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③ 林中的水车小屋内容摘自旧书籍 怪屋谜案2 作者:雨穴 |
||||
有一本名叫《明眸逗留日记》的老书。 那是昭和[昭和:昭和时代(1926—1989),日本昭和天皇在位的时期。]初期的一本游记集,收录了人们到地方旅行的往事。该书出版于一九四〇年,似乎很快就绝版了。不过,我有幸因某种情由得到了一本。 •••• 这次想向各位介绍的,是收录于书中的《饭伊地区的回忆》这篇文章。文章作者是一位名叫水无宇季的女子,写下文章那年二十一岁。水无家曾是撑起钢铁业半边天的大财团,宇季是家中的独生女。 《饭伊地区的回忆》讲述了宇季在叔父家小住避暑时发生的事。其中有一处情节,读来令人不寒而栗。 宇季在叔父家附近的林子里散步时,发现了一座神秘的水车小屋。笔者决定将这部分内容摘录下来。 另需说明的是,原文多用古文,笔者已将其改为现代文。且文中的示意图是笔者根据宇季的描述绘制的。 摘录自《明眸逗留日记》第十四章《饭伊地区的回忆》 ---作者:水无宇季 ---昭和十三年 八月二十三日 下了三天的雨终于停了,我告诉叔母自己要去散散步,便走入了树林。地面湿滑,走路时要小心摔倒。不知不觉间,我眼前出现了一座木制的小屋。 这座小屋的墙上装置着一个大车轮。幼时,我去东北地区的亲戚家做客,曾见过类似的建筑,所以知道那是水车小屋(注)。 注:何为水车小屋? ![]() 指外墙装有水车的建筑。 利用河水等水力转动水车,在小屋中进行稻谷脱壳或机器织布等作业。 截止到1960年前后,多见于日本的各乡村。 ![]() 我带着几分怀念观望了一阵,忽然意识到一件奇怪的事:水车周围没有水源。顾名思义,所谓的水车,就是以水力带动的车,因此必定会建在河水、池水等水源的附近。 但我把周围看了个遍,也没有发现水源一类的东西,甚至开始怀疑这建筑或许不是水车——难道这大家伙是个摆设?我抱着这个想法凑近小屋,发现水车左侧有一扇小小的格子窗。 ![]() 我从窗口窥看,能看到屋内的模样:里面是一个横向的狭长房间。齿轮多到几欲令人眩晕,像艺术作品般复杂地组合在一起。 类似的情景,我在东北地区那座水车小屋里见过,只是那座小屋的齿轮或许不像眼前这座这般精致。既然如此,这架大水车肯定不是摆设吧。 我四下张望,看到小屋左侧有一个好像小祠的东西,便走过去细瞧。 那座小巧的小祠由漂亮的白色木头搭建而成,有三角形屋顶,看上去刚盖好不久。小祠里有一座石像,是一尊单手拿着圆形水果的女神像。 女神面向小屋而立。我双手合十,拜过神像后转到小屋的另一侧。那里是小屋的入口。 ![]() 木板做的朴素拉门敞开着。我明知不礼貌,却按捺不住好奇,兴冲冲地向屋里窥探:屋子约莫三叠大[叠:榻榻米的尺寸,多用来计算日本房间的面积。一叠约为1.62平方米。],里面铺着木板。 从这一侧看不到刚才从格子窗看到的复杂啮合的齿轮,也许放齿轮的房间和这里是用墙隔开的。 除了入口的门,这个房间没有窗,没有家具,没有灯,也没有任何装饰。置身其中,就如同待在一个长方形的箱子里。屋里唯一的特征,是右侧墙上的一个大洞。 ![]() 说是洞,其实并没有和外面贯通。因此用“凹槽”来形容它或许更加贴切。 如果我蜷缩身体,大概刚好能钻进这个在墙中间挖出的四方形凹槽中。这个装置是做什么用的呢?我思索了一阵。可以摆个花瓶,把花插在里面。但这空无一物的房间里只放一束鲜花,想来也有些突兀。 打量了这间屋子一阵,我渐渐产生一种奇异之感。从外面看到的小屋,和里面的构造不知哪里有些不协调。啊——我终于意识到,原来相对于小屋的外观,这间屋子实在有些小了。 ![]() 我所在的房间左侧,恐怕还有一个房间。但我怎么也找不到通往那个房间的门。也许屋外另有入口?我灵机一动,便研究起小屋的外墙来。 然而,我沿着外墙顺时针一路走回装置水车的地方,却始终没找到入口。绕着小屋转了一圈,我只能说,这座水车小屋真是奇怪极了。 没有水的水车,墙上的凹槽,打不开的房间……一切都像梦一般神奇。 继续待在这里,我怕是要疯掉了。于是我暂且将好奇心放在一旁,决定回叔父家。 想要抬脚时,我的脚却不知怎的抬不动。低头一看,脚下的土地被昨晚的雨淋得泥泞不堪,我的草鞋陷在了泥里。 我先从泥里抬起左脚,然后右腿猛地发力,只听“扑哧”一声,草鞋倒是被我从泥里拽出来了,可我用力过猛,失去平衡,眼看就要摔倒。 我的双手慌不择路地抓住眼前的水车,总算没有把衣服弄脏。 但我只放松了一瞬。伴着一阵猝然响起的、撕裂耳膜般的轰鸣,我的身子渐渐向前倒去。大概是双手撑在水车上的缘故,水车被我的体重带动了。 格子窗里的无数齿轮像一条条巨大的虫,姿态各异地蠕动起来。我赶忙松开双手,倚靠在小屋的外墙上。 我心脏狂跳,脉搏声很重,于是做了几个深呼吸,靠在墙上休息了一会儿。不知过了多久,随着情绪的平复,一个疑问在我心头浮现:刚才水车转了起来,齿轮也跟着旋动,可是它推动了什么呢? ••••• 我在东北的亲戚家看到的水车小屋可以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脱壳机。我还听说,有的水车小屋是用来带动织布机的。 而我只看到这座水车小屋的齿轮在转,却没发现任何被它带动的东西。这样一座没有实用性的水车小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回想起来,刚才水车转动的时候,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那声音不是水车发出的,也不是齿轮发出的,仿佛来自更远的地方。想到这里,我的脑海中忽然浮出一个画面。啊,莫非是这样? 我生怕摔倒,小心翼翼地扶着墙向前走。走过刚才看到的小祠,又来到小屋的另一面。 看到眼前的景象,我就知道自己没有想错。 ![]() 入口左侧出现了一条刚刚没有的、很小的缝隙。不是门被拉得更靠外,而是墙移动了。 ![]() 这大概是一个机关——水车旋转时,内墙就会朝水车旋转的方向移动。 •• 刚才我不经意间推动了水车,那本以为打不开的左侧房间变得宽敞,入口就出现了。这机关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移动的墙”,这个词令我联想到从前看过的书。那是一本名叫《白发鬼》的翻案小说。故事中男人的妻子被朋友夺走,男人因嫉妒而疯狂。为了报仇,男人将朋友骗到一间特意准备的狭窄房间,把朋友关了起来。那个房间的天花板是吊挂着的,可以上下活动。 ![]() 在房间外部可以操作天花板,使其缓慢地下落。天花板越来越低,那位朋友无处可逃,吓得发出凄厉的叫喊。最后,天花板彻底压了下来,朋友的身体就……啊,那真是个可怕的故事,光是想起这一幕,我就直起鸡皮疙瘩。 而眼前这座水车小屋的构造,与《白发鬼》的处刑房间类似。 •••• 只要将人关在其中一侧的房间,然后转动水车……不,这种事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这座水车小屋一定还有什么别的用途。 我甩开脑海中可怕的想法,朝小屋入口走去。刚才没能进去的左侧房间究竟是什么模样呢?我从缝隙里向内窥探。霎时,一股强烈的恶臭扑鼻而来。 那股令人作呕的恶臭像是食物腐烂的味道,还混着一股铁锈味儿。适应了屋内的昏暗光线后,我看到有个东西倒在地上。是一只白鹭。 那是一只死掉的雌性白鹭。肯定是有人恶作剧,将它关进来的。白鹭出不去,便饿死在这里。看样子,它已经死掉很久了。浑身羽毛脱落,一侧翅膀的前端缺失,身体腐烂,暗红色的液体浸渍到地板里。 我吓得逃掉了。 当天晚上,和叔父、叔母用过晚餐后,我打算向二位询问水车小屋的事。那小屋应该不是他们的财产,但既然它离叔父家不远,我想他们也许知道些什么。 可我刚要开口,小婴儿就在里屋哭了起来。叔父、叔母匆忙离开了饭桌。听说婴儿术后恢复得不好,左臂的根部化脓了。 那之后的几天,叔父和叔母都忙着照料住院的孩子。到头来,直到我回东京,也没机会问他们有关水车小屋的事。 (中略) 第二年,我结婚了,生下一个女儿。在饭伊地区小住的记忆,在一天天的忙碌中逐渐离我远去。唯有发生在那个雨后的日子里的事,我至今历历在目。 每次回忆起来,我都会这样想: 是谁将那只白鹭关在小屋里的呢? 那个人为何要做这样残忍的事? 那座水车小屋到底是做什么的? 前面两个问题,我仍然没有答案。但对于第三个问题——那座水车小屋的真正用途,我想到了一种可能。 那天,我看到那堵“移动的墙”时联想到《白发鬼》的故事,这故事听来荒唐,但未必是错的。 当然,我并不是认为那座小屋是什么行刑的地方。可直觉告诉我,它的用途,或许和刑场差不多。 我常常想起右侧房间墙上的那个四方形的凹槽。那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 假定我们将人关在右侧的房间,转动水车。这样一来,随着墙壁的靠近,被关在房间里的人想必会害怕自己被挤成肉饼,瑟瑟发抖。这时,他(她)会怎么做呢? 为了免于不断靠近的墙壁的压迫,这个人多半会蜷缩身体,躲进那处凹槽里吧? ![]() 像端正跪坐那样屈起双腿,将头埋在两腿中间。简直和罪人谢罪的姿势一模一样。 ••••••• ![]() 而“罪人”跪拜的前方,正是小祠,那里供奉了神明的石像。为什么要在那个地方建小祠呢?一定是有某种特殊的目的吧? 我的猜测如下: 那座水车小屋,也许是为让罪人忏悔而建造的。 •••••••••• 那或许是一座强迫犯了罪又不愿道歉悔改的人向神明谢罪的建筑。 也许是一群至信深厚的人,悄悄在林中打造了一座类似教堂忏悔室的小屋。 我对此深信不疑。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了。我的这些推测,也不过是空想而已。 资料③《林中的水车小屋》完 |
||||
上一章:资料② | 下一章:资料④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