车的旋转而移动对吧?

也就是说,从屋里无法使内墙移动。宇季发现水车小屋时,阿娟的尸体被关在左侧的房间。

••••••••••

我觉得,这意味着阿娟死后,有人从外面转动了水车。

••••••••••

笔者 你说得没错。到底是谁做了这种事……

不,更重要的是,阿娟真的是死后才被关起来的吗?

••

平内 不过,这座水车小屋,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笔者 考虑到它坐落在村子附近,应该是村里的人建的吧。但它是否像宇季所说,是一座“为罪人忏悔准备的小屋”,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端详了一会儿水车小屋的平面图。不知为什么,我渐渐有了一种微妙的感受。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既视感吧?

笔者 平内先生……这座水车小屋……像不像那个房间?

••••

平内 其实……我也在想这件事。

我们不由分说地站起来,冲到一楼。

怪屋谜案2

房子的东北角。那个开间和进深都比隔壁窄上八十厘米的、憋屈的房间。

平内 这不会是真的吧……

笔者 总之,先试试看吧?

我敲了敲东侧那堵“厚墙”的一头,墙里发出“铿、铿”的闷声。接着,我慢慢变换敲击的位置,向中间移动。从某个地方开始,敲击声有了明显的变化,墙壁的正中间发出“叩——叩——”的脆响。这说明,这堵墙只有中间部分是空的。

•••••••••

除了入口的门,这个房间没有窗,没有家具,没有灯,也没有任何装饰。置身其中,就如同待在一个长方形的箱子里。屋里唯一的特征,是右侧墙上有一个大洞。

说是洞,其实并没有和外面贯通。因此用“凹槽”来形容它或许更加贴切。如果我蜷缩身体,大概刚好能钻进这个在墙中间挖出的四方形凹槽中。

我们的想象过分脱离现实,从常识角度考虑,都是些不可能的妄想。但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这栋房子,也许是由水车小屋扩建而成的。

•••••••••••••

怪屋谜案2

平内 不对……这到底是谁干的?又为何要这样做……?

而且很奇怪啊,房地产商确实告诉我,这栋房子建龄二十六年。而宇季发现水车小屋是八十多年前的事了。按理说,房地产商不应该说谎吧……

笔者 平内先生,除了建龄,房地产商还说什么别的了吗?

••

平内 别的?

笔者 以前,有一位设计师朋友告诉过我,房地产商在介绍房产时,有义务告诉客户房子的建筑年龄。不过,建龄的计算方法好像有好几种。

••••

打个比方,如果一栋十年前建的房产五年前扩建,一般来说,建筑年龄必须标为十年。

但如果在扩建时,对原有房产进行大规模的加固补强,建筑年龄有时似乎也可以从扩建那年起算。

•••••••••••••••

怪屋谜案2

平内 欸?

笔者 也就是说,如果五年前对一栋建于十年前的房产加固补强并扩建,房地产商也可以将这座房产的建筑年龄标为五年。

平内 这不合理吧……

笔者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商有义务向客户说明“这套房产扩建过哟”。但由于法律没有规定具体的说明方式,一些黑心商家也可能故意用饶舌的解释蒙骗客户,让客户搞不清真相……

平内 印象中……他们确实向我做过一通复杂难懂的说明。可是……没想到会是这样……这么说来,这间屋子……

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女尸”一词离我很遥远。

因为我觉得,那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了。即使它真的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也和今天的我们没什么关系……

但我错了。

凶宅就在眼前。

••••

※※※

老实说,我根本不想在这栋房子里继续待下去了。

我甚至想立刻逃之夭夭。但末班车已经开走,附近又没有旅馆。我们彻夜未眠,一直在二楼聊天聊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我们朝公交站走去。昨天我以为无人居住的别墅里走出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人。打过招呼后,我们顺便和她聊了几句。

女人说自己常年独居在此地,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七点不到便关灯睡觉。她家昨天没有亮灯,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既然常年在当地居住,这女人说不定知道些什么。于是我试着问她有关那栋房子的事。

女人 是啊……我搬过来的时候,那栋房子已经建好了,所以我不知道它是哪年建的。不过平内先生搬来之前,那房子一直无人居住。

笔者 一直空着吗?

女人 应该是吧。如果住过人,我总该在路上碰到过一两次,见过对方吧?可这样的事一次也没发生过。

不过……我也不是很确定。那房子施工过一次,说不定有人悄悄地住进去过,只是我没注意而已。

平内 您说的施工是……?

女人 大概在二十年前吧,有过一次大工程。喏,那栋房子不是两层的吗?我刚搬来的时候,它只有一层。施工结束后多出一层来,我记得自己当时还挺惊讶的,感叹:欸,那栋房子竟然扩建了。

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平内的房子以前没有厨房、卫生间和浴室,根本不能住人。

••••••••••

看房的时候,我听房地产商说一楼好像是个仓库。

这或许意味着,这栋房子最开始只是一间仓库。

二十六年前,有人扩建水车小屋,将其改为仓库。几年后,又在仓库的基础上加盖二楼,使其成为民居。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想得越多,谜就越深。

怪屋谜案2

资料⑤《凶宅就在眼前》完

上一章:资料④ 下一章:资料⑥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